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人生-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庆华经历丰富,是从底层靠自身努力一步步打拼过来的人。早年他在海外求学,为生活前途入过帮会,刀枪血肉里摸爬滚打过,锋锐无比,但他同时又受到过国外高等学府的教育,智慧敏睿,学有所成,两厢融合,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物。
  平日里的曾庆华都是把身上的锋芒收敛,兼之他外表俊朗潇洒,待人笑容和蔼,真的是一个标准的商人模样。但此时沉下脸来,身上隐藏的威势便无形迸发,就连身边的韩易都能感觉到一股沉重的压迫,使人心惊。
  “杨俊达现在就住在碧辉酒店里,他这次过来,看来就是为了乐云市旧城改造的事,应该还会在乐云呆上几天。我以前跟杨俊达打过几次交道,他应该也有点知道碧辉集团身后的背景,我倒是想问问他看怎么管教的手下,真是不把碧辉放在眼里吗?这事跟你无关,你是我的兄弟,自然不会眼看有人在酒店里无理闹事,出手也是正当,他杨俊达还要给我一个正当的解释才行。”
  韩易默然点头,心里感动。
  曾庆华这番说辞,先就把杨俊达绑在了理亏的地位,然后又把韩易从这起事件中给剔除了出来,使这起事件的主角直接变成了碧辉和杨俊达。
  当然,就杨俊达的手下在乐云碧辉闹事,这事可大可小,最主要就看当事双方的态度。实际上阿同当时出面后,这事也可以说算是过去了,只要碧辉不再追究,想来杨俊达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冒着得罪碧辉的风险硬给自己的手下撑脸。
  做生意讲究的是个和气生财,但现如今曾庆华为了韩易和立信公司的安全着想,却是硬要把平息下来的事给再度挑起来,这其实是给自己多找了麻烦。
  杨俊达在暖州这块地儿上并不是毫无势力的人,曾庆华这么做,显得有点强势,甚至有点咄咄逼人的意味,弄不好说不定会节外生枝。尤其是在现如今正值他即将要调往省城的敏感阶段,一个处理不好,也说不定就影响到曾庆华的前途。
  曾庆华这么聪明的人,当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韩易一时间心思电转,汹涌澎湃,但心中万般感激,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曾庆华似乎是知道韩易心中所想,微笑着拍了拍韩易的肩膀,说道:“你我兄弟,有些话就不必多说了。哦,对了,这郭舒林怎么会这么好,想着请你吃饭?”
  韩易定了定心思,说道:“是洪昆请我吃饭。”说着把昨天上午发生的事给说了一遍,“郭舒林想开发盐林工业区三期,话说的不多,刚起了个头,就被那个什么马强打断了,不过我听他那话头里的意思,他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唔!”曾庆华轻点了一下头,说道:“我也听到点风声,郭舒林自从出任经济开发区主任后,这段时间跑得很勤,不但想要申请把盐林工业区改名为滨海工业区,而且还要向南继续扩展工业区,真正做成省级工业区的规模,呵呵,看来他的志向真不小啊!韩易,你觉得,郭舒林的这个想法能成不?”




  第五百章 釜底抽薪
  “郭舒林应该是个会做事的人。”韩易没有马上回答曾庆华的问题,沉思了一会,才回答道。
  以韩易和郭舒林交往以来的了解,郭舒林比起某些尸位素餐得过且过的官员来说,应该还算是个有相当抱负的人。姑且不管郭舒林这种抱负真是怀着为民办事的理想和决心,想要真正做一番事业,留名与地方;还是单纯出于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挣得政绩,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盐林工业区的大发展真能实现,对于整个乐云市经济的促进必将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我觉得他想法是好,趁着盐林工业区目前发展前景良好,趁热打铁,扩大工业区整体规模,使之形成一个纵向上下链接、横向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不但对乐云市的经济将会带来极大的促进,也能有效控制住当下企业资金外流的情况。不过盐林工业区这摊子事太大,盯在那上面的眼睛又多,郭舒林虽然有赵斌帮忙,但想依靠一个人就把事情办起来,还是很困难。”
  身为一个乐云人,韩易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认同郭舒林,也乐于见到家乡的发展。
  但同样,郭舒林的缺点也很明显,他一直都在机关工作,缺少扎实的基层基础,而且他又不是乐云本地人,得不到本土有效的助力,办起事来未免就会受到各方制肘。
  盐林工业区的事,现在已是乐云市的风头浪尖,立信公司都是和乐云市政府签订协议了,还能被硬生生地耽搁在这里,这个事连赵斌都不想站出来说话,可想而知其中多方利益的追逐有多厉害,让赵斌这个乐云市的一号人物都不得不忌惮几分,慎重对待。
  韩易就怕郭舒林为了政绩而急功冒进,在各方面条件都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就仓促上阵,到时候会压不住阵脚,反变成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让别人钻了空子,使盐林工业区整体的发展偏离原先的规划轨道,变成一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这样一来,反而会使乐云市现有的企业对乐云市政府失去信心,从而越发加剧了企业投资外流的现象。
  “或许,赵斌就是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下各方的反应而已,而郭舒林只不过是赵斌甩出来的一个工兵,用来趟一下这个雷区到底水有多深。”曾庆华的嘴角带着一丝讥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郭舒林未免也太不值了。”韩易说道:“不过我倒觉得,赵斌还是想把盐林工业区的主动权抓在手里,郭舒林是他信任的人,有郭舒林办事,他也放心,不必提防别人趁机搞鬼。”
  “你说的也对。”曾庆华笑了一下,说道:“也许赵斌还有这样的考虑。如果赵斌之所以放手让郭舒林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那么就是盐林工业区扩展之后,其影响力也会随之大幅度提升,也使郭舒林这个开发区主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到时候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名让郭舒林入常。即便不能,但盐林工业区手握乐云市大部分的企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些对于赵斌立足乐云市来说是个不小的助力。至少,郭舒林可以通过盐林工业区来间接影响乐云市的经济投资决策。”
  曾庆华的分析让韩易恍然大悟,他倒是真的没能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的道道,也由此可见,政商之间,有着太多的关联,自己在政治敏感性这点上,跟曾庆华相比,那是拍马也赶不上。
  “这样看来,曾哥,你说杨景宏提出旧城改造的规划来,是不是就是针对郭舒林的这个盐林工业区扩展计划呀?”韩易脑子突然灵光一闪,思索道。
  “嗯!”曾庆华点点头,蹙着眉头说道:“听你这么一说,目前看来,还真是有这个可能。毕竟一个城市每年财政支出投入到城市开发建设的资金有限,不能无限制地铺开。假如旧城改造的议题最终获得顺利通过,便需要乐云市政府马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一来,盐林工业区的扩展计划便要随之搁浅或者延后,而对于赵斌来说,他到乐云市之后做的最大的一个手笔就是盐林工业区了,如果盐林工业区的开发被延滞,对赵斌的影响绝对大。赵斌现在最输不起的就是时间了,要是他在这一届里不能做出让上面瞩目的成绩来,想必要想依靠乐云市这块跳板马上获得顺利升迁的机会还是比较困难。”
  “杨景宏还真是厉害啊,这一招釜底抽薪,可是直接打中了要害,而且还让赵斌和郭舒林都没地方说去。”相通其中的关节,虽然对杨景宏的为人不爽,不过韩易还是不禁赞叹道。
  杨景宏这么做,实际上就是跟赵斌在抢夺一个控制权的问题。
  赵斌在盐林工业区开发上先行一步,打了杨景宏一个措手不及,算是打了一个胜仗。虽然杨景宏随后马上做出反应,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故意延迟了盐林工业区的开发,但杨景宏毕竟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杨景宏在乐云市虽然强势,但整个乐云市委市政府除了书记和市长之外,还有主管党群的副书记排名都在他之上,杨景宏怎么样也只能算是个四把手,他当然不能到只手遮天的地步。
  盐林工业区也是属于市级重点工程,暖州市里也是有人关注,盐林工业区二期迟迟未能开工,已经招致了许多非议,好象暖州上头也有人就此事提出疑问。如果不能顺利开发,问责下来,赵斌固然脸上无光,但他这个常务副市长也逃不过去。而且盐林工业区一期开发的成果有目共睹,其取得的利润让人眼红,也不知有多少人千方百计地想挤进来分一杯羹,这些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门道,真搞起事来,也会令杨景宏头痛不已。
  此时,杨景宏提出这个旧城开发的计划来,却是正正好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口,至少是可以给上面一个交代。
  不是我不想开发,而是财政资源实在有限!
  对于政府来说,民生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要从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民生还要重于经济。




  第五百零一章 妥协和交换
  也正是唯有如此,才让郭舒林如此的着急上火,急忙忙地东奔西跑到处拉关系,就是想要再搏上一把,最大的期望能抢在旧城开发前把盐林工业区三期的项目能够先一步确定下来。
  当然,郭舒林心里也明白,杨景宏既然这么做了,那么就是有充分的准备,不会给自己太多的机会,可郭舒林就是不甘心自己的辛苦化为东流水,再不济,就是项目不能即刻立项开工,也是要先造出个声势来,留待日后操作。
  “郭舒林没什么机会的。”曾庆华给事情定了性。
  韩易没有说话,等着曾庆华给自己解惑。
  “事情很明显,杨俊达都到乐云来了,说明杨景宏在旧城改造这件事上,至少可以确定是是得到了杨丽微的支持。杨丽微在暖州的地位你又不是不知道,城市建设,旧城改造这一块正是她的管辖范围之内,她要是出来说话,赵斌的份量就不够了,除非赵斌身后的人出来说话,可是两者都是为公,又能有什么话好说?”曾庆华说道。
  曾庆华的分析一针见血,实际上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权力博弈的另一种形式。
  韩易沉吟了一下,说道:“其实还有一点,郭舒林开发盐林工业区三期的本意是好,可是却忽略了实际操作。盐林工业区往南扩展,那就是要到水垟镇去了。可这又有一个问题,往南扩展,地方是有了,但各项辅助配套怎么跟上?起码三通一平是要的吧。其他不说,首先一个,水垟镇周边那一大片地方可都是农村,连条稍微像样点的县级公路都没有,道路问题怎么解决?乐云市现在的产业群基本上还都是集中在柳镇的电器产业上,而电器产业涉及到的零配件众多,势必要有一条快捷的通道,如果光靠着现在新阳路这一条道,从柳镇到工业区三期,要远远绕上一个大圈,多了一倍的路程还多,光是物流就极度不便。如果郭舒林不能解决交通问题,恐怕一切都是空想。”
  “就是这个理!”曾庆华击掌道:“既然我们能看得到这个缺陷,杨景宏他们那边可是不乏能人,肯定也能看到,也就是说郭舒林要扩展盐林工业区的设想也就仅仅是个设想,经不起实际的操作推敲。”
  依照这样的推断,郭舒林所提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