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7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交的战报,在不到一个月的作战中,两个方面军合计歼灭苏军正规部队(包括边防部队。不包括游击队)约10万人,其中全歼3个步兵师。重创两个集团军,抓获俘虏不到3万。很明显,远东——贝加尔地区不是被国防军攻占的,而是苏军主动放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亚——西北战场。虽然西北方面军的第18集团军已经攻占了苦盏以西的锡尔达里亚和别卡巴德,还包围了塔什干,但是中亚苏军主力仍然不露面!这样一来,中国国防军对苏联红军打出的两记重拳好像都打到了棉花堆里面,有劲儿使不出。虽然抢到了不少地盘,但却没有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而且随着大军深入原苏联领土,后勤运输和占领区治安这两大问题一下子摆上了台面。

原本在边境地区同苏军开战的时候,国防军的后方就是中国领土,有相对完善的铁路、公路系统支撑后勤,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可是深入苏联领土后,情况就一下子严峻起来了。苏军撤退前对铁路和公路来了一番大破坏。中亚占领区的铁路线几乎被拆光,所以的公路桥梁都被炸毁。远东——贝加尔地区的情况稍好一些,铁路线还在,不过沿线桥梁却都遭到了破坏,可是那里的公路却因为冰雪解冻变得泥泞不堪。更麻烦的是,苏联红军主力虽然不战而走。但是他们留下的游击队的斗争却非常顽强。特别是在森林茂密的远东——贝加尔地区,在那里中国军队占领的好像只是铁路、公路沿线的城镇,广阔无垠的大森林还在苏联人手中,游击队的破坏和袭击行动无处不在。搞得中国军队的后勤交通线好像成了前敌,相比之下。找不到对手的前线进攻部队倒有点在后方休整的感觉。

“报告,收到德军总参谋部的电报。是给曼斯坦因将军的。”

曼斯坦因的一名副官拿着封电报走了进来,打断了常瑞青是思维。电报是密电,需要曼斯坦因用随身携带的密码本亲自翻译。这样的情况极不寻常,常瑞青微微蹙眉,似乎已经猜到了将要发生的情况。就在曼斯坦因翻译电报的时候,他挥挥手将作战室内的参谋人员全都打发了出去。

不一会儿,曼斯坦因就将一份用英语书写的电报译稿交给了常瑞青,用平静的语气说道:“总理阁下,白色方案的行动日期已经确定,就在三天后,柏林时间1934年4月5日凌晨3点开始。”

白色方案是“马克斯。霍夫曼计划”的一部分,是用来攻占波兰和东普鲁士的。根据最初的计划,应该在4月1日启动,不过由于东线战场的过于顺利,使得德国统帅部一度产生了犹豫,所以行动推迟了5天。

常瑞青也知道东线的进攻并没有引出苏军总预备队,而且连苏军的东线主力都没有了踪影,这对即将开始的西线战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沉默了下,低声问道:“还是按照原方案行动吗?东线行动似乎没有达成目的。”

“目前还没做出调整的必要。”曼斯坦因道:“而且现在也不能说东线战场没有达成目的,毕竟我们对苏军的调动一无所知。”他顿了顿,思索了下又道:“或许我们已经达成了目标,只是还不知道而已。”

“是么?”常瑞青把曼斯坦因拉到地图台前:“将军,给我说说你对东线的看法。”

“是。”曼斯坦因点点头,拿去指挥棒,指着地图上的费尔干纳盆地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说:“总理阁下,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东线战役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虽然贵国占领了许多苏军放弃的土地,但是由于苏军东线主力仍然存在,所以贵国在中亚和东西伯利亚的优势并没有确立起来。而且还存在两个非常大的麻烦,在东西伯利亚,主要的麻烦是苏军游击队,由于东西伯利亚非常辽阔而且交通极为不便,所以你们在短期内无法全部占领,大部分的地盘仍然在苏军控制之中,而这些地盆同西西伯利亚在陆地上是相连的可以源源不断得到来自苏联西部地区的补充。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对东西伯利亚形成有效控制,你们就必须出动部队对位于东西伯利亚丛林深处的苏军据点进行攻击,同时占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然后沿叶尼塞河布置封锁线,切断东西西伯利亚之间的联络。”

“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常瑞青看着曼斯坦因问道:“将军,您认为苏联红军肯定会在那里集结重兵同我们决战,是么?”

曼斯坦因不置可否,继续说道:“除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之外,费尔干纳盆地则是东线战场的第二个关键点,那里是中亚最富庶的地区,而且还拥有油田和石油提炼加工工厂,年生产提炼石油能力超过50万吨。如果费尔干纳盆地被你们占领,你们在中亚——西北战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后勤运输线过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有了那里的石油,你们就可以在中亚投入足够多的装甲部队,胜利也就没有一点悬念了。”

“所以中亚苏军也有必然会同我们打一场费尔干纳会战,对不对?”常瑞青又问。

曼斯坦因摇摇头,说道:“我认为苏联红军没有能力同时进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战和费尔干纳会战,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做,恐怕是正中我们的下怀,可惜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并不愚蠢。我想他们会做一道选择题,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会战和费尔干纳会战之中做出选择。”

“会不会是波兰?”

曼斯坦因笑着摇摇头:“不可能,波兰战役没有任何悬念,就我个人的看法,苏军将会放弃波兰,因为那里是无法防守的。平整的像一张桌子,而且三面受敌,又靠近德国本土,远离苏联的工业中心。如果苏联占据优势,波兰倒是进攻德国的最佳根据地,不过现在……他们八成会放弃波兰,将苏德决战的战场摆在第聂伯河沿岸。”说到这里,曼斯坦因顿了下,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是苏军统帅,一定会这么部署!”

第 673 大纵深突击VS诱敌深入 四 求月票

曼斯坦因对波兰战役的猜测很快就成真了,从1934年4月5日开始的德国人对波兰的入侵,的确进行的非常轻松。军用地图上的箭头和小针,从德国本土、捷克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三个方向同时向波兰境内延伸,一天一天地向着华沙和苏波边境逼近。

数量多达几百万的德国士兵,头戴钢盔、满身尘土,一队队一列列的,在他们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和三号坦克(和历史上的三号不同,是在追猎者地盘的基础上开发的)的引导下,排着几公里连续不断的行军纵队,行进在全波兰的土地上。这一切都缓慢地、沉闷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除了没有遭遇到计划中的顽强抵抗之外,就都在德军统帅部的预料之中了。

当然,抵抗并不是说不存在,事实上波兰人的抵抗还是相当顽强的。在每一条战线上,波兰红军都像拼了命一样在阻挡德军的进攻,局面是明摆着的,这一回德国佬绝不是要将波兰从gcd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他们是在灭国的!如果波兰人不奋起抵抗,他们的祖国将会永远消失,再也没有了!如果他们抵抗,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他们的苏联主子已经提前撤出了波兰,还带走了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金银财宝、人才和集体农庄粮仓里面的粮食。除非德国人愿意把自己的存粮拿出来和波兰人分享,否则波兰人就只能在战死和饿死之间进行选择了。很显然。德国人没有那么好的良心,所以放在波兰人面前的出路之有一个。那便是死战!

不过对德国人来说,波兰人的拼死抵抗根本算不得什么问题,或许还是他们所期望的——这给了德国人大量屠杀波兰壮丁的理由!同时也是一次检验德军装甲突击作战能力的机会。曾经是世界各国陆军竞相模仿目标的德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变得“默默无闻”起来,特别是苏联红军崛起后,曾经属于德国陆军的光芒完全被苏联红军所取得了。虽然苏联人的武器不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是他们却有最先进的战术,最优秀的军官和最良好的训练。可以用不怎么先进的武器一次次打出堪称经典的战役,虽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也输掉了一些会战,但是总得来说,苏联红军还是从实力上占据优势的对手那里夺取了非常辽阔的地盘。最后强大的德国陆军就成了苏联红军的学生,学会了大纵深突击的那一套战术,现在正好用波兰人来练练手。

但是德国人的大纵深突击还是没有打出他们苏联老师的气势。或许因为他们的对手已经见多了坦克集群突击的场面,也深知大纵深突击作战的要领。所以虽然不敌,但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崩溃,更没有历史上出现的用骑兵去冲击坦克集群的景象。波兰人是纵深防御来对付德国人的,他们以华沙为核心,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所有能战斗的男子都拿起简陋的武器编入军队,在每一处乡村和每一个城镇进行绝望的抵抗。

在这场波兰卫国战争中,苏联的1932型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大放异彩,成了德国装甲部队最头疼的武器。这种武器在正规的阵地战或是坦克决战中作用并不大,但是在城市保卫战和小规模的伏击战中却给德军装甲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根据后来德国国防部解密的档案披露。在整个波兰战役期间,一共有1100多辆(次)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三号坦克毁损。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损失是由反坦克榴弹发射器造成的。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同追猎者系列坦克的价廉物美和容易生产维修有关,现在已经转入战时模式的德国工业,每个月能够生产超过1500辆追猎者系列坦克、强击火炮,完全禁得起消耗,所以前线的指挥官才会拿这种廉价坦克用于城市攻坚战以图减少普通士兵的伤亡。结果却因为追猎者的侧翼装甲薄弱和火炮射角太小而蒙受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波军的顽强,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大放光彩,还有德国人自己犯下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加在一起,也没有能挽救波兰,甚至没有让德军的推进速度慢于德国统帅部的计划。

到四月十二日,也就是波兰战役开始后的第八天,德军装甲部队就到达了华沙城下,十四日,后续抵达的德军步兵完成了对波兰首都的围困,又过了二十四小时,北上的德军装甲部队同在旦泽湾登陆后南下的德军步兵会师,完成了对波兰东中部的大包围。同日,德国陆军攻入了被德国gcd和苏联控制了十一年之久的东普鲁士,德国gcd主席恩斯特。台尔曼逃往苏联首都莫斯科,并且在一个星期后建立了红色德国流亡政府。

至此,白色方案的第一阶段任务算是全部完成,接下去的工作就是攻陷几个被团团包围的波兰大城市,虽然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可是胜负已经毫无悬念。而苏联红军的反应,却又一次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强大的苏联红军好像蒸发在空气中一样,自始至终都没有干涉德军在波兰的行动,眼睁睁看着一个苏维埃国家被德国撕碎,毫无反应。

与此同时,德军和英德联军在巴尔干、北欧两个战场的反攻也全面展开,不过这两处战场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罗马尼亚的行动极为顺利,苏联红军主力同样不见踪影,罗马尼亚红军的抵抗也比不上波兰,不到2个星期,除了罗马尼亚东北部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还在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