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霸天下-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入伍的前两年,他还保持着对战争的渴望。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思想越来越成熟,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畏惧战争,他没敢对任何人提起这样的忧虑,因为他害怕被别人耻笑,身为大隋战兵一员,怎么能害怕厮杀?
虽然他现在真的很魁梧高大,虽然他手里拿着的已经不再是木刀而是真正的横刀。
他以父亲为傲,他的父亲同样因为他而自豪。父亲一生也没有做过什长,而何大壮参军五年就已经升为队正了。手下带着足足五十名jīng锐的士兵,每每提起,他的父亲都会得意的笑着合不拢嘴。
就在一年多前,再次升迁的幸运眷顾了他,何大壮被升为了旅率,手下有一百名士兵。
可这升职,他并不开心。
一年多前的那场杀戮,到现在依然让他无法安睡。他和许多右骁卫的同袍一起开拔,离开了驻地,到了这个叫做樊固的地方。那天夜里,他们奉命冲进了小城中,将所有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上面的命令说,那些樊固的百姓已经被蒙元人收买。他们可耻的出卖着国家的情报,已经不再属于骄傲的隋人。愤怒的士兵们冲进去,杀死每一个陌生的面孔。那些还在熟睡中的百姓们全都成了刀下鬼,包括老人妇女和孩子。
那天夜里,何大壮也杀了不少人。
愤怒蒙住了他的眼睛,杀戮染红了他的双手。当他终于停下来的时候,冷静下来他忽然感觉到后背一阵发寒。
那些被屠杀的百姓,真的都是蒙元的jiān细?
他无法确定,也不敢去求证。
他听说,原来樊固的守军都已经被杀掉了。就在他们冲进樊固城之前半天,那八百边军被大将军麾下的重骑碾成了肉泥。
这些事,成了他永远也甩不开的噩梦。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他浑身被汗水湿透着从梦中惊醒。脑海里依然还有那些妇女和孩子的面容,挥之不去。
他开始酗酒,酒量越来越大,却越来越不容易醉倒。
……
……
何大壮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的士兵,他把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士兵们伏低身子。一百名武装到牙齿的士兵紧紧跟在他身后,两名队正一左一右始终护着他的两翼。他们在入夜的时候从樊固出发,然后在狼rǔ山上潜伏了整整一个晚上。
隋军知道蒙元人在狼rǔ山上设置了不少暗哨,但从来没有在意过。那些暗哨的存在,恰恰正是蒙元人对隋军害怕的证明。他们害怕隋人会越过狼rǔ山,所以才会鬼鬼祟祟的在山上派驻了不少斥候。
何大壮的任务,就是用一夜的时间将山上的蒙元斥候清扫干净。
这一夜,何大壮他们悄无声息的杀死了至少二十个蒙元斥候。天亮之前,还剩下最后一个地方没有赶到。那是狼rǔ山的最高处,至少有三十名蒙元士兵长期驻守在这里。当看到带着皮盔身穿灰sè皮甲的蒙元斥候出现在百米外的时候,何大壮揉了揉发皱的眉头,将脑海里乱纷纷的思绪甩开。
“分两队包抄,一队绕到山另一侧去,以防有人逃走,另一队跟我,往上走。”
他低低的吩咐了一句,然后缓缓的将连弩端平瞄准了巡视着走进三十米内蒙元斥候。
“杀!”
一声低沉的咆哮从他的喉咙里挤了出来,几支弩箭同时激shè而出将蒙元人放翻在地。他站起来,抽出横刀:“大隋!”
“向前!”
士兵们呼喊了一声,冲向狼rǔ山上那最后一个蒙元人的据点。
战争
来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初锋(上)

第一百七十六章初锋(上)
狼rǔ山上的蒙元暗哨被隋军清理干净,大隋的军队随即从樊固出发。而之所以狼rǔ山脉西边有一座涅槃城,东边有一座樊固城。就是因为绵延千里的狼rǔ山只有一道峡谷可以通行,所以,蒙元和大隋不约而同的在这峡谷两边建造了边城。
当初蒙元大汗阔克台蒙哥和大隋天佑皇帝杨易,就是在这峡谷中间最宽阔的地方相见。这里的地势极适合埋伏,当初皇帝和蒙哥将会谈的地方定在这里的时候,朝臣都反对,唯恐蒙元人设伏。
当时大隋的皇帝陛下只是淡淡一笑道:“你们在担心蒙元人设伏,蒙元人何尝不会担心咱们派兵?既然都担心都害怕都提防,反而最安全。朕偏是要在这样的地方见蒙哥,看看蒙哥有没有胆子赴约。”
大隋的皇帝敢来,蒙元的大汗怎么可能不敢来。虽然当时蒙元的埃斤,特勤等高官纷纷劝阻蒙哥,但他用和大隋皇帝回绝朝臣几乎一样的话语回绝了自己臣子的好意。
百多年来,这是两国至尊第二次会面。第一次,是蒙元大汗和大隋太祖皇帝签订停战合约,划定疆域的时候。
所以,这次会谈双方都极为重视。谁也不想失了尊严,自然也不想失了礼数。虽然蒙元之人对礼节上没有那么多繁琐的东西,但千年帝国自然有一套他们特殊的礼教。说简单直接些就是面子,不能在对方面前显得小家子气了。
那rì,双方至尊皆只带百余随从在青峡会面。跟随着大隋皇帝的是大内侍卫处指挥使罗蔚然和情衙镇抚使候文极,大将军虞满楼带八十甲士相随,文官则以礼部尚书怀秋公为首,还有文渊阁和舒华阁的两位大学士。
蒙元这边,护卫蒙哥的是八十名金帐武士。蒙哥的弟弟特勤阔克台蒙烈亲自为蒙哥擎伞,两位不知姓名的侍从,一位身穿灰布僧衣披红sè袈裟的僧人,还有满都旗旗主满都拉图紧随其后。
双方接连三rì在青峡会谈,到后来两位帝王竟然把手同游狼rǔ山,谈笑风生,哪里能看到什么敌意,后面两国的随从都看的目瞪口呆。说起来,这两位至尊竟然有着极为相似的xìng格,蒙哥熟读汉人典故,杨易同样对蒙元的事情知之甚详。两位帝王谈古论今,戴着斗笠并坐在湖边垂钓,甚至起了骑马比试shè艺的念头,若不是两边的臣子拦着,只怕他们两个说不得还要搞出一场会猎来。
只是也不知道这猎的,到底会是什么。
会谈之前,谁也不曾想到这两位生来就注定了是敌人的至尊,竟然能如此和谐如此圆满的相处。没有一句争吵,就好像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在极轻松的氛围下,签订了贸易条约,指定樊固为两国百姓交易物品的所在。地方定了下来,两位至尊便放手不管,交给下面臣子们去争的面红耳赤,不停的讨价还价。
他们两位,该游山游山,该玩水玩水,索xìng做了甩手掌柜,看起来格外的轻松惬意。
但,三天会谈之后两位帝王回去之后,同样不约而同的下达了一项旨意。天佑皇帝杨易下令驻军西北的右骁卫大将军李远山向西提兵一百五十里,又命山东道总督增加了郡兵的人数。大汗蒙哥下令满都旗旗主满都拉图必须时刻保持可以调用五万jīng兵,又让满都拉图选了最善战的满都旗将领接替原来的涅槃城将军戍卫青峡。
正因为他们两个发现,对方竟然和自己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惺惺相惜在所难免,但更多的是对敌人的忌惮。
狼rǔ山上的蒙元暗哨,时时监视着青峡,只要有大隋的军队进入青峡,他们会立刻点起狼烟。
右骁卫旅率何大壮带人一夜之间扫平了蒙元人的斥候,百人jīng兵下山的时候只剩下六十七人。
在山上,他们掩埋了蒙元斥候的尸体,然后背负着同袍的尸身下山。这是大隋军人历来的规矩,虽然不成文,但百多年不曾改变。除非逼不得已,否则他们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同伴,哪怕是冰冷的尸体。
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清晨的时候如巨龙一样进入青峡,五千名右骁卫jīng兵在重新启用的五品牙将李孝宗的带领下朝着西方前进。走进青峡的这一刻,李孝宗忍不住勒住战马回望樊固,他知道,仅仅是带兵走进这一道青峡,自己的名字也会写进史书。
一百多年来,这是东方帝国的军队第一次穿过狼rǔ山,第一次跃过樊固一线,再走一个时辰大军就能穿过青峡,汉人的双脚将第一次踏在草原上。
李孝宗的脸sè看起来很平静,谁又知道他心中此时早已经波涛汹涌。
这一刻,他盼了十年。这一刻,大隋盼了一百年。
……。
……。
狼rǔ山脉虽然很高但远远的看起来并不巍峨,山势很缓。然而事实上想要翻越狼rǔ山几乎没有一点可能,看起来很缓的山势其实是绿木成荫,rǔ房一样平缓温柔的弧度下藏着的是无穷无尽的杀机。
切不说山中多豺狼虎豹这样的凶兽,进了山之后才会发现,绿木后面看不到的是一道道虽然不是非常高但很陡峭的悬崖。这山,形状很怪,山腰以下甚至可以打马而行。到了半山腰之后,一道一道的悬崖便会出现在眼前,大军若想翻越,就必须在峭壁上镶嵌天梯,其功甚巨。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造出天梯,士兵们一个一个爬过去耗时多久?
这狼rǔ山半腰以上的峭壁,就好像老天为了防止他最喜爱的两个儿子不和而造出来的壁垒。而为了让这两个最强大的帝国不会失去联系,那青峡就成了唯一的纽带。
大隋和蒙元,就好像在各自的地盘上已经无法再成长的巨人。他们在各自的地域已经将能发展的东西发展到了极致,若是不走出去,谁也不会再增高一米。蒙元的骑兵,纵横大草原,各部族早就已经臣服且不敢生出一丝一毫的不敬之心。飞狼旗飘过的地方,牧民们俯首参拜。
而大隋的步兵,已经强大到在中原找不到任何敌人。从大隋太祖皇帝起兵开始,大隋的步兵就沿着一条辉煌的大道不断前行。无论是曾经独霸江南号称水师无敌的南陈,还是国居西南拥兵百万的大商,这些巍峨的巨人全都被新崛起的巨人一拳打倒,再也站不起来。而到了现在,大隋这个巨人孤独无敌,没有了敌人尸体的铺垫,他也无法再站高一层。
或许,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大隋皇帝杨易曾经就说过,即便朕不对蒙元动兵,谁能保证蒙元不会对朕的大隋动兵?朕虽然只见过蒙哥一次,但朕从他的眼睛里就看出了他对中原天下的觊觎之心。只要时机成熟,他会毫不犹豫的带着蒙元狼骑翻过狼rǔ山。难道要等到蒙哥饮马黄河的时候,朕再打回去?
从来都只有大隋站在敌人的领土上畅笑,没有敌人能踏进大隋的土地一步。
李孝宗,区区五品军职的李孝宗。
曾经犯下了血债的李孝宗。
回望樊固的那一眼中意味何其复杂。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带着那八百边军踏上西方的大草原。那些边军,他多希望都是自己的手臂,挥舞着大隋的制式横刀,与他一同建功立业。
但,这一切都随着那一次血洗而烟消云散。
当初那一夜,要杀的人其实是吴培胜,方解……只是一个在合适的时候该死的人而已。从一开始,李远山让吴培胜带人到樊固杀方解,就是一个针对吴培胜设下的圈套。即便没有方解,还会有李解,孙解,陈解这样的人做借口,引诱吴培胜进入樊固城。而在吴培胜进入樊固的那一刻,这城里的两千百姓八百边军就注定成了陪葬。
方解,只是一条微不足道的漏网之鱼罢了。而到了后来,这条漏网之鱼也成了别人的手段。
看起来,所有针对方解设下的yīn谋和圈套,其实针对的都是吴培胜,那个已经失去了秉笔太监大部分权势的老阉人,不该到西北来。如果仅仅是要杀一个方解,又何必屠城?满城死绝,只不过是为了吴培胜的死而洒下的烟尘,迷住了许多人的眼睛。
没几个人知道,方解能活着到达dì dū长安背后的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