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家人送一些吃穿用度和例银给敏姐儿,而且鼓励锦姐儿和玉姐儿与敏姐儿通信。因此虽然多年不见,但是感情却越发紧密,通信的话题也是轻松随意很多,敏姐儿经常提到她的读书生活,因此锦姐儿和玉姐儿基本都知道与敏姐儿相熟的好友都有哪些了。

“妹妹,妹妹。”门帘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锦姐儿放下信,有点人小鬼大地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姐姐,在别人跟前最是贞静端庄,只有在自己面前才是如此不稳重。正想着,已有小丫鬟帮忙打起帘子说,“大小姐来了。”

玉姐儿似乎走急了,有点喘气儿,锦姐儿赶紧说,“姐姐先站着平平气,别急着坐下。”

身边的大丫鬟四喜嗔道,“亏得二小姐是大小姐的亲妹妹,不然这话叫别人听了,还以为二小姐多不满意大小姐呢。”

玉姐儿站着深呼吸了几下,“她怪道理本来就多。”说完,就脱鞋上炕,坐在锦姐儿对面,拿起锦姐儿面前的信,又丢了一封信过来。

玉姐儿很羡慕敏表姐在书院的生活,因此每次敏表姐来信,都会急忙赶过来一起看信,把敏表姐给自己的这份还有给锦姐儿的那份一起都看了。看完还会与锦姐儿讨论半天。与锦姐儿不同,玉姐儿学的东西没有那么庞杂,而且对诗词兴趣最大,因此她的字和作诗能力很强,再在苏夫人的高压政策下,女红和厨艺虽然不是玉姐儿所好,但是也保持了上佳水平。不过依锦姐儿看,自己这个姐姐最强的还是理家能力。从四年多前开始,玉姐儿已经开始跟着苏夫人学习处理家务事。锦姐儿这几年旁观着,觉得在这上面的天分真好,自己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得益匪浅。

锦姐儿也不多说什么,一目十行看了敏表姐给姐姐的信,内容大同小异,只是针对玉姐儿上回回信有了变化。也重点说了邀请参加及笄礼的事情。

玉姐儿那边也看完了给锦姐儿的那封信,两姐妹交换了下眼神,都很惊喜地开始讨论“去书院”的事情。玉姐儿还有点担心苏老夫人不会答应她们去书院,锦姐儿就安慰她,“娘亲和祖母都接到了敏表姐的来信,敏表姐这么多年都是生活在书院,这次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及笄礼,祖母一定不会拒绝的,说不定她老人家也会去呢。”

玉姐儿这才笑逐颜开,和锦姐儿笑嘻嘻说起了,这次去书院希望能见到什么人,要送什么礼物等等。

晚饭是在正屋跟苏夫人、苏老爷一起用的,饭后,大家坐在厅堂闲聊,苏夫人提了这事,“敏姐儿来信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及笄礼,这孩子这几年着实可怜,一个人生活在书院,这次既然有这个机会,你们的祖母也说了,我们都去给她撑面子,都穿得漂漂亮亮地去。”

锦姐儿嘴巴张成了O型,“祖母也去呀?”

玉姐儿则问,“姨妈也跟我们一起去吧?”

苏夫人说,“已经派人去问过了,你姨妈也去,还说要带着她大媳妇去。”文表哥今年春天刚成的亲,妻子是江南大族宋家的嫡出女儿,从杭州远嫁到京城。锦姐儿她们也去吃了喜酒,看过这给表嫂,典型的江南美女,与文表哥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现在才是四月二十,离敏姐儿的及笄礼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不过苏夫人也很兴奋,已经跟女儿谈起了出行的衣着问题,还表示明天让裁缝上门,要替大家各做两套新衣裳,出门的时候穿,还要做两套给敏姐儿。还有及笄礼的礼物也需要挑选,她打算带着两姐妹去京城最大的珠宝店去挑选礼物。

锦姐儿和玉姐儿在一边早坐不住了,一个人一边霸着苏夫人,吱吱喳喳讨论着细节。苏老爷在旁边咳嗽了两声,“敏姐儿虽然是一个人,又是生活在书院,但是书院中良师益友还是有的,你们不用太担心她,到时候我这边也会送上一副名画给她。”苏夫人拉着两姐妹的手,“妾身在这里替敏姐儿多谢老爷了。”然后想着要服侍丈夫歇息,这才让两姐妹先回去休息,等第二天再细细斟酌。

 第十七章 出门

第十七章 出门

此时,苏夫人正坐在炕上,靠着大迎枕,与近身服侍的马妈妈说着明天出门的事情。说了一会,马妈妈就出去亲自安排明天出门的各种事务去了。

在这个朝代,官宦人家的女子一般都困在后院那四堵墙中,很少有机会可以出门,包括一般仆妇。因此夫人要带两位小姐出门的消息一传出去,不只是两位小姐院子中的下人心猿意马,连正房里面的丫鬟婆子都喜气洋洋地争着出门服侍的机会。

不过不管底下的人怎么去钻营,正屋里面都是静悄悄的。苏夫人闭着眼睛想着事情,屋里伺候的丫鬟都屏息守在一旁,轻轻给她打扇。

家里三个孩子都已经说了亲事,剩下的两个这两年也要开始说亲了,因此苏夫人除了要考虑未来三个孩子成亲的事情,还得考虑给两个小的说亲的事情。

瑾哥儿的未来媳妇儿是甘肃总兵的嫡出大女儿曹三娘,是大舅舅出面保的媒。

瑜哥儿的未来媳妇儿是已经致仕的吏部尚书邓老的嫡孙女邓蝉娘,他们一家如今回了老家福建。

玉姐儿的未婚夫则是苏家通好贺家的二少爷。贺家虽然没有跻身京城五大世家,但是在京城也算是根深叶茂,从前朝到如今,一直屹立不倒。他们家做官的不多,而且官职不会很高,但是每一代都有人才考中秀才、举人,甚至进士。更加独特的是,他们家做生意做得很好,不算最大的,但是生意一直很稳,因此他们家很多男的,都帮着家里处理全国各地各种庶务,不管分多少次家,基本每一房生活都算富庶。何况贺家一般不鼓励子孙纳妾,因此不管内院和外面都很稳定。苏夫人就是看中贺家这个好传统,所以将玉姐儿许给了他家。

那贺二少爷虽然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全部家业,但是也是嫡子,已经是秀才身份,今年打算考举人,跟瑜哥儿一样,也在谨习书院读书。两家约定等玉姐儿明年春天及笄后,就正式办婚事。

玉姐儿在院子中也挑好了布料和衣服样式,她身边大丫鬟金橘正在收拾屋子,“奴婢已经将姑娘最新绣好的活计收拾出来,下次夫人检查的时候,一定会很高兴的。”自从说了亲事后,玉姐儿就被勒令赶工亲手绣自己的喜服等结婚用品,图个吉利。因此当金橘提到的时候,玉姐儿忍不住红了脸,装作没有听见,拿了卷书,靠在美人榻上看。

第二天早上,锦姐儿和玉姐儿去给苏夫人苏老爷请安,跟父母一起吃了早餐后,然后又去给祖父祖母请安。苏老夫人知道今天她们要出门,好好叮嘱了一番才放了她们回院子。回到院子重新梳妆打扮一番后,母女三个坐车到了最繁华高级的东大街。

虽然是上午,但是当锦姐儿从马车出来的时候,看见大街上已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苏夫人带她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专门卖首饰的凌霄阁,听说这里不只是国内的产品,还有一些舶来品,异域风情十足。锦姐儿和玉姐儿慕名已久,但是都是第一次踏足这里。

凌霄阁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方便客人的马车停留,仆妇下人们不能进入凌霄阁大堂,只能在院子里面等待各自的主人。主人们进了凌霄阁厅堂的大门,迎面是一座很大的假山,上面有水流下,底下是养着鱼的池子,挡住了进门客人的视线,在这里男女客人要分开走了。

男客人从左边进去,女客人从右边进去。因为光临这里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而富贵人家的女眷都不宜抛头露面,所以不合适跟其他男客人同处一室,凌霄阁干脆立了这个规矩,女客这边空间很大,摆出来的首饰众多,还有休息的场所,可以慢慢看,甚至停下来喝茶吃点心,聊聊天都行。男客那边虽然空间不算很大,但是也有独立的休息室,让男客人除了挑选首饰外,还可以静静等待女客人。

男客区的接待人是男子;女客区的接待人则都是女子,她们年纪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的都有,年纪越长的经验见识越多,年轻直接叫名字,年长的都是姓氏加主事二字,比如昨天去了锦姐儿院子的丘主事,就是这种等级,当然丘主事不是凌霄阁的,而是彩衣坊的,但是基本规则大同小异。

苏夫人今天带着锦姐儿和玉姐儿来这里,除了想好好为女儿和敏姐儿挑选一些好的礼物之外,也想着让女儿们长长见识。再说在这里也能偶遇一些同等阶层的夫人小姐们,也是社交的好场所。

苏夫人母女三个被迎进右边,可能是上午的原因,店内客人并不多,加上这里地方又大,显得客人零零落落的。苏夫人便潜下心来带着女儿逐一看过去,她们先看了发簪区,锦姐儿看得眼睛都不眨,她前世对这些珠宝设计就很有兴趣,平时在家里也画过一些珠宝的样式,有的也让匠人帮忙打制,如今能看到全国最有名的首饰珠宝零售商、经销商,恨不得把每一根簪子的样式都复制到自己脑海中。在她心中也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开一家自主设计制作的首饰店铺。也许还有更多产品,不过必须小心翼翼掩盖前世的痕迹,免得惹来横祸。

看了一圈发簪区,苏夫人挑选了三根簪子,结果在耳环区就碰见了一位大熟人,原来是三舅母也带着筱姐儿和清姐儿在这里挑选首饰。

筱姐儿已经出嫁,如今是陈阁老的孙媳妇,清姐儿也说了亲事,听说后年也要出嫁了。在场的还有一位小姐,是陈倩然的堂妹。看来筱

姐儿和自己的母亲约好一起来凌霄阁,顺便带着自己的姑子一起出门。

几位女人碰到一块,自然有很多话要说,苏夫人先发出邀请,“三嫂,我们先挑首饰,一会挑好了,找个地方一起用午饭,好好聊聊。”楚三夫人自然愿意,好不容易出门一趟,能玩久点就玩久点,反正家里不是她当家做主,也不是那么忙碌。女眷见面那可是互通消息的好机会呀。她们约好看好就在凌霄阁等对方。

发簪区、耳环区、项链、手链区、异域区一圈下来,锦姐儿还好点,苏夫人和玉姐儿都有点站不住了。一直负责接待她们母女的一位年轻的女子,叫小蝶,长得白白胖胖,笑容甜美,一路下来,说话虽然不多,但是每次说话必是说到点子上,好几次让苏夫人忍不住多要了几个样式。锦姐儿不禁暗暗佩服这凌霄阁果然会做生意。

这名唤小蝶的看见她们都面露倦色,便招呼她们到一处静室稍作休息,然后将刚才苏夫人看中的首饰通通送过来,让苏夫人再仔细考虑。还递上了多本画册,“刚才夫人看过的那些首饰在画册里面都有眷画,夫人和小姐们可以慢慢细品。”然后退出到静室门口等待呼唤。

苏夫人三个人狠狠喝了好几杯热茶,才缓了口气。锦姐儿虚抹了下额头,想着,女人逛街真是疯狂呀,这样转一圈下来都快一个时辰了,平时在家那里站过这么久,看来还是得继续加强锻炼。

苏夫人刚才一共挑了簪子三根、耳环五对、项链手链共八条;还有玉姐儿看中的一对玉镯。锦姐儿则没有看中什么,她的心思都放在了每份首饰的样式研究上,不过苏夫人要求两姐妹必须得自己挑至少一份首饰,苏夫人是想锻炼一下她们的眼光,因此锦姐儿还是要了一根样式最简单的簪子,这是一根通体白润的白玉簪子,似乎是从一整块玉中抠出来的,一种温润的遗世独立的美。锦姐儿很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