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样说话才打动人-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好,我同意你这样做,但还是要求你不迟到。
萨姆∶简昨天也迟到了,你却没有说她。
李∶简事先和我打过招呼。萨姆,你还是想想怎样才能在早上按时到达这里吧。这种做法的目的是让你说明观点,而不要造成敌对。果断地处理批评意见。有时人们攻击你或批评你,批评意见常常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够提供给你重要的信息,值得你认真考虑。
寻求更多的信息。如果你不知道那些批评建议是否值得一听,采用否定式询问,它将帮助你获得更特别的信息。
坚持探究别人的批评意见,直到他们给你讲清楚为止。例如∶克里斯∶帕特,我想看看杰尔的更完整的报告。
帕特∶我不敢肯定你的意思,什么是“更完整”?
克里斯∶具体说吧,我想看到更多的关于你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细节。
帕特∶我可以追加一些信息,你看还需要我做什么?
克里斯∶如果能增加一些事例来支持你的报告那样会更好。
帕特∶我可以在附录中增加一二个报表,你觉得怎样?
克里斯∶我认为可以,我希望能在星期五看到这个报告,你认为可行吗?
第五部分给予正确信息减少讨论的方法
有时我们不想卷入到讨论中,至少是此刻不想卷进去。或者我们不同意那种批评意见,又不想引起争论。我们想要敏捷而礼貌地转移话题。
消极地肯定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赞同批评者。首先,我们假设帕特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同事;而克里斯需要维护与帕特的友好的合作关系,这时,消极的肯定是较为理想的做法:克里斯∶帕特,这份报告不会被认可的。
帕特∶我知道,可我不知道该怎么修改。
克里斯∶喔,是吧,的确这需要费一番功夫。
帕特∶对啊。
克里斯∶好,我很高兴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克里斯是帕特的上司,帕特这时会如履薄冰,这时最好详细地阐述这份报告应当如何修改。
克里斯∶帕特,这份报告不会被认可的。
帕特∶喔,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想我应该把版面修改一下,露出更多的空白,再增加一些表和图,更清楚地展示我的观点。此外,还可以在开头插入一个小结。你觉得呢?
克里斯∶听起来不错,你想过添加一个目录吗?
帕特∶好主意,还有别的建议吗?
克里斯∶没了,我想这样改完后就可以了。帕特在最后运用了消极的要求,我们可以随意地组合运用这些技术。
化解争论的另两个办法
我们还可以采取模糊技巧。比如∶当你对某种批评意见感到困惑时,你感觉它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可以运用模糊技巧。弗雷德∶保罗,你在行政例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长了。
保罗∶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把任务说清楚。
弗雷德∶我是说你应该少讲几句。
保罗∶我明白你的意思。
弗雷德∶作报告真是令人厌烦。
保罗∶我想你一定是发现了令人不感兴趣的地方,或许下次我注意吧。
弗雷德∶希望你能这样做。有时重复主要的观点是很有帮助的。
而有时我们明明知道一些批评意见的言外之意,但是我们不想在那个时刻与之争论。这是消极肯定技巧的运用。
为了避免冗长的讨论,接受批评时不要附加任何解释。例如∶弗雷德∶保罗,你在行政例会上的发言实在是太长了。
保罗∶是的,我知道。但我现在不想讨论这个问题。
弗雷德∶喔,我不是想责怪你。你一定很尴尬。
保罗∶我真的不想现在谈这个,弗雷德。
弗雷德∶哦,当然,没问题。
优雅地说“不”
人们有问的权利,当然,我们也有说“不”的权利,用不着觉得伤害了谁。
如果别人的要求违背了我们自身的权利,或者需要额外的时间或精力,或者我们就是不想答应,我们需要用尊敬、清楚、节制的方式表达“不”的意见。
有时以积极的用语开头会有帮助:昂:……我真的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委员会。
杰姆:我明白这是一个好机会而且我也愿意帮助别人。可实在没办法,我现在没有时间。
昂:杰姆,我知道你很忙,我也不愿意强人所难,但你的很多才能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发挥。用别的替代方法坚决地建议:杰姆:我真的很想帮忙。这件事很重要,我确信这会是一次有益的经历。如果我能够帮忙我一定不会犹豫,但很不巧。你有没有想过问问麦瑞?我曾经和她共事过一段时间,我确信她也可以把很多技巧带入委员会。
昂:我明白你有多忙了,杰姆。我想对麦瑞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棒的主意。今天下午我去问问她。你是否意识到上面的例子中的良好沟通技巧,说“不”但并没有树敌。不过,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提供一个代替方案:托尼∶简,你能帮我写份报告吗?
简∶现在我不能,因为我遇到点儿麻烦,我必须在4小时内做完我的工作。否则我又误事了。
托尼∶但这不需要太长时间。
简∶我明白,但我真的没有一点儿空闲的时间。
托尼∶简,谢谢你,就帮我这一回吧。
简∶现在我真的帮不了你。
你不能责备别人的请求,而且我们有权利说“不”。
如果愿意,你可以提供一个简短的解释,或者就礼貌而直接地说“不”。
卡尔:早上好!今天怎么样?我想请你参加一个关于如何通过免税投资节省大笔开支的研讨会。那是一个很不错的酒店,点心做得非常可口。你想要这周二晚上参加还是周三下午?
泰盖特:我哪天也不想参加。
卡尔:这是一个很棒的机会,你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投资。我肯定你想从中获利或者至少多了解一些。我们还打算下周再为你提供别的研讨会。我能送你其中一封请柬吗?你的地址是哪里?
泰盖特:我对参加研讨会一点兴趣也没有。
卡尔:真的吗?这可是很好的机会。干脆我直接给你寄一封请柬你再考虑一下好吗?
泰盖特:不必了,谢谢你。
卡尔:难道说你宁愿付一大笔税而不想减少一点吗?
泰盖特:我真的没有兴趣。
卡尔:那好吧,谢谢你,打扰了。自信的沟通不仅仅是一套技术,而是基于相互尊重的一系列沟通技巧,包括收集和给予正确的信息,即:愿意听取从别人的立场出发的意见,同时能够清晰而谨慎地表明我们自己的立场。
第五部分给予正确信息不要把观点和事实混为一谈
一个聪明人曾经指出事实、幻想、传言和感受之间的区别。他说∶“事实就是事实,尽管我们喜欢用不同的形式来伪装。但不会有那么多的事实和我们想像的一样。”观点在他看来是幻想。他说∶“我们有个坏习惯,喜欢把观点看作事实;而实际上观点仅仅是观点,是我们可怜的想像。”
传言即所谓的道听途说、谣传、谣言工厂。他说∶“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大多是些谣言。”
“我们也常常过分夸大感受,”他说,“有两种感受,都同样重要。第一种是我们的感情——我们是幸福、悲哀、狂热还是高兴,我们需要知道;第二种是我们的直觉、预感和内心感受。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和复杂,这些变得日益重要。”
所以他劝告∶
1。确认事实,不要伪装不是事实的事实。
2.你陈述你的观点时,让人们知道那是你自己的观点,不要掩饰它的真实性。
3.不要扩散传言。
4.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感受,相信自身的直觉。
5.当有人告诉你什么事情时,仔细倾听并且鉴别是事实、幻想、传言还是感受。
这并不是说观点是没有价值的,它们有价值。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观点,那我们没有必要讨论。作为一个管理者,吸收和利用别人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掩饰真实的观点或者混淆事实。
幻想和传言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
感受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认识感受并小心地处理它们,我们还要注意直觉——我们的和别人的。所以我们必须警惕,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必须认真倾听和询问,以便能够区分事实、幻想、传言和感受。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假设
当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时,不要被无处不在的假设所蒙蔽。捕捉假设并且像对待事实那样对待它们是很容易的。许多付出惨痛代价的、令人尴尬的决策都是基于无人检查的不正确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检查假设,你需要明确地陈述它们,尽管这样做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假设几乎是在瞬间,而且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就像我们的大脑,要把矛盾的、混乱的信息理出个头绪一样。要不断地问自己,我做了哪些假设,有什么方式检验它们?
别人是否也做了同样的假设,或者做了不同的假设。不同的假设等价吗?
第五部分给予正确信息用“请求”不用“命令”
我们已经看到要求、命令和强制等等是如何引起抵触情绪的,用请求而不用命令的方式可以克服这种抵触情绪。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请求而不是命令,使交流的大门敞开。这样才有可能合作或者达成双赢的结果。
用请求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提出改善的意见,变抱怨为请求。一旦你发现这样做的好处,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很容易的。
不要说:“我需要你在中午以前准备好!”试着说:“如果可能,我希望你能在中午以前准备好”。(如果别人说“不可能”,你还可以作出一定的让步,或调整他们工作的优先顺序。)
不要说:“不要那样做!”试着说:“我觉得这样做可能更容易些。”
不要说:“我不喜欢你去做!”试着说:“你不介意我让X去做吧?”或“我希望你让X去做”。
不去要求,不去命令,不去威胁,就不会有反抗。用第一人称来解释问题用“请求”而非“命令”的另一种方式是用“我”来叙述。这是另一种肯定式的交流技巧。用“我”详尽地叙述个人行为,并且说明它将对你产生什么影响,或为什么是重要的。
用“我”去沟通,往往比命令、威胁、抱怨、暗示或其他非肯定式的要求,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用“我”叙述,能帮助你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责备别人。例如∶要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的请求,“我”开始,可以帮助你清晰地表达,而不会使别人警惕或防御,增加你想达到目标的机会。
当你对某人感到气恼或想请求他们不要做某事时,用“我”来叙述。
用“我”开头的陈述句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或你认为的事实是这样的(不要用责备的语气,而用中性的词汇),比如∶“当你……”
第二部分∶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而不是你认为怎样),比如∶“我觉得……”(表达一种挫折、烦闷、气恼、兴奋、乐极生悲或受到伤害的感觉)
第三部分∶事情为什么重要,起初为什么没有效果,你可以这样开始∶“因为……”这三部分的次序可以变换出不同的结果,请确认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运用这三步骤。
对于第一部分的运用,首先要以事实和行为来叙述,用具体的、非判断的中性词汇,确保你提到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而不用解释,并且这种陈述要简短。
对于第二部分,要谈论事情的效果,而不是你认为他怎样(“我认为你不负责任”),应该陈述你的感觉(“我觉得很失望……”)。如果你能将“我认为”改为“我感觉”再叙述一遍,效果会不一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