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洲联邦么?这么个庞然大物看上去倒是美妙得很。大英帝国加上法兰西帝国加上德意志帝国可能还有俄罗斯帝国的力量,足以压倒雄霸东亚的中国和称雄美洲的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足以维持千年,可是欧洲毕竟不是东亚,5万万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的领袖,有中国作为核心,联合一些中国历史上的藩属国组建一个大中华联邦当然是有可能的。

可欧洲自罗马帝国衰弱后就一直是分裂的。早就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国家,怎么可能在短期内走向统一?德国人或许可以凭借他们的武力在中东欧建立一个大帝国,但是这个大帝国绝对不可能包括整个俄罗斯民族,否则以7、8千万日耳曼人怎么驾驭近2亿斯拉夫人?

张伯伦咳嗽了一声:“……欧洲统一的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需要考虑历史、民族、宗教、经济、地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哪怕是一个统一的中东欧也不能单纯依靠武力来建立,这样的帝国就算勉强建立起来也是不巩固的。而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打败苏联、日本。恢复世界和平……”

常瑞青皱着眉头不说话,希特勒却又大声质问了起来:“什么,就只有这些么?难道阁下还没有意识到,欧洲近20年来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是什么么?”

张伯伦能听懂德语。对于希特勒的问题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挑起来的,现在当着德意志帝国总理的面,他总不好意思指责德国人的贪婪和无耻吧?

希特勒却没有那么好的绅士风度,只是大声吼道:“世界大战的起因就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大英帝国已经失去了领导世界的实力,威廉二世和托洛茨基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发动世界大战来争夺大英帝国的霸权!新大陆的罗斯福也发现了机会,所以才削尖了脑袋想要带领美国参战……如果大英帝国还想继续领导世界,那就只有和德意志帝国还有大中华联邦合作!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虚情假意的相互利用……当然合作的办法还有几种选择的余地,如果以英德为核心,组成一个雅利安人种为主体民族的欧洲大联邦,我们雅利安人的世界霸权还能维持最少一千年!如果只是一个英国领导的同盟,那么五十年到一百年的霸权或许还是有的,现在就看大英帝国如何选择了!”

第 629 大英帝国的平衡术 还有票票吗?

常瑞青穿着睡衣,躺在自己下榻的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卧室里面,静静地翻看着一份厚厚的会谈纪要。虽然英德中之间的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英国方面总是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远见,但是中德之间却存在着颇多的共识。在常瑞青和希特勒的几次会面中,双方达成了一系列或秘密或公开的协议。

首先,两国在战后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拥有相同的观点,中国理应恢复她自古以来在东方世界的统治地位,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东西伯利亚、中亚和东南亚在内的巨大联邦国家。而德国有权在中东欧实现领土扩张,如果可能的话,德国甚至可以将她的东部边境线推到乌拉尔山脉或者是更东方一些的地方!

其次,常瑞青和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在对苏作战的策略上面,也找到了共同的观点。这两位都属于心黑手狠的刽子手,都认为打败苏联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杀苏联人!杀更多的苏联人!只有将苏联的有生力量充分消耗在东西两线战场之后,才能考虑抢地盘的问题。否则,一旦中德两国的地盘抢多了,英国、法国、美国很可能为了遏制中德,转而支持苏联!如果那时苏联还有充足的有生力量可供消耗,中德两国很可能将会面临没完没了的消耗战,搞不好还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局。

再次,中德两国在战后世界格局上也终于达成了一致,都同意尽可能维持大英帝国的地位,大英帝国不过是一个衰弱的世界霸主,对中德两国够不成什么威胁。不妨暂时维持她的地位用来遏制美国这个头号工业强国染指世界霸主宝座,直到中德两国有实力取而代之。

最后当然是对俄国发动全面进攻的时间表,希特勒和鲁登道夫认为,现在苏联每个月要损失60万以上的兵力,再有12个月苏联的有生力量就应该接近枯竭。1934年春季就应该是中德两国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力争用6个月时间消灭这个苏维埃帝国!而常瑞青的意见要更加保守一点。他认为苏联的体制决定了他们的动员能力要远远超过中德两国,苏军动员的上限很可能达到3000万人以上,按照每月消耗60万人计算,至少要50个月才能将苏联的有生力量全部消耗干净,所以最适合的进攻时间应该在3年以后的1936年。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将灭亡苏联的总攻发起时间定在了1935年春季。届时中国必须在东线战场上投入最少500万进攻部队。投入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不低于15000辆,大炮不低于30000门,飞机不少于5000架。而德国则要在西线投入同样多的部队,而且投入的坦克、大炮、飞机的数量都不得少于中国投入数量的150%,总之就是用东西两股坦克海加人海加飞机海来淹没托洛茨基的苏维埃帝国!

但是常瑞青却不认为灭苏之战真的会一帆风顺,这场战事。实在还有太多的变数。大英帝国的顽固和不肯变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整个帝国的高层似乎都还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之中,根本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承认大英帝国已经没有实力独立支撑她的霸权了……就像历史上的英国一样的不识时务,只是不知道大英帝国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倒戈到苏联一边去?但愿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否则这场世界大战可就真的是胜负难料了。此外就是原子弹很可能要提前出现了,而且首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将是英德中三国,呵呵。罗斯福就算想要马上启动曼哈顿计划也来不及追赶了,历史上帮美国开发原子弹的欧洲科学家,现在可大都加入了英德中三国联合推动的“u计划”了。也不知道英德两国会不会因为原子弹而形成“恐怖平衡”?

如果那样的话,或许英国就不会背盟了,没有英国的背盟,法国是不足为虑的。至于美国嘛,在原子弹弄出来之前罗斯福的腰杆子也是硬不起来的。只要能让中德顺利把俄国瓜分掉,自己的历史使命差不多就算完成了。顶多再替大中华联邦的统一和民主体系保驾护航上一段时间,呃,到时候可不当这个累死人的总理了,还是做个高高在上不管事情的常大总统吧……

……

同一个晚上,幽幽的灯光从唐宁街10号窗口厚厚的布幔后透出,就好象是一个洞察一切的老者的深邃目光。

从常瑞青和希特勒在伦敦会议上提出“大东亚联邦”和“中东欧联邦”的概念后,这里的灯光就没有熄灭过。没天晚上都有内阁大臣和军方高级将领来这里开会,讨论大英帝国的对策,就连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的君主乔治五世国王也罕见的连日召见张伯伦首相询问国策。对大英帝国来说,现在遇到的恐怕是三百年未有之变局。美国的崛起让帝国永远失去了世界第一经济和工业强国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让大英帝国事实上丢掉了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宝座,没有了强大武力做保障,帝国辽阔富庶的殖民地自然成为新兴强国垂涎的目标。而高举世界革命大旗的苏联,又第一个跳出来,在1932年的战争中彻底打掉了帝国最后一点余威。现在连大英帝国的两大盟友,中国和德国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和帝国分享世界的领导权了!

当然,大英帝国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轻言放弃的,哪怕已经没有领导世界的实力,帝国的领袖们还是有信心利用自己高超的平衡术,让世界上的其他强国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去相互厮杀,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而且眼下大英帝国的掌舵者张伯伦首相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帝国还将拥有一件足够扭转历史进程的超级武器!有了它,或许大英帝国的霸权还能再延续上百年!不过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德国和中国也将会同时拥有这件威力无穷的秘密武器……

张伯伦的目光在德国方面提供的关于斯特拉日大爆炸的照片和资料前凝滞良久。丘吉尔见状似乎明白了什么,心想难道首相阁下准备利用这件还未出世的超级武器来维持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外务大臣安东尼。艾登,说道:“首相阁下,纳尔逊男爵(卢瑟福)领导的一个由顶尖物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刚刚从斯特拉日返回。在提交给海军部的报告中,纳尔逊男爵认为制造核裂变武器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斯特拉日的大爆炸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不过男爵担心,一旦让德国和中国掌握了这种超级杀人武器,恐怕会……”

“我知道,德国一旦拥有了核裂变炸弹,他们就会一直扩张到乌拉尔山脉。而中国要是有了这种武器,也一定会企图恢复他们在东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张伯伦当然不希望中德两国拥有核裂变炸弹,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无法逆转了,即使英国退出核裂变武器的研发,以德国人的技术加上中国的铀矿资源,也一样能造出核裂变炸弹。那样还不如和中德一起研发。至少可以省下不少研发经费。既然大英帝国没有办法垄断核裂变炸弹,那么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让更多的国家拥有这种超级武器呢?

想到这里,他看了丘吉尔和艾登一眼:“美国人和俄国人是怎么看待核裂变现象的?”

“俄国的情况不明,不过美国人并没有太重视核裂变现象。”艾登思索着回答道:“德国人把斯特拉日大爆炸的消息封锁起来了,外界只知道是一座大型军火库发生爆炸。所以美国人即使知道了核裂变理论,也不会在短期内下决心投入巨资去研发核裂变武器。”

实际上。罗斯福根本不知道有核裂变现象这回事儿,他一个美国总统日理万机的,哪儿时间研究物理学?也从来不看《自然》杂志。而且这个理论是由科技弱后的中国的科学家提出来的,就算美国各个大学里面的顶尖物理学家,现在还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准备重复李复几的实验进行验证。至于托洛茨基,眼下肯定在为世界革命进展不利而操心,即使风闻了一些“超级炸弹”的消息。在得到确切证据之前,大概也不会把苏联有限的财力、物力往里面投吧?

“温斯顿,我们有没有什么特殊渠道可以把这些资料和照片送去克里姆林宫?”张伯伦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上的照片和文件,低声询问道。

听到首相的问题,叼着雪茄烟的丘吉尔皱起眉头:“首相先生,渠道当然是有的,不过您就不担心苏联拥有核裂变炸弹以后……”

“温斯顿。这不是我们要担心的。”张伯伦轻轻哼了一声,脸上露出阴沉的微笑:“安东尼,你这么看?”

外务大臣安东尼。艾登拧着眉毛,思索片刻后才说道:“从目前的战局来看。只要中德两国密切配合,苏联是没有办法赢得世界大战的,不过让苏联一败涂地也不符合帝国的利益。特别是中德两国很可能在2、3年后拥有核裂变炸弹,到时候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瓜分苏联了……对帝国最有利的,还是让中德苏三国的斗争持久进行下去。只要中德的力量被苏联牵制,帝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