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贼-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皇帝召唤,盖俊脸色霍然一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清闲甚久,难得当差就被皇帝揪出。

“拜见陛下。”

“好一个文武双全的盖子英。”

刘宏二十七、八岁,模样在汉代来说算得上有姿貌一类,可惜脸色苍白,比许攸更有过之,难怪其三十多岁病故,身体早就被掏空了。

刘宏笑道:“爱卿起来,走,随我去西园。”

“西园?”盖俊心里默默地念叨。

北宫西面的御花园称西苑,又曰西园,是供皇帝游乐的地方。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想做官的人必须先到西苑商讨价格,然后上任为官。皇帝刘宏把卖官收入的钱存放在西苑。他在西苑驱驴车温游周旋,以致公卿大臣争相仿效,以购驴为快事,使驴市大交好运,价格与马价相同。要知道,如今一马值两百万钱,大汉国国库一年收入仅够买数千匹马。

刘宏又喜听鸡鸣声,于是建鸡鸣堂。为了争宠宦官们使劲学鸡叫,鸡叫声听烦了,再令宦官们学驴叫。不仅如此,刘宏生性好色,去年,他竟然让宫女和狗交配,从中取乐。盖俊听说后鼻孔都快气冒烟了,这厮还是人吗?连畜生也不如。

“卿善琴,“神曲”著于京师,我盼久矣,今日定要一饱耳福。”

“不敢。”

刘宏道:“先帝时闻陈留蔡伯喈善鼓琴,想将他招入宫中,伯喈不屈,途中称病而返,先帝遂为天下笑。我便是吸取了教训,才不招你入宫。说起伯喈,你娶了他长女?”

“是。”

“爱卿少献灭蝗之策,为国解了大忧,今有旱情为患,卿有法吗?”

“旱是天灾,无法可解。”

刘宏又换了几个话题,而盖俊总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模样,甚是无趣,若不是想听“神曲”,早就把他打掉了。

到得西园,盖俊目不斜视,跪坐琴前十指拨弹,奏起《平沙落雁》,可能心存激愤,曲子多了几分生硬味道,不过到底是千古名作,虽有损色仍不失为一好曲。之后盖俊口称身体有恙,返回署中。

而后几日刘宏又邀他前往西园,因实在厌恶其人,盖俊跑出宫向袁绍求救,具体原因没说,只道想外任地方,越快越好。

袁绍心中肯定有疑惑,但他也不问,点头答应下来。

七月末选三署郎充任地方,盖俊名列其中,被任命为凉州北地郡长史,秩六百石。北地郡故地九成被羌人侵占,目前寄居左冯翊,面积狭小,仅六城,三千余户二万人口,尚比不上家乡敦煌。让他吃惊的是,太守乃是大名鼎鼎的皇甫嵩。长史是否有权,全赖太守之态度,也不知皇甫嵩好不好相处。

离京前,盖俊在家中大宴京中故人,凡是认识的全部请来。

酒席上,曹操举杯道:“子英入京不久便要离去,真是可惜啊!”

盖俊端杯回应道:“我志不在京,而在边。”

“好一句志不在京而在边。大丈夫当如是!”盖俊一句话立时博得满堂喝彩。

周毖说道:“子英欲往北地,有一人却是不能不提。”

“哦?是何人?”

“子英糊涂,莫不是忘了傅兄?”周毖顾傅巽,对盖俊道:“傅兄家族堪为北地第一著姓,定有族人入郡府为吏,子英新来乍到,若有傅兄族人帮衬,岂不免去了许多麻烦?”

盖俊一拍额头道:“瞧我这记性,该死。傅兄帮我。”

傅巽笑道:“子英即使不开口为兄也会告知于你。恰好我有一位族弟,任督邮一职――子英在凉州名誉甚高,就怕是多此一举。”

督邮,那可是郡吏中的豪职,和功曹并称郡之极位,是太守的左膀右臂。盖俊肃容道:“傅兄言重了,此正是雪中送炭。”

傅巽道:“我与皇甫府君相识,素知其为人,子英此去必得重用。”

“借兄吉言。”

盖俊说罢,起身一一敬酒,到臧洪身前,只听好友满是伤感地道:“我是徐州人,外放也多为中原地带,此次一别,经年才能相见?”

盖俊与他碰杯,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臧洪鼻子一酸,几乎落下泪来。

这一天,注定要有很多人喝醉。

袁绍生父去世不久,他不便醉酒,饮到适量,就要离开,盖俊赶忙起身送行,二人走在青竹成林的庭院,袁绍慢条斯理地道:“子英,我一直未问你急着离京的因由,现在可否说了?”

盖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见陛下非人主,不愿侍候。”

袁绍斜睨他一眼,直到上车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酒宴撤席时已是日影西斜,盖俊送走朋友,就撞到卞秉嬉皮笑脸的和婢女打闹,不禁摇头,后悔把他带出来,不如撇在敦煌。

进入书房,适逢蔡琬、卞薇埋练字,前者自不待言,以盖俊的水平没有资格评价她,倒是卞薇,三年来勤练不怠,书法小成。蔡琬曾言不提草书,仅以正书而论,已是和他各有千秋,他自然极力否认。

蔡琬瞅他面色红润,眼神直,皱眉道:“你又喝了多少?”

盖俊干笑,四舍五入去了余数,答:“一石。”

他有几分酒量蔡琬再清楚不过,自是不信。

盖俊被妻子盯得心虚,转移话题道:“明日就该动身,物事都打理好了吗?”

“好了,就等起行。”

盖俊念及两个娇滴滴的弱女子随他在京都和敦煌打了一个来回,路程岂止万里?今又将动身,不得安定,心生歉意:“才来京师不久,又要你们跟我奔波……”

蔡琬似笑非笑道:“这会儿不提“三纲”了?”惹得卞薇手一抖,险些握不住笔。“三纲”乃是三人闺房秘事,床榻间或稍有不从,盖俊便高高举起“三纲”大旗。蔡琬妥协与否卞薇不知晓,然而用在她身上――百试不爽。

盖俊讪讪而笑,说道:“爱妻,夜深了,该歇息了。”

卞薇猛地掷笔于案,飞快跑了。

蔡琬看看跑得快没影儿的卞薇,又看看盖俊,想到他今晚又不定怎么折腾,脸慢慢地红了,娇艳照人。

第二卷负笈进京第九十一章到任

更新时间:20118182:11:54本章字数:4368

八月初一,城郊话别众友,盖俊乘上官车赴任。汉代官车装饰都有严格规定,比如他为六百石官,车当皂盖,左车n为朱色,n长六尺,九种纹饰,十二初端,下端收缩后宽七寸,上端固定在板上,宽一尺一,如月牙形,以示不敢自满之意。

北地郡虽归凉州管辖,然寄居左冯翊,据京仅一千一百里,只有汉阳之半,一行人只花了二十日就赶到了。

远远地,富平略显残破的城池浮现眼中,城高三丈五尺,层层夯土筑就,四角筑有角墩,是城墙之一倍高。城根下站满了观望的百姓,最前方则尽为身着官服之人。

盖俊下了马车,凝神细看,顿时一惊,为那人衣装打扮,不是太守皇甫嵩是谁?脚下疾进几步,甩臂拜道:“下官何德何能,敢令明府君相候。”

皇甫嵩年近五旬,容貌刚毅,双眼似电,胡须美而有威仪,整个人看上去气势甚盛,却不逼人,皆因精修经学之故。皇甫嵩好诗书,习弓马,是朝野难得的文武全才。他轻轻一抬手臂,朗声笑道:“别人当不得,子英当得。“射虎灭蝗盖子英”任事本郡,消息一出,上至官吏、下到百姓无不拍手称乐,仆亦欣喜不能自禁。”

“不敢。”盖俊又是一礼。他少年时曾随父亲盖勋赶赴安定吊丧皇甫规,在墓前与皇甫嵩打过一个照面,不过那时不知他是皇甫嵩罢了。

皇甫嵩又道:“今年四月大旱,旱后有蝗,仆依照子英灭蝗策治蝗,颇见功效,可以说子英还未上任便已为本郡立下一功。”

皇甫嵩说完,功曹、督邮、五官掾、主薄等太守亲信借机上前见礼。其后是郡府各曹,其等执礼极恭,言语谦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在迎接新任太守大驾,与旁郡长史待遇可谓天壤之别。

盖俊特意和督邮傅承聊了几句,提及他和傅巽的关系,后者自然心领神会,随后在北地郡官民夹道欢迎下进城。官舍一早就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入住,家务琐事他无需过问,随皇甫嵩去往官署,查看他以后的办公之地及其属员。他随手给盖胤安了个书佐的名头,没有什么大用,只是为了盖胤有个官身,以后出入行事方便。

皇甫嵩邀他进入一间静室,落座后说道:“子英才名海内皆知,仆打算将一郡文武事尽付之,子英意下如何?”

“那不就是委以郡职了?太守以下独尊。”盖俊心道皇甫嵩真是舍得放权,摇头道:“下官初来乍到,尚不熟悉郡事,冒然领受重任,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皇甫嵩笑着说道:“子英过谦了。仆若不重用子英,不久天下人就会骂我是昏聩无能之辈,信也不信?”

盖俊听罢苦笑,话已至此,他欣然领命。

“这就对了。”皇甫嵩道:“本郡内有寇盗,外接胡地,百姓也是饥寒交迫,为生计而忧,实非安乐之所,子英恐怕要受累了。”

盖俊拱手道:“明府君放心,下官既已领命,自当竭尽全力,造福本郡。”

皇甫嵩赞道:“好。临危不惧,大丈夫也。今城内有营兵千人,交与子英管辖。”

盖俊心下大喜道:“事不宜迟,我这便去军营看看。”

皇甫嵩笑道:“子英何必如此着急,还怕营兵跑了不成?明日去也是一样。稍后酒宴你为主角,断断离开不得。”

迎接盖俊的酒宴是在官邸承办,不仅郡里各级官吏悉数到场,地方豪族也是一个不缺,给足了面子。盖俊被皇甫嵩委以重任,心情颇佳,当真是酒到杯干,从无拒绝。一身酒气回到家不免又被蔡琬好一番埋怨,盖俊也不回嘴,用行动止住她的唠叨。

第二日一早,盖俊领着盖胤骑马前往兵营。兵营因是军旅之地,自不能再穿袍服,他和盖胤各自披上一件鱼鳞精甲,此甲分为身甲、甬袖、垂缘、对襟穿戴,据说其上共镶嵌甲片两千余枚,重达六十八斤,防护力极强。

营地在城内西角,二人到来时主官司马、两位军侯,两位假侯,十位屯长出迎。汉代兵制为五二进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十人为队,设队率;百人为屯,设屯长;五百人为曲,设军侯;二曲为部,正好千人,多以校尉、各司马领之。

司马姓李名权,是本地人,二军侯一高一瘦,高者名杨昂,瘦者名杜林,都是四十余岁年纪。盖俊昨天宴会上已经见过三人,交谈不多,据皇甫嵩说三人皆参加过平定西羌之乱,是凭实打实的军功爬上来的,有一定才能。

盖俊进入营门,随口问道:“士卒口粮可足额?”

司马李权答道:“不足。”

“嗯?”盖俊驻足回,一脸诧异,这算什么?下马威吗?

李权道:“按规定士卒口粮月大石二石,或小石三石三斗三升。”

盖俊点点头,小石和大石的兑换比率为十比六,小石三石三斗三升合大石二石。

李权继续道:“如今仅给小石二石,以充大石。另外冬衣三年未曾换过,今年再不换就要冻死人了。”

盖俊听得眉头高高皱起。

李权解释道:“明府君已经竭尽全力,可谁让我们北地郡穷呢。如果不是每年受到汉阳郡和左冯翊的接济,营兵早就无以为继了。”

盖俊长长一叹,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一时半会也变不出钱来啊。如今之计,唯有希望于父亲,让他“假公济私”多拨些钱来,司马李权怕也是这个意思。至于以父亲刚直性格会不会同意,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