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人生-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种发展计划对许多房地产商而言,是中国房地产业长期发展的最大利好。
  你们的动作也算快了,如今外面的一线城市,大大小小的房产开发商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看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不出几年又会有一场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过房地产是暴利行业,如果能提前布局,寻机适当收手,其利润远远超过其他的行业。就拿我们乐林集团来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组建了房产开发公司,收缩其他环节的投资,而把投资重心缓慢向房地产业倾斜了。”
  “嗯。”韩易赞同地点点头,对林晓的话深以为然。
  碧辉公司收集过来的资料也显示,国内各大一线城市的房产开始呈现快速飙升势态。而据碧辉的估计,这种快速发展的势态将会持续到三年或者四年,然后会进入一个调整期,至于调整期后到底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却是不得而知了。
  而且从碧辉高层得到的消息,国家大力支持房地产开发的政策仍旧不变,而且很有可能作为拉动内需和提高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将其打造成GDP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房产开发,布局很重要,大开发商着眼一线城市中心地块,小开发商则把眼光瞄向了二三线城市,或者边缘地块,总之,很多人现在都已经意识到了,这将是改革开发以来最大的一场盛宴。能吞下多少,取决于各人的实力和眼光。”
  韩易倾听林晓侃侃而谈,心里却不禁感慨。初见林晓,很多人会被他略有些吊儿郎当的话语和外表所迷惑,其实身为乐林集团的未来接班人,林晓的生意经又岂会差到哪里去?
  只不过生意场上,也是身不由己,讲究的说七分留三分。林晓说的有些话已经是属于行业内的秘密了,抛却两人的私人友谊不谈,如果不是韩易当初在盐林工业区的事上坦诚相待,林晓今天又哪里会敞开话题直言相告。
  “不过呢,房产开发也有它的弊端,一个是开发周期长,从土地买卖到建设审批,然后到工程投标,再造房,最后销售,没有个两三年的工夫下不来。第二是占用资金多,从而造成资金流动性差,如果没有相当的融资能力,以及和银行密切的关系,就很容易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而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近段时间来,林晓可能也是对房产业下过一番苦功,讲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其实也难怪,乐林集团把经营重心向房地产转移,作为接班人的林晓,自然要通晓其中的门道。
  林晓和韩易的年龄相差不大,不过却是从小接触家族生意,又是名牌大学科班出身,说出来的话既有理论根据又带有他自己的经验分析理解,让韩易听着实在是受益匪浅。
  听着大哥和韩易又开始说起生意经来,林敏顿时大感无趣,吃了几口羊肉串后,扔下竹签歪着头问道:“韩易哥哥,我去外面读书了,你会来看我吗?”
  “呵呵,当然会了……”韩易笑着答道。
  话刚出口,电话铃声响起,韩易拿起一看,却是项茗儿的号码,韩易也没有特意避嫌,按下通话键,笑道:“大明星,今天是元宵节,你应该很忙的,怎么会有空给我打电话啊?”
  电话里传来咯咯的笑声。
  和韩易的通话总是轻松而愉快,相对其他人来说,韩易更多的是把项茗儿当成一个要好的朋友来看待,而没有把她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明星,而这种感觉也正是项茗儿最需要的。
  “在干嘛?”项茗儿笑问道。
  “在店里陪着帅哥美女吃烧烤呢,顺便等会看你的精彩演出。”韩易笑道。今年的元宵晚会,项茗儿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明星,将会应邀演出,电视有直播。
  林敏耳尖,早听到了手机里传出来的清脆女声,又看到韩易说话间一副亲密随便的口吻,小嘴早就翘上天了。
  “陪帅哥美女?呵呵,真的还是假的!没事,刚才在后台等着无聊,就给你打个电话,顺便向你道声元宵节快乐!”听到韩易说等着看自己的演出,项茗儿在电话那头开心地说道。
  “呵呵,也祝你元宵快乐。”韩易笑着挂了电话,然后回头对林晓兄妹俩随口说道:“一个朋友,今天晚上有演出,没想到还打电话过来问候。”
  听到韩易说他朋友有演出,林晓也不甚在意,国内的情况就是如此,象这种但凡过年过节的什么,无论是国家、省市县还是那些大单位,都会搞一些演出。
  倒是林敏在边上酸溜溜地轻声问道:“韩易哥哥的朋友好象是个女的?”这话就问得有水平了,谁的朋友中没有几个女的?不过到底是女的朋友,还是女朋友,就值得商榷了。
  “是啊!”韩易那里知晓这些小女孩的心思,仍旧笑呵呵地应道,“我这朋友可是个知名的大明星,歌唱得好,人也长得漂亮,有空的话介绍给你认识,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和她成为朋友的。”
  韩易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更象是火上加油。“嗯!”林敏表面乖巧地点头,心里却嘀咕了一声:“谁会喜欢和她做朋友?哼……”




  第三百十三章 新的门道
  林晓在边上听得清楚,也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暗自好笑,也不晓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早点劝劝这个宝贝妹妹?
  不过林晓这人生性豁达,他自己的性格也是不拘一格,心里也明白,这感情的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再说了,林敏现在也不过才是个十八岁的小女孩,正是处于情感朦胧,情窦初开的时节,心中有些幻想很正常,非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死命打压,可能到最后反而是适得其反。
  顿了一下,林晓岔开话题,说道:“韩易,其实这世上赚钱的门道千千万,房地产业是暴利,但也不一定非要说房地产业就是最赚钱的行业,看看几个世界首富就知道了。”
  韩易点点头,说道:“是啊。我老爸就经常说一句话:千脚的蜈蚣只有走一条路。生意这事,实在是不好说,也有老话说,做生不如做熟。有些人几十年就专注于一个行业,也能把产业做细、做精、做大,从而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林晓笑了一下,说道:“我今天跟你说个门道,你听听看,觉得好的话,也可以参一脚。”
  “哦?林哥说的门道,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说出来让小弟学习学习。”韩易笑道。
  林晓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从暴利行业来说,除了一些国家控制的垄断企业如电力、通信、铁路等行业之外,其实,毒品、军火、能源、制药这些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林晓笑了一下,道:“当然了,毒品和军火这两样是碰不得的,而制药呢,则限制太多,哦,你上次说过你是有个药厂,效益怎么样?”
  韩易笑道:“我那药厂生产的产品都是一些常规药品,在行业内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也就是能存活吧。上次我们商量着给调整了一下思路,弄出一条生产牙膏的流水线来。”
  林晓点点头:“生产牙膏也是个不错的思路,别看这东西小,可是利润却不错,而且属于高消耗产品,基本上每人都要用到,国内人这么多,是个大市场。”说完才发觉自己无意中把话题给扯远了,就继续说道:“我刚才说的那几个行业,剩下的就是能源了。”
  韩易怀疑道:“林哥,能源这块区域,要进入到门槛更高吧?现在好象油田啊天然气这些都是国家在开发的啊!”
  林晓呵呵笑了起来:“你这话就没水平了!能源就只有油田天然气这些东西吗?你可别忘了,所有的矿产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稀土矿,还有煤矿等等,可都是属于能源。”
  韩易恍然大悟,挠着头皮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林哥是行家,我对这东西不熟悉。”
  林晓正了正身子,然后说道:“我今天跟你说的这个门道,就是煤矿。”
  其实在说出这番话之前,林晓心里也是颇为踌躇了一番。
  林家几年来,主要致力于能源的范畴之内,与上层打交道的也多在这个范围。乐林集团当年之所以能够开发油田成功,也是和当时的国家的鼓励政策有关,也就是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但是随着国家对油田开采制度的逐渐限制以及石油资源寻找难度的增加,还有就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的不断增加,乐林集团急于要开辟出一条新的渠道来为乐林集团注入新的活力。
  而这个时候,煤碳资源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作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矿产资源,煤矿在国内的分布极广,几乎在全国的每个地方都有煤碳出产,所不同的只是品质差异罢了,而其中已经大幅度开发的煤碳中最优质的煤碳资源当属于晋城煤碳,其次为陕西煤和蒙古煤,而陕西煤则又是以靠近了蒙古的神岭地区为最佳。
  乐林集团一直扎根陕西,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能源集团,创税大户,在当地的人脉极为深厚。前几年金融危机期间,行业不景气,导致了煤碳价格持续下滑,陕西的煤矿企业顿时陷入困顿,眼看着小山一样的煤碳堆在那里,就是卖不出去,而各种开支却一如既往,很多实力较弱一点的煤矿主就撑不住了,纷纷想要把煤矿转让。
  但是那个时候,许多企业都是自顾不暇,再加上煤碳价格的一路走低和持续疲软,哪里有人肯去接手一个鸡肋般的事物。这个时候,陕西煤碳行业的主事人就联系到了乐林集团,希望他们能出手接手一部分煤矿,以便度过这场危机。
  乐林集团一直致力于能源行业,对于相关产业当然比较敏感,在经过集团上下的反复开会研究讨论,又请了一些专家来咨询,乐林集团最终得出结论,作为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类产品,煤碳企业的困顿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只要亚洲的经济开始复苏,对煤碳的需求就会大幅度增加,到那个时候,其价格也必将随之而水涨船高。于是,乐林集团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并从储备资金中拨出一部分专款来,专门用于煤碳企业的收购和并购,短短一年之内,相继收购和整合了五六个大大小小的煤矿,然后再进行整合成了两个中型的煤矿公司。
  事实证明,乐林集团的眼光果然不错。当初收购那几个煤矿的时候,正是那些企业最为艰难的时候,价格自然不高,最多的一个也不过才花了一千万,有几个小的甚至只花了两百来万就搞定了,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复苏,各行各业对煤碳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库存全部销售一空,而且煤碳的价格开始稳定,并随之缓慢上涨。
  只要能够保证足够的销量,那么就可以保证企业能处于不亏损的状态,这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乐观的估计,按照这样的增长幅度,乐林集团只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来当初所有的收购成本和后续的相关投资,接下去的就全部是净利润了。
  不过由于当初煤碳资源受到的伤痛太深,就算是很多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心里却还在踌躇,因此在林晓看来,现在去投资煤碳资源,既没有如乐林集团一般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咬紧牙关硬抗着度过危机;又没有引起别人的广泛关注,从而增加竞争难度,这样看来,算是刚刚起步,时机最佳。
  “林哥,那买一个煤矿大概需要多少的资金啊?”韩易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照林晓的话说来,一个中型煤矿正常的出煤量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