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小海盗-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信就是说唐继光没有信义说唐继光坏了泱泱大国大明的信义正所谓两国jiāo兵不斩来使,你唐继光还you杀使者这岂不是无信义的小人行径?

比起后一条,前面的弹劾只能够算是普通了

第二个弹劾的就是唐继光脑后有反骨看到这里,是叫人奇怪了唐继光对大明算得上忠心耿耿啊再说you擒了李永芳,努尔哈赤还能够容得了唐继光吗?

**星的理由加充足,先是从面相上说一番,再说唐继光的行径和安禄山相同第一,安禄山和杨贵妃有染,而杨贵妃是什么人呢?是皇帝最宠信的nv人而唐继光又和客氏有染,客氏有是皇帝最宠信的nv人

第二,安禄山当初设酒宴,you杀边关各部酋长,以此登上高位而唐继光现在you擒李永芳,虽然没有杀李永芳,但和安禄山的行径,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第三,媚上当初安禄山最是谄媚唐玄宗,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同时让唐玄宗mi失于玩乐当中而唐继光则每每给当今圣上送上木雕,投当今圣上所好,却是为了让当今圣上mi失于玩乐当中

第四,当初安禄山结jiāo当朝首相李林甫,而唐继光和前任首辅方从哲不浅

第五,安禄山当初广散钱财,结jiāo朝臣而唐继光也以财物jiāo好朝臣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等人,使其为唐继光说话文武勾结,欺上瞒下,正是行当初安禄山之举

而安禄山是什么人呢?稍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了历史上的强大的唐朝,就是被这家伙搞的从此衰落,国家也从强势变为苟然残喘**星和姚宗文用安禄山来比喻唐继光,这用心,不可谓不险恶啊

叶向高见了这奏折,立时不喜了他虽然和**星同属东林党,但叶向高曾经被万历皇帝选为阁老,就是因为他xing格比较温和其实万历年间,除了张居正后,其他首辅说白了,都是和稀泥xing格的这也有张居正把持朝政,让万历皇帝怕了权臣的缘故

因为xing格温和,叶向高不想把这事情闹大因此批示为虚言而已便送到天启帝那里了

魏忠贤现在聪明了,专mén挑选天启帝做木匠的时候把奏折送给天启帝,天启帝那里会愿意这个时候处理奏折的?自然就把奏折jiāo给魏忠贤来处理了,魏忠贤虽然贪恋客氏的美sè,对于唐继光有几分妒忌但魏忠贤好歹也知道,唐继光是他盟友,如果他不帮唐继光,不仅仅是恶了唐继光,就连客氏也会敌视他

魏忠贤乃把奏折留中不发,其实也就是不认同二人上疏的话

虽然内阁是内廷都对此持反对的意见,但星的胡言luàn语,还有一部分对此半信半疑但无论是真的信了还是半信半疑,对于唐继光打击都不轻

在京师自然有东江镇的耳目了,唐继光到天津就得到快马通报这事情气得唐继光恨不得拔剑咔嚓了**星和姚宗文二人只是这两个家伙,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给事中礼部尚书就不用说了,给事中乃是科道言官,明朝对于言官管的很松,言官可以风闻而奏也就是说,听谣言的事情都可以上奏,而且还不会被追究

就连阁臣、尚书,也不得不结jiāo这些正七品的‘小官’

客氏不甘心自己的爱郎受委屈,劝说天启帝设传胪大典欢迎唐继光

这传胪大典不比普通典礼,传胪乃是国之盛典,只有皇帝登极、大婚、万寿、出征凯旋和进士登科才举行传胪大典其实严格的来说,唐继光算不是出征凯旋不过是用计擒拿了一个三等总兵官而已如果这人不是李永芳,这个轰动xing绝对没有现在怎么大

天启帝最是宠信客氏,听了客氏的话,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答应下来这下子就连叶向高也恼了你客氏未免也太过干预政务了?传胪大典这样的盛典,就在你一张樱桃小嘴上定下来?这大明是谁当主的?

才不过一天的时间,就有二百三十七名官员上疏

**星和姚宗文得意了,逢人就怪声怪气的说:“看当初本官没有冤枉那唐继光?内廷里面结jiāo阉贼、jiānfu朝廷上结jiāo贱臣小人,在外有掌握兵权不打压他日后唐之安禄山,将在大明出现了”

唐继光真的是比窦娥还要冤枉了只是这事情唐继光不好呵斥客氏客氏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唐继光伸张的

天启帝也不得不考虑到朝臣的压力,传胪大典还没有颁布出来,就已经胎死腹中了

唐继光本来准备高调入京的,现在也不得不避其锋芒,低调押解着李永芳和百十个建奴兵丁入京叶向高虽然痛恨客氏nv子干政,也因此迁怒唐继光,但说到底,唐继光这次也立下功劳叶向高派了礼部右shi郎孙传庭和都御史高攀龙来检验军功

孙传庭,唐继光也见过了,容貌威严的人,不过年纪不大,今年不过三十而已不过他曾经是天启帝的老师,朝中威望很高

高攀龙只是闻名,是东林党的大儒,因为国本之争而罢官到了明光宗的时候,这才论功行赏,重被起用今年已经六十好几了

两人都是威望、官职高的人,叶向高也算是给唐继光面子了

高攀龙为人还算和蔼,不过唐继光感觉和高攀龙谈话,都有一种明显的隔膜大概是因为唐继光是武人,又是齐楚浙党的人孙传庭倒没有党派之见,而且热心兵事,对于唐继光很是亲热,不过一个时辰谈话,二人就已经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二天,叶向高主持廷推,商议如何赏赐唐继光的事情

韩爌对唐继光不感冒,再加上好几位阁臣因为**星和姚宗文的缘故,对唐继光抱有忌惮之心对于如何封赏唐继光,阁臣的态度并不热情

最后刘一燝开口道:“阁老,唐继光此人虽然有功,不过为人德cào有待商榷以本官看,便封其为右军都督同知,再赏赐一些财物就好了”

叶向高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右军都督同知虽然是从一品的官职,但实际上这官职已经相当于勋官,没有实权,只是挂个官名,多拿一份工资以明朝那可怜得凄凉的俸禄,就算多拿一份,也就是聊胜于无罢了

到了唐继光这等位置的,谁还差那么一百几十两俸禄呢?

阁臣何宗彦为人正直,在朝野上下清名盛隆,他也看不过眼了说道:“今日唐晃之的功劳只是换来一个左军都督同知,他日其他边将立功,如何待之?轻了,边军将士怨恨,不肯再奋力出战重了,又叫东江镇将士如何想啊?现在京师只有山海关一道雄关保护,还有东江镇牵制建奴东江镇将士怨恨,不愿死战,覆亡之日,不远矣建奴兵临山海关,不远矣”

何宗彦这话,立刻说得刘一燝脸红耳赤虽然心中暗恨何宗彦,但不敢再开口

“君美兄,那你认为如何封赏为佳呢?”叶向高暗暗颌首,对何宗彦问道

何宗彦想了想,说道:“都督同知太轻了吾有两封赏建议一,从一品的右军右都督加左佥都御史衔二,晋勋职为正二品上护军,加兵部右shi郎衔至于财物封赏,再作详细议定”

叶向高若有所思的点下头,这两个封赏,各有各的好处一就官职高些,荣誉多,不过权力就少了一点二则是权力大些,荣誉自然少一些

思索一番,叶向高心中虽然有所决断,但还是说道:“诸位怎么看?投票决定”

一名小吏,拿来一把豆子,分红黄二sè,每一阁臣各一颗

叶向高说道:“红便是第一种封赏,黄便是第二种”

各阁臣开始投票,毫无疑问,在虚名面前,东林党的人还是选择限制唐继光的权力,他们选择了第一种方式

其实这对于唐继光而言,还是有所亏待不过已经再无人说话了,何宗彦也是如此人也许会没有si心,但站在文臣的角度上,他们都对武将有所敌视,自然想限制其权力

叶向高执笔票拟,让小太监送到司礼监那里

票拟就是把内阁的意见写在一张小纸张里,再粘在奏折上,送到皇帝那里,让皇帝决断,这称之为批红虽然说是给皇帝决断,但实际上,大部分奏折都是由司礼监的司礼秉笔太监处理,只有少部分是让皇帝批阅

魏忠贤得了这票拟,有些不高兴了他对唐继光妒忌归妒忌,但对外还是要一致的

魏忠贤乃把这事情告诉了客氏,客氏自然到天启帝那里劝说了,最后结果就连唐继光也想不到

封唐继光为右军右都督,加左佥都御史衔,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

另外还有钱银上的封赏,不过现在朝廷到处都缺钱四川那里有奢崇明叛luàn,辽东就不用说了,凉州卫、西宁卫那里又不安稳,当地méng古人因为受灾,今年入关抢掠

因此唐继光只是象征xing的赏赐了纹银一千两,绢布一百匹,宋锦二十匹算起来,都没有努尔哈赤当初出手拉拢唐继光所huā费的银子一半)

p



明末小海盗的第349章 李广难封

 第350章 在京中

/

封赏下来没有几天,天启帝就召见唐继光

不过与其说是天启帝对唐继光的召见,还不如说天启帝喜欢唐继光送上的礼物

等唐继光进入文华殿行礼后,天启帝也惯例的说了免礼,立刻原形毕lu“唐爱卿不知道你这次准备送朕什么呢?”

魏忠贤在一边,显然笑眯眯的,但唐继光还是可以看到他眼中闪过的一抹无奈

天启帝实在太过失礼了

唐继光笑呵呵的说道:“臣准备送陛下的,乃是来自泰西的千里镜观之,能够望千里之外另外还有自鸣钟,和格式木雕”

“千里镜?是不是好像演义里面的千里眼那般厉害的?”天启帝高兴道

魏忠贤不得不提醒道:“陛下,今天召见唐总兵入宫,乃是表彰其功劳如果只是贪图玩乐,恐怕孙师傅明天会进宫呵斥大臣也会上奏折劝谏”

“真扫兴”天启帝有些免不了的嘟囔一声,他倒没有责怪魏忠贤,而是对文臣感到不满

唐继光说道:“陛下如果欣赏臣的礼物,就是对臣最大的表彰陛下天天为大明劳心劳力,能够让陛下高兴一下,这便是国家之福,百姓之幸啊”

天启帝虽然好玩乐,但到底是年轻人,听到这话,也禁不住脸sè有些赫然心底却忍不住好奇和玩乐,脸sè微红的点下头说道:“唐爱卿说的,朕就听了”

唐继光微笑不语心中却有些悲哀,大明摊上这样一个皇帝,又摊上喜欢斗争的大臣,怎么可能不灭亡呢?

在唐继光的指导下天启帝很快就学会了使用望远镜同时对于自鸣钟还很mi恋,为了研究自鸣钟,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把自鸣钟给拆了

爱屋及乌,再加上唐继光会讨好天启帝的欢心,天启帝对于唐继光很是宠信,三天两头就召唐继光入宫

唐继光这又被大量言官弹劾了,甚至有的人还弹劾唐继光。yin。luàn。后宫唐继光可真的是冤枉了天启帝的妃子唐继光并非没有见过,只是一直都规规矩矩的而且明朝好幼风,都喜欢十四五六岁的少nv,甚至十二岁的都已经破瓜了天启帝的妃子也是如此年纪都比较小唐继光用后世的目光看,自然认为十八是起步,二十最好,三十不算老

按照年龄来到计算,双方观念差十多二十年唐继光怎么可能有心思勾搭天启帝的妃嫔呢?再则,你道皇宫大院是你家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偏偏那些言官说的好像自己亲眼在边上看到,言之凿凿

天启帝倒没有关系,唐继光入宫都陪着他的天启帝自然相信唐继光是清白的

即使是如此,唐继光不得不减少入宫和待在宫中的时间唐继光虽然有些郁闷但并没有太过在意,经常到京城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