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官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黄大老爷并不心服,他暗地思忖,怎么会派来这么一个死不要钱的县太爷呢?他通知他的在省政府当官的儿子去探访一下。哦,原来是刘总舵把子的门生弟子。黄大老爷明白,刘总舵把子不特招呼得了快半个省的袍哥和土匪,而且他的哥哥又是本省有名的军阀,蒋介石把他都莫奈何的。算了,这一回算倒霉,输了这口气吧!
但是张牧之并没有一个完。跟着来的又是“二五减租”。
“二五减租”这事早就有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就主张过,但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们历来没有实行过,偏又喜欢年年在口头上这么叫喊:二五减租。大家听得耳朵都起茧茧了,从来没有谁把它当一回事。老百姓呢,能够不二五加租,就算谢天谢地,谁还指望会二五减租?
可是张牧之硬要把它当一回事来干。偏偏这时候,听说国民党的那个国民政府和共产党打仗打得不那么顺心,前方吃紧,很害怕他后方的农民起来抽他的底火。于是,正二八经地发了一道告示,说要认真实行二五减租了。
“这一回他们又要 认真 了!”县里的财主们在黄大老爷面前说起这事,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认为这一纸告示不过是一张废纸,因为有油墨,连拿来擦屁股的资格都没有。
“不要笑得太早了。”黄大老爷放下他的白铜水烟袋,恨恨地说:“我们这个穿中山装的县太爷要不滚蛋,恐怕我们今年还要蚀财。”
不错,黄大老爷比其他财主们是要高明一些。张牧之接到这个告示,不特在全县到处张贴,并且动员学生到处去宣传:“今年要二五减租了,这是政府的法令,谁敢违抗,严惩不贷!”农民们呢?从新来的这位县太爷上任以来办的几件事,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有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印象。现在这个青天大老爷号召他们起来向财主们要求二五减租,也许是有一点希望的吧,一股风就这么吹起来了。有些农民就是不信邪,就是扣下二成五的租不交,看你能把我扭到县衙门里去!有的土老财还是照往年的皇历,硬是把佃户扭到县衙门去。嘿,这世道莫非真是变了?扣下来挨训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抗租不交的佃户。这个消息又传开了。这股减租的风闹得更大了。
这一次损失最大的当然还是黄大老爷,最不服气的也是黄大老爷。他一直在心里琢磨:“这是一个啥子人?刁钻得很,专门找空空和有钱人做对,向着穷鬼们。 啊,莫非他 ”黄大老爷专门请县党部的书记长胡天德来,他们研究了好一阵,不得要领。到底这位新来的县太爷只是一个奉公唯谨、不懂世故的角色呢,还是别有背景?胡天德一点也回答不上来。他名义上是县党部的书记长,是专门负有防止共产党活动的责任的,并且领得有津贴,县党部里还设得有“调查室”这样的机构。可是胡天德一天除开和县里的绅粮们吃喝打牌,到黄大老爷公馆去请安之外,就是睡在自己床上抽鸦片烟。对哪一种烟土最带劲,他倒是有过调查,别的他就从来没有想去调查了。
黄大老爷对于胡天德回答不出他提出的问题,也不责怪他,只要他肯从鸦片烟床上爬起来认真去做点调查工作就行了,便告诉他:“小老弟呀,共产党无孔不入,睡不得大觉呀!你要找两个靠得住的人,去摸清张牧之他们的根底,要从他带来的几个人的身上下工夫,特别是那个秘书师爷,把他能拉过来,我们的事就好办了。”
胡天德领命去了,而且也认真派他的调查室的人去做调查工作。但是搞了一阵,毫无成效。因为张牧之带来的几个人,都是铁了心似的,随便你用什么办法,想和他们联络感情,交交朋友,总是靠不拢。他们几个都是烟酒不沾,请吃饭不到,更不敢去送钱送礼,怕反而弄得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从这一点上看,胡天德越是感觉有点像共产党,他越是紧张,于是决定亲自出马,找机会去联络陈师爷。虽说陈师爷这个人比较随和,交际应酬也还通人情,可是要从陈师爷口里探听张牧之的底细,比叫泥菩萨开口还难。是哟,陈师爷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对于胡天德这样的人是干什么的,难道还不明白吗?胡天德不仅没有摸到一点情况,反倒被陈师爷从他的话里套出来,是谁叫他来打听的。陈师爷马上告诉了张牧之,黄大老爷正在叫胡天德想办法来摸他们的底。这些人绝不会安什么好心肠的,要大家多留点神。
张牧之说:“黄天棒这个浑蛋,是我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设法除掉他,总不甘心。”
“是啊。”陈师爷说,“擒龙要擒首,打蛇要打七寸,把他除了,这县里的事情才好办。”
于是大家都来想除掉黄大老爷的办法。
胡天德向黄大老爷汇报了情况,黄大老爷更加坚定地相信,张牧之一定有不寻常的来头。你想,他带来的一般下人都那么一滴油也浸不进,是简单的人吗?因此他亲笔写了一封信,叫胡天德上省去送到省党部,请那里“调查统计室”派两个高明的“调查专家”来。
等到那两个“调查专家”到来的时候,正是本县的老百姓真心实意要给张牧之送万民伞的时候。张牧之最近又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惩办了两个大家恨得要命的恶霸。这两个家伙横行乡里,杀害农民,逼奸妇女,越来越凶。他接到了许多乡下老百姓的请愿书,就把这两个坏蛋抓起来审问。这两个家伙根本不把什么国法放在眼里,他们在堂上公然供认真情不假;要他们在口供上按指拇印,他们也满不在乎地按了,心想,这些东西顶个屁用。这下好,张牧之抓到罪证,就请本地机关、法团、学校和参议会的绅粮派出代表来会审,连黄大老爷也不得不派出代表来参加。会审结果,硬是证据确凿,罪不容诛,于是一致公议,明正典刑。这两个该死的家伙,才晓得这一回碰上了硬码子,一下就蔫了,连黄大老爷也不好出面救他们。
杀这两个大恶霸的日子,县城里真是万人空巷,都涌到河边沙坝去看热闹。一看到这两个恶霸被五花大绑,跪在沙上,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大家都不禁鼓掌欢呼起来。从此,“张青天”的名声就传开了。大家没有想到几十年来到底还出了这么一个青天大老爷。于是老百姓自发地凑钱要给“张青天”送万民伞。这把万民伞,再不是那些县太爷要卸任了,估倒本县绅粮们送的那种万民伞,在上面签名的寥寥无几,这把万民伞真是万民来签的名,何止万民,二三万都过了。
老百姓真心实意给张青天送万民伞的时候,正是省党部的两个调查专家偷偷地到县里来调查的时候。除了黄大老爷和胡天德,谁也不知道来了这么两个人。他们听了胡天德的并不清楚的汇报和黄大老爷很清楚、很有见地的情况介绍后,对于张牧之干的这些非凡的事,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一听到他们介绍原来进行的调查工作都失败了以后,就笑他们“逗错了膀子”了。那个姓李的调查专家(鬼才知道他是不是真姓李,听说这种担负着特别任务的神秘人物都是隐姓埋名的)说:“你们完全逗错膀子了。这样的人,你们以为可以用吃喝、女人、金钱就拉得过来吗?”
另外一个姓王的调查专家下结论说:“这要用最新的科学方法才行。”
到底王、李二位调查专家提供了一些什么“科学的”方法,不是你我懂得了的。总之,这姓王的和姓李的两位专家忽然在给“张青天”送万民伞的活动中成为特别的积极分子。姓李的一个是在县立中学当训导主任,当然可以代表教育界,那一个姓王的是新开的一个茂华贸易公司的经理,自然可以代表商界。他们不放过一切机会来歌颂“张青天”的德政,甚至吹到“张青天”一定是党国专门派来推行国民党的新县制的。他们在活动送万民伞的当中和张牧之、陈师爷自然就有了一些接触,从他们的“真诚”的歌颂中,居然给张牧之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他们对于“张青天”惩办了两个恶霸,认为是为民除害,好得很,只是还少了一点。这一点颇引起了徐大个的同感,他在和王经理闲谈时,说出了:“哼,要依我那几年的脾气,不砍他一百,也该砍他五十。”
“好,好。”王经理称赞,他对于这位“张青天”的卫队长的“那几年的脾气”很有兴趣了。不知“张青天”那几年又是什么脾气?又在哪里使出脾气来?
但是混了两个月,两位调查专家的科学方法好像也没有帮助他们调查出张牧之的什么根底来。原来他们的科学方法,对付共产党也许有效,对付张牧之就不行。弄来弄去,实在看不出张牧之有一点共产党的味道。看他们讲义气的江湖习气,说是刘总舵把子的门生倒是有几分相像的。看起来他们也“逗错了膀子”了。
要不是张牧之自己在一次冒失的行动中露了馅儿,又加上一个十分偶然的真相败露,他们再怎么灵,也不见得能得手。
怎么一回事,听我慢慢说来。
跟张牧之进城当跟班的几个兄弟伙,每天在衙门里事情不多,也很少上街去游逛:因为一上街就是看到土豪劣绅和地主老爷欺压老百姓的事,又打不得抱不平,生了一肚子闷气回来,何苦呢?住得久了,难免几个就在一些发起牢骚来:“我们进城这么多天,也没有狠狠整治那些大坏蛋,给穷苦老百姓多办点好事。尽这么下去,不把肚子叫闷气憋破了才怪。”
“我恨不得在街上砍他几个,还是回山里过自在日子。”
“要生个什么法子,暗地里整治他几个害人精才好。”
他们就这么三言两语议论起来。过了几天,还是张德行“得行”,他就生出一个法子来了,而且第一次出马就成功,叫他们高兴了好几天。
张德行想出了一个什么得行的法子呢?
他们平日在街头巷尾,听到哪家老爷,怎么欺侮哪家穷人;哪家绅粮,估倒向老百姓要多少东西。诸如此类不平的事,见天至少也有三五件传到耳朵里来。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公开出面去打抱不平。他们几个就商量了一下,确定了报复的目标,定出暗地报复的办法。晚上,就乔装打扮起来,上街去走。他们尽量不走大街,尽量不叫那些打更的、巡街的看到了,不过就是那些巡街的、打更的偶尔看到了,都知道他们是县衙门里当差的,大概是出来办什么案子吧,也没有理会。他们轻脚轻手山去,过不多久,就把要办的事办了,轻脚轻手地回来了。比如前几天下午,他们在街上亲眼得见本城的镇长,在光天白日之下,敲诈南街一家老百姓,把钱勒索走了。他们当天晚上就出动,走到镇长的小公馆外墙边,不费什么手脚,就翻墙过去,这些本事本来就是他们拿手的。他们一直摸到镇长睡房里去,把他叫起来:“你把今天下午在南街讹诈别人的财物交出来!”跟着一支手枪就抵到镇长的后脑勺上了。镇长没有想到来了这么几个蒙面的强人。他要不认账,一颗“卫生汤圆”就会要他的命,只好乖乖地交出来。他们拿到财物后,把镇长锁在内屋,用刀威胁他,如果叫喊,马上回来杀他。还警告他,今晚的事,以后如果说了出去,马上来取他的脑壳。然后他们几个又悄悄翻墙出来。把这些财物送到南街,敲开那家的门,把东西扔进去,扬长而去,回县衙门了。那个镇长第二天竟然不敢声张出去,害怕什么时候,这些蒙面强人又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