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二日一早,汪怀善用早膳时,脸都埋在了饭碗里。

熬得浓浓的小米粥愣是让他喝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出来,看得汪怀慕以为他昨晚喝多了头还疼着,时不时伸手去探他大哥的头,生怕他发烧。

他身体不适时,娘亲便是如此关心他的,汪怀慕便把这种方式用到了汪怀善的身上,小脸上这时全是关心之情。

汪怀善被他摸得了多次,又能不忍心斥责他这弟弟,只得抬起微红的脸,跟得他说道,“老虎哥没事,你莫着急,快着你的粥,先生还在等得你过去念书。”

“哦,知晓了。”汪怀慕一听,拿起碗斯文地喝起了粥,喝罢,又去张小碗面前,让张小碗给他整理了一下衣裳,他这才朝得汪永昭拱了拱手,“爹爹。”

“去罢,小山,送二公子过去。”汪永昭摸了摸他的头。

“爹爹,这个,是我昨日默写的字。”汪怀慕小心地把藏于荷包中的宣纸拿了出来,“昨日你回来得晚,娘亲说今早可以给得您看。”

汪永昭微讶,接过纸看得了一眼,便不由得从心而发露出了笑。

这是一道兵法,是现今的礼部尚书按他十七年前与得大夏一场大胜的大战所写出来的兵计。

怀慕的字甚是工整,瞧得出来,他是仔仔细细下的笔。

“是默写的?”

“是。”

“也背得出来?”

“孩儿能背……”汪怀慕说着就摇头晃脑地背起了兵法,念罢,才由得了江小山欢天喜地背了他去先生那。

他走后,汪怀善也用好了膳,他用鼻子吸了两声气,朝得张小碗说,“娘,我去办事了。”

说罢,朝得汪永昭粗粗拱手了一下,也不等汪永昭,便一人出得了门。

“这是告诉他了?”张小碗转头笑着问萍婆子。

“许是从别人嘴里知道了,可不是婆子我说的。”萍婆子笑着道。

“唉……”张小碗笑叹了口气,待到江小山回来了,她这又把给这父子带在身边的什物细细跟江小山说了一遍,这才看得汪永昭带着江小山出了门。

都府门外,一直郁闷蹲在都府前大狮子处的汪怀善见得他们出来,把嘴里嚼着的果子核一把给咬碎了,吐了残壳,看得汪永昭翻身上马后,他这才翻身上了他的马,跟在了他的身后。

马儿走得几步,江小山从包袱里抽出一个竹筒,与得他无奈地说,“您走得太急,夫人都来不及把这解酒的梅子汤给得您说,她还说加了不少糖,是您爱喝的。”

“哦。”汪怀善讪讪地接过,拔开盖子喝得了一口,酸酸甜甜,果真是他爱喝的,他这才眉开笑眼了起来。

待喝到大半,他犹豫了一下,驾马跑到了汪永昭的身边,一言不发地把竹筒伸了过去。

汪永昭看得他一眼,便接过竹筒,把那剩下的喝入了口。

***

七月底,边漠越发炎热起来,三镇也很是缺水,所幸移山的大军随之也运来了不少水车,再有得那大东,云沧两州的支援,节镇里的人才不至于因无水而无法生活。

这时那几个泉口也被深挖了出来,也算是解了一些燃眉之急,但每家每户的用水都有份额,每家只提得了一桶到两桶的水,要是谁想痛痛快快地想沐浴一翻,怕也是不能够的。

但平民百姓也没几人讲究这个,那水只要够喝够做饭,倒是谁也无什么怨言,但也只限于一般平民百姓,也有些家道好些的,便要讲究得多,挖空了心思收笼那管水的军爷,想多提得两桶水另做他用。

沙河镇的判官严轩是个极度严苛之人,当他发现管水的几个人不按章办事后,便当着众人的面在闹市行刑,要各打他们每人二十大板子。

打人途中,汪怀善正跟在汪永昭身边骑马而回,看得他们到,沿路的人都让出了路。

这时汪永昭一声不发地翻身下马,大步走到了判官前,坐在了判官的主位上,淡淡地道,“接着打。”

“是,接着打。”严轩一扬手,厉道,那板子声便又再响起。

待人打过后,汪永昭才问,“为何而打?”

严轩便解释了一翻,汪永昭听后对他道,“甚好。”

说罢,他起身轻拍了拍他的肩,朝得他点了下头,才又翻马带了大队回府。

路中,汪怀善问,“您一直都是如此信任您的人?”

看人打过再问原由,他倒对那判官真是信任之极。

汪永昭侧头看他,汪怀善看不到他被遮布挡住的大半张脸上是什么表情,却听得他这位父亲大人淡淡地说,“能替我卖命之人,有何可疑?”

“娘也这样说,她说要信任那些帮你忙的人,不能让他们寒了心。”汪怀善说得抬头看了看天,好一会才抬得头下来,问他道,“您说,好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那最最聪明的人却是不明白呢?”

“因为他不在意你寒不寒那心……”汪永昭说着冷酷地直视着他,“他有比你寒不寒心正重要的事要在意,他没什么不对,倒是你,婆婆妈妈不成体统,枉费你娘对你的心。”

汪怀善一听,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随口咕噜得了一句,倒没有回什么话。

他都忘了,他父亲大人可不是他娘,什么事都能给他一个可解的答案。

这人,对着他说话不是斥他就是训他,昨晚他是中了邪,才把他当成了他娘。

今日他们回得尚早,张小碗正窝在内屋里偷偷得给汪怀善做鞋,她这大儿子常在大夏国境内,她这些日子便找着了可靠的人问得了大夏人的鞋是怎么做的,便想着给汪怀善做得两双带着,这几日她都是偷偷地干活,哪想汪永昭的早回杀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听得门响,她还道是婆子来了,谁料进来的是汪永昭,张小碗便傻了,看得那上下打量她的汪永昭,她下意识地就想掩藏,但大桌上全摆满了布和鞋底,怎么藏都无济于事。

最终,她清咳了两声,站了起来,一手扶着腰,突然计上心来,“哎哟”了一声。

汪永昭又扫了桌子一眼,并没有过来,冷静地站在那看着她。

“这……”张小碗皱了皱眉,她也知无法解释了,便还真有些尴尬地扶了扶头上的钗子,一时之间也没了言语。

汪永昭这便走了过来,把她的钗子拔下又插下,看得张小碗拿眼往上瞥他,他淡淡地道,“斜了。”

“多谢您。”张小碗扶着腰福了福身。

“嗯。”汪永昭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又扫了一眼满是布的桌子。

张小碗看得过去,长吁了一口气,知是躲不开,便说道,“您说罢,要如何才答应我给怀善做得两双鞋带走。”

“谈条件?”汪永昭翘了翘嘴角。

“是呢。”张小碗转身去倒了水递给他,看着他喝完又道,“我精力尚好时才做,不会累及身体。”

“那便做罢。”汪永昭点了头。

“啊?”本还在肚子里想词委婉地再说得几句的张小碗微愣。

“你答应了条件……”汪永昭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肚子,“我记着了,还有别忘了你所说的,不会累及身体,小山媳妇明日即到,明日让她陪着你时你再做。”

张小碗听得摇摇头,这段太平时日都让她有点忘了,汪永昭是个对谁都不愿意吃亏的人。

次日小山媳妇进了沙河镇,同时她也带来了几封信,交给了汪永昭。

其中有一封家信,是汪永安写来的,信中说汪观琪的身体怕是不行了。

汪永昭交给张小碗看后,张小碗什么也没说,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我要叫黄岑回去一趟。”汪永昭看着桌面,慢慢地说出了这一句。

“是。”

“不问为何?”

张小碗摇摇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汪永昭看得她一眼,静默了一会,才说,“这当口,我不能回去,你也不能。”

所以,家中的老爷子,现在不能死,就算熬,也要熬到他的孙子出生之后才可撒手西归,这当口,他不能回去奔丧。





、最新更新


黄岑隔日就走了;汪怀善消失了几天,带回来了一个双目盲了的老大夫;没有几日,他与得两个赶回来的舅舅在那沙漠之中猎过鹰;就要带着他的兵士走了。

这次他走,在主院的大堂屋中,他给张小碗与汪永昭磕了头。

他也给两个舅舅磕了头,与他们道;“怀善行走万里;踏过不少路,见过不少人,才知晓像你们这般对我好;定是我上世做了好事;老天才派得你们来当我的舅舅照顾我。”

说罢,他转身掉头,骑马带兵,扬沙而去,没有回过一次头。

看着他走,张小碗坐在那无声地哭,他与她的每次生离都像在割她的肉,她除了忍,便也只有忍。

而张小宝与张小弟追着他出了门,看着他在他们眼前消失后,张小宝蹲下了地,抱着膝盖怅然地看着前方,直到扬起的沙尘都落下了,他才抬起头,与那也无声流着泪的弟弟黯然地说,“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聚上一回,他长得太快了,只背得了两年他就大了。”

张小弟伸出衣袖拂了拂脸上的泪,扶了他起来。

张小宝站起后,带着张小弟走了回去。

后院的主屋里,张小碗慢慢止了脸上的泪,看得他们进来,她木然地道,“你们也要走了罢?”

“过得几日再走。”张小宝立马笑着摇头道。

“走罢,省得我再伤心一回。”张小碗看着他们,静静地说,“给你们准备好的物件都备妥了,不多,才两担,是我给你们媳妇和我侄子女他们的,都拿好了回去,别落下了。”

“姐。”

“走罢……”张小碗摆摆手,闭上了眼。

看着她眼角流下的泪,张家兄弟们忍着没吭声,到了外头,两兄弟流出了泪,挑了那担子,去集市整合好了车队,在那朝阳刚升起的不久后,他们紧跟着汪怀善,离开了张小碗,回他们自己的家。

这一个一个的人都走了,那大极了的主院更显得空旷起来,张小碗看得那空荡荡的院子好半会,才转过头,与身边的男人说,“有时我都想,他们要是都没有回来过,那该有多好。”

如此,她便不用这么伤心了。

***

老大夫来了之后,教了一套吐纳呼吸之法给张小碗,那法子,跟张小碗平时用的差不了多少。

张小碗用过之后,觉得老大夫的要可行一些,便用了他的法子。

汪永昭这几日也很是沉默,张小碗没打扰他,只是在这日午间时,她提了在井里凉过的梅子汤,去了他的书房。

护卫放了她进去,她把食盒放下,给他行了一礼,才轻轻地问,“让妾身在这坐会罢。”

汪永昭抬眼看得她一眼,从太师椅上起了身,给她搬来一张椅子,放在了他的椅子旁边。

张小碗坐下,给他倒了碗梅子汤,就倚着椅臂靠着,安安静静地坐在那,也不出声。

汪永昭喝过汤,就又拿笔写起了信,这次,他把斟酌了一上午的信一笔挥就,封上信封,叫来人拿走后,他朝张小碗淡淡地说,“皇帝查我当年十万银两征兵之事,当年跟随我的三位千总自戕于钦差前,替我洗涮了污名。”

说罢,他靠在了椅背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抬头看得了那门廊,神情疲惫。

汪府中汪观琪的生死,旧日追随之人的死,张小碗不知他心里还藏有多少事。

她陪着他安静了一会,才开了口,“我叫萍婆准备些钱纸,您去酒窖提得几坛酒,今晚您便陪着他们喝上几碗罢。”

汪永昭闻言笑了笑,转得头来,拉着她的手放到了脸上,过得一会,他“嗯”了一声。

当晚,张小碗在后院朝南的一个院子里摆了案桌,让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