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井帝国在行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缡樱℉DTV)节目图像。
第二节  竞争背后的垄断(2)
索尼公司也没有闲着,早在 1998 年,索尼与飞利浦就率先发表了下一代DVD光盘的技术论文,并联合松下公司,也在开发着单面单层实现23GB~25GB的技术方案。2002 年2月19日,以索尼、先锋、飞利浦组成的3C联盟为核心,联合日立、三星、LG 、夏普和汤姆逊共同发布了版的蓝光DVD(Blueray Disc,简称:BD)技术标准,形成与东芝主导的HDDVD的对阵局势。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索尼和东芝分别是BD和HDDVD两个标准的主导者,可他们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合作不胜枚举。2004年2月,东芝和索尼就曾宣布合作开发45纳米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处理技术,并在位于日本横滨的东芝“先进微电子中心”进行研发,其研发成果被广泛报道并得到业界认可。东芝和索尼共同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进行纳米技术上的战略合作,突显出他们之间所谓的竞争更像是一种共谋。
其实,DVD标准的争夺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之争,而更多成分是市场之争、商权之争。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纳米级的半导体芯片技术才是包括DVD在内的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分。在2003年纳米技术探讨大会上,除了三井财团的东芝和索尼外,富士财团的日立公司也向外界展示了其最新的超高密度DVD碟片和相应的读取技术。日立使用一种直径只有5070纳米的蓝紫色激光束,该技术可以有效的令DVD存储密度提升至4倍。
无论主导BD标准的索尼,还是主导HDDVD的东芝事实上都归属于三井财团这个体系。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好,合作也好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更多外国竞争者不断边缘化,或是逐步统合到这个体系之中。其实除了物理结构以外,BD与HDDVD几乎没什么差别。确切地说;BD和HDDVD两大阵营在技术上是一家人,都属于蓝光技术范畴,所谓的标准同盟也不过是三井财团瓜分垄断利润的博弈。
从“合作”走向“垄断”
三井和住友两大财团的主办银行、金融、保险企业于2002年统合为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该集团包括三井住友银行、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集团、三井住友租赁、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等一系列金融企业。因此,两大财团的下属企业和关系企业联系更加紧密。虽然在BD和HDDVD标准两个标准下,同属三井住友体系下的东芝、索尼、松下、NEC、三洋、JVC分属在两个阵营,但彼此之间通过多方位的共同投资不断加强分工与合作。
2005年11月,住友财团的松下电器公司采取一项战略性行动,从130纳米工艺跳跃到65纳米,开始批量生产65纳米芯片。三井财团的索尼和东芝等消费IC制造商也曾宣布开发65纳米工艺技术,但此时尚未开始批量生产。松下的首批65纳米LSI芯片就是用于DVD产品。除了自己使用以外,松下还计划对外出售。松下通过工艺升级不断减少系统所需要的芯片数量,2000年采用微米(250纳米)工艺时需要17个芯片,2006年使用65纳米工艺时只需1个芯片。
接下来,三井财团的东芝和住友财团的NEC电子公司在2005年11月宣布双方达成协议,联合开发45纳米处理技术,具体工作全面展开。此后不到3个月,东芝、索尼、NEC三方于2006年2月签署协议联合开发利用45纳米的工艺生产系统芯片的技术,分担高昂的开发成本,合同期为一年。通过整合三方的研发资源,东芝、索尼和NEC提高了开发效率、加速研发进程,更快地实现基于45纳米工艺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处理技术。
2006年4月3日,三井财团的索尼和住友财团的NEC把光存储部门进行了合并,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名称是Sony NEC Optiarc公司。在新公司中,索尼出资55%并派遣社长,NEC出资45%并派遣副社长。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合资的双方在下一代DVD的标准中,分属两个阵营,索尼是BD标准的主导者,而NEC是HDDVD的主要支持者。业内有评论认为这是双方在为下一代DVD标准之争提前买的“保险”,更有媒体撰文声称索尼通过与NEC合资获得了生产HDDVD的秘诀。
其实在光存储业界,索尼与NEC的合资并非首家。在2003年,与三井住友财团关系极其密切的韩国三星电子就与东芝公司共同组建东芝三星存储技术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情形与索尼、NEC也很相似,都分属BD与HDDVD两个阵营。下一代DVD标准之争实质上就是三井住友财团体系中的一场设计好的“内战”。同过这样的内部竞争,全球的资源都会调动起来,投入到三井住友财团所控制的产业链中来,由此形成暗中的垄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竞争背后的垄断(3)
围绕索尼和东芝的标准之争,其他日本财团企业也开始整合资源,适应新的竞争形式。例如,夏普公司(属日本三和财团)和日本先锋公司在2001年就曾宣布将在数码AV视听产品的开发方面进行技术合作,二者在2003年还曾联手开发DVD录像机产品。2007年9月20日,先锋公司宣布:夏普公司正式成为先锋的大股东。通过以亿美元和自己1000万股股份为条件购得先锋3000万股股份,夏普成为持有先锋%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至2008年初,通过对液晶电视屏(TFTLCD)市场的统合,三井住友财团分别以东芝、索尼和松下为主导,组建了“东芝-夏普-先锋”、“松下-日立-佳能”、“索尼-三星”三个军团,也从而加强这些企业在DVD产业上的彼此协作关系。2008年1月6日,东芝、松下和夏普在美国的法人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名为MRM(简称)的废旧家电回收公司,而MRM已与日立、JVC、先锋、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和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是6C和3C联盟的成员,也分别属于BD阵营和HDDVD阵营。
激烈较量的背后是“共谋”
为了争夺高清晰DVD市场,索尼推出的BD和东芝倡导的HDDVD标准目前在市场上形成了分庭抗礼(相对垄断)的局面,而表面上的激烈竞争引起了欧盟监管部门的警惕。2006年8月10日,据布鲁塞尔奥斯丁法律公司Sidley透露,欧盟开始调查:索尼和东芝是否存在“强制性将DVD格式,灌输给电影制造商和电脑制造商的行为”。不过欧盟发言人暗示,在正式调查之前,需要完成许多“铺垫工作”,信息和证据搜集就是所谓的铺垫工作。
此时,三井财团加快了对旗下的东芝和索尼各自分工与协作的步伐。在框架协议条款下,双方计划建立一个合资公司制造高性能半导体产品。不过索尼公司后来宣布,准备把半导体制造业务和生产线转让给东芝公司。2007年10月18日,索尼表示,为了集中力量强化核心业务,它最终与东芝签署了框架协议,同意把强大的计算机Cell芯片(中央处理器,CPU)生产线出售给东芝公司。索尼未来将逐渐退出半导体行业,全力聚焦消费电子业务。
事隔仅4天,索尼公司于2007年10月22日宣布了两份独立签署的最新合作协议,目的是增强索尼集团的PlayStation(游戏机)业务规模。根据协议内容,IBM和索尼将双方之间现有的生产合作关系拓展到45纳米绝缘硅(SOI)业务中,以批量生产Cell宽带引擎(Cell/)处理器。此外,作为另外一份独立协议的内容,索尼将拓展与东芝之间的联盟关系,以通过45纳米批量处理技术来生产高性能LSI(大规模集成电路)。
2007年12月18日,东芝公司宣布,将加入IBM领军的集团,共同研发32纳米半导体制造工艺。IBM领导的这个联盟囊括了多个半导体巨头,其中有美国AMD公司、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德国英飞凌公司和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这七家公司将会一直合作到2010年,联合研发采用32纳米设计、生产芯片的技术。由此,三井财团通过东芝公司又与IBM公司增强了多年来就有的密切合作关系。
三井财团对下一代DVD产业的谋篇布局时日已久,完成围棋收官工作的时间到了。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电视台的头条新闻中报道了一则消息:东芝宣布放弃HDDVD格式。于此同时,路透社东京分社也刊发了“东芝放弃HDDVD,终结格式战争”的消息。在此前后,作为原东芝HDDVD阵营中的华纳公司、派拉蒙公司改为发行采用索尼BD格式的碟片。微软和三星电子也表示转为生产BD格式的产品。无论怎样变化,最终他们都无非是从三井财团的左手换到了右手中。
总之,日本企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在竞争中伴随着大量的合作,甚至很多时候合作是主旋律。日本企业巨头们为了获得市场的主导权不停地在博弈,在看似激烈较量的后面也存在共谋,这种共谋其实就是技术上的排他性。与传统的市场垄断不一样,技术垄断在各种资源的投入上相对要少,而且竞争与合作的转变相对比较容易,转变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现在世界各国更重视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竞争。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节   红光PK蓝光(1)
EVD是中国自主的吗?
为了让中国DVD制造商掌握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5年2月信息产业部批准EVD为中国的“国家标准”。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增强型多功能光盘)被视为中国自主开发的可播放高清视频的光盘标准,属于红光技术标准。虽然EVD能不能成为国际标准很难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新的光盘系统国际标准还没有制定之前,中国已经先行开口说话,扭转了以前的被动局面。
早在1999年,在原中国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的组织下,国内影碟机产业的骨干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国数字光盘联合体这一产业联盟,联合起来进行核心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北京阜国数字有限公司(简称:阜国数字)是主导力量。历经4年,终于越过了技术体系开发、核心芯片研制生产、整机产业化规模生产等多道难关,一种采用美国On2公司特许的VP5和VP6视频压缩技术,被称作EVD标准的影碟机于2003年开始投放市场。
首批生产EVD影碟机的阜国数字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广电集团(简称:上广电),它通过下属的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广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累积持有的股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通过下属的3家公司累积持有的股权,名列第二大股东;身为第三大股东的北京火马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另外,新科电子、夏新电子、广东步步高、先科电子等厂家分别持有4%或更少的股权。
作为阜国数字第一大股东的上广电被三井物产称为“中国的索尼”,是三井—住友财团体系中的重要关系企业,与三井住友财团的索尼、东芝、松下和NEC有多家合资公司。1987年三井物产就携手东芝公司,共同为上广电提供彩色显像管,帮助其成立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公司,1993年又合资成立上海新芝电子有限公司。2002年12月,三井物产与上广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销售服务链进行全面疏通和整合。
根据美国On2公司(EVD技术提供者)和阜国数字公司的协议,On2将因特许其使用VP5和VP6代码获得100万美元,每生产一台EVD播放机还将获得2美元。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