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江湖的智慧-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人见A先生说得如此坚决,都面面相觑,忽然,贝克先生笑了:“年轻人,虽然你没有救过我的女儿,但我很欣赏你的诚实。现在我决定:你被录取了。”

正式成为公司一员后,有一次,A先生与同事聊天,问起贝克先生女儿的救命恩人是否找到了。那位同事一愣,随即说:“哦,有7个人因为贝克先生的女儿被淘汰了,实际上,贝克先生根本没有女儿。”

【指点江湖】

贝克先生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诡谲的方法来进行面试呢?因为他认为,学识能力固然重要,但诚实守信却是每个职场上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事情都是由人来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要看做事,先看做人。

一个员工,对于自己所服务的单位要守信、忠诚。没一个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都是滑头,或者在工作中偷奸耍滑,或者对公司没有忠诚度,干不了几天就走人,连个招呼都不打。有人说,滑的人不行,难道都招一些老实木讷的人来就好了吗?像营销这样的工作,不是更要找心思精巧、伶牙俐齿的人才能胜任吗?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曾经有一家跨国大公司的老总就在媒体上谈过他们招聘销售代表的条件:一是做人诚信,二是头脑灵活。事实上,这二者并不是矛盾的,做人诚信是中心原则,头脑灵活是手段要求。客户们在评价这家公司的那些优秀销售代表,排在头一条的就是:可靠,值得信赖。

老江湖的智慧 掌声为你而鸣—老江湖的职场智慧 开会

有一家酒吧,生意挺红火的,老板因为自己还有其他的生意,因此渐渐放手让员工们来参与管理经营,自己只是不定时地来巡视一番。

这样经营了很长一段时间,酒吧的生意忽然开始走向了下坡路,而且看起来也不像是正常的营业波动。酒吧老板召集所有员工开会,希望找出经营不善的原因。

会议开得不成功,员工们要么不发言,即使发了言也是模棱两可的场面话,谁也不得罪,什么问题也不碰,还有的人一推四五六,把生意不好的原因全归咎为环境不好,同行竞争。

可是生意下滑的势头却丝毫没有得到扭转,老板急了,第二次开会时他大发雷霆,逼着每一个员工发言,要她(他)们找别人的毛病,挑自己的错误,连清洁阿姨都不放过。结果绝大多数的员工心惊胆颤地站起来,要么脸憋得通红,吭吭哧哧;要么就顺着老板的意思说话,他说一个错误大家就附和一个错误。这次会议开了两个小时,老板还是不能全面了解酒吧的具体工作情况。

老板这时候真是将这些员工全部解雇的心思都有,可不行,这样做除了发泄自己的怒火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造成的后果还得自己来买单。另招一批人漫说不见得就比现在的员工更好,就是重新培训,熟悉工作和顾客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现实逼迫他不得不冷静下来,站在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假如我是员工,如果说出真正的原因,无异于承认责任就在自己身上,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不说不错,反正“法不责众”,别人也难拿我顶罪。

总结经验后,第三次开会,老板首先诚恳地对大家说:“酒吧营业不好,对我对大家都有损失。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着急。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将经营搞上去,这是我们这次开会的唯一目的。可能经营不善,我有责任,某些员工也有责任,但这次开会绝不是为了追查大家的责任,过去的错误我们只需要知道错在哪里,怎么去改正并在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了。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今天就当作我们的酒吧重新开始,希望大家着眼未来,坦诚相见,找出真正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也是我们共同利益的需要。”

这样一说,大家解除了对老板的防备心理,放下了思想包袱。而且这时候老板又宣布了几项利益挂钩措施,使员工们感觉到老板不光是为自己赚钱着想,也考虑到了他们的利益,因此纷纷畅所欲言,对自己的错误和责任也不再讳莫如深,老板不但掌握了经营不善的真实原因,也激励起了员工们的士气,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指点江湖】

上司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应该从心开始。

做上司的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我当然希望下属们能够真心与我交流、向我说真话了,可事实却不是这样,每次开会时,他们的发言吞吞吐吐,始终不敢吐露真言,结果我听了一番不着边际的废话后,什么问题也没解决,只好宣布散会。

上司责怪下属不说真话,甚至尽说一些好听的话来糊弄他的同时,也该扪心自问,你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听取下属的意见的。高高在上?不置可否?先入为主?乾刚独断?着急上火?追查责任?……

一个单位,少不了要开会。可是有些会开得卓有成效,有些会却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为什么?关键就在于,第一,这个会议的召开是否跟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实际挂钩?第二,这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找人算账”?当领导的只要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没有不好开的会。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2006年,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发生了一桩“全世界最贵的清洁工”的故事。一个清洁工在例行清扫时,看到机器的某个部位有灰尘,顺手“尽职”地用抹布擦了一下,然而却无意中触到一个开关,启动了核反应堆停堆的指令,导致长达2天的停电。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等待这位清洁工的一定是极为严厉的惩罚,甚至炒鱿鱼也不为过。但中广核的领导只是让清洁工讲清事情原委,然后继续工作,甚至连工资和奖金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们后来是这样解释这一超乎常理的做法的:对于核电企业来说,企业需要千方百计地获取有关安全隐患的信息。这件事情的发生,本身证明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上还存在漏洞,与其去指责一个“清洁工”脑子不想事情,这么一个机器是能够随便乱动的?不如用心地反省这是做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制度上有缺陷,对员工的职业培训不够。

中广核的领导以这样一种“解决问题”而不是“找人算账”的坦诚作风来与下面的员工进行沟通,不但查明了本次事故的真相,也使得其他的员工主动来反应问题,为单位安全管理的完善献计献策。

老江湖的智慧 掌声为你而鸣—老江湖的职场智慧 明升暗降

张伟是公司的客户代表,工作能力强,手头上很有一些铁杆的客户,因此十分傲气,不把同事放在眼里,也不把上级放在眼里。部门开会,他一句话客户约他喝茶,就可以不参加。甚至总经理让他做点什么,他都敷衍了事。甚至说,这种事情,交给下面谁不行,他们反正也做不了什么业务,闲着也是闲着,偏要占用我的时间。

“解雇他!这样的独狼只会破坏我们这个团队,连我这个总经理的话他都可以当耳旁风,还有谁能管理他?”总经理有天火大了,向市场部主管命令道。

“这个,我也认为应该让他走,可是他手头上一直攥着几个重要客户,如果他走了,恐怕没人能马上接起来。而且,他也会带着这些客户去投靠我们的对手的。这样董事会知道了,会以为是我们赶走了一个人才。”市场部主管说。

总经理沉吟了一会儿,“是这样的话……那我给他升官总可以吧?”

公司成立了一个调研部,令大家意外的是,居然是由张伟出任主管。听到这个消息,公司上下议论纷纷,有说总经理大人有大量的,有说这样一个普通客户代表突然升到高位,简直是儿戏的。但张伟却意气风发,现在当了主管,不用每天去跑业务,只要做好市场研究调查就行了。关键是职位高、薪水高、福利好。张伟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奖赏。

当然,自己手头上的客户不得不移交出去,不过这不是问题,既然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部门,还计较那些东西干什么。高兴之余,张伟倒也对原来的同事尽到了移交和指点之责。

可是,跑客户是一回事,做市场策划调研,还有团队管理又是另一回事。事实也证明了,张伟不适合去做这样的工作,手下的人也并不服他这头“独狼”,这个新起的炉灶两个月了还生不起“火”来。他想找原来的部门主管帮忙先借用一些资源,人家说对不起,你现在跟我平起平坐,各有各的预算,也各有各的任务,还是自己解决吧。

张伟找到总经理,总经理说:“你既然是一部之长,就要独立解决问题,如果还要我来帮你解决,那你又干什么呢?”

董事会上,几位理事也相当不满,他们纷纷说:“一个金牌职员,不见得就是一个金牌主管,只见他在那折腾、花钱,却什么也没给我们。”要求撤掉张伟主管一职。

张伟知道情况对自己不利,主动找到总经理,要求还是回到原来的岗位。总经理说:“现在那边的位置都已经满了,资源也重新分配完毕。你原来的那些客户,新来的职员也经营得特别好,不比你差。我看你还是先做做内勤,慢慢来,看主管给不给你机会。”

张伟不得已辞职了,到此地步,他只能是“净身出户”。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到了别的公司,别人也不会给他更好的机会,只能从头干起。

【指点江湖】

软刀子杀人是不见血的。总经理的这一招,文言叫做“欲取之,先予之”,俗名叫做“捧杀”——你爬得高,也就摔得重,重得翻身都困难。可是,张伟却无法说什么,在大家的心中,总经理步步退让,不计前嫌,是张伟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反过来,如果张伟不仗着一点小才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他在公司就不会这样孤军奋战;如果他有自知之明,也就不会去干自己并不适任的事情;如果他懂得“一个失去部队的将军,还不如一个会作战的小兵”的道理,他就不会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专业基础,而去追求那些虚幻的地位和利益。

老江湖的智慧 掌声为你而鸣—老江湖的职场智慧 线条的长短

两个年轻人,在一所名牌大学里是同学,毕业后因为出色的成绩又同时被一家大公司录取了。这家公司的规模效益在行业内是首屈一指的,应该说能够进入这家公司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也证明了这两个年轻人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水平。

可是两年后,其中的一位年轻人升到了主管的位置,而且深受总经理的器重,将一个重大的项目交给他全权运作。而另一个年轻人呢,还是原来的小职员,两年来连工作的岗位都没有变动过。这个年轻人既郁闷也纳闷,论资历自己也不比那位青云直上的同学差,为什么领导就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呢?

于是他愤愤不平地去找总经理,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说法。总经理拿出笔来在白纸上画了一条线,对他说:“如果你能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使它变短,我会进一步考虑你的安排。”

年轻人捧着这张纸回去左看右看了半天,都想不出如果不动这条线又怎么可能让它自己变短,除非有特异功能吧?

没办法,他只好又回去找总经理,总经理拿出笔来在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然后说:“所谓的长短其实是在比较中得来的。这两年来你一直保持着这根短线的状态,而你的同学呢,他已经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