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子匪如玉-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也在准备了。”李承说道。

“是啊,我们这边明天就要出发了。”四人看着金门寨的方向,若有所思。李瑾瑜又轻声道:“三年了。”

三年来,李潜的精舍移植来许多花木,都是李瑾瑜通过完成先生布置的一项项高难度作业换来的,现在她基本上已能像平民一样阅读书籍,偶尔不认识几个字倒也无妨。竹林精舍的后花园被扩展了两倍,春有白玉兰,夏有芍药,秋有黄菊,冬有腊梅,后来先生又陆续移植过来大量的花草。很多她都叫不上名儿来。

这个季节,精舍四周被白色花朵包围,花瓣大而洁白晶莹,繁复开放簇拥在先生的周围,李潜带着草帽,正在细心修剪。

李瑾瑜笑起来,每每走近这个茅舍,她总会莫名开心,三年的朝夕相处她已然将这里当成了家。她那个喜爱逍遥自在的心性早让她摸清楚了精舍周围的山势走向、附近城镇布局。

“先生,我回来啦。”李瑾瑜说道,向着书房跑去。

“哎,瑾瑜,先别去书房!”话音未落,李瑾瑜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他摇了摇头,只得跟进去。

檀香木的书桌上散乱着一堆纸张,李瑾瑜拿起来,见是许多女子的画像。

“嘿嘿,原来先生要成婚了,真是,干嘛藏着掖着啊,害羞什么。”李瑾瑜坏笑,拿起被放在正中的一张画像,细细端详女子的眉眼和衣着打扮。

“把先生的东西放回去。”李潜站在门框那儿,佯怒道。

李瑾瑜见先生恼的样子非常开心,大声道:“先生你要成亲了是不是?在学生面前就不用藏着啦,不过不能告诉刘伯彦大叔,他身边的小厮咋咋呼呼的,肯定不出半天……”

“哎,把画像放回去。”李潜打断说道。

“好好,先生你别生气啊。”李瑾瑜放下画像说道,“先生你也老大不小的年纪了,前天辉誉大哥还在信中提及要给你找一门号亲事,不想辉誉大哥手脚这么快就送来了画像。”李瑾瑜摸了摸下巴,一把抓起桌上的素绢,喜气洋洋道:“先生你的眼光真不错!我要是个男的,我也会娶这样的女子!”

李潜哑然失笑,“瑾瑜,先生我什么时候告诉你这是娶亲的图了?”

“难道不是?”李瑾瑜笃定。

“我十五岁便从府中搬出,到这川林竹海隐居,早已不过问世事。”李潜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微叹。

“可是这些画像都是辉誉大哥送来的啊,若是先生没这个意思又怎会将画卷放在书房细细端详呢?况且这一位确实是佼佼者。”李瑾瑜又看了一眼画上的美人。

李潜看着自己的学生,她依旧是个孩子,真让人不放心,“瑾瑜,你明天真要跟着伯彦兄去三万大山之中?”

“先生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先生你不是也要去么?那我当然去了。”

李潜忍不住微笑,这孩子居然是因为自己去她才跟着去的,“瑾瑜,此战我们已有八分的把握,但是你可知道,此战结束之后会发生什么?”李潜说出自己心中的忧虑,“此战结束,陶党势必召我等进京,帝都风云变幻,诡谲难测,陶党和李党之争的惨烈远超出你的想象,万一你因此战扬名,种种身外之物便纷至沓来,我实在放心不下。”

李瑾瑜说道:“先生,只要我不去不就行了么,反正我人在江湖,哼哼,他们难道还能把我逮回去?哼,我又没惹别人。”

李潜笑道:“江湖?呵呵,真是新鲜的词汇,不过你觉得,自从你三年前来到崔州城开始,你还能默默无闻下去么?朝中的那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只怕早就盯上你了。”李潜走近,抚摸她如缎的秀发,触手光滑细腻,“更何况你的家在帝都,三年前辉誉说你确是李府的血脉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李瑾瑜丧气,这几年来自己到处“恃强凌弱”,在崔州城毁誉参半,这个世界里比她更强的高手她已经遇到了三个,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多,战后若前往帝都怕是真的有去无回,“唉……那怎么办啊……”她跌坐在椅子上,捧着下巴看向窗外,唉声叹气道。

她的侧脸此刻埋在阳光照不到的阴影下,平添了抑郁,窗外落入的光线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姣好的轮廓,陶瓷一样的肌肤有温润的光泽,长长的睫毛投下一片海藻似的影,眼睛似沉睡的湖,此刻看上去迷离而恍惚,似是永远捉摸不透。

李潜右手抬起,又颓然落下,目光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书桌、毛笔、素绢、满架的书,最终还是落在那张极美的脸上,瑾瑜,你知不知道现在已经有倾城之色,将来长大可如何是好。

“哎,不对啊,先生”,她突然响起,“当时辉誉大哥说他知道父亲有一个孩子一直呆在身边,但是由于当时正是战乱,辉誉大哥一直没见着,只知道一个大概的年岁,却不知是男是女,后来我母亲离奇失踪,我又莫名其妙地忘掉了以前的事情,这样看来并没有什么证据说明我就是李家的孩子啊。”

李潜道:“问题在于,辉誉他一直认为你就是他亲弟弟,也许是因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心灵感应,也许是因为收你这样的武学天才进入李府,对于整个重文轻武的李党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平衡,不管怎样,你已经骑虎难下。”

“唉,而且我已经用小弟的身份跟两个哥哥通信那么久了,现在也没办法一下子就说‘喂小屁孩们姐姐我逗你们玩呢,我不是你们的弟弟呃’这种话。”

李潜笑,“瑾瑜,有一事为师一直没有问你,你为何要一直隐瞒自己的女孩身份?为师感觉你许久跟男孩子们混在一起,将来说不定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个女孩呢,可怎么嫁人。”

李瑾瑜不以为意道:“哼,反正我也不嫁人,逍遥自在地多好,先生,虽然我记不起以前的事情了,但是后来小狼载着我来到崔州城的时候,在城外遇一老人,像是个算命的,说是我此生若不以男子身份活到二十岁,则一生必定如雨夜之花,外祥内苦……”

“你信这个?”李潜笑道。李瑾瑜道:“当然不信这个啊,但是你想想看我当时整个脑子稀里糊涂的,那个老头又给了我一张面具,我是小孩子嘛,被他一下就相信了。”

他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李瑾瑜心里想着,脱口而出道:“先生你应该多笑笑嘛,这几天见你老愁眉苦脸的。哎,先生,你好像在故意岔开话题,先前问你娶亲的事情呢?这些画卷作何解释啊?别想说谎哦。”

“画卷不是辉誉送的,帝都的朋友想劝我联姻。”李潜止住不说,“咳咳,以后再说罢。”

她联想到了政治联姻,劝说:“先生现在不是还年轻么,才十八岁,以后有的是时间,最好还是不要联姻。”

“是吗?瑾瑜希望先生不要娶亲么?”李潜弯下腰,弄乱她披散的头发,“出去看看那些花吧。”

“还有啊,先生最近总是愁眉苦脸的,多笑笑才会好看嘛。我去看看先生新养的花。”

应该多笑笑么?李潜望着白花丛中宛如精灵一般的孩子,按住额头,若不是近日来为她操心,又何至于总是摆着一副臭脸呢。他摇摇头,颇觉头痛。

Chapter4 三万大山(6)
群山苍莽,宽阔的山道上此刻正逶迤蜿蜒着一支四千人左右的队伍,一面“刘”字大旗迎风猎猎飞扬,队伍的最前面是刘伯彦和五位最得力的属下,李承罕见地没说什么话,顾决一如既往的沉默,李潜一身白袍,在一行人中间愈发显得清姿高雅,他回头看一眼李瑾瑜不由莞尔一笑——李瑾瑜觉得在队伍里骑着一匹狼太拉风,平生第四次骑战马,现在马上惨白着一张脸,绷紧了动也不动,看到先生回头挤出一丝笑。

“哎,我说李老弟啊,平常见你都是骑着一头大白狼,今儿怎么改骑马了?难道那头狼被你一时贪嘴煮了吃了?”说话的是平常和李瑾瑜交好的中军统领陆子云。

“我这不是从来没在这么多人面前显摆过嘛,万一小狼哪根筋搭错,发飙误伤了人怎么办。”李瑾瑜几乎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句话,这匹战马实在太野性难训了。

她倒不是不会骑马,只是有点紧张,坐在马上不像在小狼身上可以东摇西晃,打个盹都行,也许,有点音乐会放松一点。

“先生!”李瑾瑜大声道,“先生能将你的紫玉箫借与我么?”

前面几人回头,看到瑾瑜的囧样开怀大笑起来,“哈哈,没想到小哥也有今天。”李承当先嘲笑,“以前不挺威风的么,怎么骑马就变成这副怂样了。”

李瑾瑜毫不客气瞪了他一眼,“又没跟你说话,闪一边去。”

李潜取下腰畔的紫玉箫,马匹放慢了几步,递给瑾瑜,“吹一曲‘边关’,此曲曲风雄壮豪迈,正好能鼓舞士气。”

李瑾瑜道:“我也正是此意。”

“小哥啊,这把紫玉箫舒夜兄从来没有借给别人过,此箫音色极好,材质也是上佳,反正我是一直没瞧出这到底用什么材质做的,触手便有暖意。”刘伯彦喜好收集古玩,见李潜随便将紫玉箫借给一小儿吹奏,羡慕地眼睛珠子都要掉出来。

“大人?大人?咳咳。”他身边的参将方毅开口提醒,“大人小心,前面有一高坡。”

刘伯彦不甘心地将目光从那支紫玉箫上面收回,完全不似平常精明能干的样子,絮叨,“小哥你真是三生有幸哪,舒夜兄这个老师真是,哎,破的例太多了,啧啧。”

箫声清冽响起,以平常婉转的调子开始,一开始仿佛微风拂过琴弦,落花跟随流水,叮咚清脆,使人的眼前仿佛铺开翠林修竹的海,竹涛阵阵,看月光穿越竹簧而落。李潜的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曲中自有竹林意。顾决看了他一眼,接着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蜿蜒山路。

清冽婉转之意陡然一变,眼前似又铺开一卷大漠黄河落日的瑰丽景象,一轮红日静默着凝视广漠,放眼天地,仿佛只余我独存。箫声呜呜咽咽,平添了几分悲壮意,李承这个心不在焉地开始和着箫声高声吟唱那首《岂曰无衣》。

他们是后续部队,前面的先发部队早已将主要军营搭建完毕,箫声毕,李承道:“这里的山势走向很平缓,不适宜埋伏,刘大人,不知我们的先发部队有没有对沿途的山势勘察熟悉?”

“他们当中不少人以前常在这山中混迹,能够带着新兵去察看察看。”

到了军营,简单收拾后,众位副将参将等等,聚集在刘伯彦的中军大帐之中。

“此次我们所携带的粮草足够大军吃喝三个月有余,从三万大山到崔州城及主要粮饷供应的城镇共有三条通道,即使只有一条通道畅通,也能我我大军无虞。”一名参谋说道。

“很好,粮食等中军调度皆由舒夜兄掌管,我很放心,这是我们目前所在的位置。”刘伯彦站起来,指向地图上的一处,“我们在这里,东南方向为金门寨,不知这匪盗当中亦有能人哪。”刘伯彦叹道。

一名副将道:“大人此话怎讲?”

“对方已经在寨外三十里处摆下阵势,分为三处互成掎角之势,我们前方的哨兵前去查访过,其寨子皆坚固非常,倘若强攻其中一处,必会遭到另两处的夹击,倘若三面夹击,可能导致兵力过于分散,首尾难以兼顾,若是这时候从金门寨中杀出一支匪兵来,于我方大大不利啊。”

又一参将道:“大人刚才属下刚刚得知消息,这三处寨子中已有两处派出五百多人的队伍驻扎在附近的山坡上,可算是五角之势。”

“我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