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瑞青沉吟了片刻,拿起桌子上的电报稿递给高尔察克,笑道:“上将先生,这是我们驻柏林大使馆发来的电报,希特勒想要通过我们和苏联沟通……德国人其实并不想同苏联打一场真正的战争,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敌人让自己在西方国家面前显得更有价值。所以。您不必担心……”

高尔察克舒了一口气,勉强笑了一下。“我猜也是那样,现在的德国根本没有打败苏联的实力。”说这个话的时候,他表露出一种复杂的神sè。似乎有一点点自豪。“说实话,布尔什维克在波兰的表现非常jing彩,比我们要好,看来俄国已经在他们手中强大起来了。”高尔察克说。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常瑞青赞同地点点头。“苏联也比我想象中的强大,列宁和托洛茨基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领袖。”

“您也是这样的领袖,中国在您的领导下也强大起来了,而且这种强大不是建立在人民的尸骨之上。”高尔察克看着常瑞青。“所以中国人很幸运,比俄罗斯人要幸运。”

常瑞青苦笑了一下,半开玩笑地道:“我倒是想在人民的尸骨上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来着,可是我接管的是一个过分落后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去参与瓜分世界,能不被别人瓜分就已经很不错了。我现在得在小心谨慎地周旋于各个方面,还要维持住纸老虎的形象。”

高尔察克喝了口咖啡,若有所思地道:“你能明白这一点也是中国人的幸运。尼古拉二世就不明白,否则俄罗斯帝国还能屹立不倒上一千年。”说完这话,他就站起来告辞,同常瑞青握了下手,“感谢您的俄罗斯咖啡,味道很棒。也感谢您能告诉我德国人的真实意图。再见,委员长先生。”

送走高尔察克后,常瑞青就拨通了政务院的电话,和陈独秀讨论了一番在苏德之间牵线搭桥的事情。然后就决定请还在苏联访问的中g主席毛zd和西北局书记周e来去完成这个特殊使命。

……

常瑞青和陈独秀联名给驻莫斯科的中g代表团发出密电的时候。毛zd和周e来还有钟志杰等人正在莫斯科东南一个名叫“无产者之路”的村庄考察。听名字就知道这一定是个非常特别的村子了,这里是在联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后。苏联农业人民委员部和莫斯科州联合搞起来的“农业集体化试点村”。

根据陪同参观的莫斯科州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这个村庄原来有九十几户农户,其中有十一户属于富农,现在已经被没收所有财产送去西伯利亚了!剩下的都是贫下中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组成了一个叫集体农庄或者叫农业劳动组合的集体经济组织。虽然说是经济组织,但实际上却又有基层zhèng fu的xing质,似乎是个政治经济合一的全能部门,而领导这个部门的。当然是gcd支部或者是委员会。在托洛茨基等人的设想中,将来全苏联的农民和耕地都将置于这种集体农庄的领导下。实际上就是集中在苏联gcd的领导下!再说得透一点,就是将来整个苏联所有的农民和农业产品都将在苏联gcd的牢牢控制之中!

现在已经是1922年5月,苏联的chun耕也已经结束,所以中国gcd人没有瞧见种地的场面,他们参观的是集体农庄农户们在附近城镇的干部帮助下在整修水利设施——大概有好几百人在一个据说要建成小水库的地方挖土运土,四下还插着红旗,还有几个集体农庄的女社员在唱革命歌曲给大家鼓劲儿。看到这个场面,毛zd自然是笑逐颜开,一个劲儿夸奖集体农庄的优越xing。周e来更是脱掉了大衣西装亲自下场劳动,让随行的中国记者好一阵猛拍照片。热闹了好一阵子就到了饭点儿,毛zd提出要和集体农庄的劳动者们一起吃饭,尝一尝苏联普通农民们的饮食。接着很有苏联特sè的宴会就在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前的空地上摆开来。在粗制滥造的餐桌上,集体农庄的大妈们送上一道一道的菜:香槟酒、鱼子酱、熏鱼、汤、鸡、肉排,还有nǎi油蛋糕……都是一些苏联市面上看都看不到的好东西!

吃饭的时候,集体农庄的主席随便谈着生产的情况。钟志杰担任翻译。他们这个集体农庄是刚刚组建起来的,今chun只是第一次播种,因此也不便讨论收成。但是由于更合理的安排了劳动力,工作也组织的更有效率。所以播种的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如果老天爷不找什么麻烦的话,产量预计可以增加五成吧。然后他又报出一连串的数字,什么小麦多少,燕麦多少,养了多少牛、多少猪、多少马,还有生活水平如何如何高什么的。总之所有的数字都比成立集体农庄之前有了较大增加,这都要感激gcd的英明领导和列宁、托洛茨基同志的正确决策云云。

“恩来同志,在xin jiāng,我们能不能实行这种集体农庄啊?”听完了俄国人的介绍,毛zd问周e来。

“这有一定的难度,”周e来立即回答说,“xin jiāng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人口不足,如果没有土地分配,内地的农民不肯到xin jiāng来的。”

毛zd笑着说:“如果中国农民都知道了苏联集体农庄的生活水平,他们恐怕要抢着往xin jiāng来吧?我看还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e来同志,你说是不是呀?”

“主席,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周e来想了一下,说:“xin jiāng的地方大得很,光是伊犁河边可以开垦的土地就有十几万平方公里。我看可以同时实行集体农庄和土地私有制,由内地的农民自己选择嘛。”

毛zd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说:“就这样吧。不过我看还是集体农庄好,生产、生活、政治思想都有人管,这样才能把力气往一处使……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周e来看了一旁的钟志杰一眼,这个中g驻gc国际代表团的团长兼常瑞青的特务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谈话。一个代表团的工作人员正俯在他耳边小声报告着什么。这时钟志杰点了点头,挥手让那个工作人员离开,再回过头来对毛zd、周e来说:“主席,周书记,刚刚接到电话,代表团收到国内发来的密电,是关于战争的……德国方面通过我们向莫斯科传递某种信息。我们最好立即回莫斯科去求见列宁和托洛茨基。”

“德国方面的信息?知道是什么吗?”毛zd问。

“德国人似乎不想真打,不过他们想维持一个对苏联开战的表象,以便获得英美法等国的援助。”

听了钟志杰的话后,毛zd的脸上露出了喜啊,这是个好消息,我们得赶快回莫斯科把消息报告给列宁、托洛茨基啊。”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拉了一把身边的周e来,就准备起身。钟志杰则忙和招待他们的苏联农业人民委员部还有莫斯科州的干部打招呼,说是有重要情况要向列宁同志、托洛茨基同志报告。不能再继续参观了……不过他们三个都知道,由于代表团是用电话将密电内容报告给钟志杰的。所以克里姆林宫里的那几位应该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中g代表团的电话自然是在契卡的监控之中的。

……

就在毛zd、周e来他们往莫斯科市赶的时候。克里姆林宫里面,联共政治局会议已经在讨论和德国打一场假战争的事情了。

“看来德国反动派是怕了我们了!假战争……德国人比过去聪明了,他们也知道要糊弄英美法这些帝国主义强国了。我看可以同他们一起演这么一出戏,列宁同志,您觉得呢?”

说话的托洛茨基满脸都堆着笑容,他是刚刚从明斯克回来的,作为一名解放了波兰和东普鲁士的伟大统帅。通过这场战争,他的威望已经盖过了列宁,成为联共党内第一人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列宁的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容。“嗯。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斟酌一下的。德国人通过假战争能得到英美法的援助,可是我们呢?我们能得到什么?英美法等西方列强现在正在封锁我们。我们同德国的战争给了他们这样的借口,如果不能正式停战,我们就会被继续封锁下去,这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非常不利的。”

“即使同德国停战,我们仍然会被封锁。”克列廷斯基插话说。

“是的,帝国主义永远都不会放弃封锁扼杀苏联。”加米涅夫也开始附和托洛茨基。列宁的脸sè微微有些发青。不过很快就掩饰下去了。接着,gc国际主席季米维耶夫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在政治局里面,列宁居然处于孤立状态了!

托洛茨基满意地笑了笑,对列宁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志。事实上是图哈切夫斯基建议我们采取守势的。他认为现在德国的右派势力已经团结起来,并且暂时压倒了左派,他们组织起来60万到70万人的军队,虽然大多是战斗力不太可靠的准军事武装。但是德国是一个有深厚军事传统的国家,优秀的军官和战士是从来不缺乏的。”

列宁蹙起了眉毛。他认同图哈切夫斯基的看法,事实上整个欧洲都有恐德的毛病。如果对手是波兰、罗马尼亚军队的话,苏联红军早就打过去了,但是对德队——无论是谁都要高看一眼的,可不能把他们当成什么乌合之众!

“列夫。达维多维奇,”列宁温和地说。“我不是反对同德国停火,实际上我希望有一个正式的停火协议。”

“那我们就得将东普鲁士连带旦泽一起还给德国人,”托洛茨基指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么打败德国,要么就只能维持这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可是国际封锁呢?我们需要进口机器和出口农产品……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必需的。”

托洛茨基想了想,“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或ri本进行对外贸易,虽然需要给他们一点利润,但还是能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我想,中国gcd会愿意帮助我们的吧?”

“他们的常委员长也会帮助我们的,在ri本我们也可以找到代理商。”gc国际主席补充道:“为了利润,资本家是连杀头的风险都可以冒!”

列宁瞥了一眼季米维耶夫。“好吧,等到中国gcd人回到莫斯科,你就去找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达成什么贸易协定。”

第 377 大饥荒的起因

本章节 狂人 手打)托洛茨基坐在柚木的办公桌的后面,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革命先知手边一个陶瓷的烟灰缸里装满了烟头,这说明他开完政治局会议就回到这里一直工作到现在。

他的对面并排坐着两个人,一个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家计委主席李可夫,他穿着件剪裁得体的新西服,八字胡也修剪的非常整洁,手里捧着厚厚一叠文件,应该是刚刚制定好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n稿。另外一个是新任的农业人民委员斯大林,一副非常疲惫的样子,眼睛里面布满了血丝,他在党内“反布哈林走资派”的斗争中支持了托洛茨基,所以得到了zhong yāng委员和粮食人民委员的酬劳,托洛茨基派的人现在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但是斯大林心里很清楚,自己仍然是列宁派的人,不能指望投靠托洛茨基——他反对布哈林也并不是为了要投靠托洛茨基,而仅仅是出于自保罢了。他今天是和李可夫一同来向托洛茨基汇报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情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虽然是重工业,但是眼下苏联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却同农产品出口紧紧联系的在一起。

关于重工业、轻工业还有农业发展的主次缓急的问题,负责苏联经济工作的大干部们这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