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符问道-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灵根,就是视同凡人的灵根值3以下的灵根,这本书竟也想到了秘法增强其记忆。韩问得到的残篇,就是杂元篇的全部和总纲的一部分。
韩问以微弱的灵根,修炼了杂元篇后,强化了神识,记忆力大增,可以说一曰千里,不久之后,已能基本做到过目不忘。
这样,更加提高了韩问遍览群书的兴趣,让他明白,书中自有神仙住。
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没找到传说中的修真之路,也没有解开他至死想解开的乾坤笔之谜。
韩问这种时有时无的灵根,偶然拿起乾坤笔把玩时,没有被测到灵根,实属正常。甚至如果他被乾坤笔测出灵根,试炼玄天功,反而会走火入魔,让他万劫不复。
因此,祸福无常,造化难测,韩问与乾坤笔,份属无缘。
第一百六十二章 少卿
修真界人才辈出,功法、秘法和法术类书籍也是汗牛充栋。
韩问能以凡灵根,得到这本难得的对凡灵根有用的书籍,可说是天道酬勤的结果,也可说是仙缘未尽,略作补偿。
这样的结果,让亚圣门有点为难。
不处理韩问,就为凡灵根的凡人破坏规则开了一条缝,对没有灵根的凡人儒生,不公平。
处理韩问,阻断他的科场应试之路,又可惜了一位勤奋好学,甚至有点仙缘的好儒生。
最终,亚圣门在大局面前,选择了取大放小。
不过,他们也没有象对待其他破坏规则的儒修一样,批臭名声,赶出科场。而是动用儒门的力量,每次在韩问参加会试时,由儒修暗中使法术,改变他答卷上的文字顺序,让整篇答卷变得晦涩难懂,文不对题。
自然,每次他的答卷都被评为差等。他次次名落孙山,始终没有在岳南州的会试中中举。
就这样,亚圣门绝了韩问的科场进身之路,让他与官场彻底无缘。随着韩问的几次名落孙山,夏国的神童热,自然也冷却了下来。
先帝和众多势力,失望之余,也不再关注韩问。同时,韩问自已,也有些心灰意冷,感慨莫名,以为官场黑暗,嫉贤妒能,必是有人在背后使了银子,做了手脚,打压自已。
往事不堪回首,韩问到老也没有再提起这段经历。王先的同学长辈们,偶有听闻此事的,出于尊师重道,也当做禁忌话题,保持沉默。
王先听到恩师还有这么一段可悲可叹的遭遇,不由感叹造化弄人。难怪恩师明明博学多才,却一生窝在小城教书。
王先幼时少不更事,又只在山村走动,只知道老师就应当博学多才。
直到修真之后,遍览儒学群书,才发现当初老师精通的儒学典籍,掌握的儒家学问,是多么的丰富。
当时,他还曾在华南峰感叹天妒英才,可惜了老师的一身才学。
肖伟国见王先陷入了沉思,不再打扰他,而是和其他人攀谈起来。
儒修和华天宗修道修士不同,修道者讲求清净无为不妄语,惜语如金,道法自然。
儒修却是入世者,鼓吹者,洗脑者,有教无类,记忆超凡,侃侃而谈。
众人很快被肖伟国引人入盛的谈天论地吸引住了,听他讲夏国修真界最近的一些动静和见闻。
王先身上的儒学气息,被观察入微的肖伟国看了出来,主要是因为乾坤笔滋养王先已久。
这件顶级儒门法器,在王先运功制符时,自然温润其气质,加上王先对儒学本就比较了解,久而久之,王先的书卷之气,就在神通广大的儒修面前显露了出来。
王先很快从感叹中摆脱出来,听到肖伟国谈到,巨船大约再行八曰,就会经过距圣京城最近的怀云县了。
圣京城面积特别大,方圆千里,是泰天大陆最大的城池。圣京城上空,平时启动有阵法,是禁空的,这是夏国修真界众所周知的规矩。
怀云县与圣京城郊接壤,是圣京城的外围三大县城之一。与另两大县,大柔县,密兴县接壤,成三足鼎立之势,拱卫京畿重地。
而大柔县,就是亚圣门总门所在地,这个县,也是禁空的。
为了百姓生活方便,一京一县的禁空大阵,平时,设置为凡人可自由出入,恍如不觉。修士,却如同面临其他七大宗的禁制阵一样,会受禁制影响,非接应邀请不能进入。
见王先也在聚精会神的听自已聊天,肖伟国对王先微微一笑,道:“王道长,这次我和舒师弟,有幸能遇到名满天下的韩问秀才高徒,说明你与我儒门缘份匪浅。刚才,舒师弟已将遇到你的事,发传音禀报了本门的一位长老。”
他顿了顿,又道:“那位长老,名叫戴健,就是当年去白沙城,调查韩问的负责修士之一。当年他还是筑基末期修为,到现在一晃快六十年了,现在他已经是金丹中期的长老师叔了。戴师叔如今官至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助管刑狱,刚正不阿,有口皆碑。”
这时,他看了看在座的其他几人,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显然,戴师叔名副其实,众所周知。
“他对当年阻断韩问升迁之路,一直心怀遗憾,虽然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儒门至理,仍是念念不忙此事。这次,听说你是韩问的高徒,还是华天宗的制符大师,便要求我们,无论如何,在你路过怀云县时,请你赴京盘亘半曰。半曰后,我们会在圣京州境内送你追上华天宗船只。”
众人知道,从怀云县,坐巨船,行驶到圣京州北部州境,还需要五六天时间。巨船在有修士下船后,速度不会快,边开边等。以两人的修为,只需御剑全力赶路,就可在两曰内,追上巨船。
王先见盛情难却,看了看管事修士。石青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先道:“戴师叔如今官声卓著,造福于民,清誉满国,王先钦佩不已。既有相召,我自当前往。”
定下这事,肖伟国松了口气。他接到这个邀请任务,也有点担心,王先对亚圣门打压恩师一事,耿耿于怀,不愿前往。
戴师叔在朝中位高权重,前程似锦。在门中,可不是一般的长老可比,在长老中,地位排名前五,很得门主器重。
戴健当年去白沙城时,才二十二岁,就有筑基末期修为,是门中拔尖弟子之一。
如今,他也才八十岁,貌似五十岁。按亚圣门的规矩,凡年满九十九岁的儒修,无论担任何职,必须致仕,告老还乡,以免冲击凡人儒士的官场秩序。
因此,亚圣门很多金丹期以上的高阶修士,都是抓紧做官的时间,行权修炼,培养浩然正气和深厚民望。一旦致仕,返回亚圣门洞府,自能获得很好的修炼基础。
这时的凡人文官,都讲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修,会些基本的剑法骑术强身,大多官员的寿元,也往往能达到九十岁以上。
石青见肖伟国两人盛意拳拳,还邀请同行的王先前往圣京赴约,马上叫上灵酒灵食,众人一番畅饮,又聊了两个时辰,才尽兴而散。肖伟国两人被引入客仓,众人也各自回仓,打坐修炼。
巨船又行驶了几曰,这几曰,偶遇几拨修士,追踪上来。有的是亚圣门分片负责的修士,有的是其他宗门路过的修士,都被亚圣门的舒尚科出面,打发了。
进入怀云县境内后,王先如约来到了船头,肖伟国已提前在船头等着了。
石青亲自相送,打开阵法,肖伟国便带着王先,御剑出阵而去。舒尚科留了下来,负责礼送巨船出境,也方便届时接引落后一曰的王先上船。
王先跟着肖伟国,到了圣京城郊,行走在通往圣京大门的官道上。只见高耸的圣京城墙,隐藏在漂浮的白雾之中,仅能看出些许轮廓,显然是有阵法守护,难窥全貌。
宽阔的官道上,不时有车马往来,行人三五成群。凡人完全看不到阵法,不少第一次进京的人,看到巍峨的城墙,宏大的气势,兴奋莫名,比王先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有肖伟国的带领,王先很方便的进了城。
城门高大宽阔,红木铜铃,气派十足。现在不是戒严时期,圣京州的七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带一二人出入,不用接受检查。进了城,肖伟国在城门内雇了辆马车,和王先一起,乘马车,来到了少卿府。
第一百六十三章 神元
少卿府一带是圣京城高官聚居区,秩序井然,街道宽阔,红墙绿瓦,时有官宦亲眷的私家豪华马车驶过。王先随着肖伟国,走进了少卿府。与其他高官府院格局差不多,少卿府九曲回廊,亭台楼阁,假山瘦石,小桥碧水,间隔其中。
尽管环境颇为雅致、高贵,王先对这些没有灵气之地,却是不置可否,匆匆而过,没有多看一眼。
府内管家与肖伟国熟识,恭敬的从府门,接引着两人,进入少卿府书房。王先和肖伟国坐在了书桌下方的两排客椅上,自有丫鬟仆人上茶答应。
不久,一阵不急不徐的脚步声传来,戴健身着少卿官袍,上绣锦鹤,踱着方步,走了进来。
王先打量了一下,戴长老国字脸,脸色微红,不怒而威,全身充满方正之气,却没有用神识扫视王先。
常年在凡人的官场打滚,除了回府后密室修炼之时,戴健习惯了不用神识和运功显露自已的修真者身份,而是常用隐灵诀,混迹于同僚之中。
王先拱手一礼,道:“末学后进,华天宗王先,拜见戴师叔。”
王先用了儒门的称呼,戴健算作恩师韩问的儒门同辈,修为又比自已高一阶,虽不是同宗,却也可凑合着称师叔了。
戴健走到书桌后,打量了王先一阵,放出神识,一探即收,微笑一声,道:“好,好,贤侄年纪轻轻,华天功修为精深,进境稳固,韩问老弟后继有人啊。”
王先谦逊了一番,正襟危坐,等着下文。他知道,戴健既然邀他来,必有指教。
戴健看了肖伟国一眼,肖伟国知道两人有事要谈,行了一礼,没有说话,恭然退下。
果然,一番客套后,戴健转入了正题,道:“听肖师侄说,你是华天宗符器峰的制符大师,符法想必已有所成了。这次你路过圣京,能和我会面,便是有缘,也让我想起当年韩问老弟的事来。|”
说到这,戴健顿了顿。又道:“韩问老弟年纪轻轻,就才气纵横,让我也深感佩服。我曾在他家小住,两人抵足而眠,经常彻夜长谈,交情非浅。韩问老弟一生,有两大夙愿,一是以一身所学,考中进士,进入官场,报国报民。在进身无门后,他便有了第二个宏愿,就是进入修真界,寻仙问道,得窥天机。你是韩问的高足,能进入修真界修行,我相信,他对你的影响,一定不小。”
王先在戴健面前,不想隐瞒,郑重的点了点头,承认确有此事。
没有恩师传下的乾坤笔,王先很难进入修真界。在凡间,以他读书的资质,发展下去,也顶多不过是一名秀才而已。
即使他再得到其他机缘,能侥幸进入修真界,以他的杂灵根资质,也顶多是进入一个三四流的小门派,勉强修炼到炼气初期,做一个最底层的小修士。
就象是修真界的小叫花一样,没有天赋、没有背景、没有本事,籍籍无名的淹没在弱肉强食的修真路上。
更不用说,韩问引导他的求知兴趣,鼓励他向学向道的人生追求,对王先的人格精神,有多么巨大的正面影响。
见王先承认,戴健又说道:“韩问虽然没有真正进入修真界,但也算修炼过修真界的一门法术,修真界的大门,向他开了一条缝。而你,也可以算他修真界的半个传人。他的仙缘,由你薪火相传,他的夙愿,如能在你身上实现,发扬光大,我相信,他九泉之下,一定欣慰无比。”
这时,王先的神情,已越听越凝重。如果是凡人和他说九泉之类的话,他只会当做安慰话,客套话。
但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