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李满园春-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两位可是正宗的县主。
“呀,下雨了!”
第一场春雨,静悄悄地来临。
春日宴撤回了屋内,刺史府里的丫鬟仆从匆匆动了起来,自然是没让贵客们淋了雨去,此时的雨,还是相当冷的。
刘婉贞倒是并未被搅了兴致,笑道:“这春日的第一场雨,倒也来得巧。”
“是呢,好雨知时节,这春天是当真要来啦。”罗氏接上话头。
又说了几句,宁博容便起身告辞,“阿嫂,怕是雨下大了,马车在山路不好走,我与阿兄还是先回去吧。”
刘婉贞关切道:“若是不好走,不如住在府里,第二日再回去也是一样的。”
宁博容笑道:“我可以,阿兄却不行呢,他的任命令下来了,还要回去收拾东西,我还是与他一道回去吧。”
“真是一件喜事!”刘婉贞也笑着,亲自挽了宁博容的手往前走去,“我与你一道去与夫君说一声,既下雨了,你们还是早些走,免得天黑路滑当真不好上山。”
宁博容忍不住抬头去看刘婉贞年轻秀美的面容,她的身上非但没有半分皇室该有的傲慢锐气,反倒柔和娇怯到这种程度,嘴角的笑容总是柔软,行止之间,竟是还不如那些世家女来得大气。
她是长公主啊,今上只她一个一母同胞的妹妹,身为嫡公主,本该是千娇万宠无人敢惹的金枝玉叶,如今大梁处处有唐时遗风,不说像是大唐时候公主那些活得恣意潇洒,但——变成这样楚楚可怜一碰便落泪的柔弱?宁博容如何都想不通刘婉贞是怎生变成这般模样的。
想不通便不去想了,向宁博闻辞了行,他十分有长兄风范地同宁博裕好好说了几句做官的道理,又温言同宁博容说了几句话,才派家仆亲自护送。
“阿兄,这雨下得真大。”宁博容掀开车帘道。
阿青赶紧给她放下帘子,“小娘子可不要如此,雨都打进来啦。”
宁博裕蹙着眉道:“这么大的雨,我的上任却是拖不得。”
宁博容抿唇笑着,靠近宁博裕道:“阿爹说要亲自送你去理化县,好阿兄,也带我去吧!”
“你也想去?”
“是呀,除了那时跟着阿爹阿娘去了一趟洛州以外,我还不曾出过远门呢!不过送你去临近州县罢了,来回也不过四五日功夫,又有阿爹在,能出什么事。”
宁博裕蹙着眉,“可这话你不该同我说啊,不应该同阿娘说吗?”
“……如果我去说阿娘一定不会答应。”宁博容沮丧道。
宁博裕看向她:“……你说都不答应,难道指望我?”
“当然,其实阿娘可疼你。你要我送你的话她一定会答应。”
宁博裕却将信将疑。
说句实话,他自然不会怀疑宁盛与崔氏爱他,但是,比起宁博容?
“这不一样的阿兄,我想去阿娘只会觉得我任性,你想让我送,她却会心软,因你走后,肯定又是那么长那么长时间离家……”宁博容搂住宁博裕的脖子,“阿兄,你这次带我去吧,往后若有机会,我还可以找借口去看你。”
宁博裕叹了口气,摸了摸宁博容的脑袋,轻轻道:“好。”
搂住幼妹,他们之间,才完全是没有任何隔阂亲密无间的亲兄妹,不仅仅是血缘上的牵绊。
就像宁博容说的那样,实则一切的感情,都是相处出来的,血浓于水,说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还不如交握的手掌掌心的温度来得真实。
不管旁人是如何想的,宁博容一直这样认为。
冒着大雨回了翠华山,但任谁都不曾想到,这一场大雨一下就下了半个月,本就因为大雨耽误了行程的宁博裕终于无法再拖下去了,只得冒雨启程,偏偏因这春雨寒凉,宁盛竟在几日里病了一场,虽无大碍,但照郎中所说,还是歇一歇的好。
“阿娘,你放心吧,有阿黔、阿让,又有大兄府里的莫大叔带着八个护卫呢,哪里出得了事。”
崔氏一直皱着眉,反正她是觉得让一个八岁的小丫头去送次子上任那是叫人相当不放心好么!而且,谁家也没有幼妹送兄长去上任的,若只是让她跟着宁盛去还好说,让她自己去送?这压根儿就不对!
“阿爹都答应了的,”宁博容做出怯生生的样子,“而且阿兄去了要好久都见不到呢,我要送他去……如今阿兄连个阿嫂都没有,我也好看一看阿兄的住处,替他收拾收拾……”
崔氏瞪了她一眼,“你才多大就操心这个!我让阿杏一家子跟着阿裕去呢,用不着你。”
阿杏原是崔氏的贴身婢女,最稳妥不过,如今嫁了人,一家子跟着宁博裕去上任,她家男人做管事,她便可将内院管起来。
好歹没像其他母亲那样给宁博裕带上两个能干的俏丽婢女……
“阿娘,我没事的,连寒川哥哥也一块儿去呢,怕什么。”
没错,宁盛去不了,如今让陆质替他跑一趟,作为世交之子,陆质在以前就走过南到过北,那是丝毫不用担心的。
崔氏这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去便去吧,但你要听着,到哪里都要带着阿青和阿郑,断不能再任性!否则——”
“明白啦!”宁博容灿烂地笑起来,提起裙子跑出去叫着:“阿青,快给我收拾东西!”
崔氏埋怨道:“……看看,连仪态都不顾,这些日子白教了……”却到底唇角带着两分笑意。
宁博容却是真心高兴,宁博裕是她看重的哥哥,总要看一看他将来住的地方,知道他在哪儿,那里好不好,甚至是到那里怎么走她才能放心,就像她说的,以后总能找找借口看能不能去瞧宁博裕。
说起来,理化县离翠华山并不算远,不过一日夜的功夫也就能到了,云州和潞洲相邻,而理化县本就在靠近云州之地。
因宁博裕还要带着行李仆从,这一路自然是走不快的,虽他因如今大雨路上不好走而尽量少带些东西了,但仍是带着三辆马车,一辆宁博容带着阿青阿郑坐着,一辆坐宁博裕与陆质,剩下的一辆装货物并阿杏与她家人坐,余者仆从皆是骑马,雨太大,他们穿着蓑衣带着斗笠,却仍然无法完全遮蔽这铺天盖地的雨。
而他们走了不过半日,刘湛轻轻落下一子,“他们走了?”
对面坐着的正是宁博容的琴艺师父左重,“不错,今日辰时出发,怕是明日一早便要到理化县了。”
刘湛抛下棋子,沉吟片刻道:“我们也出发吧左师。”
左重愕然道:“四郎你当真要去?”
“自是当真的。”
“就算那沈七郎也在理化县,这小丫头才八岁,你需要防备成这样子?”
刘站内失笑:“左师你在说什么呢!”
“……我知道那沈七怕是在家中提及过容小娘子,恰好近日也在理化县,只是照这小丫头的性子,她可不一定会看上沈七那种——”
“喂,左师,我早说了不是了!”,刘湛瞪了他一眼,深深吸了口气才道:“今日大雨,我就怕理化县那边——会决堤。”
左重一怔,然后皱起眉,“这怎可能,又不是在夏日,几场春雨罢了。”
“今年这春雨来得太凶猛了,并非好事,而且,已经下了半个月了……”
“但是,这毕竟没有个准信,而且若是决堤,于你而言也危险。”
“所以我想要左师陪我一起去。”刘湛认真道。
左重看着他,许久才苦笑起来,“罢了罢了,就当是欠了你的,老头子便陪你走这一趟!”
也不知怎地,四郎的预感似乎一向很少出错,他就再由得他胡闹一次。
“多谢左师。”刘湛松了口气。
他并非无的放矢,刘湛很清楚,这一次,理化县是定然会决堤的,却并不大严重,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最终的结果只牵连了两个小官,但他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上辈子沈七曾在醉后同他说过一段话,这人一生皆是从容优雅,只有那一次醉后狼狈,过后便如风过水无痕,被他自己抹得干干净净,刘湛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我十三岁定亲,等了她八年方娶她进门,结果只两年便又将她丢了,不过一妓子——妓子,若是早知道……早知道……有何不可抛去……唯有她……唯有她……”
刘湛彼时不懂那话中的痛悔,断断续续的那些话有些字眼听不清楚,有些句子也已模糊,他却记得那句“十三岁定亲”,沈七今年,刚好十三岁。
而平日里宁博容与沈七能有什么交集?没有!
刘湛只在那蛛丝马迹中找到一点关联点,今年宁博容送宁博裕去理化县上任,理化县决堤,沈七在理化县。
只是这些线索罢了,却让他串联起来——
已经容不得他犹豫徘徊了,这理化县,他不得不去!


、36·比邻而居

大雨倾盆;天地被笼在这灰色的雨幕之中,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的,看不明晰。
听着雨声“咚咚”敲打在马车顶上的声音,宁博容瞧着车帘缝隙外那些骑在马上的护卫。
这些护卫都是宁博闻派来的;显然有着相当良好的素质,宁博容甚至怀疑他们本来就是真正的士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胯|下的良种马都已经被大雨击打地低下了头,他们却依旧连脊梁都挺得笔直。
理化县不是那等贫困县;恰恰相反;这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南方小镇,若是平日里,这个季节的理化县早就桃红柳绿;江暖水静,端的是山清水秀地,鱼米富贵乡。
偏偏这连日的大雨使得整个县都笼上了一层灰色。
宁博容只在晚上小睡了一会儿,此时清早便显得精神奕奕,以她现在的身体素质,几天不睡也额不会瞧着精神萎靡,倒是旁边的阿青、阿郑脸色不如昨日里好了,有些困顿的模样。
他们路上没停,因走的是官道,虽有大雨却也没碰上什么难走处,如此一日夜,也便到了理化县。
宁博裕是新到任的县丞,照理是要住在县衙里的,但是,你要住在外面人家也不会管你,是以崔氏早早就派仆从在这里买下了一处两进院子,给宁博裕并仆从住那是尽够了。
“阿妹,你先同陆世兄去我住处,我自去县衙报道便是。”
“好。”
马车里自是睡不好的,陆质的精神瞧着却还不错,等又行了一刻,便到了崔氏早早买下的院子。
进了门阿青替宁博容扫去斗篷上沾的雨珠,陆质对宁博容遗憾道:“听闻理化县景色极美,这大雨却是煞风景。”
宁博容一笑,“说不得明日就天晴了呢!”
“也罢,反正也要在此住上三两天——唔,这个院子很是不错啊!”
“是,理化县本就富庶丰饶,此处原是京中丁侍中家的宅子,如今一家都去京城投奔他了,宅子也就空了下来,若非阿父阿母认得几个人,怕是还拿不下这处院子。”宁博容卸下斗篷,瞧着此地被打扫地颇为干净,虽大雨倾盆,但廊下青石砖上雨水清澈,可见虽已许久不曾住人,守屋子的老仆却相当勤快。
陆质点点头,“先歇息一下吧,估计翰飞也很快会回来。”
宁博容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在说宁博裕,宁博裕字翰飞,除了陆质之外,家中几乎无人会喊他的字,是以宁博容才有那么点儿不习惯。
这个字不是宁盛取的,而是宁盛的老师昔日未过世的时候取的,宁博闻字维桢,乃是栋梁的意思,同样出自宁盛之师的手笔,若是宁博容出生的时候他未过世,恐怕连她的小字宁盛都会让他来。
这位将大量宝贵的书籍传给宁盛的大儒几乎改变了宁盛的命运,是以,要论宁盛对谁最尊敬,无疑就是他。
虽这位姓柳名平的大儒早已经去世十几年了,宁盛却还年年为他扫墓缅怀,甚至他之所以到翠华山来建起万里书院,也是因为柳平的老家就在云州翠华山。
听陆质这般说,宁博容笑了笑,“那我去厨房看看,等阿兄回来就用朝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