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香江-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天《龙虎门》的票房远超《中华英雄》,但是第二天情况就急转直下,《中华英雄》当日的票房居然追平了《龙虎门》,然后第三天开始反超,第四天两部电影的当日票房数据已经拉开了50万,第五天都不用看了,《龙虎门》票房跌落得直接有些让人惨不忍睹。
这才是第一周,等影片下画,还不知道两部电影之间能够拉开多大的差距,1000万都是保守的估计,也许还会比这更高!
一时间,媒体上欢欣鼓舞庆祝林宥伦失败的声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华英雄》这次神奇的反超,很多报纸都用了“不可思议”来形容这条新闻。
不少人想破脑袋都不明白,为什么《中华英雄》能够突然间翻盘,明明两部电影制作都差不多,《中华英雄》也就最后那场大决战超水平发挥,但按照常理,没有理由出现这种票房差距拉开这么大的情况。
真正明白这其中缘由的人,都不会站出来向大家解释。媒体上的说法也越传越玄乎,最后直接扯上到林健岳办公室的风水格局不好,甚至还有人借用《中华英雄》中的命理一说,将林宥伦说成了是林健岳、林白欣父子命中的克星。
这阵议论没过多久,黄玉郞也被扯了进来,说什么他和林健岳八字相冲,牵连《龙虎门》跟着受了无妄之灾,也有说黄玉郞出狱的时候,霉运没有去掉,所以《龙虎门》也跟着倒了霉。
“真是荒谬。想不到香港这么发达的地方。封建迷信这一套还这么有市场!”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社长黄立成合上手里的报纸。不胜感慨地说了一句。
“这有什么?香港人越有钱越信这些风水、命理的东西,那些富商干什么都要看日子,子女嫁娶要看对方的八字,办公室布局、别墅设计都是请专门的风水先生过眼。花样多得很!”分社保安部部长刘达手里掌握着军方埋伏在香港的很多秘密的信息渠道,对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
“老黄,你把我们两个找来,是不是中央这次又有什么命令下达?”分管分社文化体育部的副部长陈然扶了扶自己的黑框眼镜,一开口问起的就是公事。
“情况大概你们也知道一些,这段时间香港出现了一股抵制大陆的风潮,中央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国外势力在推波助澜,所以让你们两个负责去查一下,同时中央也下达了命令。要我们分社想一些办法来应对这个问题。”
陈然和刘达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色,他们两人一个隶属解放军总参二部,一个隶属国安局,表面上的职务都是个幌子,真正做的都是情报方面的工作。这件事自然得落到他们头上。
“港人对大陆的误解由来已久,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事情绝对有境外实力在背后指使,但是现在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港人对大陆的这种反感情绪,已经从个体演变成了一种普通现象,包括很多香港的影视作品,里面出现的大陆人大多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这对我们的工作展开会有很大的影响。”
陈然向黄立成介绍了大概的情况,因为他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刘达这边倒是没有再做什么补充。
见黄立成沉默不语,陈然便接着建议说:“影视剧方面,我们可以再找找林宥伦,让他想想办法。”
“就是,这小子从我们手里挖了那么多人进他的红岩安保公司,这点小事情也该让他出把力了!”刘达也随声附和。
“那行,我约他出来见个面,让他帮忙想想办法!”
黄立成虽然答应了这件事,但是心里对能不能说服林宥伦却不抱太大的把握。
自从林宥伦将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影响力成功扩展到好莱坞之后,他在中央政府眼中的地位就从维护香港稳定大局的重要统战对象升级成了中国向外输出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人物。
这两年林宥伦去大陆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但每次中央在决断和他有关的事情时,态度明显比以前谨慎了许多,这就是风向改变很明显的一个信号。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林宥伦把自己的产业布局延展到了海外,对大陆所求甚少,相反大陆方面在香港的一些事务上对他颇多借助,所以黄立成这边也不好过分地要求林宥伦帮他们这个忙。
见面该怎么和林宥伦谈,就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了。
——
半年多没有和黄立成联系,突然接到他的电话,林宥伦多少有些意外。
等听到黄立成约自己喝下午茶,林宥伦心里大概就有了一个认识,十有*是黄立成有事要找他帮忙。
“这茶还是我请黄社长喝吧,我知道贵党内部对干部要求很严,黄社长现在的位置有比较敏感,请客吃饭这些还是由我这个资本家来埋单吧!”林宥伦在电话里和黄立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了一句。
黄立成一愣,跟着哈哈笑了起来。
“林先生,你嫌弃我请客的地方寒酸就是了,偏偏还找这样一个理由,你这不是存心埋汰我吗?”
“真的没有,好久没和黄社长见面了,这顿下午茶说什么都应该我来请。”
林宥伦执意坚持,黄立成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
见面的地点,林宥伦没有选那种很高档的酒店,而是一家环境幽雅且客人不多的茶楼,黄立成对这里闹中取静的环境很是满意,见面就称赞林宥伦找了一处好地方。
落座之后,黄立成也没有和林宥伦绕弯子,直接就跟他说起了正事。
“回归在即,最近香港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两岸人民有好团结的声音,而且这种现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影视剧方面。中央政府对此事非常关注,我今天来,主要是想请林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帮助。”
“黄社长,香港的情况你也了解,我虽然控制着院线,但没有任何理由却干涉别人的创作自由,要是我直接干越,被有心人抓住,甚至会引发出更多的负面影响。”林宥伦这么说并不是搪塞,他现在这个位置也是被很多人盯着,稍一不留言就可以引来媒体的攻击,这样反而会让事情复杂化。
再说了,林宥伦刚刚在美国与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两人合伙成立了东方梦工厂,这时候要是表现出太过明显的亲大陆立场,也会影响到他在美国的产业布局计划。
林宥伦这番的态度倒也在黄立成的预料之中,但他并不准备这么轻易就放弃。
林宥伦说是不方便出面,但这件事他真有心帮忙,其实可以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就算是我私人的一个请求,林先生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黄立成一脸恳切地表情,实在让林宥伦难以拒绝,再说他连两人的私交都搬出来了,林宥伦要是再拒绝就有些不通情理了。
“黄社长这话严重了,我只说这种事我不方便直接出面干预,但不说不能帮忙,办法其实还是有的,只是我不敢保证一定有效。”
林宥伦这么说,黄立成顿时眼前一亮:“什么办法,林先生不妨说说看。”
“别人电影怎么拍,我没有理由去干涉,同样我拍电影,别人也干涉不了,既然黄社长说港片中大陆人很多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那么我就拍一部以大陆人在电影里充当正面人物的电影,要是票房还不错,应该可以引导部分香港电影人往这方面来创作剧本……当然了,这个办法效果很有限,想要真正改变这种状况,最有用的办法还是用利益引导!只要大陆愿意向香港电影敞开更多的市场,那么香港电影人在追逐票房的前提下,没有理由不去讨好大陆的观众,大陆人在香港电影里的形象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扭转。”
黄立成点点头,“这个情况我会向中央作汇报,当然更多的工作还是需要香港电影人自己去做,而眼下这段时间就请林先生多费一些心思了!”
——
六更完毕,求月票,求推荐!
 第908章 灵感【一更】
从80年代开始,港片中的大陆人形象一直随着政治气候和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从最初的“人蛇”、“大圈仔”、“省港旗兵”、“北姑”到现在的“土豪”、“暴发户”,活脱脱就是一部港片的荣辱变迁史。当然不管称呼如何变化,大陆人在香港电影里始终没有逃出“负面形象”的牢笼。
大陆改革开放至今不过十余年,经济发展起步时间远落后于香港,这些年虽然发展很快,但在港人心目中,大陆居民生活依旧很贫困,甚至部分香港人将到港的大陆人视为从乡下来投奔自己的穷亲戚,这种穷亲戚自然是不招人待见的。
1990年上映的《表姐,你好嗨》,就是对港人对大陆人形象认识的一次具化体现。
片中郑玉玲被当作大陆人的代表将其身上的种种毛病被放大并加以讽刺,如爱喊口号、举止土气等,作为公安也有虐待嫌犯的行为,直接将嫌犯周文健装在行李箱里运到香港。
最搞笑的是香港人都觉得大陆人天生就喜欢唱革命歌曲,所以影片中郑玉玲从开场就唱着《我的祖国》,到和片中梁家辉老爸国共交战时变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绝的是在舞厅里唱的一首《南泥湾》,直接把梁家辉和其他客人的酒杯都震碎了。
因为根深蒂固的偏见和现实中的利益冲突,要改变港人对大陆人的形象认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一两部电影就能做到的,所以,当林宥伦坐在巩莉在香港新买的别墅客厅中,一直皱着眉头,提不起精神来。
巩莉拿着一瓶开好的红酒、两只高脚杯走进了客厅,往一只酒杯里倒满酒,递给林宥伦。
“有心事?”
林宥伦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拍拍身旁的沙发。示意巩莉坐过来。
巩莉端着酒杯坐下,将身体往林宥伦怀里靠了靠。
“怎么,刚下床就皱眉,厌烦我了?”
林宥伦刚在巩莉身上尝到了久慕的禁。果,听到这话便将巩莉的丰腴柔嫩的身体搂在怀里:“你觉得我是那种提起了裤子就不认人的家伙?”
“那我怎么看你闷闷不乐?”巩莉说着就把林宥伦的手拉到了自己的腿上。
林宥伦抚摸着巩莉紧绷的大腿,喝了一口酒,强压下了将巩莉重新抱回卧室*一番的冲动,把黄立成找他帮忙的事情和巩莉说了一遍。
巩莉拉了拉被林宥伦摸乱的短裙,红脸说道:“你傻啊,这种事摆明了吃力不讨好。你居然答应了?”
在香港待得久了。巩莉对港人对大陆人的偏见算是深有体会。也知道要扭转香港人这种印象有多难,所以她才觉得林宥伦不应该答应这件事。
“怎么说和黄立成也算是老朋友了,他以前也帮过我不少忙,所以不答应不行啊!”林宥伦无奈地说道。
“那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吗?”巩莉好奇地问。
“暂时还没有头绪。所以才这么苦恼啊。”
林宥伦揉了揉太阳穴,记忆中港片中大陆人形象最好的一部电影,当属临近回归时陈珂辛拍的那部著名的爱情片《甜蜜蜜》,但是那部电影有一个很大的限制就是背景的问题。
那部影片以邓丽君的《甜蜜蜜》做主题歌,故事是从男女主角相识的1986年开始,一直到邓丽君去世的1995年,分别来自天津和广州的两位内地青年,因作为母语的国语和粤语之差异,对香港社会有着不同的适应度。但最终在各异的十年人生命运之后,漂泊并相逢于更远的他乡——纽约。
如今伊人还未逝去,怀念伤感也无从谈起,没有了这一点,这部电影的经典味道肯定会被冲淡不少。
此路不通。林宥伦觉得自己应该换一个思路,把思维再放宽一些,他把玩着手里的酒杯,看着从自己怀里挣脱出来,起身倒酒的巩莉,心中突然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