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商与影响力-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品对皮肤的刺激比较小,再加上很容易冲洗干净,大冬天的手就不会被洗得红红的啦。
母亲:那你们那个洗衣液呢?
*:洗衣液的特点也在于环保,刺激小,但是绝对不会有损去污力。有的洗衣粉比较烧手,但是*的比较温和,手洗机洗都可以,而且含有一定的柔软成分,如果不是特别敏感的材料,一般不用再加柔软剂了。
母亲:可是你们的产品确实太贵了,我平常用的只要几块钱就可以,也没觉得用着有什么不好啊。就算*确实像你说得这么好,那也贵太多了。
*:其实是这样的,我给您算一算,*可能确实是要稍微贵一点,但是绝没有贵得那么离谱啦。我们这一大瓶洗涤灵是需要先稀释后使用的,因此普通家庭大概可以用一年半左右,普通的洗涤灵一般两个多月就要换一瓶了吧。洗衣液每次也只要很少量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去污效果,只要这个专用瓶盖(出示了一个小瓶盖)的2/3就可以了,因此这一大瓶一般用一年左右也没问题,可普通洗衣粉要洗同样的衣服大概一个月就用完一袋了,另外还要单买衣物柔软剂。这样算下来的话,*并没有贵太多,您只要稍微多花一点钱,就可以保证使用环保产品,保证您全家人的健康生活,同时无刺激的配方也使您手部的皮肤免受伤害。从长远想想吧,如果您和家人经年累月都生活在充满化学残留物质的环境中,那对身体是多大的隐患啊。 。  。。  想看书来
第2章 个人魅力(19)
后面的对话就不再赘述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位母亲不仅买了洗涤灵和洗衣液,还买了稀释用的瓶子和倒洗衣液的专用瓶盖,当然这两样东西相对也不便宜。*的这位销售人员或许是无意识的,但是她在推销过程中却充分利用了移情的力量。她不仅一开始就揣摩顾客的心理,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听母亲的每一句话,体察她的每一丝情绪变化,恰当地做出反应,不断调整着服务的定位,从环保到无刺激,从无毒无害到不伤手,始终都围绕着顾客所关心的话题,从顾客的角度考虑从而提出建议,抓住顾客每一次想法的变动,就像家庭主妇之间的聊天一样,让顾客感到她们所想的问题是一样的,她所提供的产品恰好能解决顾客所面临的问题。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把移情做得太过分。过犹不及,做过了就成了虚情假意,因此在谈到价钱问题的时候她很坦然地承认了*产品确实是贵,在谈及洗衣液的功效时她也没有夸夸其谈,说该产品可以完全替代衣物柔软剂。这种恰到好处的移情,正是销售中成功的关键。
换位到顾客角度
再看另一位成功的推销员如何移情。
我去北京蓝岛大厦买抽油烟机,当时是抽油烟机展销,推销员们看到来了个顾客,大家一哄而上,这个说:“你买我的!”那个说:“你别买他的!”又一个说:“买我的,他的不好!”弄得我很烦,干脆我说不买了,就走开了。然后离开20米观察,看哪个好再去选择。这时在我旁边响起了一个声音,是位女士,她说:“你家的厨房可能是白色的?”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在和我说话,是一位女推销员。我答道:“你说得很对,我家厨房是白色的。”,她说:“白色的厨房放一个白色抽油烟机会显得非常亮堂。”你看,她的语言在塑造你的想象,在你的想象中,白色的厨房放白色抽油烟机确实很好看。然后我就主动发问了,我说:“你们的抽油烟机是什么颜色的?”她说:“白色的。”我说:“那太好了,那你里边的构造和别人的一样不一样?”她说:“里边和别人都一样的。”“价格怎么样?”“价格都差不多。”我说:“太好了,我就买你的。”她说:“那跟我走吧。”我就跟她回去了。这时候别人看我又回来了,又来拉我,而我已经不理他们,坚定不移地跟那位女士去了,买了她的抽油烟机,转身就走,头也不回,不敢比较,我担心一比较就后悔。
后来我想,我怎么就买了她的抽油烟机了呢?当时如果来个卖灰色抽油烟机的人,对我说:“你家厨房可能经常炒菜。”我会说:“你说对了,我家厨房就是炒菜用的。”他说:“厨房经常炒菜会油烟比较大,屋里熏得比较脏。”然后我的想象就会出现脏的厨房形象。我就会说:“对,我家厨房确实比较脏,不好擦。”他说:“这样的厨房放一个灰色的抽油烟机比较经脏、耐用,不用经常洗。”我就会说:“你说的太对了,你的抽油烟机是什么颜色的?”他会说:“灰色的。”而我一定会说:“我就买你灰色的抽油烟机了。”
这个推销案例,靠情商来推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说,你买我的吧,我的是白的,特别适合你。这样说是没有用的。
识别他人的情绪和观点对于深入了解顾客需求,调整自身行为十分重要。在销售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善于听取顾客的看法和意见,这种倾听是指“积极”地听,即对听到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某种调整。而要做到所有这些,关键就在于移情能力的高低,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移情能力是推销成功的关键。
第2章 个人魅力(20)
福特汽车公司在改变林肯城市车设计时,就采用了移情设计的方法。工程师们抛弃了过去由市场信息调查员来挑选车主听取意见的做法,亲自走出设计室,花了一周的时间与车主们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揣摩他们的意思,了解他们的意图,从而在设计时从客户的需求和感受出发,设计出更为打动人心的车型。
善于移情的人在销售中能够很好地进行服务定位。他们能够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或商品;他们能够采取不同方法让顾客称心如意,愿意再次购买;他们能够抓住顾客的想法,乐于为顾客提供其他的配套服务,提供令人信赖的建议和忠告。
要提供给顾客满意的服务,就必须主动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而不是被动听取顾客的抱怨,要与顾客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不只是双方之间的简单买卖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移情能力,因为信任的产生,是与友好感情的建立同时发展的。
小狗推销术
有一个卖狗的小伙子,狗没卖出去。他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出来一个女主人。女主人说:“我不买狗。”小伙子说:“不卖给你,我卖不动了,只想把狗寄放在你家两天,过几天我来取。”女主人一听说放两天,那太好了,可以免费玩两天小狗。人的本能都是喜欢占便宜的,白玩两天小狗太好了,就放这儿了。这个主人领着小孩尽情地同小狗玩耍,小狗就和主人家建立了感情,它的小鼻子湿湿的,小嘴舔一舔小孩的小手,小爪子挠一挠,小尾巴晃一晃。第二天,小伙子打来电话,问小狗怎么样?她说小狗挺好。第三天打电话,问狗还活着吗?还是活得挺好。这个太太愉快的声音在电话线上传递着。第四天小伙子打电话说:“我去取狗。”女主人说:“你来取钱吧。”小狗就这样推销出去了。
人们喜欢为感情付出努力,人们喜欢为感情投入金钱,这就是情商的魅力。
不会移情换位会失去客户
著名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一次向一位先生推销汽车,终于说服了这位先生买汽车。先生在把钱递给吉拉德时,谈起了自己的儿子,说自己的儿子如何了不起。可吉拉德对他的儿子不感兴趣,只想快点拿到钱。吉拉德的表现引起了先生的不满,吉拉德还没有接到钱他就转身走了。吉拉德晚上给先生打了一个电话,问为什么他要把钱收回去,先生回答:“没什么,就是我在跟你谈我心爱的儿子的时候,你对我的儿子不感兴趣。”
乔·吉拉德立刻意识到营销的真谛:营销就是调整人际关系的过程。
移情者得人心
一个大集团的副总裁,对于下属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下属从来都是命令和训斥,他拥有绝对的*和财权,下属见到他如同老鼠见猫,对他的意见没有任何人敢反驳和对抗,他也因为所有的下属都怕自己而感到自豪。但当他来到清华大学课堂,听到情商与影响力这门学问后,豁然醒悟。他对我说:“这种思想价值连城,我以前从来没有在情商上考虑过,我觉得那是没有权力的人的事情,而我则握有重权。这种思想提醒我,如果我能以高情商的方式对待下属,当我的决策出现失误时,下属会告诉我,从而使我避免损失。如果下属对我不满意,而又惧怕我,有意见不敢甚至不想跟我提出,我的错误决策就会导致巨额损失。所以,必须以下属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够指出我决策中的失误。” 。  。。  想看书来
第2章 个人魅力(21)
在韩国历史上,有一个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时他坐下来休息。他瞧见农夫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农夫两头牛中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说哪头黄牛更好些。黄喜很奇怪,问他干吗这样小声说话。农夫说牛虽然是牲畜,但心和人是一样的,它们会从我的眼神、声音、手势、表情中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不太优秀的牛就会难过。
生活遵守牛顿定律
狗看镜子与牛顿定律
一只狗第一次走进四面是变形镜子的室内,发现竟然有一只狗凶狠地看着自己,它对着这只狗叫了几下,没想到对方张的嘴竟然比自己还大,它更加大声地叫了几下,而镜子内的狗竟然毫不示弱,还冲着自己发怒。它害怕极了,咆哮着奔跑。这一跑不要紧,四面都有硕大凶猛的狗向它咆哮和狂奔。它越拼命,镜子中众多的狗也越拼命,它更加紧张害怕,直到累死了自己。
牛顿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生活遵守牛顿定律,别人对你怎样取决于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对你怎样取决于你让别人对你怎样。
宽容可以传递
中午我在食堂吃饭,人很多,买饭要排队,找到座位也要排队。我把外衣脱下来放在座位上占个地方,自己准备去排队买饭。这时一位先生端着饭盘到处找座位,我估计自己买回饭的时候别人已经吃完,就把座位让给了这位先生。买完饭以后,我发现他还没有吃完,就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下。此时又出现一位女士到处找座位。那位先生站了起来,说:“我就要吃完了,请坐在我这里。”说完赶紧把剩下的饭吃完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那位女士。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不要一到餐厅就用自己的东西先把座位霸占上,以至于自己买饭的时间比别人吃饭的时间还长,毫无意义地给别人制造不方便。
那位先生之所以能够为他人考虑,是因为有人为他考虑。
我们都有在一个新地方问路的经历。一次在北京的地铁里,一个小伙子匆匆忙忙上了地铁,急匆匆地问他附近的人:“这个地铁是否到北京站?”没有人理睬他,我也在其中,也没有主动搭腔。那个小伙子很愤怒,但是没有爆发出来。离开地铁以后,我开始自责。我也有在十分着急的情况下问路,不太顾及礼貌的时候,要知道你的一句话,可以给别人带来多大的方便,减轻多大的压力。我自己在别的城市不也对热情回答问路的人感激不尽吗?从此,当别人向我问路的时候,我一定心平气和地回答对方,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