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索里尼这时插话说:“常先生,您觉得中东的石油资源应该怎么分配?您有没有相应的预案呢?”

常瑞青点了点头说:“我们都知道,中东的石油主要集中在内治东北部、科威特、伊拉克和波斯西南部。其中中东最大的油田就是科威特境内的大布尔干油田,这是我们中国的中科石油公司在世界大战爆发前开发的……也就是说,中东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是没有石油,所以也没有任何统治的价值,因此我想将包括埃及在内的,没有发现石油的中东阿拉伯人聚居区交给哈里发侯赛因统治。不知道二位意下如何?”

“埃及有苏伊士运河!”墨索里尼高声提出道:“运河区应该归意大利统治!”

常瑞青点了点头。他知道统治地中海是墨索里尼的梦想,而苏伊士运河又是地中海的要冲,墨索里尼能争一定会争的。

“苏伊士运河可以交给意大利,”希特勒想了想,也决定满足意大利的要求,接着他又提出要求:“不过巴勒斯坦和外约旦必须交给犹太人建国。”

“犹太人为什么一定要在巴勒斯坦和外约旦建国?”常瑞青耸了耸肩,望着希特勒说:“巴勒斯坦有什么好的?那里的哭墙和圣墓大教堂都已经被苏联人拆毁了,原先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也大多逃往到了北非和欧洲,犹太人在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基础了。也就是说让他们在巴勒斯坦建国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建国的难度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建议将以色列国建立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土地上,同时波斯可以作为德国的殖民地,苏伊士运河区则归伊拉克所有,中东的其它地区则由哈里发侯赛因统治,建立阿拉伯帝国。”

常瑞青的建议,让希特勒眼前一亮。他也知道把欧洲犹太人打发到中东去复国这档子事儿肯定是得罪阿拉伯人的,不管未来的以色列国是建立在巴勒斯坦和外约旦还是建立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结果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以色列直接建立在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地区,将那里的阿拉伯人统统赶走。这样未来的以色列国在坐拥大笔石油财富的同时,也和m斯林世界结下了死仇。想要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依靠德国的庇护!不过这样的安排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将整个m斯林世界都推到了德国的对立面,虽然希特勒不怎么担心这些一天要做5次祈祷的野蛮人会对德意志帝国构成什么威胁。但是中国却很有可能利用m斯林对德国的仇恨,将他们拉到自己的怀抱之中。

“嗯,那么中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有多大呢?”希特勒迟疑了下,追问道:“你们该不会把整个阿拉伯帝国都变成中国的保护国吧?”

“如果是那样,我们意大利将会坚决反对!”墨索里尼看到希特勒脸色略有些阴沉。马上跳起来嚷道。

常瑞青瞥了眼这个很有些表演天赋的意大利领袖,摆了摆手,笑道:“阿拉伯帝国将是完全独立的国家,中国不会将这个国家当成殖民地,也不会在中东寻求殖民地。”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脸色同时一送,希特勒又道:“那么,中国准备在未来的阿拉伯帝国领土范围内驻扎多少军队呢?”

“不,我们不会在阿拉伯帝国领土上驻军。而且我们也反对任何外国在阿拉伯帝国领土上驻军!”

对于控制阿拉伯帝国的事情,常瑞青早就盘算好了,驻军和建立殖民地什么的都属下下策。真正的上策是让全体阿拉伯人和m斯林把中国当成最亲密的朋友!如果希特勒真的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建立了大以色列国,那么阿拉伯帝国同欧洲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至于美国,虽然不能说是犹太人完全控制的国家,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犹太人在美国的影响力,要让美国反对以色列应该是完全不现实的。这样一来。未来的阿拉伯帝国就只能选择中国当朋友了,何况这个国家还是在中国的扶植下建立起来的……

随着中德意三方达成“瓜分”中东石油资源的口头协议,这个短暂的秘密会议就算结束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告辞离开。等他们二位走后,曾琦问常瑞青:“总理,真的要放弃大布尔干油田吗?那可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油田!”

常瑞青轻轻的哼了声:“不放弃大布尔干油田,希特勒能答应在中东建立阿拉伯帝国?慕韩弟,你也用不着心疼,中东的石油多着呢,放弃了一个大布尔干,却能得到整个阿拉伯帝国的石油勘探开采权,这个交易不会亏本的!”

常瑞青这么说当然是有根据的,虽然伊拉克、科威特和波斯都是产油大国,但是后世最大的产油国却是沙特阿拉伯,也就是现在的内志王国。此外后世的阿联酋、卡塔尔、阿曼、埃及、也门等中东产油国都在未来的阿拉伯帝国领土范围内。所以中国只要能将阿拉伯帝国扶植起来,将来就不用担心什么石油安全了。

同一时间,回到下榻的总统套房内的罗斯福也没有休息,他坐在客厅内的沙发里面,正翻阅着一份情报部门提供的关于中东石油资源的调查报告,同时还在脑海里盘算着即将开始的中东战役。

这份中东石油资源调查报告非常详细,而且精确程度也非常高,因为这是美国的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同苏联石油工业部联合勘探中东石油资源后所提交给美国政府的!罗斯福一张一张的翻阅,过去了半个小时,依然没有看完整个调查报告。这时旁边过来个人,他抬头看了眼,原来是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给罗斯福端来了一被咖啡,然后坐在他对面,低声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离开常瑞青的套房了,从两个人的面部表情分析,他们同常瑞青的会谈非常愉快。”

“看来他们认定我们在中东的反攻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了!”罗斯福伸手拿起咖啡抿了一口。微微皱起了眉毛:“哈里,我现在也有些担心了,你觉得我们在中东能打赢吗?”

霍普金斯闻言一笑:“怎么会打不赢?我们和英国一共出动190万大军!其中还有两个英国装甲师和四个美国装甲师,一共有两三千辆坦克、自行火炮,另外还有近两千架飞机和8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助战。所以麦克阿瑟上将和马歇尔上将都认为中东战役必胜无疑!”

“可是德国人和中国人好像认为我们必败!”罗斯福总统摇了摇头,“他们同苏联红军打了2年多。恐怕比我们更了解红军的虚实吧?而且他们还要在东西两线发动进攻以牵制苏军主力。”

“总统先生,您的意思是?”

罗斯福的眼中闪着无可奈何的神色,他苦笑着说:“哈里,你难道还不明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场伟大的胜利是可以轻易得到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可以不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美国也不例外!而中东战役就是对美国的考验,我们必须要用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证明自己无愧于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美国的战后地位。只能用美国军队的牺牲和胜利来奠定!而且不能存在任何侥幸……”

霍普金斯有些明白了,可他随即又皱眉道:“可是中东战役的主力是英国,万一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靠区区30万美军恐怕……”

罗斯福重重哼了一声:“如果30万不够就派50万,50万不够就派100万!总之,中东战役绝对不能输!”

……

托洛茨基站在德里火车站的贵宾休息室内,望着外面站台上印度红军排队登车的场面,红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和刚刚出掌中东方面军的布柳赫尔就站在他的左右两侧。

站台上的场面。说实在的有点混乱,满满的都是蓝灰色军服的官兵,高声吵嚷着,争先恐后互相拥挤着挤进车厢,可能是想抢一个好一点的位置吧?站台上有一些印度红军军官在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却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当几个人高马大的苏联军事顾问快步走过来,大声训斥了几句后。纷乱的场面就顿时变得稍微有点秩序了。

“这不是一支具有钢铁般纪律的军队!”图哈切夫斯基的语调中也有些不满,不过一想到这些看上去不怎么像样的印度红军,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击败了强大的中国远征军,他的语调又缓和了一些:“布柳赫尔同志。这支部队是不是刚刚成立的新队伍,所以才这么乱?”

布柳赫尔一笑,摆了摆手道:“现在登车的是印度红军第38军,是精锐部队,在马德拉斯战役中曾经突破过中国远征军的固守的防线,打垮了有朝鲜之虎美誉的北韩第一军!在加尔各答战役中,还打败过中国国防军第一装甲骑兵师,击毁过一百余辆c型坦克!”

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闻言都是一愣,看着布柳赫尔的眼光满是犹疑。他们今天算是“微服私访”,来火车站见识一下真正的印度红军是什么模样——过两天印度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看到的一定是精锐中的精锐,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几天搭乘火车去卡拉奇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印军。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在火车站看到这么一支乱哄哄,连最基本的秩序都缺乏的“精兵”。

“主席同志,总参谋长同志,印度红军是有些散漫,不过并不影响作战。”布柳赫尔笑了笑,解释道:“印度的军队,无论是英国人的英印军,还是中国人支持的m斯林联盟军,又或者是我们的红军,其实都是‘弱兵’,而且相对而言,以锡克族为主的英印军和以旁遮普人为主的m斯林军看上去还比我们的红军好一点。”

“什么?”图哈切夫斯基愣了又愣:“布柳赫尔同志,既然印度红军这么弱,你怎么还敢保证打赢中东战役呢?”

第 712 人命消耗战

布柳赫尔淡淡地一笑:“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能有足够的弱兵用就不错了!”他指了指窗外站台上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你仔细看看,这些都是18到25岁的年青人,虽然性子有些散漫,但是各个吃苦耐劳,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也能够做到不怕牺牲……听说我们国内的红军已经在征召女兵、轻度残疾人、老人和孩子了,图哈切夫斯基同志,你难道认为这些士兵会不如我们的老弱妇孺?”

他这么一说,图哈切夫斯基的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了,战争打到现在,苏联红军的损失数字已经远远超过战前的预计了。七八个战场像七八个超级火炉一起消耗苏联的生命,平均下来,每个月要损失60万人!26个月打下来,苏联已经损失了1500多万人口!而且还有2200多万人穿上了军装,两者之合后的数字接近3800万!相当于战前苏联总人口的25%之多!任何一个国家征兵征到这种份上,都不会有什么精兵了,能把人数凑齐就该烧高香了。

而且更让苏军统帅部头疼的是,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情况,中德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在战争中的损失要远远小于苏联!德国每个月的损失也就在10万人上下,26个月打下来最多损失了260万,其中阵亡和被俘的数字最多只有100万;中国的损失略大一些,不过也就在12万到15万之间,而且还包括北韩军和拥有中国国籍的哈里发军官兵的伤亡,26个月的战损顶多三百几十万,其中阵亡被俘肯定不会超过150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组数字还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所统计的,中德两国实际上的损失肯定还会更小一些。

所以,在这场人命消耗大战中,苏联已经彻底处于下风了!

图哈切夫斯基的脸色铁青。布柳赫尔却是容色平静,继续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