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命令大家放慢行军速度,潜伏自己的影踪,跟在那支神秘军队的后面,看看情况再做打算。为了防止后面还有情况,他留下了几个人在通往京城的必经路旁,如果遇到折返京城的其他京郊大营的军队,提醒对方放慢速度,等待确认情况,如果遇到神秘军队,就速速派人追上他们汇报。

事实证明,许承周这个安排十分英明。首先他留下的人手等到了陈大人率领的回京军队,然后两支队伍会合。其次,他在追踪前面那支队伍的时候,发现对方并不是中原人,而是披着中原军服的草原王庭的敌军。

许承周与陈大人停下脚步商量,毫无疑问,这批敌军是直扑京城的,后面会不会有更多敌军,还是未知数。由于敌军是他们人数的十倍以上,不适合硬碰,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排除探子刺探军情,并且最好能穿越他们,赶回京城报信。

许承周和陈大人决定分开作战,一队绕到东北方向,一队往南边绕道,但是他们排除的探子通通有去无回,而且对方受到探子的刺激后,不但派出更多的探子,还频频派出小支队往回走搜索敌情。许承周他们只能隐藏踪迹,与敌军的小支队绕着走,如此一来,前进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阻扰,也没有办法将信息送回京城。

敌人太过于强大,许承周和陈大人不约而同选择了保存实力,等待合适的机会从后面痛击敌军。他们艰苦地跟着前面的敌军周旋着曲线前进的时候,不仅要提防前方的敌军发现他们踪迹,来个迎头痛击,还要提防被他们甩到后面的敌军小支队。

不过前面的消息送不出去,但是后面的消息还是可以送进来的。留在后面刺探消息的探子能轻松避开敌军小支队的搜寻,而将后方的信息送进来。

在快要到达京郊的时候,前方的敌军突然不再推进,潜伏下来,许承周他们只能也跟着潜伏下来。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二日了。

许承周没有想到自己的妻子促动了京城派出探子,并与敌军的先头部队遇上,死伤惨重,但是终于还是有人逃回京城,将信息告知了太子。因此,在敌军潜伏的时候,京城已经迅速做了调动安排,在京城四周布置了很好的防军。

本来敌军是打算趁着除夕的时候,大家放松警惕心,再突然进攻京城的,这样的突袭,预计能在三日内彻底攻陷燕京,活捉皇帝和太子。但是没有想到蝴蝶在此扇动了翅膀,不只是后面被召回京的两支军队,暂时没有被他们剿灭,前方的目标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并迅速做了很牢固的防守。三日攻下燕京已经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惨的是他们被逼提前进攻,这与原来的计划发生了偏差,影响了后面的战事安排。

 第九十九章 突围

收费章节(12点)

第九十九章 突围

这一切都发生得十分迅速,秦王那边本来与幕僚都定好了毒计,就等着京城被围后,迅速出兵,并在“支援京城,救出皇帝”的旗号下,迅速夺下沿途官府的军权,这样能以最低的代价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最重要的四个地区的掌握权。然后再挟天子以令诸侯,顺利完成皇朝更替,在耗费最少兵力财力的情况下,登基做皇帝,只要当上了皇帝,以他名正言顺的皇子身份,天下百姓应该可以很容易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自从计划中出现了几个小瑕疵后,导致了一连串的不顺利。首先,京城外的草原王庭的军队被迫提前进攻,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河北、山西、陕西的官府也得到了消息,并迅速做了防备的反应。如此一来,秦王无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握三地的军权。虽然他也按照原计划起兵,但是大家都知道朝廷没有命令下来,作为封地的皇子起兵,怎么说都是一种谋逆,虽然后来秦王还是成功相继夺取了三地的军权,但是耗费了他们不少时间和兵力,等到他好不容易将战线推进到山西与河北边境的时候,形势已经有了逆转。

山西与河北之间有许承周、陈大人带领的军队,还有三地官府其他逃窜后,再拧成一股的合并军队,他们依仗着地势,不与秦王私军迎面痛击,反而是晚上神出鬼没,让秦王的兵马晚上睡不好觉,白天虽然能赶路,但是晚上的骚扰,大大拖疲了秦王私军的作战能力。

而且京城的调军命令,居然穿越了草原王庭军队的包围,全国各地的军队已经在京城的调控下行动。云贵的大批援军、四川、湖北、甘肃、河南、山东的官兵也在逐渐逼近,形成一个包围圈。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另外两支支援边关的军队也接到君命,从后方逐步扫荡秦王的势力,大大打击了秦王私军的后勤补给;而浙江、福建的援军直接通过海上,准备在通州登陆;辽东的援军已经到达京城北面,与京城的守军夹击北面的敌军。

秦王兵马和草原王庭敌军形势严峻起来,整个皇朝的东北部形成了奇异的五个包围圈。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希望战争可以尽快结束。秦王和草原王庭的军队,粮草补给问题很严峻;中原的皇朝也不希望战事拖延到春天,因为少了大雪封山的天然屏障,边关的外敌难免会趁机入侵,举国差不多一半的优秀兵力都在这个战场了,这个险,大家都冒不起。

处于五个包围圈最中间的许承周他们,处境最为艰难。他们本来就没有携带太多的粮草在身,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问题已经变得严峻。前方的敌军虽然已经不再分出兵力来对抗他们,但是许承周带领的兵马实在对于敌军来说实在是人数太少,怎么也无法成功穿出敌军的大部队,与京城守军会合。

冬天的山林,粮食短缺,在林子中转一圈,动物也看不到几个,只能往大雪底下挖一些草的根部来吃,军马由于粮草短缺,相继倒下,许承周他们就靠着吃草根、马,偶尔逮住几个山林中冬眠的动物来维持。不过后来所幸许承周他们在山林最深处发现一处已经结冰的山潭,每天他们就凿开冰,抓鱼来吃,总算是有效阻止了士兵活活被饿死的最坏局面。

与饥饿一起威胁许承周他们的是秦王的兵马。秦王要与草原敌军会合,就必定会与许承周他们狭路相逢,即使为了生存,许承周他们也不得不奋力对抗。

由于死伤太大,许承周只好带着部下往山岭深处且战且退,然后也不再与敌军正面冲突,隐藏起来伺机抢烧对方的兵器、粮草。

虽然这些骚扰都不是很大规模,但是也让敌军很是恼火,他们正在全力对抗前方的敌人,实在无法分出兵力来跟许承周他们玩绕圈子的游戏,他们只好增多人手,加强了对粮草、兵器的保护。而许承周那边,偶尔成功抢到一些粮食也足够继续支撑下去。

陈大人那边的队伍也没有全军覆灭,他们在偏北方,许承周在偏南方,各自选择了险要据点隐藏起来,他们之间有探子相互联系。所以每次突袭敌军的后勤,他们都是联手出击,根据具体的每次情况,来安排一方负责吸引敌军注意力,一方负责烧毁敌军的后勤储备。

战争艰难进行到二月初的时候,秦王兵马和草原王庭敌军的粮草由于消耗大,补给无法跟上,已经几乎耗尽,为了保存实力,双方高层的观点开始出现冲突。秦王那边当然希望可以继续打下去,草原王庭的军队却心生退意,并开始有计划地往战线的北方转移,计划撤入大草原。这样一来,京城外面整条战线的南方开始出现缺口,许承周和陈大人终于趁机与京郊的大军会合,并带回在艰苦对峙中摸到的敌军信息。

秦王对于草原盟军的撤退,大为恼火,但是后方已经收到打击的秦王私军,也开始变得不再稳定,粮食短缺问题开始蔓延,士气受到打击。胜利就差几步,秦王实在不舍得就此放弃,就决定继续作战,并派了说客去跟草原王庭的军队谈判。

许承周、陈大人与左小将军会面后,被安排回家休整一段时间,再向兵部报到,听任兵部的最新安排。

当许承周再次出现在许府的时候,大家已经认不出他的模样。许府的大门在许承周的近卫拍打了好几下后,才有人来打开,许承周和他的近卫虽然已经在营中换了一套新装,但是整个人都极度消瘦,胡子头发都十分长,门房的管事担心是诈骗,不肯让他们进门。还是刘管家亲自过来,才确认了的确是自家的老爷,赶紧迎了进去。

由于京郊的大片面积都还在官府势力的掌控下,所以京城内部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粮荒情况,官府逐渐接手了城内百姓的粮食安排。但是快两个月的围城,就连许府、苏府这些事先有准备的人家,有些粮食也变得需要依靠官府的安排。之前慷慨施粥的各个府邸的施粥棚都已经变成官府全权接手的临时机构。

浩哥儿在这两个月中表现得特别乖巧,苏锦肚子中的孩子也是如此。这天,苏锦正在炕上与浩哥儿玩讲故事的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苏锦先将故事讲给浩哥儿听,然后浩哥儿再讲给苏锦肚子中的小宝宝听。

浩哥儿很喜欢玩这个游戏,这样让他特别有做哥哥的感觉,每次他都很认真地听苏锦讲故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故事改得简短,按照小孩子的思维再讲出来,还是趴在苏锦肚子旁边大声讲的。

奇怪的是肚里面的小宝宝也很习惯浩哥儿的声音,每次听到都会很给面子地伸伸胳膊、踢踢小脚,或者撅撅小屁股,把浩哥儿逗得乐此不疲。

苏锦这天讲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浩哥儿听完后,想了半天,然后才一本正经地把自己的嘴巴对准苏锦的肚子说,“光光在玩,弟弟掉进缸,光光砸烂缸,弟弟就爬出来了。”虽然词语、句子很简单,但是还能押韵,把苏锦和周围服侍的仆人听得哈哈大笑。

正在这时候,院子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声,苏锦皱了皱眉头,围城这么久来,家里面从来都没有发生过骚乱事件,这是怎么了?苏锦让秦嬷嬷出去瞧瞧是怎么一回事。秦嬷嬷刚出正房,就听见她惊喜的声音,“老爷?是老爷吗?太太,老爷回来了。”

苏锦惊喜万分,在九春的搀扶下,下了炕,浩哥儿早就一溜烟爬下炕,跑出屋外,杨妈妈和萍儿拿着他的鞋子追出去。

只听见浩哥儿响亮的叫声,“爹爹”,然后门帘一撩,就看见一个男人抱着浩哥儿走进屋子来。

苏锦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果然是许承周,只是他黑了、瘦了,脸上还留着个大胡子,身上的衣服虽然是整洁的,但是明显已经不大合体,空荡荡地挂在他身上。

苏锦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这是受了多大的苦,才能瘦成这样呀。她一边流泪,一边吩咐秦嬷嬷,“快去请一个大夫来给老爷瞧瞧,让厨房煮些热水来,老爷要梳洗,让冬嬷嬷做些好吃的,容易消化的上来。”

一口气吩咐了一连串事件,秦嬷嬷喜气洋洋地应下,安排去了。

上次许承周出门的时候,苏锦的肚子还没有显怀,现在回来,已经是七个月的身孕,肚子高高耸起。许承周想抱她,又担心自己的骨头咯着苏锦肚子里面的孩子。

他把浩哥儿放在炕上,从杨妈妈手上拿了鞋子,给浩哥儿穿上,打了打浩哥儿的小手,“大冷的天,怎么能不穿鞋子就跑出去呢?”

浩哥儿笑嘻嘻地抱着许承周的脖子,不肯撒手。苏锦亲自端了一杯热茶给许承周,许承周接过热茶,一口喝干,然后拉着她坐下,“让你辛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