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香江-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觉昆提出将金公主与邵氏院线合并,新组建的院线他只占四成股,其余六成都给林寄伦,这便等于将新公司大老板的位置拱手让出。
“雷老板出手果然气魄,看来我这次注定是要空手而归咯!”虽然是为嘉禾来当说客的,但吴雨森却没有一点做说客的自觉,反而在旁边开起了玩笑。
嘉禾让吴雨森带来的条件是五五分成可不要小看了这一成的差别,在股权稍微复杂的公司里多出这,10%股权便可以决定话语权的归属。
徐可也只是负责带话,现在话带到了,他的任务就算是结束了。
吴雨森、徐可都不是称职的说客,林宵伦也无意透露自己在院线方面的打算是以接下来三人的谈话都没有再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反而变得随意了许多。
“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我说林先生找红姑拍《黑夜传说》是为了帮她拿一次金像影后。”徐可旧事重提,吴雨森却是一脸苦笑。
“你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好不好?要是红姑拿不了今年的金像奖,你想我继续回台湾拍喜剧片吗?”
徐克笑说:“没关系啊,正好我工作室缺人。”
吴雨森一脸无奈,“当着林先生的面,拜托你挖墙脚也含蓄一点啊!”
“0k!0k!”徐可收起玩笑的表情“不过你真不用太担心红姑能不能拿奖,今年的金像奖能不能办下去都是个问题,要是颁奖都取消了这奖也就没得拿了。“徐可说金像奖办不下去了,林宵伦也来了兴趣。他记得后世金像奖办了三十多届中间可没听说过哪届停办。
“因为星岛报业撤资了,单凭《电影双周刊》那点人力财力,实在不够独立承办一届影坛盛会,所以今年金像奖的前景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听子徐可的解释,林寄伦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起香港金像奖,就不得不提起一本名为《电影双周刊》的电影杂志这本杂志自1982年创刊,每年都邀请影片人评选出过去一年的十大华语片,在,?年年初,编辑部正在讨论“十大”的时候,主编陈百生突然爆出一句“我们可不可以搞大它。”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可以试一试。于是,第一届香港金像奖就这样诞生了。
这一届金像奖很简朴,甚至可以说是寒酸,奖项一共就只有五个: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影片,而且得奖率是百分之百。当时还没有候选人这一说法,编辑部大家一合计,然后奖项就诞生了。
后世金像奖办了三十多届,很少有喜剧演员能够加冕影帝,也很少有动作演员能荣膺影后,偏偏第一届金像奖独立特行,最佳女主角颁给了打女,最佳男演员颁给了谐星。
这位打女便是著名功夫片导演刘佳良的女徒弟惠英红,而这位谐星来头更大,周星池之前的喜剧之王、张雪友之前的歌神他哥一许贯文。
到了第二届金像奖的时候,《电影双周刊》就拉来了星岛报业这个金主合办,当时正逢星岛报业成立60周年,老板胡娴想搞一个宣传活动,成为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协办方是一个不错的曝光机会,双方一拍即合,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胡娴是万金油大王胡闻虎的女儿,继承父业,将星岛报业做得风生水起。香港有钱人不少,可论起做排场,估计没几个比得上胡家人。在香港、福建、新加坡各有一处旅游景点名叫“虎豹别野“,就是胡家人为纪念先人建造的。可以想象,第二届金像奖在胡娴手上自然是办得气派十足,奖项也增加到了十多个。
可惜胡娴办报纸是内行,办这种大型的颁奖典礼却是外行,又不肯交给专业人士负责,钱花了不少,却出了不少的批漏,最后也没落好。
第三届金像奖的时候,星岛报业的六十周年庆典也过了,就不愿再多往里面投钱,所以这届颁奖典礼的效果一下子就比第二届差了很多,招致广泛的批评。
胡娴发现协办金像奖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今年就果断撤资,这颁奖典礼谁爱玩谁玩,反正她是不玩了。
徐可见林寄伦对此事很上心,还以为他是在担心钟楚虹拿不了金像影后,便开玩笑说:“林先生要是觉得这届金像奖办不成了太可惜,可以像胡娴那样把金像奖的协办资格弄过来,以你在影坛的号召力,从电影公司拉来赞助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
徐可只当这是一个玩笑,可林宵伦邯认真了。他想要整合香港院线,无非就是为了捏住香港电影的“钱袋子。”如果再把金像奖搞到手,香港电影的“面子”便也是他说了算。要钱有钱,要脸有脸,这才是林宵伦的终极目标。
要完成对金像奖的“收编“,首先要搞定《电影双周刊》,偏偏这份杂志很难搞,不然也不会在后世停刊,按一位电影发行商的话来说:“你不用在《电影双周刊》上投广告,好的电影,你不花钱它也会说好,不好的电影,你花了钱它也说不好。”
林宵伦仆喜欢这本杂志能够一直恪守“客观独立”的影评原则,亦觉得后世它的停刊有些可惜,就动了将其收入麾下的念头。
林寄伦出面直接去找《电影双周刊》肯定不合适,但他还挂着一个《明报》副主编的头衔,虽然不领工资不干事,可谁都知道金锗之后,《明报》就是他说了算。
当然现在林寄伦要做这事,还得先说服金镀。
“承刃金像奖颁奖典礼?”隔日林寄伦在金锗办公室向他说起这事时,金锗一脸诧异的表情。
多年来《明报》一直在与胡娴的《星岛日报》和马家兄弟的《东方日报》争夺香港读者市场,星岛报业撤出金像奖的事情金锯也略有耳闻,他在这件事上的想法一开始是和林寄伦有分歧的。
金锯觉得,胡娴那种大手笔花钱都办不好金像奖,《明报》接手也未必能落得好,这声望不是那么好刷的口再说金镀对《明报》经营一直奉行着“勤俭特家”的传统,说白了就是有些小气,要他拿出钱来举办这样一场影坛盛事,他肯定是不答应。
林宵伦拍着胸脯保证说,钱的事情他解决,不需要《明报》出一分钱,只要把《明报》的旗号借给他用用就行。
金锯还是有些犹豫,林寄伦只好使出ji将法。
《明报》与《星岛日报》的竞争中,金锗一直很自信,他常对人说,胡娴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是标准的富二代,而他从上海来到香港的时候是个穷小子,不折不扣的席丝。这个席丝逆袭富二代的故事,林宵伦以前听过不少次,这次就故意将富二代抬出来,刺ji金镀。
“胡娴办不好灰溜溜的走了,要是《明报》接手把金像奖办得漂漂亮亮,谁更有本事不就一目了然吗?”
金锗却不上当,逼问林寄伦为什么对此事如此热心。
“其实我是想把主办金像奖的《电影双周刊》杂志买下来,香港电影市道这么好,关注影评的读者也会很多,《明报》将其收编到旗下,对扩大报社影响力是很有帮助的。”
“买下这本杂志容易,可你打算怎么把它办好呢?”
一听这问题,林寄伦便知金锗是在考自己,然后就说:“专业的杂志交给专业的人做。”
“那要是专业的人不听你的话怎么办?比如说你拍了一部电影,他们硬说那是烂片,一点都不给你这个老板面子,你会怎么做?”
“骂就让他们骂,工资照常给他们发。”
金锗一听这话就说行,这事没问题。不过他事先却和林宵伦约法三章,要是这届金像奖林宵伦打着《明报》的旗号办不出什么名堂,下届金像奖就休要再提。
,请。
 第130章 女强人
“小姐,请问这里是这本杂志的编辑部是在这里吗?”林宥伦手里拿着一本《电影双周刊》杂志,问写字楼的前台小姐。
一个手提公文包中年男子正好从旁走过,好奇地看了林宥伦一眼。林宥伦脸上戴着墨镜,并没有被认出来。
“你要去《电影双周刊》的编辑部?”中年男子随口问了一句。
林宥伦点点头,却没说自己去干什么。
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然后说:“你跟我来吧。”
林宥伦跟着中年男子进了电梯,发现对方年纪看上去不大,头发却已经灰白,大概是由于操劳过度和忧虑的结果,眼睛深陷有神,几乎被那灰色的长眉毛所淹没。神色疲惫的脸上刻满了忧虑的皱纹,再加上他那个性坚毅的轮廓,一望而知他是一个习于劳心甚少劳力的文人。
两人在电梯里没有太多交流,出电梯之后中年男子朝进门第一间办公室指了指,“那里就是读者接待部。”
说完他便提着公文包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林宥伦快步追了上去,“先生,你知道主编办公室是哪间吗?”
中年男子停了脚步,看着林宥伦犹豫了一下,“我就是杂志主编陈柏森,请问你是?”
林宥伦没想到这么巧,居然在半道上就遇上了自己要找的人。他摘下墨镜,正准备自我介绍,站在他对面的陈柏森突然一声轻咦。
“你是林宥伦?”
林宥伦笑着向陈柏森伸出手。打趣说:“没想到我已经这么出名了。”
陈柏森急忙伸出手,“原来是林先生,刚才没认出来,失敬失敬!”
《电影双周刊》做的就是专业电影杂志。陈柏森要是连林宥伦都不认识,说出去肯定会被人笑话。
陈柏森将林宥伦请进自己办公室,冲了一杯茶端给林宥伦,“地方简陋,让林先生见笑了。”
《电影双周刊》的财力有限,只能租下半层写字楼,杂志社就只有陈柏森有独立的办公室,对于见惯了各种豪华办公场所的林宥伦来说。这样的办公条件确实有些简陋。
林宥伦放下茶杯,直接和陈柏森道明来意:“我对陈主编办的这本杂志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将它买下来。”
陈柏森闻言一愣。而后笑说:“林先生不要和我开玩笑了,区区一本影评杂志,怎么能入您的法眼?”
“陈主编难道不想把这本杂志做成香港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
“这和杂志社是不是林先生的有什么必然关系吗?”陈柏森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实际上却是不相信林宥伦说的话。
“陈主编觉得,一本电影杂志想要取得读者的认可该怎么做?”林宥伦又将球踢了回来。
“坚持独立的影评精神。而不是成为电影公司的传声筒!”陈柏森说得很直接。
陈柏森觉得,林宥伦之所以对《电影双周刊》这么感兴趣,无非就是想要把这本杂志变成电影的宣传工具,这一点是他最不能接受的。
“我觉得一本杂志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在‘坚守’和‘变通’之间取得平衡,对于《电影双周刊》来说。独立影评是招牌风格不能丢,而想形成风格就一定要刻意。而刻意的动机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坚守’。而所谓‘变通’,就是要讲究技巧,说到底大家都不是不吃五谷杂粮的神仙,《电影双周刊》也得靠广告来维持运营,来找这本杂志打广告的只会是电影公司,人家出钱是希望能通过杂志来宣传自己的电影,收了钱不干事,长此以往谁还找会这本杂志打广告?我觉得一本杂志的态度,‘客观’比‘独立’更重要,所谓客观,就是要容纳不同的意见。你批评某部电影的不足,但也要告诉读者这部影片的可取之处,这便我认为的客观。”
林宥伦这番话说出来,陈柏森也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有道理。
陈柏森便有些矛盾了,从心底里他是《电影双周刊》能够成为一份相对独立的杂志,可凡事都有利弊,杂志社给林宥伦买下,凭他在电影圈的影响力,以后杂志想要获得第一手的影视资讯或者是采访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