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监 视 和 镇 压 反 法 西 斯 主 义 总 部 (anizzazionediVigilanceediRepressionedell′Antifascismo,缩写 OVRA)意大利法西斯秘密政治警察机构。简称“奥弗拉”。1926 年 11 月建 立。拥有庞大的特务情报网,专事监视和镇压反法西斯战士。1930 年起由公 共安全总部管辖。大战期间曾派出人员协助德军在法国南方镇压抵抗运动。 1943 年 9 月意大利退出战争后,内部发生分裂,部分追随巴多里奥政府,其 余则继续效忠墨索里尼,投靠”萨罗共和国。战后遭清洗。 
党卫队(Schutzstaffeln,缩写 SS)一译“党卫军”,又名“黑衫队”。 德国”纳粹党的分支组织和主要统治工具。1925 年春建立时成员仅 200 余人, 初 隶 属 于 * 冲 锋 队 , 主 要 任 务 为 保 卫 纳 粹 党 及 其 领 袖 。 施 雷 克 (JulillsSchreek)、伯希托尔德(JosefBerehtold)和海登(ErhardHeiden) 先后担任高级指导处处长(1926 年起改称“全国领袖”)。1929 年初希姆莱 任全国领袖后,势力急剧增长。至 1930 年底在形式上仍隶属于冲锋队全国最 高领袖,但组织上已完全独立,并从冲锋队中吸取“优秀”人员。队员须具 有纯雅利安血统,并改褐色制服为黑色制服,系戴黑领带、黑肩章、饰有骷 髅标志的黑色大沿帽和镶黑边的■臂章。在全国领导机构下逐级设立地区总 队、旅队、区队、旗队、突击大队、突击队、小队和小组。下属主要组织有 普通党卫队、*武装党卫队和*党卫队骷髅队。并没有*党卫队种族和移居处、 *党卫队巩同德意志民族委员会及*党卫队经济和行政管理处等。1933 年初队 员达 5.2 刀人。1934 年 6 月参与清洗冲锋队,随后升格为与冲锋队并列的纳 粹党分支组织。1935 年 3 月起出版机关报*《黑色军团报》。1939 年队员激 增至 25 万亲人,渗透到党、政、军各个领域,参与国内外各种血腥镇压活动, 成为纳粹党统治的支柱。同时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活动,并直接在 被占领区实施残酷的大规模经济掠夺、政治迫害和种族灭绝。战后被纽伦堡 国际军事法庭宣布为犯罪组织。 
党卫军即“党卫队”。 
党卫队保安处(Sicherheitsdiemst,缩写 SD)德国纳粹党的情报和恐 怖组织。1931 年成立,负责监视和控制民主人士及党内不满分子,由希姆莱 和海德里希领导。纳粹党执政后,组织和任务进一步扩大。1935 年初海德里 希将其分为两部分:一是党下属的保安处,二是情报机构的保安处,即国家 情报机构。1936 年海德里希兼任德国保安警察总处处长后:该组织同盖世太 保互相渗透,党卫队保安处主要负责控制人民的思想意识,建立党和国家高 级官员的绝密档案,由盖世太保根据其情报采取行动。1939 年 9 月 27 日在 此基础上成立*德国中央保安局,但党卫队保安处仍在其中占有相对独立地 位,领导其中的第二处(世界观研究)、第三处(德国生活领域或国内保安) 和第六处(国外情报或国外保安)。大战期间,大肆镇压占领国的游击队和 人民,并拥有武装组织——保安处支队。1944 年 2 月将*阿勃韦尔并入其中。 拥有 6000 多名成员,分属 13 个科,55 个小组,另雇有 5 万多名情报员。该 组织存在期间,杀害了大批犹太人、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曾参与策动斯洛 伐克独立、罗马尼亚铁卫团政变和匈牙利*特列基政权产生,制造了作为进攻 波兰借口的*格莱维茨袭击事件。1946 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力犯罪 组织。 
党卫队骷髅队(SSTotenkopfverb nde,缩写 SSTV)简称“骷髅队”。 德国”党卫队下属的集中营看守部队。纳粹集中营设立初期,分别由“守卫 队”、“守卫先锋”、“守卫部队”和“守卫兵团”4 种组织看守。1934 年 4 月,希姆莱任命“艾克为全国集中营和党卫队看守组织总督,统一全国的 集中营看守部队。因其成员的黑色制服上饰有骷髅白骨标记,1936 年起正式 称“骷髅队”。直接参与集中营内的大屠杀,大战中曾为*武装党卫队输送大 批人员。党卫队长之友会(FreundeskreisderReichsführerSS)即“希姆莱 之友会”。 
党 和 国 家 统 一 法 (GesetzzurSicherungderEinheitvonParteiundStaat)纳粹德国确立*纳粹 党至高地位的法律。1933 年 12 月 1 日颁布。规定:纳粹党是德国国家思想 的体现者,与国家不可分离,它的机构是人民权力的一部分;为保证纳粹党 和冲锋队的机构同国家机关实行最密切的合作,元首的代表和冲锋队参谋长 均为政府成员:纳粹党和冲锋队成员如果损害所负义务,由党和冲锋队进行 特别审判;德国国家机关应在其管辖范围内,对负责实施党和冲锋队审判权 的机构给予公务援助和法律援助。它以法律形式保证了纳粹党凌驾于国家政 府机关之上,不受国家法律的制约。 
党卫队特别行动队(Sonderkomlnandos,缩写 SK)德国*党卫队的特遣 组织。对外称“剿匪部队”。1939 年组建,后扩大至 4 个支队(A、B、C、D), 每支队 500—1000 人。大战期间,任务为跟随德军进入东方占领区,执行警 察和政治任务,迫害和屠杀犹太人及共产党人。 
党卫队种族和移居处(RasseundSiedlungshauptamt,缩写 RuSHA) 德国”党卫队主要下属机构。初期作为党卫队的婚姻办公室,负责审定党卫 队员未婚妻的雅利安血统,以保证党卫队组织的“血统纯洁”,以后扩大职 权至监督党卫队以外的有关“血统纯洁”事务,并主管移居到东欧占领区的 党卫队员居住和福利事务。处长为*达里。1939 年 10 月起归*党卫队巩固德 意志民族委员会直接领导。 
党卫队德意志人联络处(VolkSdeutscheMittelstelle,缩写 VoMI)德 国党卫队主要下属机构。主管侨居国外的德意志人事务,利用他们为德国对 外政策服务,或者将其移后国内。洛伦茨(WernerLorenz,1891—1974)任 处长。该机构曾参与策划吞并奥地利,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中支持*汉莱因。 大战期间协助将东欧各国的德意志人迁至德国。1939 年 10 月起归*党卫队巩 固德意志民族委员会直接领导。 
党卫队经济和行政管理处(WirtscbaftsundVerwaltungshauptamt, 缩写 WVHA)。德国*党卫队主要下属机构。负责控制所有党卫队属下的工矿 企业。1942 年 3 月起管理集中营和灭绝营。处长为波尔(Oswaldpohl,1892 —1951)。该处掠劫集中营囚徒的大量私人财产,为党卫队筹集资金。 
党 卫 队 巩 固 德 意 志 民 族 委 员 会 ( ReichskommissariatFürdieFestigungdesdeutsclienVolkstums , 缩 写 RKFDV)德国*党卫队主要下属机构。1939 年 10 月 7 日德国侵占波兰后,希 特勒下令成立。希姆莱任专员。委员会最初领导*党卫队种族和移居处及党卫 队德意志人联络处。后希姆莱增设下属机构,包括中央土地处、中央外来移 民处、德国再移居托管公司等,实施国外德意志人移居*大德意志国的计划, 在占领区剥夺和驱赶斯拉夫人,对所谓“劣等种族”进行奴役,送往集中营 或灭绝营。为德意志移民提供空间。 
蚊式飞机(Mosquito)英国双引擎上单翼双座军用飞机。1940 年试飞。 翼展 54 英尺 2 英寸,机身长 40 英尺 9 英寸,高 15 英尺 3 英寸。升限 2.95 万英尺,航程 1700 英里,最大时这可达 425 英里。有 3 种主要类型:(1) 轻型轰炸机。可载弹 1000—4000 磅。1942 年 5 月起服役。装上“欧波”导 航仪以及燃烧弹之后,用作为重型轰炸机指示夜间轰炸目标的导航飞机。(2) 歼击机。装有 4 门 20 毫米机关炮和 4 挺 7.69 毫米机枪,以及 8 枚 60 磅火箭。 广泛用于袭击欧洲、地中海和远东地区敌占区内的火车、桥梁等目标。曾击 毁 60 枚*V—1 火箭和约 600 架德国飞机。(3)侦察机。1941 年 6 月首次飞 行,用于空中侦察摄影,后不少该机种由轰炸机改装成侦察机,曾掇取德国* 佩讷明德的照片而证实 V—1 火箭的存在。 
恩斯特(KarlErnst,1904—1934)德国*冲锋队头目之一。曾当过旅馆 侍者和咖啡馆保镖。1923 年加入纳粹党,逐渐成为*罗姆的密友。1931 年 4 月任柏林和勃兰登堡冲锋队头目。次年当选国会纳粹党议员。1933 年 2 月 27 日晚,率 10 名冲锋队员从戈林宫邸经地下暖气管道潜入国会大厦纵火,直接 制造国会纵火事件。同时私设集中营,大肆迫害民主人士。1934 年初升任党 卫队旅队长并进入冲锋队最高领导层。同年 6 月 30 日在*罗姆事件中被处决。 
恩菲尔德式步枪(Enfield)美英步兵武器。由英国思菲尔德皇家小兵 器制造厂模仿*毛瑟枪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在美国投产,1917 年改进 定型为 M—917 式。口径 7.62 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英两国军队 内继续使用。 
   [丿] 
钱永铭工作日本政府与中国国民政府之间的和谈活动之一。1940 年 8 —11 月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通过浙江财阀、交通银行总经理钱永铭,与国 民政府进行秘密接触。11 月 13 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与汪精卫政权之间缔结 的*《日汪基本关系条约》,并以此为诱饵,企图促使蒋介石政府屈膝。但国 民政府仍坚持日方撤军和不承认汪伪政权的条件。松冈遂下令中止钱永铭工 作。11 月 30 日《日汪基本关系条约》签署,日本正式承认了汪伪政权。 
铁托(JosipBrozTito,1892—1980)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反法西 斯民族解放斗争领袖。原名约瑟普·布罗兹。1910 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20 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历任区委书记、萨格勒布市委书记等职。1928 年因 领导游行示威被捕,判刑 5 年。1934 年出狱,化名铁托,任克罗地亚省委委 员,12 月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35 年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书记处 候补委员,化名瓦尔特。1940 年任南共总书记。1941 年德、意军入侵南斯拉 夫后,领导全党组织抵抗,任军事委员会主席。5 月铁托初在各地区党的活 动分子代表会议上,确定立即准备起义的方针。苏德战争爆发后,召开中央 委员会,决定成立人民解放游击队总部,出任总司令,并立即举行起义。七 月起义后,随总部迁往塞尔维亚乌日策,领导全国抵抗运动,并将总部改为 最高司令部,出任司令官。努力建立各民族各阶层统一战线共同抗敌,曾与 米哈依洛维奇谈判,争取*切特尼克合力抗德,后又与*米哈依洛维奇匪帮进 行艰苦斗争。积极争取外援,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粉碎敌人多次攻势, 壮大人民武装力量。1913 年 11 月当选为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即临时 政府)主席。同年被授予南斯拉夫元帅称号。1944 年与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谈 判,两次达成《铁托—舒巴希奇协议》,取得盟国承认,1945 年 3 月成立民 主联邦政府,出任部长会议主席、国防部长和南斯拉夫武装力量最高指挥。 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