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闺秀-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皇帝开口问道:“那件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惠妃迟疑了一下,总算醒悟过来,试探着问:“皇上说的是分位的事?”
原来,自从太子确立以后,皇帝就想着既然立了平王为太子,那么平王的生母也该晋一下分位,所谓母以子贵嘛!但后宫分位是有数的,都有人占着,还全都是家族势力强大,进宫多年的“老人”,人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无故降人家的品级。所以,惠妃一直是惠妃。
在卢贵妃事发以后,皇帝直接将她贬为庶人,本来倒是有了一个贵妃的空缺,但前些时候他提起时,无论是惠妃还是平王,都有推拒之意。
“朕能给你的,也就这么多了。你可要想清楚。”皇帝也是暗示,如果你想要的是皇后之位,那是不可能的。就算皇后无子,也不是能轻易废除的。而且说起来,皇后其实也是个可怜人。
惠妃很是善解人意又激动地说:“此生能陪伴皇上左右,能陪皇上这么多年,臣妾已经很满足了。臣妾明白,臣妾出生寒微,父兄能力有限,能有现在的分位已经是皇上格外开恩了。皇上真的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臣妾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幸福了,幸福得就好像做梦一样……”
皇帝迟疑道:“老三现在是太子,你分位低了不怕人在背后说闲话?”
惠妃笑道:“妾身有个这么能干的儿子,是妾身的骄傲,有什么闲话好让人说的?说实话,这个儿子,妾身虽有生恩,但管教得并不多,他能有今日,全赖皇上教导……”
这话皇帝听了舒服。这么能干又孝顺的儿子,可窦氏他教导出来的。
酉时以后,朝中四品以上大臣及宗室人员带着亲眷陆续进宫。
今晚的宴会在太极殿举行,宫中三品以上宫妃可以参加,但一共也只有十几个人。
李皇后自从李正谦因病致仕以后就恨上了皇帝,在太子册立以后更是大受打击,一直抱病不出。而太子确立以后,惠妃在后宫自然水涨船高。再加上皇帝恩宠日甚,又拉拢了皇上这两年最宠爱的芳嫔,一时间,惠妃在后宫几乎可以与皇后分庭抗礼。
李皇后知道,皇帝的千秋宴,她要是不出来,皇帝肯定会让惠妃坐在他身边占了她的位置,那自己这个皇后便更是名存实亡了。
太极殿里,早到的大臣们相互打着招呼,并且都看到了才挂上去的两幅字画。那个巨大的寿字,只要人从太极殿大门进来,就能看到,想不注意都难。
年初参加了王家太夫人寿诞的人是见过这百寿图的,但显然还没有完全传开,不管第一次见还是第二次见,都不禁令人惊叹其构思之巧。
走近一看,果然是太子妃为恭贺皇上千秋特意写的。大臣极其亲眷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都是不住地点头称赞。
“太子妃才女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这字,总体看来圆润大气,细细看来,里面每一个字都笔力不俗啊!想不到太子妃竟然精通这么多的字体。”
“咦,不对,你们看,这像是太子殿的字!”
“哦,我看看!……果然,这是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写的,太子果真是构思精巧啊!”
……
“哎呀,你们看这幅寿星图!”
一开始,百官们都被百寿图吸引,而后出于好奇,才转到另一边去看那能与这百寿图并列的是一幅怎样的画。
原本想着寿星图也就那样,能有多少新意?却不料果真是有新意,而这巧思更让人惊叹不已。
那画上的寿星仙翁可不就是皇上?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物画,原本多是写意,重在神似。而眼前这幅图却是写实风格,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真实可信。好似天宫就是那般,飘渺中带着几分真实的质感,而寿星仙翁也该是这个模样,就应该这样悠闲。
“太子妃果然是不凡啊!”
“云梦真人,顾家三少,诗书画三绝,历代文人骚客,只怕无人能出其右!”
“太子妃和太子殿下,真是天造地设地一对啊!”
“我大隋,必将迎来新的盛世……”
百官们陆续到达,议论的人也就更多了些。太子一党的人自然与有荣焉,而安王一党的人心里就难免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了。
特别是安王带着正妃独孤氏和侧妃李氏到了以后,看到太子妃两幅字画就让人如此赞叹,三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
安王想着,这个女人本来他是能拥有的,可惜与他擦肩而过,被他忽略错过了,如今反而成了仇敌。否则,今日这些羡慕的目光可不都是属于他的?说不定就连这太子之位也是他的。
独孤湘语和李侧妃心里也不舒服。她们都是名门闺秀,又嫁入皇家,自然是让人羡慕的对象,却不料被一个出身寒门的女人抢了风头,将她们比到了尘埃里,让她们如何不恨?
蜀王来得低调,到了也不与人寒暄,遇到熟悉的同僚也不过点带那天。他只静静地看了看女儿的两幅字画,心里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都是他的女儿写的画的啊!想起记忆中那个被自己抱在怀里的小囡囡,搂着自己的脖子甜甜地叫爹爹的场景,让他心里忍不住涌出阵阵暖意。
这时,一阵乐声响起,众人立即安静下来,随后就听到内侍尖细的声音唱道:“皇上驾到!”
“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驾到!”
“惠妃娘娘、芳嫔娘娘驾到!”
“淑妃、贤妃娘娘驾到!”
……
太子殿下亲自扶着皇帝从后堂走了出来,后面是太子妃和芳嫔扶着惠妃,五个人先后从后堂走到前殿。在她们身后,还有贤妃淑妃和九嫔中另外八位嫔妃以及两位年幼的公主。她们一直在偏殿等候,想着与皇帝皇后一起进殿的。皇后没等到,皇帝倒是先到了,她们便跟着进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们已经跪成两排,迎接皇帝到来。
“平身吧!”皇帝在主位上坐下,见皇后和太后都还没到,心里便难免有些不舒服。
太后是养母,作为长辈不来也说得过去。但皇后这个妻子不来可就说不过去了。皇帝一直知道她就是心里不舒服在装病。如此一比较起来,知足常乐的惠妃就显得更加可贵了。
皇帝正要拉着惠妃坐到自己身边,惠妃忙小声拒绝道:“皇上,妾身听说今天皇后娘娘已经好多了,肯定会来的。就算皇后娘娘不来,这里也不是臣妾的位置。”
而后,惠妃就退到贤妃淑妃之后,与芳嫔坐在一处。
就在这是,只听内侍再次唱道: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驾到!”
原来,皇后知道皇帝中午在惠妃那里用的午饭,也会与惠妃一起过来太极殿,心里就不舒服。她不想让百官看到自己孤伶伶一个人来,又不屑与其他妃嫔一起,便干脆去了太后那里,与太后一起来,这样至少也能体现出她的孝心来。
而德妃原本是太后的侄女,向来都是跟在太后身边的。
“母后您来了!”皇帝亲自上前,扶着太后坐在自己上首,而皇后自然而然地坐到了皇帝下首的位置上。
百官们参见太后皇后以后,这才入席坐下。
皇帝见太子还跟从前一样,坐在百官之前,与安王相对,不由沉着脸对华恩道:“让你准备个宴会都办不好!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位在百官之上,岂能坐到下面去?去,让人将太子的位置移到朕身边来!”
皇帝指了位置,就在皇后下面,只比皇帝的御座低一级。
而后,皇帝又让蜀王坐了太子原来的位置。如此,蜀王的地位也比安王高半级了。不过,蜀王是皇叔,是长辈,比安王高半级也说得过去。只是安王会不会这样想,那就不好说了。
皇帝致开场白,而后太后也乐呵呵地说了几句,便到了百官贺寿的时候。
既然是贺寿,自然是要送礼的,这也是百官们获取皇帝好感的一个好时机。后宫的礼这两天都已经陆续送去皇帝寝殿了,太子的礼也送了,挂在殿上了。
因此,第一个送礼的就是蜀王。蜀王送的是一盆山河万里的香山子,以白玉为底座,不说那香山子的造型,单单下面那么大一块白玉底座就极为难得。
皇帝显然对此很满意,含笑点头,让送到勤政殿去摆着。
随后是安王送的一株三尺多高的珊瑚树,底座是用碧玉做成,远远望去,仿佛绿树红花,又好似海面上喷薄的火焰,令人眼前一亮!
皇帝似乎也很喜欢,点头道:“安王有心了。”
而后是五皇子。他送的是一部他自己手抄的佛经,并一座墨玉雕刻的飞龙摆件。册封太子以后,五皇子也封了襄王,虽然已经开府,但尚未大婚。这还是安然第一次见,发现襄王年纪似乎跟自己差不多,容貌肖似其母妃胡昭仪,俊美中还带着几分腼腆。
接下来是大臣们送的礼,当然,如果不是太出众的,便悄悄送到司礼处,让内侍登记下来不失礼就好。只有那些自认为能博皇帝一笑的礼物才会拿出来现一现。
安然看过,都是玉器、佛像、古画古籍之类的东西。珍贵倒是珍贵,但都不算有新意。
安王看着殿上挂着的安然的字画,忽然心中一动,假意问道:“为何不见太子殿下的礼?”
蜀王冷声道:“那不是还在殿上挂着的?皇侄年纪不大,眼神怎么这样不好?”
安王心中恼恨,面上却依然假笑道:“那不是太子妃的贺礼吗?是侄儿想多了。太子妃和太子本是一家,父皇寿诞,太子又帮着父皇操劳国事,自然由太子妃备礼了。嗯,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
安王连说两个都是一样的,话中之意却偏偏暗示出太子不孝,将给父皇准备寿礼这样的大事也交给太子妃,自己什么都不管。
皇帝知道安王这是有意针对太子,他虽然听出了安王的暗示,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他也知道太子这段时间实在太忙。再说太子妃的两件寿礼他都很喜欢。
因此,皇帝微微皱眉道:“安王说得不错,太子与太子妃本为一体,自然谁送的礼都是一样的。那百寿图上,还有太子写的字,朕就很喜欢太子妃这份孝心。”
这是明摆着的袒护偏心啊!安王看着坐在杨彦身边的安然,心里恨得不行。不就是弄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欺瞒哄骗父皇吗?他也有办法!哼!
这时,杨彦忽然起身站出去,对着皇帝鞠躬行礼道:“父皇,儿子也给您准备了一件礼物,只是儿臣原本是打算等您回寝宫以后再看的,但既然二哥提起来,不如儿臣就让他们送到这里来,也好让大家一起看看。”
皇帝听说儿子百忙之中还真的亲自给自己准备了寿礼,心里高兴,忙点头道:“朕这些儿女中,就数你点子多,父皇还真想看看你给父皇准备了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快传上来吧!”
杨彦笑道:“要想更好的观看这件礼物,儿臣请旨,暂时灭掉殿中多余的灯烛。”
“哦?”皇帝心里越发好奇起来,难道是夜明珠不成?“好吧,准奏!”
朝中大臣也大多猜测是不是夜明珠,要不然何须灭掉多余的烛火再看?
自从刚才杨彦开口,华恩总管就让人去将那盏水晶莲花灯取了来,只是以红绸盖住。
安王没想到杨彦居然真的准备了礼物的,不由暗恨自己没有打探清楚。他是听说了太子府的人买了水晶,但并未见杨彦送给父皇,还想着等会挤兑太子,说他只记着为太子妃添首饰,却不记得为父皇准备贺礼,没想到又失算了。
很快,大殿里的灯烛就灭掉了七七八八,只两三丈远才留下一盏灯。原本金碧辉煌的太极殿顿时变得昏暗起来。
这时,杨彦终于掀开了红绸。
离得近的便依稀看到那放在花凳上的,是两张颜色流动自然、晶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