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因为是医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住,盯紧,向前,导管进去了!
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又回到了这个世界,我重新听到监护仪的报警声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没有半点轻松的感觉,我迅速帮忙打上插管的气囊,石静接上早已准备就绪的呼吸机,我们盯着屏幕,提着一口气看着汪女士的血氧饱和度一点一点地爬到了98%,监护仪的报警声终于老实了下来,伴随汪女士的心跳有节奏地“嘀—嘀—”响着。
石静往床旁的椅子上一坐,双手抱住后脑勺沉默着。我这才感到一种疲惫的感觉从头到脚地袭来,我听到自己心脏蹦蹦跳的声音,跳得很快,或许,从一开始,它就没有慢下来过。
“嘿,你说,她真的是溶瘤了吗?化疗药导致的?”石静缓过神来,双手在胸前交叉放着。
“我们抽血验证一下是不是溶瘤吧。除了化疗药,或许,情绪变化也有作用。”我脑子里开始有种缺氧的感觉,迷迷糊糊地,但又透着飘飘然的放松。
“情绪变化会有影响?溶瘤的原因里没这一条吧?内科总值班也会说出这么不科学的话!哈哈。”
“谁知道呢?不过,你说郑先生又怎么就心跳骤停了?”
“心跳、呼吸那么快,就好比一个人在不停地跑步,就这么个瘦小的体格,跑上个几十公里他还不得死给你看啊?”
“急诊科总值班也有这么怪的理论呀!哈哈。”
林爽突然有些扭捏地跑到我们面前:“老总,我突然想起,这两个病人的抢救同意书都还没签呢!他们的家属都在外地呢!怎么办?”
“那又怎样?我们可是救了两条命呢!哈哈。”我也累着了,和石静背靠背地挤在一张椅子上。
接下来,我们把郑先生和汪女士安排在一个房间,两台挨在一起的呼吸机照顾着一对不离不弃的夫妻。
“同呼吸共命运。”林爽说出的这句话很耳熟,仔细一想,每逢国庆,各大媒体上都会频繁出现这句话。林爽说话的时候很严肃,听起来没有半点儿玩笑的成分,我们都知道,这是很真实的版本。
后来,汪女士的化验结果提示“三高一低”:高钾,高磷,高尿酸,和低钙,是典型的溶瘤综合征,我们给她进行水化和碱化尿液。郑先生那头,则按照甲亢危象的治疗原则稳步进行,奇迹出现了,第二天我去看他的时候,高热已经退去,心跳次数降到了100次/分,他和呼吸机“和平相处”,呼吸频率也缓和了许多,尽管还泵着小剂量的镇静药,他已经自主睁眼了,竹子般瘦削的手把握着身边汪女士的床沿,眼睛深情地望着爱人,眼神里燃烧着一种叫“爱情”的东西。
我想他瘦如竹子的身躯也有着竹子般的坚韧。
交接班时,我和苏巧巧在内科办公室面对面坐着,我呵欠连天,一脸的疲惫,苏巧巧听我说完郑先生和汪女士的故事,也颇有些感动。尽管我们很清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我们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出现,命运能够让他们俩长久牵手相伴。
“101和102已经被我用掉了,105和106我可没舍得用,它们养精蓄锐,现在正闲着慌呢。”临走前我对苏巧巧做了个鬼脸,又正好赶上一个呵欠,两种表情扭曲在一起。
“唯恐天下不乱!”苏巧巧没有像以往那样玩笑似地砸来两记拳头,她笑了笑,打开电脑上的音乐播放器,小小的办公室里飘荡起悠扬的钢琴曲,“看你困成这样了,快回去睡觉吧。”
“嗯,国庆快乐!”我又打了一个呵欠。
“国庆快乐!”甜美的声调在钢琴声里游串。
出了医院,街对面东方新银座广场的花坛上摆出了“祖国万岁”的标语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一大群游客排着队在花坛前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老婆外出旅游去了,我回去面对的将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于是我伫立在花坛边上,只为感受一番国庆的节日氛围。看了一会儿,我走了,我发现翘首弄姿的鲜花和游客都显得不那么真实。
顺着过街天桥走到地铁站,和过节前短暂的空闲相比,此时的地铁人山人海,夹杂着南腔北调,弥漫着香烟、汗渍和旅行箱的味道,站台视频上播报着“国庆小高峰”和“高速公路堵车”的消息。
有人说,旅游就是一群人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到另一群人活腻了的地方。
但是,医院里还演绎着其他一些版本的黄金周故事。
我笑了笑,一个呵欠袭来,两种表情又扭曲在了一起。
临床感悟
当你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像个钉子。
沈一帆 同样一些临床症状,在不同医生的眼中呈现的样子是不同的,由此可能带来疾病的不同诊断,并进一步影响到病人的检查和治疗。这个趋势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而变得明显。
米梦妮 内科“博大精深”,你只有了解了它的“博大”,才能更好地体会它的“精深”。我不赞成过早的专科化,在我们医院,大内科轮转五年才能竞选总住院医生,而后再进入专科,和许多医院相比,这种相对“慢节奏”的临床训练由来已久。老一辈对我们的期待是:首先是一名医生,然后是一名内科医生,再接下来才是一名专科医生。
我 医学大师William Osler说过许多名言,其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充满可能性的艺术”。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会醒悟:当我们只拎着一把锤子去面对复杂的疾病时,是多么可笑。
苏巧巧 在源远流长的祖国医学中,“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也是疾病诊治过程中重要的切入点。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的我们更要学会用开阔的眼界去看待各类疾病。
————————————————————
(1) 作用机制是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长期使用能改善左心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
(2) 成人病人气管插管时一般初始选择为7。0或7。5号气管插管。数字越大,气管插管的孔径越大。
达摩克利斯之剑
我感觉自己就像达摩克里斯,穿上了王袍,戴上了金制的王冠,坐在宴会厅的桌边,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却忘了天花板上例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尖端直指着自己的头顶。
10月8日,晨起上班的人群里还弥散着小长假后的慵懒,路边的清洁工正在打扫折腾过后的痕迹,地铁站又恢复了往昔熟悉的熙熙攘攘,生活转了个圈,回到了原点。
走进办公室,我看到趴在办公桌前坐着的米梦妮,头发有些乱,宛如带着点褶皱的轻纱一般垂到桌面上,听到有人进来的动静,她直起身,用手指捋了捋头发,朝阳从窗口射入,一些如丝般又略带纷乱的额发在额角投下了它的影子,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抬起头,我注意到她眼角周围的黑眼圈。
沈一帆和苏巧巧随后进门。苏巧巧看到米梦妮,嘴巴张成一个“O”字型,半开玩笑地说:“姐姐你真时尚,你化的是烟熏妆吗?”
“把一个人的倦容用化妆来形容,简直是对一个人容貌最好的赞美啊。”沈一帆说着,我和苏巧巧都不厚道地笑出声来:“说说吧,昨晚究竟发生什么事,把梦妮同学折腾成这样了?”
“一天时间,剩下的三台呼吸机,我用掉了两台。”米梦妮的声音透着疲惫,但沙哑得很好听。
“可怜的梦妮同学,太辛苦了!值这么一个班,简直是对女性容貌的摧残,好在你的美貌在‘银行’里还有花不完的储蓄。”苏巧巧帮米梦妮整理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又抓起她的手抚摸着,“亲爱的,你能撑得住吗?要不你今天的班和我们谁的换一下?”
“还好吧,我也不是那么脆弱的。”米梦妮扑哧一笑,把手抽了回来。
“都怪程君浩,搞什么呼吸机命名,弄得它们在节日期间几乎倾巢出动。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今天你值班要是遇上什么事,就让程总来帮你搞定!”苏巧巧瞟了我一眼。
“为什么是我呀,我值班那天同样也是用掉了两台呼吸机,忙得不可开交。倒是沈一帆,看着电影,喝着小茶,就轻轻松松地把班值掉了,我还觉得不平衡呢,米梦妮,今天帮忙的人选非沈总莫属!”我指了指沈一帆。
“哎呀,两个大男人,发扬点绅士风度好不好?不妨就这样吧,程总,梦妮今天值班有事就靠你来英雄救美啦;沈总,今天中午请我们在食堂吃顿饭吧。”苏巧巧说完,和米梦妮击了一下掌。
当两个女生睁大了眼睛一眼不眨地腼腆看着你的时候,她们的要求是很难拒绝的,尤其她们还一口一个“×总”地叫你。一爽快,我索性提出上午帮米梦妮拿值班手机,让她休息半天;沈一帆也不甘示弱地说请客怎么能在食堂,要吃就来顿好吃的外卖,让米梦妮也补补身体。沈一帆和我躺着中枪,但脸上还带着笑容。
交完班后,我带着值班手机和一叠会诊申请单出门,沈一帆拿着银行卡去ATM机上取钱,苏巧巧一反往日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办公室里听了一会儿轻音乐,米梦妮把几张椅子一拼,躺在上面,在音乐声中均匀地呼吸着,没多久就进入了梦乡。
中午聚餐时,米梦妮已缓过神来,黑眼圈消失了,眼睛又恢复了以往的水灵。沈一帆也算是大手笔了一把,在金玉街的“海上小南国”叫了一大桌好吃的外卖,我们有说有笑的,听苏巧巧和米梦妮提起郑先生和汪女士的病情在好转,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快乐的时间总是匆匆,聚餐后,我把值班手机还给了米梦妮:“上午的形势一片大好,下午怎么样,可就看你的运气了。”
“你看沈一帆就比你干脆多了,请了我们一顿大餐,你学着点,帮忙就帮彻底些,梦妮,下午别客气,有事还找程君浩。”苏巧巧埋头擦拭着办公桌上聚餐留下的油渍,斜眼看了我一下。
“不用啦,程君浩已经帮了我大忙了,现在我已经完全缓过来了。”米梦妮像日本小姑娘似地弯腰致谢,搞得我反而不好意思起来,立马拍着胸脯保证说:“别见外,下午要有事尽管喊我好了。”
下午的时光在平静中度过,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下班时间,我的会诊工作也接近收尾,整个下午也没有收到米梦妮的“求救电话”。看来,她下午的日子还过得不错嘛。
不过,她也不是一个会轻易麻烦别人的人。我在最后一个会诊病人的病历上写着会诊意见,脑海中浮现出她微笑的眼角和眼神中时而流露出的倔强。
正想着,我的手机响了,我低头一看,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唉,不知为什么,最近向我推销保险的骚扰电话特别多,手机铃响到第四声时,我犹豫一下,接了起来,听筒里传出一个颤抖的声音。
“老总,你还在医院吗?”
“在——你是?”
“感染科,21床,你快来!米梦妮遇上麻烦了!”
“什么情况?”
“嘟—嘟—”对方已经把电话挂断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丢下写了一半的会诊记录起身离开,往感染科方向跑去。我心里有些纳闷这位感染科的住院医生是谁,怎么这么慌里慌张的?
推开感染科的大门,我一眼就看到出事的“火情地点”:21床门外的走廊上聚着四五个家属,一个年轻的女子靠着墙根伤心地哭泣,另外几个家属戴着口罩,和年轻女子隔着一米开外,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她。
21床是个单间,人高马大的住院医生赵俊辉站在门口和一个年纪稍大的家属交待病情,看到我的出现,他眼睛一亮,把手中的口罩和帽子递给我。
“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