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尔演习。德军 集中 14 万人,1300 架飞机和 234 艘舰艇,于 4 月 9 日拂晓向丹麦、挪威同 时实施突击。在丹麦,摩托化步兵冲过国境线后向日德兰半岛北端长驱直入, 空降兵也同时在西兰岛和首都哥本哈根着陆。入侵一小时后,丹麦政府和国 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呼吁人民“放弃任何抵抗”。德军占领丹麦仅死 2 人,伤 10 人。在挪威,德军先遣队在*吉斯林分子的配合下,在南起奥斯陆北至纳 尔维克(Narvik)各主要口岸突然实施登陆和空降,未遇严重抵抗当即完成 占领,随即增兵向挪威中部推进。挪威政府和国王哈肯七世拒绝投降,向腹 地撤退,组织挪军残部继续战斗。英、法当初曾计划将战争扩大到中立的挪 威,在*英法援芬军事计划流产后,又准备于 4 月初在挪威水域布雷并在西海 岸登陆。德军抢先行动,迫使英、法仓促应战。4 月中旬,英法波联军近 4 个师,先后在北部纳尔维克附近和中部纳姆索斯(Namsos)、翁达尔斯内斯 登陆。联军在中部向特隆赫姆作钳形包抄,进攻受挫后于 5 月 1 日登船撤退, 战斗重心转向北方。5 月 10 日起德军向西欧发动进攻,法国局势严重,联军 遂于 6 月 5—8 日撤出纳尔维克地域。6 月 7 日,挪咸政府流亡英国,挪军残 部于 10 日投降,德军占领挪威全境。此战盟军由于指挥优柔寡断和未能协同 作战,致遭失败。德军死亡和失踪共 5356 人,损失军舰 15 艘;盟军死亡和 失踪共 3734 人,损失军舰 10 艘。参见“特隆赫姆之战”、“纳尔维克之战”。 
挪威抵抗运动大战期间挪威人民反抗德国占领的斗争。1940 年 6 月 初,挪威国王和政府及部分军队撤到英国后,国内人民奋起抗击德国入侵者 和吉斯林傀儡政权。不久组成国内阵线,其下属军事组织称*米洛格,民政组 织称克莱德森(Kretsen,挪威语意为“小组”),主管反法西斯宣传和组织 各种形式的斗争。1941 年夏国内阵线组织遍及挪威。由挪威军官马丁·林吉 (MatinLinge)领导的海外抵抗组织总部设在英国。在英国武装人员的配合 下,经常潜入挪威从事破坏活动和对挪沿海岛屿发动攻击,炸毁德国运输船 和炼油厂。1943 年为协调国内阵线、流亡政府和英国三方的关系,成立英 挪合作委员会。国内由米洛格单浊领导地下活动,破坏位于*维莫尔克生产重 水的工厂和炸沉德国运送重水的运输船,使德国研制核武器计划遭到破产。 自 1944 年夏起,约 3.5 万名米洛格成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台了盟 军在西线的进攻。1945 年 5 月 8 日,驻挪威德军签署投降书,挪威获得解放。 
轴心(Achse)1943 年 9 月德国对意大利实行军事占领、解除意军武装 和劫持意大利舰队的一系列行动的总代号。1943 年意大利*七月政变后成立 巴多里奥政府,开始与盟军秘密谈判停战协定。希特勒闻讯后,即派隆美尔 率军以协防为名控制阿尔卑斯山山口,实施代号*阿拉里克的行动,调兵进驻 意大利北部。27 日,希特勒召集军事会议,策划营救墨索里尼(代号*橡树) 和占领罗马,以扶植墨索里尼重新上台(代号*学生),对意大利领土实行军 事占领(代号*黑色)以及劫持意大利舰队。9 月 8 日晚意大利与盟国于 9 月 3 日秘密签订的停战协定公开宣布,德军随即包围和控制罗马、解除意军武 装和占领意大利全境。但意大利仍队已于当晚驶离驻泊港口,往马耳他向盟 军投降。德军遂以空军于途中炸沉其旗舰*罗马号战列舰。 
鸥式歼击机即“H—153 型歼击机”。 
   [丨] 
战斗(bat)大战期间法国国内的抵抗组织。1940 年夏建立,初名“民 族解放运动”。1941 年底出版《战斗报》,故名。由*弗雷内、*皮杜尔等人 领导。参加者多为军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活动中心初在法国东南部,后 移至里昂,并曾试图延伸至北部,但未成。设有宣传、情报、袭击等部门, 并建立秘密军,进行武装斗争。与维希政府情报机构有接触。1942 年秋起, 又和自由法国建立联系。1943 年 5 月加入*民族抵抗委员会。 
战争书名。苏联作家*爱伦堡的政论集。3 卷。出版于 1942—1944 年。 文集犀利地揭露了法西斯主义的卑劣行为,为捍卫欧洲文明和苏维埃社会的 崇高理想而热情呼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战斧(Battleaxe)1941 年英军在利比亚和埃及边境地区的反攻行动代 号。是年 5 月,退据埃及的英军在获得增援后,企图趁隆美尔的主力未调到 第一线参战之机发动反攻。以解图卜鲁格之围。6 月 15—17 日,英军在哈尔 法亚(Halfaya)、卡普措(Capuzzo)和西迪俄马(SidiOmar)一线的正面 攻击和侧翼包抄行动均受挫,而陷于受包抄被围歼的危险,被迫撤回原出发 阵地。此战失利后,6 月末到 7 月初,英国中东战区司令部改组,总司令韦 维尔同驻印英军司令奥金莱克对调职位。 
战舰(Irolnclad)1942 年英军进行*迪耶戈苏瓦雷斯登陆战的行动代 号。 
战队训日本陆军训谕。1941 年 1 月 8 日由东条英机陆军大臣下达。随 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军兵员急剧膨胀,士兵年龄下降,训练不足,该 训谕旨在鼓舞士气,训练新兵,为侵略战争服务。由序、本训(一.皇国、皇 军、军纪、攻击精神;二.孝道、责任:三.战场之戒)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训戒士兵要在战场上发挥“皇军之神髓”,攻必克,战必胜,宣扬皇道,不 受辱,不投降,以死洗刷污名。训谕还强调注意开展思想战。 
战力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负责制定有关征用物资的运输计 划的决策机关。为对付盟军的封锁、提高运输效率,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 于 1945 年 4 月 19 日通过《国家船只及港口统一管理实施纲要》,在大本营 附设此机构为其内容之一。成员包括内阁综合计划局长官、陆军兵站总监部 参谋长、海军战力补给部长、陆军省军务局长、海军省军务局长、陆军整备 局长、海军军务局次长、海上护工参谋长、海运总监部参谋长、军需省总动 员局长和运通省海运总局长官。 
 战斗法国(Francebattante)大战时期戴高乐领导的抵抗运动。前 身为*自由法国。1942 年 7 月 14 日成立,领导机构仍为法兰西民族委员会。 盟军登陆北非后,其中心逐渐自伦敦转向北非,1943 年 6 月 3 日在阿尔及尔 建立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由戴高乐和吉罗共任主席,开始代表法国的利 益,并统一领导全国的抵抗运动。8 月得到美、英、苏等大国的承认。其武 装部队与北非军汇合整编,接受美式配备,参加突尼斯的役。1943 年 9 月解 放科西嘉岛,此后又组成远征军去意大利作战。翌年 6 月 3 日,成立由戴高 乐任主席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指挥*法国内地军和正规军配合盟军进入 法国作战。1945 年春基本光复本上。 
 战略轰炸(StratogicBombing)大战后期盟国广泛采用的以轰炸为基础 的独立空中战争。其思想渊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的*杜黑、特沦查 德(HughMontagueTrenchard,1873—1956)和米切尔(WilliamMitobell, 1879—1936)。强调通过大规模的系统的轰炸,破坏敌方战争经济和摧毁敌 方抵抗意志以赢得战争。1940 年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和英国实际上已开 始实行。但德国没有独立的战略空军,英国则缺乏足够的力量广泛开展。1942 年 2 月,英国确定集中轰炸城市以破坏敌方士气。*英国轰炸枫司令部相继实 施*科隆轰炸、*埃森轰炸和*不来梅轰炸,主要采用夜间区域轰炸方法,并研 制和使用先进的*前进导航议、*奥波依导航仪和*H2S 型雷达。由于美国空军 未积极参加,轰炸规模有限,1942 年总投弹量仅 5 万吨(英国小吨)。1943 年 1 月,美英首脑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发动联合轰炸攻势,规定目标为破坏 德国军事、工业和经济系统,摧毁其人民斗志。英国轰炸机司令部继续对城 市实施夜间区域轰炸,*美国第八航空队则对选定的工业目标实施昼间精确轰 炸。同年 5—6 月,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修订联合轰炸攻势计划,开始实施代 号*直截了当的行动。美国组建以意大利南部为基地的第十五航空队,加强战 略轰炸。在此期间,英、美相继实施*鲁尔轰炸、*汉堡轰炸、*柏林轰炸、* 施魏因富特轰炸等战役,并开始进行*穿梭轰炸。1943 年英、美总投弹量增 至 20.6 万吨。1944 年 2 月,发动代号*论证的行动,集中袭击德国航空工业。 同年 4 月起,为准备代号*霸王的行动,集中轰炸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机场、 交通枢纽和防御工事。同时还密集轰炸德国的石油工业。随着盟国空军进一 步加强和德国空军的削弱,1944 年下半年美、英对德战略轰炸达到高潮。该 年的投弹量 120.2 万吨,占整个战时对欧洲总投弹量的百分之六十。1945 年 1 月,美、英决定实施*雷击的行动,大规模轰炸苏军将要占领的德国东部城 市。同年 2 月又进行摧毁德国交通线的代号*竖笛的行动。1945 年上半年投 弹量 48.1 万吨。对日本的战略轰炸由*美国第二十航空队以*B29 型轰炸机 进行。最早始于 1944 年 6 月,从中国的成都和印度基地起飞袭击日本,并曾 制定代号*马特霍思的行动计划。同年秋美军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美机即转 而以此为基地,于 11 月 24 日开始对日本本土有系统的大规模轰炸。1940 年 3 月 9—19 日,美国出动 B29 型轰炸机 1600 多架次,密集轰炸东京、名古 屋、大阪、神户等城市,投弹近万吨(主要为燃烧弹),摧毁约 40 平方英里 面积的建筑物,仅东京一地即死亡 8.3 万人。由于日本防空力量薄弱,美机 损失率不到百分之一。到战争结束,美机先后轰炸日本城市 65 个,总投弹量 约 15.3 万吨,炸死 33 万人。战略轰炸作为一种新的战争样式,在战争后期 发展起来,对打败德意日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战鹰式战斗机(Warhaw)即“P40 型歼击机”。 
 战争经济全权总办即“军事经济全权总办”。 
 战略轰炸效应委员会(StrategicBombingEffectsmittee)即“美 国战略轰炸调查处”。 
 竖笛(Clarion)盟国空军 1915 年 2 月对德国交通线进行战略轰炸的行 动代号。当盟军准备强渡莱茵河对德国发动最后攻势时,根据艾森豪威尔的 要求,于 1945 年 2 月 22 日开始实施。盟国空军从英国、法国、意大利、比 利时和荷兰的基地,出动飞机 9000 多架次,轰炸德国铁路交通的 200 个大目 标和数千个小目标,在一周内投弹 5.5 万吨,致使德国交通运输处于瘫痪。 
 临沂战役日本宣布投降后八路军在山东省临沂县对拒降伪军的进攻 作战。191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日伪军拒绝向中共领导的抗日 军民投降。为肃清顽抗之敌,8 月 17 日起,八路军山东滨海、鲁中军区各一 部,对踞守临沂县城的伪军发动进攻,因准备不足未能奏效。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