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就等张小碗和水牛村的村民都眼巴巴等着开春时,水牛村里发生了一件特别大的大事。

这件事的起因先是水牛村王里长去年秋天嫁到小担村的里长家的小女儿出了事,她在年过完没几天时被夫家的人送了回来,那送人的人说是在她夫家好吃懒做,还敢跟公公顶嘴。

小女儿哭哭啼啼回来没半会,就被王里长捆了绳子送回去了。

这事被村里人说道了好半会,第二天正津津有味地回味时,那小女儿又被夫家的女人们绑了回来,说她回去后摔了家里的碗,这种媳妇谁家都要不得。

这时那家人说什么都不要这闺女了,把写好的休书往王里长说里一塞,并说再把人送回来这事就闹到县衙去,找县老爷说理去。

这王里长也是个暴脾气的,把来送人的女人都打了。

这打了的女人也不是个善茬,要不,哪能有押送人回来的本事?

她回去后,去县里找了她当衙役的大哥,告了王里长一状,说他管不好女儿,还随意打人,这里长哪是他这等恶人可当的。

随即,这开春大家都准备农事时,县衙里来人了,撤了王里长这一职,换了水牛村另一个有点声望的人——江阿土当了。

这里长都换了,水牛村沸腾了,里长媳妇求到了张小碗这里,说她家公公是大官,让她去帮着说几句话。

张小碗只说以“我是妇道人家,哪敢妄言”的话推辞了过去,哪想,这王里长媳妇也是个蛮横的,当下就坐在张小碗家中不走,不求到一句话就誓不要走的模样。

这件水牛村的大事,就这么闹到张小碗的头上来了。

见她坐到夕时都不走,在老蔡婶都跟她吵过一翻也吵不走她后,张小碗私下让老蔡头去把新里长给请来。

新里长没来,但来了新里长媳妇,这水牛村的村妇要比梧桐村的蹦哒扎实得多了,这新里长媳妇跟这王大婶好声好气说了几句,见她不理,就硬拖着她走,这旧里长媳妇看着她本就不舒服,这里新仇旧恨一冲上头脑,跟这新当了里长婆娘的江家媳妇就在宅子里的院里厮打了起来。

这两婆娘打架以撕扯为主,拳打脚踢为辅,拿着尖牙往人身上咬为暗器,足打了小半个时辰,打得两人身上衣裳都扯坏了,最终还是以年轻几岁的新里长媳妇告胜这才宣告终结。

随后,闻讯赶来的两家人把这两人领了回去,张小碗当晚决定让老蔡头去乡里,找几条狗回来养。

“养狗费食得很。”老蔡头提了这么一句。

“我们吃什么,它跟着随便吃点什么即可。”张小碗淡淡把话回了,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就走了。

那王婶子和新里长媳妇在张小碗这里闹了这么一出,回到家,却又被王里长又打了一顿,说她没管好女儿。

那王婶子在里在外都吃了苦头,只能拿着女儿泄气,还把休回来的女儿赶了出去,说死了都不给她一口饭吃,他们养她到了这么大算是尽了他们当爹娘的责。

她说得出也做得出,那小女儿被她赶在了外面,回娘家来劝的这家大姐也没劝回家里爹娘的意。

那小女儿见亲娘真不要她了,在小道上想跟着以前疼她的大姐走,那大姐在婆家都辛苦不已,哪敢带她回去,当下顾不得小妹妹叫着她,扭过背,抹了把眼泪,抱着手里的娃儿跑了。

她那小妹妹已在外面饿了两天了,哪跟得上大姐,没几步就摔在了土泥里,张着嘴哇哇哭着,可却没有什么人过来理她,那远远归家的村里人见到她倒在这条道上了,都绕了好长的一路往另一头走了归家。

避她如避祸害,生怕沾了晦气。

那姑娘是王家是铁了心不要了,在开春播种时,这姑娘竟疯了,先是各家菜地里的菜都扯来吃,引得不少人拿着扁担驱赶她,这姑娘寻不到吃的了,后来那屎桶里的屎都扒出来吃。

王家族里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几个老族人找上了王存福,让他把人给领回去,别把人再扔在外头了,这孩子现在身上都臭得十里八乡都没人靠近了。

王存福却觉得他没当里长了,这族里的人都看不起他了,虎着脸张嘴喝了一句,“你家有这种闺女,你领回去啊?”

那来劝他的老族人被堵了这么句话,当下气得走了,留下了另位两位对着王存福好声好气地劝,“领回去吧,一天给碗稀粥也是活得下去的。”

“我怎么养?我养了她十六七岁,她没给我这老汉喝过一口粥就算了,难不成让我还养她一辈子不成?”王存福却是油盐不进,说到此处,眼睛都红了。

那族里人见好话歹话说了一大通都劝不听,只得走了。

没料,劝话后没几天,在这个春天第一个格外阳光明媚的这一天,十七岁不到的王小妹把头淹在一家人放在外面的粪桶里,就这么死了。

*******

闻到王小妹的死讯时,张小碗正拿着锄头在锄地,她这几天要种上一些辣椒秧下去,老蔡头说后天乡里赶场就能买得到。

老吴婶刚把牛牵去借给帮他们家育秧的王大家耕田,就听说这王大的堂妹妹就这么死了。

那王大就是那做木工活的师傅,张小碗要寻人帮她育秧插秧,他上家门来问了价钱,又听得张小碗可以把她的牛借给他用,他减了一半的工钱,就把这活要下来了。

现在张小碗的两条牛在水牛村吃香得很,这水牛村虽然叫水牛村,但真正有牛的人家不到三户,而水牛村是个有一百二十多户的大村子,所以有牛耕田的人家那是少之又少,大都是靠锄头一亩一亩地挖。

王大家借了张小碗家的牛要耕他家的那八亩地,这还把他周围邻居看得眼馋得厉害,有几家还上门来跟张小碗说话,都被老蔡头以他家大娘子可不是那么好见的这句话给打发了回去。

而这厢老吴婶说大戏一样地说着王小妹是怎么被她亲哥拖去埋的,那王存福家家里现在是怎么大闹的,那王家婆娘脸上还被打出了好几道血印子,她句句都说得口沫横飞,说到打人处,还“唉,唉,唉”地叹息了几声,但这叹息声也没阻挡她把事情继续兴奋地说下去。

当她把事情全部说完,见张小碗还在一声不吭地锄着地,这老婆子总算觉得有点尴尬了,她不安地搓了搓手,左右看了一下,寻了另一把小锄过来帮着锄地。

当她的小锄挖到张小碗身边的地时,她忍不住问,“大娘子,你不好奇啊?”

“嗯。”张小碗虚应了一声。

“不好奇也好,”吴婆子说到这叹了口气,声音也沉了下去,“这世道这么苦,女子更苦,这夫家不喜娘家不疼,哪有什么活路可走?”

把话说完,这才想起眼前就有这么一个夫家不喜的,娘家看来也不怎么样的,她连忙补充道,“当然是那些不贤惠的才没什么活路。”

“你是说我贤惠?”张小碗这时放开锄头打算歇息一会,她直起了腰,抬眼看了老吴婶一眼,自嘲地翘了翘嘴角,“倒也是,确实是贤惠,要不人也早没了。”

说着,也没管老吴婶什么反应,继续挖她的土。

那吴婆子可没料到张小碗能这么自己说自己,一时之间她不知怎回应才好,着实傻了眼。

她拿着小锄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词,好半晌,才叹了口气说,“这都是命,老天爷给的,就受着吧,现下您还有条大活路呢,肚子里还有个小的,这日子啊,总有好得起来的一天。”

说着把张小碗的锄头抢过,让她一边歇息去,她则往手里吐了口唾沫,拿着锄头飞快干起活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啥多说一句,怕常年在城市的同学不明白,王小妹这种事在六七八十年代的老封闭农村也是有的,夫家不要,娘家也不要,没得多久就疯了,死在了田地里,家里人都不来收尸的,随便在哪座靠得近的坟山挖了个坑就了事,当然,她死了,她娘家里的人也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会被人说道一辈子。说什么靠自己也能养活自己,别人不要的女人也能活得下去的事,可能也有,但那个时候应该不多。

还有掩面一下,评论区昨个儿气场正了一天,没高兴多久,眼看今天就又歪了一大半了。
我捏巴捏巴,又把玻璃心的防卫墙又加固了点用。

再主要感谢以下这几位,真是劳您伤财了:
kirinkame扔了一颗地雷
muluoxi扔了一颗地雷
muluoxi扔了一颗地雷
唯我独醉扔了一颗地雷




49

49、最新更新 。。。 
 
 

田里的秧插好后;天气就变得炎热了起来,还好张小碗的那五亩水田地势好;不用太担心水田干涸的事情。

只是天气一热,本来一天只浇一次水的菜地要浇两次了。

在买了狗和鸡养后;又买了一百公斤糙米,张小碗手头的银钱所剩不多,这日子算起来不至于会饿死人,但确也过不得太好。

但她也不想苛刻自己的营养;她肚子里还有一个;苛刻不得。

所幸家里的那几个家人有一点好,她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也是里里外外的忙着;田里土里的事也都管着;不曾偷过什么大懒,也无需张小碗费太多神,动太多手,这也让张小碗时不时有很长的时间拿着买的弓箭出去到山边慢慢转转,偶尔能猎到只兔子或者山鸡回来吃吃。

买来的狗子还小,先头吃了半来个月的稀饭,长得不怎么样,后来有了点骨头啃,也算是长了一点。

它还挺喜欢缠着张小碗,可能她给过它骨头吃,一般张小碗走到哪它就要跟到哪,张小碗要出门也得老家人过来赶它回去才成,要不准得跟着张小碗一块儿出门。

张小碗怀着孕,自然也不敢抱它,跟它过多亲密,但这土狗每次见缠不上她,都用乌黑乌黑的狗眼睛望着张小碗,水汪汪的黑眼睛里面是清清晰淅的赤诚一片。

如此,其实只要时不时看上这么双漂亮的眼睛一眼,张小碗都想养着它了,不过她希望它以后还是凶悍一点,这样才看得了家,顾得了本,活得下去。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在这艰难的世道求活,不强都是要被淘汰的。

养着这只叫被张小碗叫狗子的狗,老家人还是有意见的,因为真的费食,每次张小碗让她们煮粥时都要多煮一把米。

本来老蔡婶的意思是这狗子就天生天养,不用给它什么吃,它活得下来就是活得下来,活不下来也是老天爷的意思。

但这家还是张小碗当家做主的,这大娘子看着是个不苛刻他们的,但也不是个容得了他们犯上的人,她最终决定的事,最好是谁也别多句嘴的好,要不她冷冷的眼睛扫过来,你都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你的,所以老蔡婶有意见也只敢私下跟另几人嘀咕,倒也不敢在张小碗面前过多说什么。

张小碗也知道这几个人对养狗子的不以为然,这几个家人觉得狗子看家是天家地义,它自个儿出去寻食也是天经地义的,要马儿快跑却不给食吃的事,他们想来自然得很,张小碗倒不想找理由说服他们。

她托着她大娘子的身份说服了他们也没用,他们是这个年代的人,从生下来观念就被这个时代的环境绑架了,所有想法和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到了牢不可破,他们认为这天地是方的,你非得告诉他们是圆的,他们就算当下被你强制信了,私下却会认为你是中邪吃错了药。

张小碗也理解他们理解不了,让一个在大环境里,跟大环境里的人一样的思维的人推翻他们所认知的天地来赞同你的?这怎么可能?

换到她身上也一样,谁要来告诉她这个现代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