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6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夜间,南京城内的暑热总算消退几分,若在京师这个时间大部分的地方都安静异常,可在南京,王通身处客栈之中还能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丝竹之声,让人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慨。

客栈里的掌柜和伙计都被打发走了,左右银子给的足,他们乐得白拿钱,除却王通的亲卫一干人之外,唯一南京本地的就是三江商行分号的几个掌柜,他们负责内外的联络。

和别处上差来到南京一样,锦衣卫总要提供几个向导供差遣,不过这些人连门都进不了,只是在外面等着命令。

客栈一间独院被清理出来用作王通的住处,到了南京之后反倒是没有在船上清闲,白日间进城稍作整顿,就开始忙碌办公。

“侯爷,冯保在半个月前病死,临死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此生不虚度。”

王通在屋内忙碌,一位三江商行的掌柜进屋禀报说道,来看看冯保如何,这倒真是万历皇帝私下里叮嘱的事情。

对于这个把持大明政局接近二十年的大太监,万历皇帝是又恨,又敬,又怕,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对于没有什么人情温暖的皇家来说,冯保和张居正或许就是万历皇帝心中父亲形象的一部分。

但冯保把持朝政的时候,万历皇帝等若是没有出头之日,万历皇帝将冯保赶出京师之后,心中虽然想念却封锁一切的消息,他也怕自己心软将人召回,南京这边任何的关于冯保的消息都不会报到京师去。

这次来让王通顺便问问,也算是了结一个念想,却没想到这也算是巧,半个月前冯保已经病死。

冯保在南京虽然没有京师那样的养尊处优,可也没有人会虐待他,南京和凤阳那边几个大太监算起来都是他的门生弟子,而且万历皇帝的旨意说的明白,是让冯保在南京闲住。

但权力是青春不老药,掌握大权这么多年的冯保一下子失势,离开权力的中心,心境的落差可想而知,到了南京之后就一直生病,病死也不怎么让人意外。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通愣了下,一时间有些怅然,一个很熟悉的人,不管是敌人还是友人,甚至还是路人,如此逝去,总是让人有点空落落的,王通脑中回闪和冯保的那些交道,冯保毕竟帮他许多。

“用咱们锦衣卫的文报,用快马向京师传递,陛下也是要知道的。”

那掌柜躬身答应了,转身下去,王通坐在那里沉默了会,然后晃了晃头,吐口气,扬声说道:

“将城内那三个千户的档案拿过来!”

于清国,张连生,孟宪辉,这三个人在京师锦衣卫衙门中都有详细的记档,不过来到南京之后,还要和三江商行这边的相关人员印证补充。

“于清国是魏国公府上的家将出身,隆庆年跟着上一任老国公去庐州府剿匪,立下了战功,还救了如今的徐志涛一命,所以被放出去抬举,现在得了这个位置,眼下这于清国算是南京城内锦衣卫说话最管用的头目。”

柳三郎总结分析的能力很强,在天津卫主持训练保安军,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让他的能力更是加强,来到南京之后,就是他拿着这三个千户的文档去和眼线们印证补充,然后汇报给王通这边。

“张连生他家世代在锦衣卫做事,最低也没低过总旗,闹倭乱的时候,他父亲和叔叔都在浙江这边那边平倭,他叔叔死在那边,张连生的父亲丢了一条胳膊,立下了这样的功勋,加上又是世代的军户,所以也得了这个位置,不过这张连生在城内城外委实没什么势力,据说也就是一些小门小户的生意人给他上供,张连生自己在城内有个布庄,城外有个菜园子,他平素里在这上面的功夫比在公事上用的多得多。”

听到这个,王通神色没什么变化,不管是这于清国还是这张连生,和京师那边都没什么区别,京师那边锦衣卫的千户们何尝不是这样子。

“孟宪辉这边不太一样,他父辈祖辈都没有人在锦衣卫当差,他是在隆庆二年的时候,锦衣卫缺额招募良家子的时候补进来的,这人背后是谁也说不清楚,但以兵卒的身份进来,万历五年的时候就到了千户的位置。”

锦衣卫内部的升迁,一个校尉力士,能力再强若没有背景也就是到总旗、百户为止,这孟宪辉居然顺风顺水的到了千户的位置,这就很稀罕了。

“文档上是这么写的,来到之后,属下特意详细问过,咱们在本地的眼线也说不清,从这孟宪辉办的案来看,说不清他偏向谁或者不偏向,也看不出他和旁人的关系。”

柳三郎平静的说完,王通伸手拍了拍桌子,开口说道:

“终究是我们在南京的人手不足,消息不能做到畅达,不过这三个人也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我只是怀疑,松江徐家势力那么大,手伸的那么长,南京这三个千户分辖南直隶各处,总不会没他们的人。”

柳三郎点点头,迟疑了下进言说道:

“侯爷,在本地的商行除了两个人有盯梢侦缉的职责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做生意的,这些日子要查出什么来,实在是不容易,只能以后加强力量,不过也怕耽误了事情。”

王通摆摆手,淡然开口说道:

“没什么耽误的,早晚差不了许多,海瑞那边的帖子下过去了吗?”

“下午就已经将帖子递过去了,海大人说明日上午在衙门迎候侯爷。”

虽说一个南京右佥都御史品级并不高,但海瑞毕竟是天下名臣,年纪资历摆在这里,而且名声实在是太盛,隐约间有些百年来第一人的意思,清官的魁首,这样的人物,王通如果让对方登门,尽管程序规矩就是如此,但肯定会被言论骂死,一个狂妄和不知所谓是跑不了的,登门拜见倒是正常。

“海刚峰海大人?”

“侯爷莫非觉得下官不像?”

的确觉得不像,王通见到海瑞之后,实在不能相信这个人就是名满天下的清正刚直的海瑞,看起来不过是一个衰老、瘦削的老人罢了。

这时代官员和百姓单从形貌上来讲就很大,官员们吃饱饭有荤腥,知道保养,普遍是微胖和气色红润,但海瑞如果不是穿着右佥都御史的官袍,看来就是一个在田地里劳作多年,辛苦半生的农夫。

他脸上有麻点,而且偏黑,佝偻着身子,胡须虽然修过,但那枯黄却让人感觉不太舒服,唯一让人感觉有些不同的就是海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王通只在一种人眼中见过,那就是虎威军中最坚强最视死如归的战士的眼神。

有了这个坚定的目光和眼神,面前这位佝偻瘦弱的老者一下子就成了海瑞,那个刚直不阿的名臣。

“不瞒海大人说,本侯还真觉得不像。”

双方对视而笑,气氛却轻松了许多,落座之后,海瑞开门见山的说道:

“侯爷,这次出京的根本缘由不是下官的奏疏吧?”

八百三十八

不管是什么样子的清正名臣,当年怎么执拗,当年怎么认真,怎么不通情理,几十年下来,看得多了,经历的多了,就算依旧有那份坚持,可眼力却比当年通透了许多。

如果说在二十年前,海瑞上疏之后,京师派下钦差来查办,海瑞必然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明君对他的支持,他要大干一场,追查到底,才不辜负君恩。

但现在,他却很明白的知道,王通这个钦差出来,更多的是放放风走一走,不要呆在京师时间过长,而不是为了这查办。

而且这海瑞还能面带笑容的说出来,表情中虽有无奈,但依旧平和,本来按照王通的预料,自己说明这个情况之后,海瑞会勃然大怒,然后拂袖而去,当然,知道归知道,话却不能这么讲,王通打了个哈哈,开口说道:

“旨意上让本侯来江南查办徐家侵占田土之事,这就是本侯出京的缘由,海大人这话如何说啊?”

“倒是下官失言了,请侯爷恕罪!”

海瑞欠身致歉,抬起头和王通对视了一眼,王通脸上全是诧异,海瑞愣了愣,自己在那里笑了出声,王通顿了顿,也是摇头笑了。

这个海瑞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打交道,王通甚至觉得这干瘦的老者颇为幽默可亲,奉旨出京,天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王通倒也不怕说,不过措辞上要讲究些罢了,双方闲谈几句,却看不到海瑞再提旨意上面的事,王通索性开口说道:

“本侯是武将出身,民政上的事情确实有许多不通的地方,江南各处的状况海大人想必更了解,本侯过去,想要查出什么来,实在是不容易,这些事,本侯能想到,海大人能想到,其他人也没有想不到的道理。”

王通说的淡然,海瑞也只是摇头笑了笑,端起茶水喝了口,沉默一会才开口附和说道:

“的确不好查,当年下官是应天巡抚,算是本地的本管,还是那样的下场,侯爷这趟差遣想要查出什么的确不容易。”

南直隶设两个巡抚,一为凤阳巡抚,一为应天巡抚,差不多以长江分界,这个应天巡抚是南直隶江南地方的最高地方官,又是海瑞这等对地方情弊了如指掌的能员,最后尚且是这样的结果,王通这个临时出京的钦差能做的,可想而知的有限。

既然刚才的话都已经挑明,知道王通这次来本就不是为了查办侵占田土,双方也是心平气和的很。

接下来也是无话,喝了几口茶,海瑞招呼下人捧了一叠案卷进来,放在桌上时候,王通瞥了眼,却发现案卷的纸张都是泛黄,边角都有破损,显见是有一定的年头了,海瑞起身说道:

“侯爷,这是下官当年查案的案底和文档,不知道这些对侯爷的能不能有些用处,但这文档和案卷上的苦主证人,差不多都找不到了,上面所说的清册地契之类……以徐家在松江的势力,想来已经是完备,也帮不上侯爷太多的忙,且看看吧!”

王通接过,大概浏览了下,点头说道:

“有这个甚好,总不至于没头苍蝇一般的乱查乱撞。”

王通笑着点点头,又坐了一会,海瑞虽然态度很温和,不过话却不多,明显是不想多谈的意思,王通也觉得无趣,也是起身告辞。

出门之后,南京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过来客气了一番,王通懒得和他们出去饮宴往来,也是客气的推辞了,对方也不强留,送他离开。

一出都察院衙门的大门,左右亲卫都是簇拥了过来,权势还是有权势的好处,尽管在江南之地,百余匹好马还是很快置办齐全。

“侯爷,有六拨盯梢的人,现在后面还有三拨。”

史七在马上低声说道,王通眉头皱了皱,回头张望了一眼,却看到在都察院门前有两个摊贩在那里叫卖时鲜果木,同样是门前另一边的酒馆中,几个人正在看着酒馆的匾额点评,他能看出来的也就是这两拨了。

“不必理会,回住处再说!”

王通淡然说道,打马前行,周围一干人都是跟上,走不多远,却是陈大河凑了上来,他是武馆的少年出身,比起旁人来,陈大河相对随便些,他笑着问道:

“侯爷方才见了海瑞,听人讲这海瑞额头上有个太阳形状的痣,不知道是真是假?”

本来王通心情不好,听到这话却是哑然失笑,这头上的痣,或许和市面上的包公脸谱上的月牙形状有关,同为清官,有种种传说也是难免。

“笑话,好好一个人,怎么会长出这个东西。”

听了王通的调侃,陈大河也是笑,又是开口说道:

“侯爷这次来江南也是有不少难处,查办的事情想必不能遂那海瑞的心意,那海瑞素来是刚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