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小猪-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捭阖。

女帝闻言默然良久,这个孩子终于也要长大了吗。四皇女心中忐忑。却不敢抬头探听结果。女帝伸手拿起桌边的茶水,却发现空了大半。旁边的小宫女。立刻从隐身处踏出一步上前,给女帝斟满茶水。

女帝呷了一口浓茶,开口问道:“你可想好了,此去你便担着副使之职。倘若做的不好,朕也一样要处罚你。”

四皇女听到此处,心中喜悦,自附不会像邻家姑母般糊涂。全然没想过会有什么罚没到自己头上,只顾着拜倒叩谢皇恩。女帝见她如此行事颇有些好笑,但帝王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也不好更改。便答应四皇女,她会在大朝会上考虑此事。到时各位大臣皇女们也在,请大家也一起共同商议。四皇女听得女帝如此郑重行事,心中感动,又拜了三拜才告辞离去。

后面就有了出乎众人意料的一幕。其实,对于朝堂百官而言,谁去都好。四皇女愿意去抹平这件麻烦,也是她负责任的体现,自然没有不肯的。太女算是勉强爱屋及乌,是她把林知礼推到一个不适宜的地方。林翰林倒了霉回家,太女略有些愧疚情绪,便尽数播洒在了四皇女姬璋身上。三皇女不爱这劳什子和谈,照她说,一股脑把辽军全歼。再打到上京去才叫风光,不尴不尬在自家门口和谈有甚意思。但听秦小猪说,谈得拢了可以弄来大笔银子。她才熄了再战的意思,也一心期盼早些结束谈判。

姬璋请缨这是好事,看她往日循规蹈矩过活,就晓得这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自己肩负的职责。姬圭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姬璋的请求。太女被姬圭抢了先,可是还不能不摆个姿态出来。面上闪过一丝不好看,却仍旧是站在了姬璋这边。二皇女跟着太女走。如此,参政的皇女中只有五皇女,不晓得是个什么态度。

五皇女还在号间考春闱,可惜一时出不来。女帝见众位皇女众志成城,倒是她乐于见到的。四皇女称心如愿,得了北上的差事。

春闱与秦小猪无干,十五十六过完、到清明前四十余日里,都再没什么节庆休闲,这才是最叫小猪高兴的事。工人吏员们都回到小楼工地上来了,又可以建造示范楼了。夏典那边的水泥也是做做停停,如今终于像点样子开工。考虑到这里日后有可能成为自家居所,秦小猪亲自上阵督工监理。内部为着方便,和现代住房一般,也在室内设置了盥洗室。此事招致施工方的极大反对。

理由有二,一是不合风水。二是容易腐蚀建筑。一般人只要和她们说第一条,就个个吓得屁滚尿流,求人把那不合宜的室内规划改到别处了。但秦小猪是谁,她能被这些吓到。现代人的实用主义风格,在此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来由的说法,能为我所用时便信,与我相悖则不信。再说秦小猪也盖过几回房子,还能不明白其中关键。关于第二条,单纯的施工技术问题,有了新兴建筑材料的应用。已经迎刃而解了。

姬圭忙着炼铁,年前秦小猪假公济私开炉试炼,胡乱指点了几招。现下依法施为。效果还是不错的。方法得当炼制出来低碳钢,作坊里的工匠们欣喜不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眼见得一点点改变就带来了极大不同,人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皇女坐镇此处,也不必担心头上小吏吃拿卡要、夺人功劳。工匠纷纷献计献策。不断对原始方案进行改进和修正。

太医局的入学时间比科举稍晚,一般的学生入学后只能获得一个候补入学资格。有了这个资格,再在太医局里旁听一年,考试过了才算是正式的太医局学生。秦八角是擢拔进学,原本可以立时做正式生员。但太医局的那些老朽们,很是看不上秦八角这种野路子江湖游医。便拿着考察秦八角的医科学识水平为由。叫她参加为候补入学生准备的考试。

幸好秦八角从年前起就在温书,陡然闻此变故也没吓得落荒而逃,大大方方进了考场应试。考试内容。出自《难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等医书典籍。共计十道题,回答出五体以上者方为合格。合格者由太常寺发给代表拥有正式入学资格的“牒”,其后方可进入太医局学习。

秦八角虽不是正规医药堂出来的学徒,其实也是有传承的。按照她师傅的说法,不知哪朝哪代起有位姓廖的医官因为庙堂变故被牵连。从此流落民间。其后便以医道传家,绵延传承数代人。后来因为战火失去家园。辗转到异乡。为人所救,为答谢恩情收了个异姓弟子。后来更是造化弄人,廖家本家的血脉断绝,异姓子弟这一支却流传下来。因为本不是家传的手艺,选择继承人时也不保守。不论老幼,有学为先,也不管姓氏血脉,达者为上。

这种择徒教授方法有利有弊,一方面有效地延续了医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好些弟子是半路出家,根基不牢靠。年幼的弟子或可以悉心教导有所成,年纪偏大的进入门下,便是勤勉有加,奈何错过最好的筑基阶段,成就也是有限。时日既久,许多细节流矢。到了本朝,本门的医术已经大不如前,落魄沦落到走方郎中的地步,连自家的医药店堂也没了。

唯有一些“绝活”作为本门绝技,保留下来。比如舌底扎针治风湿,背脊扎针治眼疾。作为有广泛病患基础的游医,秦八角还有一项优势,就是大量的抚脉问诊经验。一场答问下来,秦八角表现不俗,那些老家伙对眼前这个被强行加塞进来的丫头,看法略有改观。

秦八角去太医局考试那日,秦小猪在工地上焦急地等着消息。她是送人到了考场门口,才去的“示范楼”建筑地。秦小猪原本想请一日假,专程跟着秦八角陪考。却被秦八角赶了回来,秦八角说了个秦小猪没法反驳的理由撵人走。她道,太医局里长官普遍品秩不高,其上属官衙太常寺是和军械监平级。秦小猪是少监,跑到太医局里算是顶大的官了。那里众人本就不太接纳她这空降的一员,再带个大官做陪考,莫不是要以势压人,激起公愤怎么办。

一席话说得秦小猪笑起来,也觉着这事有些不妥。便息了那个念头,只把人送到地方便罢,又说好中午二人碰面交换消息,才各自分开。

ps: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二月春风似剪刀(文)
秦小猪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秦八角。看见对方满脸喜色,晓得这事十有**妥了。便高兴地拉着人去甜水巷吃饭,也不记得吃了些什么,考虑到秦小猪下午还要上班,连酒都没喝。最后秦小猪觉得不过瘾,放话说等她清闲下来,一定要亲自做上一桌请秦八角和府里人。秦八角笑道:“如此甚好,等你事情忙完,我会提醒你的。”

秦八角上午考试,到了次日午后蔡府就收到了官牒。又有一份通知,言道七日后正式开始新生进学。有住宿需求的,尽快与相关吏属联系商讨。秦八角不敢耽搁,谢过门房,便出门打点。太医局原先设立在京城武成王庙里,后来此处改建武学。太常寺便把太医局搬到了城西梁门外的扁鹊庙内,秦八角从蔡府去那里听讲,要出入旧城西城门。原本她是可住校可不住校的,如今看来为了方便还是住校的好。

席驴儿站在晋阳城城楼上,看着下面来来去去的人群。虽然和谈还在进行中,可是大仗已经是确定打不起来了。不管驻军的武将们做何想法,兵卒和百姓大多是高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兵想成为将军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个可能性小的很,谁都是拿命在搏。

蝼蚁尚且贪生,小兵想保住一条小命回家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尤其是大仗之后、和平的前夕,贪生畏死者未能活着离开欢欣鼓舞,勇敢无畏者在之前的战争中赚取了足够的资本,这种时候谁还愿意打仗。百姓的心思更是浅显,他们呼唤和平。对于辽军的伤害,他们当初无力反抗。对于大顺未来的处决,他们其实也只能承受。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百姓纵然恨辽军入骨。可听说能不打仗,还是高兴居多。特别是其中的商贾,便是战火也阻止不了她们求财若渴的脚步。那两个盐贩子的马肉火锅,早不知在辽军占领区开了多少连锁分店。这还只是看得见的交易,此外一应家伙什物,只要有需求。太原这边的商人就敢冒着大不韪,偷偷转运到辽军那里换银子财宝。和这些人的热情相比,席驴儿有时想,自己几个雁门残兵对辽军的恨,真是不值一提到了可笑的地步。

她不禁有些迷茫。她被强行拉进这场战争,当时她反抗不能。当她真正沉浸于战争带来的伤害和复仇不能自拔时,命运又将把她从眼前的世界剥离。她所在的禁军本次征战中受创严重。小杨将军得到个还没正式下达的命令。她们这支残军,包括厢军都将在和谈后换防。离开边陲,进驻京北大营。

到京城去见世面,这原本是她们那些小地方出来的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如今这个机会摆在眼前。却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席驴儿想起膏药钱,那厮比她还着急。谁都知道,一旦和谈结束,想再和耶律老贼这么近距离接触简直比登天还难。便是契丹人本族民众,平日里想无端求见一位北面大员亦是不能。

所以膏药钱上次定计大伙揍林知礼,其实不光是因为那龟孙里外不分。拿将士百姓的性命苦楚胡乱做便宜好人。也是想惹些事情出来,拖延一下和谈进程,最好能拖到老贼死在这里才好。只是这事颇有些一厢情愿。如今老贼还活得好着呢,前不久还组织了一次突围。

席驴儿无声地笑了笑,自我嘲弄地想,事与愿违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像自己和秦小猪,自己一心想害她时被发配至此。现下自己想开了。决心不管那小猪,日后专在樊二郎身上下功夫。却突然得了个机会可以去京城。正应和了城隍庙前算命的瞎子们,常拿来糊弄人的那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天地神灵最爱做的事其实是恶作剧吧,这让不能掌控命运的小人物们怎么活。

席驴儿胡乱感慨一会,见个熟悉身影摸上城墙,离近看却是膏药钱。席驴儿笑道:“钱姐来早了,现下还没到换防的时辰。”膏药钱摆摆手,走到跟前。两人并排站了,才小声道:“听说京中新派的人马已经出发,不日就将抵达此处。”

膏药钱也不管席驴儿如何反应,又道:“新的副使大人是四皇女,先前那位林大人便是她的亲姑母。”

席驴儿嘴角一歪,笑道:“怎么,这位莫不是想来找回场子的?”膏药钱皱眉道:“奶奶个熊,便果真如此,老娘也不怕她。”席驴儿听了,心里吐槽,你敢不学田沙河说话吗。瘦的跟麻秸秆一样没有三两肉,还用这么豪迈的语气说话。也不怕口风太大,把你这人刮跑咯。

京城里热闹连连,长皇子姬盂请了景灵宫的高人掐算黄道吉日。高人言道佳期不远,便在眼前。这位真人也是个眼光毒辣的,居然把女帝牵扯、平衡四邻的手段,看出个七七八八。北方和谈明面上看来问题是和谈人员不合适,其实解决之道却在大顺与辽国之外的左邻——西夏和吐蕃。

吐蕃与辽国中间相隔西夏,前者受创,辽国讨不到好处。而西夏却能从中获益。若是他们能成功吞了吐蕃,即便只是部分。那么不消十年,辽国便会养虎遗患,被西夏这条饿虎反噬。相信这是辽国不乐意见到的。

另一方面,若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