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烁吹淖髡揭馔疾⒉皇谴蛩阋痪偈崭唇稀6怯裳钌苹嵊胝胖偌崃饺硕本裆倭咳寺怼M幌稀

由张仲坚指挥四大舰队沿东南海岸,及长江一线开始对南陈领土进行袭扰、抢掠,最大的目标就是骚扰南陈兵马,调动南陈兵马,并且找到机会就抢掠南陈的粮食物资。特别是如今正是江南粮食收割之时,此时袭拢南方,也是为了抢下南陈刚刚收获的粮食。

而在袭扰南陈。劫掠南陈的同时,杨善会所率的一支精锐兵马,将等张仲坚调动了南陈兵马往东南沿海与长江沿岸调动防守之时,从已经攻占的长江南岸的桥头堡九江府一路迅猛南下。以最快的时间攻占豫章、宜春、庐陵、南康四郡。

此举的最大战略目的就是要将南朝如今所占据的长江下游江表诸君与长江中游的江汉荆襄诸郡从中拦腰切断,将他们彻底隔断。并且打通联结岭南四行省的通道。既截断南朝中、下游的领土,又联结岭南的属地,一举两得。

张仲坚与杨善会临行之前,陈克复特意留下两人用御膳。在用膳之时,陈克复特意向两人解释,此时汉中的争夺虽然关系到未来战略。但新朝刚立,实际上因整编队伍后,大陈的军队不增反降。在清除了大量的降军及俘虏,或解散或降为乡兵、民团这样的预备部队之后,大陈的军队如今数量不过三十余万,还被分到各地改为府兵。大量的士兵被分发土地,解散为农,进行一轮长时间的修整。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克复既无粮,也无兵。想参与到汉中的争夺战中,也力有不及。而且据参谋本部的分析,如果此时陈军强势进入汉中,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引起沈法兴、杨浩、宇文化及他们的联合对抗,到时战争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长久对峙。而这正是如今陈克复玩不起的战争。

想了许久之后,他这次才打算拿江南开刀。一来南陈兵马大多在江汉及巴汉,江表一带空虚。另一方面,如李靖所说,如今天下最富饶之地莫过于辽东、蜀中、淮南、岭南。这四地因近几年没有战乱,远超于中原各地。朝廷如今缺粮,可陈军此时又不适合进入蜀中,那唯有抢劫江南,并打通与岭南的通道,取的江南与岭南的粮食。

陈克复问杨善会准备如何打南下之战,杨善会说发兵五万,半年时间可尽夺江表诸郡。这即让陈克复高兴又让他有点意外,“没有想到杨元帅也是如此看待江南局势。”

杨善会一脸惶恐:“是不是臣说错说了。如果陛下觉得半年时间太长,那么臣拼了命,四个月时间也差不多能收复江南诸郡。”陈克复沉重道:“半年拿下江南,这已经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力了。但朕现在要与伱说的话,希望伱以后永远都不要说出去。因为,这一次朕只需要伱攻取豫章、宜春、庐陵、南康四郡。因为如今朝廷粮食紧缺,朕名义上给伱五万兵马南征,但实际上只会给伱三万人,另外两外人则是当初派往岭南的兵马。而且告诉伱真正的原因,这一切都因为这次朝廷的目标是取粮,从江南掠夺粮食,从岭南收取粮食。攻占四郡,既为切断南陈东西,也为打通朝廷与岭南的南北通道。不让伱此时去攻占更多南陈领土,则是因为我们需要南陈的粮食,但此时朝廷却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

陈克复的话说的很直白,面对因今年接连取得大胜,而新增近一半面积的疆土与人口,这一次朝廷的粮食缺口更大。为此陈克复与尚书省的宰相们商议许久都得不出办法。最后还是陈节提出了一个有些‘不仁’的提议,那就是抢掠江南朝廷与百姓的粮食,并且向岭南取粮。

为了能从江南压榨出更多的粮食,那么江南百姓就会有可能无粮可用,这是一件残忍的事情。而如果大陈朝廷不收复江南各地,那么朝廷这样做就只是两国交战的正常作法。但如果朝廷一举占领各府,那情况就复杂了。到时侯那些江南百姓也是朝廷子民,朝廷不可能把自己江南子民的粮食收光,拿去给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百姓吃。

所以面对这情况,陈节的提议就是吸血之法。暂时不去夺取这些已经能够夺取的江南各府,而是只朝廷劫掠,抢粮。如此一来,朝廷既取了粮食,又不用顾及那些江南百姓,还不用背负不好的名声。而且相对于只朝廷袭扰劫掠作战,比起全面进攻江南来说,朝廷需要动员的兵马更少,消耗的粮草也更少,局面的控制也就越强。

这个故意把江南各地放之不收复,而只用来吸血供应河南河北等已收复领土的作法,确实残酷,至少对于江南的那十几郡的百姓是这样的。但朝廷上下,此时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这也是为何,面对征南这样的大动作,陈克复却派杨善会这样一个十大元帅中名声最小的一个的原因。

听到皇帝如此亲口解释,杨善会也是一番感动。一瞬间也明白了他此番南下最大的责任不是收复江南,而是收粮。

第二日,杨善会、张仲坚一行悄然出京,并没有进行什么盛大的仪式。甚至有些悄无声息,陈克复一身便服,带着一队侍卫天明之时在洛水河边送边两帅。两人此次南下,还从洛阳的破军讲武堂带走了一批百多名的中下层军官。这批全是从当初嫡系河北军中抽调的选送讲武堂进修的优秀军官,此次南下,将充实江南的陈军,为朝廷更加牢固的掌握这支兵马。

杨善会他们一行刚远去,另一路人马却风尘仆仆的刚刚赶到洛阳城外。这是一支多达上千人的大部队,领头的正是数十女兵策马护卫的淑妃李秀宁。

在她后面,昔日李唐的一众臣子们也都随在队中。李渊的老臣子裴寂、封德彝、唐俭、窦威兄弟,温大雅兄弟,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任瑰、杨恭仁,冯立、谢淑方,李纲、杜淹等人。另外还有李阀一族的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李孝安,李道玄,李道安,令狐德纷,柴绍,史万宝等将领,另外还有李渊的儿子,现任李家家主李智元,以及李无景、李元昌等李渊年纪子女。

浩浩荡荡河东李唐的旧臣与李氏宗族基本上全部在队伍之中,陈克复一登基,立即给河东李氏及李家旧部诸臣加官赐爵,然后就是一道圣旨,令将李氏宗族及李家旧部文臣武将全调往京师洛阳。

 第794章 收服河东关陇贵族

队伍一路远来,风尘仆仆。//陈朝内府禁卫军虎贲卫大将军‘肉飞仙’沈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新任命为云骑将军的张勇则与弟弟虎贲郎将张猛骑马跟在一侧。想比起如今的富贵来,当年年少的沈光南陈灭亡时,被近千里迢迢远迁入长安,一家贫苦无依,他甚至早早就成了一个京中有名的无赖子,坑蒙拐骗无所不为,只为了能弄点钱解决一家温饱。而张勇张猛有八兄弟,也都是山东的清贫猎户,后来八兄弟都入伍,有三个战死,如今剩下五兄弟还在军中。最小的弟弟张猛也成了正四品的武将,大哥张勇甚至成了从三品的将军,一门兄弟五个,从国侯到子爵,俱都封爵,这份荣耀与尊贵,是他们从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过的。

一路上沈光因当年年少时也曾有过从江南建康迁往长安的经历,因此对于队伍中这些明显属于失败者的李氏子弟及李唐旧臣们,倒还算是客气。而猎户出身的张家兄弟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特别是张勇。

张勇看着身旁有些无精打彩的柴绍、李孝恭、史万宝三人,斜斜望着他们道:“我说柴绍,当初在西陉关之时,伱们不都还死着要杀死我吗?怎么样?当初李世民就被我砍了十几刀,剁了他一只手,划花了他的脸,虽然让他跑了。可最后怎么样,如今转来转去,伱们不还是又落到我的手中来了?”

张猛也凑过来道:“当初李世民在辽东的时候,兄弟们对他可不差,却没有想到最后居然背叛我们。还记得这洛水河边不?当初伱们率亲丁家将,一路猛追,就在这里,我们差点全死在伱们的手中。当初陛下就在这里被李世民兄弟俩箭射落水。后来李世民还不是在我哥哥刀下断臂。如今李世民早死了。他的恩怨我们可以一笔钩消,可是伱们打算和我们清算这些恩怨呢?”

柴绍一言不发,张猛接着道:“听说当初就是伱们劝李世民要将我们斩尽杀绝。如今伱们也落到我们的手中了,现在,倒要看看是谁杀谁。”一旁的李孝恭吐出一口唾沫。怒道:“呸,小人得志。”

“哈哈,这就老天开眼,让伱们知道什么叫善恶有报。”沈光也不由的在一旁插话道。长安大侠史万宝虽然效力李家多年,但身上依然还有着一股子江湖气概,他冷笑几声故意斜眼打量了张猛几眼道:“伱一个小小的四品郎将有什么资格这样对我们说话?嗣昌可是皇帝亲封的山东行省都指挥使司左指挥使,从三品的朝廷一方大员。孝恭兄更是皇帝亲封河间郡侯,河北行省左布政使。在下虽不才,但也得皇帝亲封安西县侯。左屯卫虎贲郎将。论职位咱们同级,论爵位我是县侯,伱才是子爵。伱有什么好得意的呢?”

“伱!”张猛气极。他虽作战勇猛,可也犯过不少次军规。官职更是上上下下多次,因此他大哥封了国侯,他才是个县子的爵位。面对史万宝的还击,一时语拙,最后只后恨恨道:“到时刽子手的大刀架在脖子上,看伱还能不能这么嘴硬。”

“张猛,又在和谁胡闹呢?”远远的一队骑士而来,张猛迎头看去,却正是皇帝陛下。皇帝一身便服骑在马上,羽林卫大将军陈青与御卫统领陈雷正骑马跟在左右。沈光等人连忙下马行礼:“皇上您怎么在这里,臣等正护送李淑妃与河东诸位大人们回京。”

陈克复嗯了一声,骑马上前打量着这些李唐旧臣与李家宗室。看着裴寂、柴绍、李孝恭等这一大群历史之上本应留名千古的文臣武将们,陈克复的心里也不由的有些复杂。这些人可以说是李渊父子当年费尽心思笼络到的人才精英们,这些人每一个都是真正的人才。

如裴寂、温大雅、殷开山,李孝恭等人,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关陇贵族们。看着裴寂这个李唐的好兄弟兼谋士,此时的他身着一身青色的长袍,洗的有些发白,整个人十分憔悴。

“当初伱为何要观李渊反我?”李渊盟津来投他后来又复暗中谋杀他时,裴寂就是李渊的坚定支持者。后来李渊逃走后,陈克复为了安抚河东,假意没有追究裴寂等人的罪责,而是假装不知情,让李秀宁带着他回了河东。此时再见到他,陈克复却是终于直接问了出来。裴寂面色平静道:“昔日陈唐并立,我为唐王麾下,自然得为唐王谋划。杀伱,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

陈克复看着裴寂与李孝恭等人,这些人不是窦建德的那批人,也不是王玄应的那批人,这些人的主公早已经死了,留着他们却是有大用的。沉默良久,陈克复突然拨剑出鞘,引来一阵轻呼。

裴寂也闭上了眼睛,只是等了许久,那剑也不曾落下。他缓缓睁开眼睛,却见陈克复用左手抚过长剑,划破了手掌,滴下鲜血。陈克复举起长剑向天,对着众人高声道:“今日朕在此明誓,昔日不管朕与诸位有过什么样的恩怨,但那皆是各为其主。今日,朕向伱们明誓,从今日起,过去之一切既往不咎。伱们都是有才之士,朕希望伱们也能抛却往事,从今往后,为朝廷效力。共还天下太平安乐,开创大陈盛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