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不如咱们到张家庄子问问,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没有?那里有个高人在呢,他们也愿意找个听话的人来坐这个位置,咱们这些现在衙门中的人,哪一个不听话?”

张明升说起张家庄子突然出主意,两个人过去问问,张家应该有办、法,新来的县令能给弄走,再弄个原来的人当县令不会太费事吧。

赵祥也是心中一动,却是摇头道:“张家最近事情太多,张忠又去考科举,他家花了不少的钱,汁接件,哪有夫管我们去了给人家添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难道就真的在等一个县令过来?我就盯上你那个位置了,不甘心;。

张明升丝毫不掩饰自己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

赵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总不能辞了不干,把位置让张明升,那他母亲会打死他的,母亲也是书香门第出来之人,指望他做大官,把家里的门面撑起来。

就在两个人为了下一任县令忧愁的时候。几个衙役赶辆车匆匆跑了过来,见到两个人擦把汗说道:“张县承、赵主薄,好消息,有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县承目光放到那辆拉货的车上,问道。

“主薄大人的好消息,主薄大人见曲辕犁用起来似乎稍有不顺,故此,略做改进,把原来的犁臂缩短了一些。并且增加了弯曲的程度,在扶手之上刻花纹。

如此一来,与耕地时调转方向更为方便,人受冲力更手上哪怕有泥沙也不用担心磨着难受,百姓们一致认为这个改进让人在耕种之时获益非浅,无数人将为此而增收粮食。”

衙役也不知道怎么练的,说起话的时候,满脸的恭敬之色,好象真的如他说的那般。

张明升与赵翔同时傻在当地,站着一动不动,眼睛看向那车上拉的犁,恍若梦中一样。

张明升最先反应过来,对着赵祥说道:“如何?张家庄子果然没忘了咱们,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一个政绩,快,马上回去写折子向上递,吉方兄,有了这个政绩,三水县的县令位置可就稳妥一些,快点升上去,别挡我的路。”

赵祥也不是那和不想做官的人,看着车上的新犁,不用猜也明白,张家不愿意上面再下来一个,县令了,已经烦了,这是推自己呢,再不知道怎么办的话,找根绳子吊死得了。

呵呵笑起来,直接就向衙门跑去,跑出去几十步又转身跑回来,对着衙役说道:“把这个犁带回去,我得画下来才行,不然怎么说,送来这么多,是不是还有周西虎那里的?快去送。又是春耕

“县令大人说的是,有周公子那边的小的这便安排人过去送,大人您请衙役同样高兴,连称呼都变了,把一个犁扛起来,跟着往回跑,其他的人把车上的犁向周西虎那里送去。

“千万别瞎喊,八字还没一撇呢赵祥愿意听这个称呼,却还要说一句。

“大人小的可没瞎说,这次若不是大人当县令,估计张家要生气了,上一次也就算了,这次还来个人,估计张家直接就能给弄走,张家的本事您还不知道么?。

衙役清楚主薄就是这么一说,继续奉承起来。

回到衙门,赵翔把文房四宝拿出,手哆嗦着想要研墨。却是使不上力气。张明升只好接过来“吉方兄,莫急,坐下歇歇,我这边的墨好了你再写

赵祥深吸了几口气,再也没有平时那种稳重了,他也想着不急,可能不急么?马上就要升官了,哪个。会不急?

张明升看着赵祥的样子,只好与之闲聊“吉方兄,只要你当了县令,县中账上马上就会有钱了,到时你可要小心,不该动的别动,张家那里可以给咱们东西和钱,但绝对不允许有贪墨的事情出现

“这是自然,衙门的钱是给百姓做事的,不是给我的。借我个胆子也不会动那钱,看看程县令就知道,只要好好做,到时张家给的钱绝对比贪的钱多

赵祥不用张明升说也知道该如何做事情,以前他也不曾贪钱,日子过的一般,现在日子好了,张家不时地送东西过来,再去贪百姓的钱,也太不象话了。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赵祥好多了,拿起笔手不再像刚才那样抖,照着新犁画出来个大概的样子,又把新犁拆开,每一全部件也画出来,心中怀着对张家的感激,若是不把功劳安在他的头上,张家自己也能用。

笔走龙蛇,一会儿的工夫,赵祥把新犁的事情写好,把改进的功劳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让他有些脸红,却还无法拒绝。

放下笔,把墨迹吹干,还没往信封中装呢,外面又跑进来一个衙役,喊道:“大人,好消息,这次大人一定能当县令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张家究竟想干啥

什么好消息”张明升步问道,刚才那个消息怀没有心旧人缓过劲来呢,这会儿又来个好消息,让两人觉得不好承受了。 //

“那个”毕构毕大人,亲写了一个折子,让走官驿给送到京中,说是三水县主薄与县承,思县中运输或缺,通河、扩渠可使船行,过本州至京城往来便捷。

此举,于满时排水有益,于旱时蓄水有易,于百姓安康有意,于赋税增收有利,乃大策,应予县令实职。必可安一方百姓,彰朝廷恩德。

大人,这条河是您让修的,不仅仅是把河给拓宽了,把淤泥清理了,还说动当地富户在两边设小歇亭台,供来往之人休息,并让百姓买卖于亭台两边以增家资,大人,您这才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啊。

如此做为又未花朝廷一文钱,您这样的若是不坐上县令的位置,谁还有这个本事?大人小的恭喜了。”

衙役按照那折子的内容说了一番,接着就开始道贺了。

“这这尚书大人怎么突然帮着我等说好话了?挖河的功劳也算我的?”赵祥有点不敢相信听到的事情,刚刚好一点,现在又哆嗦了起来。

他明白,自己再有一个功劳,县令的位置就稳稳当当了,谁也抢不去,不然把他安排到什么地方?他还是个主薄呢,又如此熟悉三水县,县令非他莫属。

“吉方兄稳住,这下知道张家的厉害之处了吧,连推两手,直接就把吉方兄给推到位置上去了,没想到啊,他们那么忙,竟然还有精力管着咱们这边,可尚书大人怎么能帮咱们呢,他来这里就是游玩啊

”。

张明升现在确定了,他就是主薄,让人家稳住,他自己说话的时候却带上了颤音。

过来的衙役给他解惑了“张家的人说,挖河挖集来的淤泥,别人不准动尚书大人已经写了折子,要告老还乡,准备在这边买点荒地,淤泥给老尚书留着了。”

“原来如此张明升和赵祥懂了,用那么多的淤泥还来的,那淤泥也不是他们的,归张家,看来是张家付出了一些代价。

“正好,两个折子一同递上去吧张明升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消息,有好消息。”刚刚说完这句话,外面又跑进来一个衙役,进门就对着赵祥说道:“县令大人小的有好消息。”

“又来了?”赵祥站了起来,用手扶着椅子背儿,看着衙役,等他说。

“大人,大人与县承感念县中百姓有许多在春耕后无事可做,故此,找尚家建了三个工坊,让百姓在闲暇之时有其他钱财可赚,并设三处工学堂,教化百姓生存之技,大人,快写折子吧

衙役挤了挤眼睛说道。

赵祥知道三个工坊和三个学堂,但那不是小候爷让人建的吗?怎么把功劳算在他身上了?

“小候爷难道同意了?”张明升直接问道。

“回主薄大人的话,那小候爷最近似乎与张家一同要建个船坞,可惜,船坞不在这边,不然的话,咱们这里,这里似乎河小了些,想来是因为这个。”

衙役把张明升的称呼也给改了,在那理解释起来。

“如此说来,又是张家用什么与小候爷换了?难道有那两手了,还不放心,要用第三手把这个事情稳下来,连带自己的升迁也稳一稳?”张明升对着赵祥说道。

赵祥点了下头“张家这回可真是煞费苦心啊,连着三手推出来,看看还有谁敢要这个位置?”

“大人,好消息,有好消息。”又一个衙役从外面跑了进来

张明升与赵祥此时觉得麻木了,重新坐回到椅子上面,在那里等待,该来的总要来,张家这是要干什么?一个接一个的过来,难道还认为县令的位置不稳?

又进来的衙役似乎跑的太急了些,在那里使劲喘着,就是说不出话。

“先歇歇,不着急,安然兄,你说张家那位高人怎么个打算?”赵祥示意衙役喝水,对着张明升问道。

“不知道,那位高人了得了,做起事情从来都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上哪里猜去啊,咱们能猜出来,岂不是也成了高人?怪不得候爷呆在那边就不回家,是想学点东西。”

张明升感慨地说道,他现在时张家庄子的那个高人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与赵祥说完,又对那喝完水的衙役道:“说吧,什么消息?”

“二位大人觉得三水县修好河,河中不稳,故此让人在半年内造船四十只,用于河上巡逻救急,并偶尔帮着运些积压货物,此等善义之举,当要立碑传诵,于小罗作刚下处立一石碑。

二位大人,恭喜恭喜,往后所有在和中被救被帮之人都会记得二位大人的好,把二位大人代代传诵。”

衙役把这次的消息说了出来,成立船队的事情。

“第四手了,张家究竟想如何?按理说,有那两个本已够了,冉必还推?”两个人这时又激动了起来,与先前的三个消息不同的是,这个事情做好了,两个人就能彰显于后。

“要不然咱们亲自过去问问,至少也得弄明白了才行,这么一次次的,总让人惦记。”张明升提议道。

“也好,问问也好,我也想不出来了,不晓得这是环环相扣当中的第几环?”赵祥一脸向往,他也想要去张家庄子拜高人为师了,哪怕能学到一点点,也比他现在厉害,这才叫手段啊,让人明明看着,就是猜不出其意。

“好消息,大人,有好消息。”又来了。

“不用恭喜了,有什么消息直接说,我们知道了,我们一个县令,一个主薄,跑不了的。”张明升不准备听什么道喜的话了,让衙役直接说。

衙役愣了一下,看到屋子中一直没有离开的其他几个衙役,笑着说道:“二位夫人与老尚书为教化百姓,专门在土桥村划地建一书院,并请欲致仕的毕构毕大人主持一应事情,于商户筹钱修建,让县中欲读书之人得到教化,也让外来之人共学圣人之道。”

受到了一次次消息打击的两个人本来觉得这次不会激动了,可却控制不住自己,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身子不停地哆嗦。

建书院啊,那将来三水县的地位会提高多少啊?张家竟然能够请来老尚书管这个事情,读书人的事情呀,有了书院就可以说是教化苍生了,这功劳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大的让人害怕。

“好了,下去吧,都下去吧,我与赵主薄商量一下。”张明升不敢在继续这么等了,让人下去,他要和赵祥好好捋一下思路。

可张家庄子似乎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外面又是一声“大人,好消息

“恭喜二位大人,贺喜二位大人,二位大人为彰显我朝之风流,特让一些商家联合起来,欲盖及天下事物买卖为一体的超大市场,只在这一市场当中,便可买卖到许多当地不易见之物,二位大人公德无量。”

这个衙役嘴快,近来就把事情给说了,张明升与赵祥面面相觑,什么超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