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国防部副部长。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硬币(Coin)1943 年美军在南太平洋实施反攻的作战计划代号。1943 年 4 月由*麦克阿瑟和*哈尔西主持制定。规定到 1943 年底为止,西南太平洋 和南太平洋美军协同作战,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实施 13 次登陆,攻取伍 德拉克(Woodlark)、新乔治亚(NewGein)、布干维尔(Bougainville) 等岛屿,以及新几内亚的莱城(Lae)和萨拉莫阿(salamaus)等地,最终在 1944 年初完成对日军基地拉包尔的钳形攻势。原定 5 月 15 日由麦克阿瑟所 部攻取伍德拉克等岛作为第一次行动,后因舰船短缺推迟 1 个月。 
 硫黄岛战役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攻占硫黄岛的战役。硫黄岛为小笠原 群岛中的主要岛屿,位于本州至马里亚纳群岛之间,战略地位重要。日守军 以第一○九师团为核心,约 2.3 万亲人,飞机 30 架,由栗林忠道中将指挥。 主要防御地带元山地区筑有永久性工事和长达 18 公里的坑道。美军主力为两 栖第五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三师、第四师和新第五师,约 61 万人,支援舰 艇 800 余艘,飞机 2000 多架,由*史普劳恩斯指挥。1944 年 12 月 8 日起, 美军对硫黄岛实施全面海空袭击,投弹 6800 吨。1945 年 2 月 16 日起,美舰 队连续实施 3 天炮火准备,同时加紧空袭日本本上以转移日军的注意力。19 日清晨,在 7 艘战列规、4 艘重巡洋舰、3 艘轻巡洋舰和 10 艘驱逐舰炮火的 掩护下,美军两个师 3 万余人在岛东南陆续登陆,遭日军顽强阻击,当天伤 亡 2420 人。次日美军占领千鸟机场,切断全岛南北交通,并在后续部队支援 下深入腹地。24 日,美军后续的 1 个师登陆完毕。27 日日军被迫后撤岛北, 3 月初仅残存 3200 余人,但仍负隅顽抗。3 月 16 日,美军宣布占领全岛,但 此后仍有零星战斗。此战日守军几全体战死,美军阵亡 6812 人,负伤 19189 人,非战斗伤亡亦达 2648 人。 
 雁翎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水上抗日武装。1939 年秋,由中共安靳县委 组建。因防止枪膛内火药被水打湿,在每支枪的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根雁 翎而得名。该队出没于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带的白洋淀上, 配合八路军作战,破坏日军的水上交通线。曾利用苇塘的掩护,粉碎日军 130 多艘汽船和几千兵力对白洋淀的水陆大“扫荡”。至 1943 年共作战 45 次, 歼敌 275 人,俘敌 500 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1944 年又集中大批小船构 成浮桥,协助八路军主力跨湖进行反攻作战。 
 雁宿岩战斗1939 年八路军在河北省涞源县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是 年 10 月下旬起,日军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11 月 3 日,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率 6 个团和 1 个游击支队,在雁宿岩、 三岔口地区,伏击自涞源城向银坊镇进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一大 队,全歼辻村大佐以下 530 亲人,俘虏 9 人,迫使出动“扫荡”的日军缩回 涞源城。 
 雁门关伏击战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在晋北对日军的两次伏击战。1937 年 10 月 18 日,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秘密集结在雁门 关南侧黑石头沟公路两侧高地,伏击由大同至代县的敌运输部队。是日 10 时许日军汽车 50 辆进入伏击圈,经 3 小时激战,毁敌汽车 20 余辆,毙伤敌 300 余人。20 日,该团以一部收复雁门关、另一部破坏广武至太和岭的公路。 21 日,该部再次在黑石头沟公路伏击日军、歼敌一部、毁汽车 10 余辆,截 断大同至宁武、代县的交通线,支援了友军的*忻口战役。 
 提尼安岛登陆战*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美军攻占提尼安岛的战役。提 尼安(Tinian)岛位于塞班岛以南 4 英里,由角田觉治海军中将指挥的日军 第五十联队及第一三五联队的一部,约 1 万余人驻守。美军对该岛连续 43 天发动海空攻击后,于 1944 年 7 月 24 日在岛北海岸登陆;当晚日军进行反 扑未逞,伤亡惨重。美军主力以优势兵力,自北向南推进,粉碎日军的抵抗, 于 8 月 1 日占领全岛,但日军残余仍顽抗至 11 月。此战日军 6000 余人被击 毙,美军阵亡 389 人,伤 1816 人。 
 援 助 盟 国 保 卫 美 国 委 员 会 (nitteetoDefendAmericabyAidingtheAllies)见“怀特委员会”。 
 雅尔塔协定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5 年 2 月 11 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签订的秘密协 定。主要内容为:苏联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 2 个月或 3 个月内,将 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 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 1904 年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交还苏联,大连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 越权,恢复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并保证苏联 的优越权;(3)干岛群岛交予苏联。苏联则表示准备和中国政府签订一项友 好同盟条约。该协定直至 1945 年 6 月 14 日才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同年 8 月 14 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代号“阿尔戈”。大战期间第二 次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1945 年 2 月 4—11 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 尔塔举行。从 1944 年下半年起,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美、英、 苏三大国都迫切需要就结束欧战、打败日本和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协调彼此 的政策,解决它们之间日益暴露的分歧和矛盾,以保障继续团结合作进行战 争和安排和平。是年 10 月,*丘吉尔—斯大林会谈前夕,罗斯福致函斯大林 提出再次举行三大国首脑会议。经数月的酝酿和准备,终于举行了此次会议。 出席者除三国首脑外,还有霍普金斯、斯退丁纽斯、艾登、莫洛托夫和三国 的军事领导人。会议主要讨论下列问题:(1)协调最终击败德国的计划。(2) 处置德国的问题。决定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折除德国的一切军事设施 和取缔纳粹党;由盟军分区占领德国,在柏林设立盟国对德营制委员会以协 调管理工作,并同意法国参加占领和管制;德国必须尽可能用实物赔偿对联 合国家所造成的损害,并在莫斯科成立德国损害赔偿委员会,研究赔偿的数 额与方法。(3)波兰问题。对于波兰的疆界经过激烈争论,最后确定东边依 照寇松线,但在若干区域作出有利波兰的 58 公里的逸出;波兰将在北方和 西方从德国获得领土补偿,其范围应征询新的波兰统一政府意见,并待和会 最后确定波兰西部边界线。对于波兰政府的组成,也经激烈争论达成协议: 现今在波兰执行职权的临时政府,应在更广泛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国内 外民主领袖;由美、英驻苏大使会同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与波兰各有关方面磋 商,根据上述方针改组现政府,改组后的政府应保证尽连按普遍与无记名投 票的方式举行自由选举。(4)联合国问题。会议着重讨论解决*敦巴顿橡树 园会议遗留的问题,通过在安理会确定接纳和开除会员国、停止和恢复会员 国权利、选举秘书长。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和制止对和平的破坏等问题上,实 行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在苏联的强烈要求下,美、英表示支持接纳乌克 兰和白俄罗斯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5)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经斯大林 与罗斯福会谈,2 月 11 日并邀丘吉尔共同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在维持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与恢复 1904 年前俄国权益的条件下,苏联在 欧洲战争结束后 2—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此外,会议还讨论了托管制问 题,并就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欧洲国 家的问题交换了意见,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决定苏、美、英外长 每隔 3—4 个月根据需要在三国首都定期会晤。会议最后签订了《克里米亚议 定书》和《盟国关于处理战俘和平民问题的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 公报》。此次会议协调了盟国最后击败德国的战略计划,决定了苏联参加对 日战争,就战后的欧洲和世界问题作出了安排,对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表现了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隐藏着 美、苏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 
雅加达海战即“巴达维亚海战”。 
雅伊策会议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大会的第二次会议。1943 年 11 月 29 日在雅伊策(Яице)召开。全国各民族和地区的 250 名全权代 表中有 142 名冲出包围抵达雅伊策,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南斯拉夫反法 西斯人民解放大会为最高立法和行政代表机关;成立*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 会,行使临时政府职权;禁上*彼得二世回国;重新审核流亡政府在国外以南 斯拉夫名义签订的国际条约,今后流亡政府签订的条约一律不予承认;确立 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制原则;在人民解放军中实行军衔制,授予铁托“南斯拉 夫元帅”称号。此次会议为新南斯拉夫的国家机构奠定了基础,后 11 月 29 日被定为南斯拉夫国庆日。 
雅利安条款(Arierparagraph)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法律。1933 年 6 月 80 日正式颁布。主要内容为:禁止犹太人经商;禁止犹太人任国家机关职 员、教师和军人,限制其从事自由职业;凡无二至三代雅利安家谱的德国新 教徒(在纳粹德国被称为“犹太基督教徒”)均须退出教会。“德国基督教 信仰运动”宣布接受该条款,“明认信仰教会”则宣布抵制。 
雅典总罢工大战期间希腊首都雅典人民反对德国占领军而举行的罢 工斗争。1943 年初,雅典人民获悉德占领军将在城市居民中实施强制性劳动 和驱使大批青壮年去德国服苦役的消息后,奋起斗争。2 月 24 日,10 万雅典 居民举行罢工和游行,3 月 5 日首都和其他城市 30 余万居民加入罢工行列。 总罢工逐渐扩及到萨洛尼卡等地。雅典人民一度攻占傀儡政府劳动部,销毁 将流放德国的希腊工人的名单。罢工期间,市民与占领军及警察发生冲突, 共有 18 人死亡,100 余人受伤。占领当局慑于人民的反抗,被迫放弃强征工 人去德国服苦役的计划。 
雅科夫列夫①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雅科夫列夫(Никола йДмитриевичЯковлев,1898—1972)。苏联总军械部部 长(1941—194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沙俄军队服役。1918 年加入红军, 参加国内战争。1923 年加入俄共(布)党。历任白俄罗斯、北高加索和基辅 特别军区炮兵主任。参加过进军西乌克兰和苏芬战争。苏德战争期间任总军 械部部长,主持保障军队武器弹药的工作,组织研制新式军械和弹药。1944 年获炮兵元帅衔。战后曾任炮兵第一副司令、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和国土防空 军总司令等职。②亚历山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