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育儿百科-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一半的肾病患儿经初次治疗可完全治愈。但要知道,还有另一半患儿会再次复发。是否再发病,不经过治疗是无法得知的。如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治好,就要做肾活检。 
不能只凭尿中出现蛋白就断定肾病复发。没有出现浮肿的病人,有的3周左右就自愈了,因此,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开始治疗。 
肾病再次发作时,与第1次相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有的可以治好,但也有反复发作的。不管怎样,只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就可以用下去。要注意,长期使用此药,病人会出现满月脸、白内障及易患传染病等不良反应。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住院的患儿要服用抗生素。特别要注意不要传染上麻疹和水痘。反复发作的病人,持续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还可能导致药物失效,这种情况下就不得合并使用抗癌药。这种药有妨碍细胞分裂的作用,即使是青春期前期的孩子,生殖细胞也有可能受到侵犯,特别是男性儿童有一定危险。因此,不能连续使用8周以上。抗癌药的不良反应有脱发、白细胞减少、出血性膀胱炎等。用其他方法无法消退的浮肿及蛋白尿,有不少在使用抗癌药后被彻底消除了。 
肾病的诊断比较容易,主要表现为浮肿、蛋白尿,无血尿和高血压症状。为了不给患儿增加负担,一般不做肾活检(将针刺入肾中取组织物进行检查)。但如果存在血尿、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就要立即住院做肾活检,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619。颅内出血 
随着早产儿出生率增高,而且现在可用超声检测脑的状态,所以经常可以发现妊娠未满35周出生的新生儿患有颅内出血。如不能及时止住脑室内出血,就会涉及脑实质,导致预后不良。脑室即使有出血,但也很少能从外表看到明显的症状(眼神异常、抽搐)。只有通过超声检查及腰椎穿刺,证明脑脊液中有血后才可确诊。 
要每天测量颅骨前后径,并1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如果脑室处于扩张状态,就要经常做腰穿,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室扩张。 
颅内出血是有可能自然恢复的,脑室扩张的人有相当一部分能够正常成长。因此,不能因得了颅内出血就产生绝望的情绪。当只凭腰椎穿刺不能阻止脑室扩张时,可以从大囟门插管,形成向外释放脑脊液的通道。即使如此,脑脊液仍不
断增加、形成脑积水时,可以从脑室架桥至腹腔,以预防脑实质受到压迫。 
620。脑肿瘤 
孩子不发热,但每天早晨起来都说头痛,母亲非常担心,想到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是脑内长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如果这样的现象持续1年,未出现其他的神经症状(行走障碍、抽搐、偏瘫、偏头痛、视力障碍、嗜睡),大概就不是肿瘤。因为4岁以上儿童患有脑瘤时,多位于小脑和脑底部,会出现上述的一些神经症状。 
以前诊断脑肿瘤很困难,但现在通过CT和MRI(磁共振成像术)很容易发现。这种检查对身体无伤害,也不感觉痛,因此比较方便儿童检查。 
同诊断一样,以前在脑肿瘤的治疗上也是很困难的。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往往不能切得很干净。也有通过放疗治愈的,但正值发育阶段的孩子,脑组织易受放射线的损伤,引起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因此,现在又开始采用化学疗法。因为在实验中通过试用各种药物,发现了对动物肿瘤有效的药物。 
化学疗法的难点在于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组织(特别是制造血液的骨髓)。为攻克这个难点而使用的方法是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是把自己的骨髓取出一部分,通过各种方法清除癌细胞后进行冷冻保存。在此期间,对病人用近乎致死的量进行化学治疗和放射线治疗,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然后再把从自己身上抽取的经过处理的骨髓放回去。这样骨髓便可正常发挥作用,没有造血障碍了。如果白细胞型相符(组织适合性抗原),也可移植他人的骨髓(异体移植)。 
脑肿瘤的治疗在一天天进步。因此,即使听人说此病只有百分之几的希望,也千万不要气馁。那些统计结果来自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年代,并不适用于现在。做出诊断后应立即住院治疗。 
髓母细胞瘤占儿童脑肿瘤首位,多在3~5岁时发病。病灶在小脑,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觉障碍、行走障碍等。症状发展很快,最终都会引起脑水肿。有效治疗方法为放射线治疗。 
星状细胞瘤也常发生在小脑。症状同髓母细胞瘤一样,但发展较慢,多发生于5~8岁的儿童。袋状肿瘤可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术后有的病人出现行走困难,但绝大多数几周或几个月就治愈了。 
脑室上皮瘤发生在第4脑室,多见于男性婴幼儿。由于脑脊液通路阻塞,脑室扩张,引起脑水肿。出现剧烈呕吐、行走障碍和眼颤等症状。因与关系生命的重要神经相连,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是很困难的。 
颅咽管瘤是出现在颅底马鞍部的肿瘤,处于视神经交叉部,因此可引起视力障碍(颞侧视野偏盲)、发育障碍、尿崩症(见615尿崩症)等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手术需要很高的技术。 
6岁以上儿童可见神经胶质瘤。当神经胶质瘤发生在脑干时,会出现各种脑神经障碍症状,如手脚运动障碍、眼颤及眼斜视。颅内压不高,所以无头痛、呕
吐。因肿瘤长在脑的重要部位,手术很困难。 
神经胶质瘤也有长在大脑半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手脚无力、行走困难,伴有抽搐的也不少见,也有性格发生改变的。手术效果不太好,但随着化学疗法的进步,治疗方法有所改进。 
大脑半球也可能发生星状细胞瘤。星状细胞瘤出现在小脑时,以袋状居多,但位于大脑时则不同,由于侵入了大脑内部,手术难度很大。 
621。脑性瘫痪 
胎儿时期,或出生前、分娩过程中以及出生后不久都有可能发生脑性瘫痪,这是因脑部受损伤而引起的一种非进行性疾病。症状表现为手脚活动困难,全身乏力,动作失调,运动异常等。最新的脑性瘫痪研究表明,很轻的脑性瘫痪可以自然治愈。如单侧上肢或单侧下肢的活动较另一侧少,肌肉松弛,活动笨拙等。这些较轻的症状大多会随着成长慢慢消失。 
以前一般是在新生儿期检查脑性瘫痪,而现在已不同,越来越倾向于等待症状的出现。因为等待并没有什么害处。有报告说,在满1岁时诊断为脑性瘫痪的孩子,到7岁时再检查,有一半病症消失了。可偏瘫、双下肢或四肢瘫痪是无法治愈的,因此要尽早到整形外科检查。以前一般认为脑性瘫痪的原因是难产,但现在看法有所改变,认为分娩前胎儿的脑内已有障碍,才导致了难产。因为在脑性瘫痪儿出生以前,其母亲就有智力缺陷,或有过孕妇风疹、孕妇出血病史,出现过胎盘异常,胎儿有其他部位畸形,低体重等情况。 
最常见的是痉挛性麻痹,占7/10。发病主要是因早产和缺氧而导致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受到了侵犯。症状为肌肉过度紧张,关节突然反射性伸直,足跟微颤等。受损部位各有不同,有的是双侧上下肢均受侵犯,有的只有下肢或只有上肢受侵,有的则为单侧受侵。 
6周大的婴儿,当使其俯卧时,一般都会立即把头抬起来,但瘫痪的婴儿却不能抬头,而且手脚也不会动。双下肢瘫痪的婴儿,脱去衣服后用手扶住两腋下使其站立时,双脚交叉呈脚尖站立姿势。 
较常见的是手足徐动型。此型是手和脚的指端出现异常,手无目的乱抓,缓慢弯曲、扭拧、伸展。不仅是手脚,脸、颈部和躯体有时也有同样异常。这是脑底核受损伤引起的,多是核黄疸的结果。 
婴儿时期就有肌肉松弛的孩子,多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徐动症。父母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以前就有些不正常。当伸手去抓给他的玩具时,手晃动得更厉害。还有的孩子想做什么事情时,肌肉变僵硬,无法活动。有的孩子因肌肉过于紧张,后背弯缩成弓形。 
核黄疸可引发对高音的听力障碍,因此有的儿童被误认为是智力迟钝。仔细检测听力是非常必要的。 
还有一种类型是运动失调型脑瘫。这在正常分娩的婴儿中常见,因此被认为是小脑畸形。小脑是调节身体运动的器官,此处受损伤,会引起运动感觉和平衡
的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行走,想抓东西却抓不到,抓东西时伸出的手颤抖。这种类型的脑性瘫痪发现较晚。 
此外还有肌肉像铅管一样僵硬的强直型、总是不停颤抖的振颤型、全身松软的弛缓型等等。 
虽然存在各种不同类型,但总的来说,脑瘫的患儿运动发育都很迟缓。不能抬头,不会翻身和吸吮手指,坐不起来,不能扶着行走。一般情况,母亲是从孩子的抬头情况和不想站起来走路这两方面猜测到孩子患有脑性瘫痪。 
很多社区医生将脑性瘫痪的诊断依赖于大学医院。这对患儿及其他们的父母而言,意味着将重大的决定权托付给了有能力做精确检查的大学医院。在大学医院可以通过CT检查确认脑内发生障碍的部位,根据情况,还可作脑电图检查。此外还需检测是否有视力和听力障碍。 
当听到孩子被诊断为脑瘫时,患儿的父母吓得失魂落魄,他们当然会对诊断结果表示怀疑,并到别的医院再进行检查。只要打听到能治病的地方,不管哪里都要去求助。也有人建议用打针、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但是经过了多次的寻医经历后,父母最后得出结论,能够解救孩子的只有我们自己,其他别无选择。如果能总结出这点也是很好的。医学本身也是在长期摸索后总结出来的。 
以前曾认为脑瘫引起的运动障碍可通过整形外科进行治疗。建立了以外科医生为主的相应设施,收治脑瘫患儿,通过手术、理疗等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使其恢复运动能力。但其结果,对脑瘫的儿童来说,整形外科所做的无非是把固定的尖足畸形变得美观一点,只是一点儿贡献而已。 
脑瘫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身体畸形,而是为了使患儿将来作为社会的一员更好地生活。为此,必须教授这些儿童学会普通人的社会生存方法。如果说普通儿童3岁时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家庭,那么3岁脑瘫的孩子也必须学会适应家庭中的生活。 
现在的儿科教科书没有提及要尽早让脑瘫的孩子进入专门收治脑瘫患儿的医疗设施,而是主张,由于大部分理疗法母亲很容易学会,因此在家里完全可以自己做。这也许是由于志愿来设施工作的护士和保姆很少、忙不过来的缘故,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有了新的认识,为了使脑性瘫痪的孩子学会日常生活,必须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看护和教育。 
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让能上学的脑瘫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通过观察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家里接受母亲热心训练的孩子,比起一直被托负给医疗设施照顾的孩子各方面都要优秀。当然并不是说医疗设施没有必要。当患儿成为父母严重的负担、家庭无法支撑而面临崩溃危险时,设施就要承担起责任。尤其是对有严重心身障碍的儿童,这样的设施是不可缺少的。可是对于那些需别人帮助才能上学的孩子,还是父母在医生指导下在家里抚养为好,这是十分有经验的儿科医生的意见,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