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叶程 作者:报纸糊墙-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孙子都没有了,我还要儿子做什么,还不如捐给红十字会,这么多钱,够他们歌功颂德好几十年了,老子年年都能上报纸……”越想越气,越想越不甘心,却又拿陆明远无可奈何,陆震南现在也落下了碎碎念的毛病,一边用拐杖很有气势地敲打着地面,一边说得铿锵有力,但是再怎么有气势再怎么铿锵有力,也改变不了他正在碎碎念的实事。
  “最多找个女人代孕,你自己拿主意吧。”这是陆明远最后的让步了,因为他不确定这个老头子到底还能活几年,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个耐性等到他死的那一天。
  “代孕?然后让那个男人跟你一起养?这种畸形的环境下能养出正常的孩子吗?啊?”老头子很气愤,拐杖更用力地敲打地面,楼下的住户这会儿也不知道在不在家。
  “啧,怎么养不出来啊?不然我找个女人结婚,接着自己到外面找情人,就能养出正常的孩子了?我小时候还没人养呢,不照样也活得好好的。”陆明远对这个冥顽不灵的老头子很是不以为然,看着在公司里挺有手腕的,其实脑子里边就是一根筋,绕都绕不过来。
  “你这也叫好!好个屁!”陆震南终于跳脚了,站起来爆喝了一句,然后提着拐杖就出了门,看着他的矫健硬朗的身姿,陆明远又有点不确定了,搞不好这个老家伙真的还有许多年好活。
  自从上次送了一打照片过去之后,陆明远已经有很久没在叶程前面露脸了,他和陆震南之间迟迟不能达成统一意见。而且他也知道,叶程最近心情不太好,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让他自己缓缓,顺便他这边的事情也尽快处理好。
  虽然陆氏被陆震南经营得相当不错,但这并不代表陆明远可以轻松接手,陆震南手底下的那些干将,有一大部分都是跟随他许多年的老骨干,在企业里难免也会有些倚老卖老,陆明远对总公司这边的业务还不十分熟悉,但是他必须尽量避免出差错,不然很容易会被人看轻。
  现在陆震南还活着,陆氏肯定是很安宁的,但是等哪天陆震南突然死了,这些老狐狸,陆明远也必须要把他都弹压住了,不然陆氏就要乱。一个企业要是乱了,就很容易给外人可趁之机,商场如战场,从来都是很残酷的,没谁会对你手软。
  至于陆震南最近整天念叨的,要把公司捐给红十字会那回事,陆明远渐渐也知道他那是气话,这个老家伙会舍得才有鬼。不过陆明远也不敢太过忤逆陆震南的意思,担心把把他惹毛了,老不死的会对叶程下手。
  而叶程这边,在他的老师韩教授做主送出那幅画之后不久,仲老就让老张带话过来,说是让叶程有时间去C市,也就是仲老现在居住的城市去一趟,老人家有心要指点指点年轻人。
  这不是变相抢人家徒弟吗?韩教授非常不满:“我说老张,你们那一窝怎么都这德行啊?先抢我的画再抢我的徒弟,当我老韩是死人呢?”
  “哎呀,老韩啊,别说这么难听啊,几十年的老交情了。老爷子不也就是一时兴起吗,你说这老爷子吧,一把年纪了,咱也就是想让他乐乐呵呵地把后边几年过完,你说,他都这把岁数了,还能乐呵几年?”
  “少跟我来这一套,每年都这么说,每年不都活得好好的,搞不好比我还长命呢。”人家是行业内人人尊敬的老泰山,韩教授也不能真跟他较这个真,而且叶程要是跟着他学上一年半载的,对他个人以后的发展也很有帮助。他不过就是心里头不平衡,都说那那老头活不了几年了,咱都得让着他,可韩教授自己还退休了呢,这人一老了,谁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
  “呸,呸,乌鸦嘴,你徒弟都二十七八了还年幼无知呢,咱现在这是正当壮年呢,一辈子里头最好的时候……”
  总之不管韩教授嘴上怎么抱怨,他最后还是跟叶程说了这个事,让他去C市住一阵子,跟着那仲老,要真能学到点什么那也是叶程个人的造化,没学到东西的话就当是给自个儿名字镀层金了,在圈子里都好使。所以说起来,这真的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买卖,韩教授也不能真狠心把这么好的机会帮自己徒弟推了。
  叶程知道韩教授这是帮他打算呢,也没什么意见,稍稍收拾了一下东西,跟叶萍他们说一声,然后就去往C市了。刚好吴老头的房子还空着,他这一趟过去,就打算住在那条老巷子里。
  独自一个人坐在火车上,叶程也不是不怀念那些年少的时光,记忆中每一次坐火车都是两个人的,那个人总是紧紧地跟着自己,到哪儿都得跟着,他也从不会觉得麻烦,好像必须就得有一个人跟着,心里才觉得踏实似地。
  在别人看来都是陆明远依赖自己,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很能干很坚强,就算所有的事都是他和陆明远两个人一起做的,大家还是会觉得那个小小的家是靠叶程才撑起来的。
  这种说法实在是不怎么公平,陆明远干的活从来都不会比自己少,他对那个家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只有叶程最清楚。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地依赖着陆明远的,有一个人陪在自己身边,总是无条件地跟随,无条件地认同,无条件地支持,叶程不可能不上瘾。
  那个人好像是从生命的开始就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一样,对自己来说,是比叶萍还要更亲的人。流浪的那几年,其实一点都不像叶萍做的那个博客那样文艺浪漫,只不过是一个心里空荡荡的人,漫无边际的自我放逐,但是无论他走到那哪里,孤单和缺憾总是如影随形。
  然后,叶然出生了,吴老头过世了,谭小松结婚了,叶萍和钟万里走到一起了,叶程却蓦然发现自己还依旧停留在原地。
  叶程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人这么多,一个人就像是一粒沙,那么无关紧要,无论你是开心了难过了痴情了还是绝望了,都是那么无足轻重,太阳每天还是东升西落,草木依旧还是一年一轮回。
  一个人,跟这个世界较什么真呢?就像是路边的野草,就算你再怎么不愿意,秋天到了,也总是要枯萎的。于是他也努力想要展开新的生活,就像一颗野草,跟随着生命的本能,尽量让自己长得更加葱郁。
  只可惜他还是把生活想得太简单了,看来就算是一棵草,想要安安稳稳地活到秋天的到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到了C市以后,叶程每天上午会把修鞋摊摆开,吴老头的修鞋工具都还在,叶程许多年没用,开始的时候难免会有些手生。
  这两年城里修鞋的师父越来越少了,前些年经济发展快,人人手里都开始有钱了,修鞋的人越来越少,生意就差了,赚的钱还不够养家,很多人都放弃了这门手艺,到现在,有些城里人鞋子出了毛病,却怎么也找不到修鞋摊了。
  吴老头的修鞋摊在这条巷子里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附近许多小区的人都知道,这时候叶程又重新把摊子摆开,附近的居民也就渐渐过来了,消息越传越开,生意就慢慢做了起来。
  仲老并不像叶程想象中的那么大牌,他自己家离叶程现在住的巷子不算太远,叶程既然住在这边,他也就不让叶程总是把工具材料搬来搬去地麻烦了,干脆,他有时间的时候就骑着自己的老人电动三轮,穿街走巷往修鞋摊子这边来。
  开始的时候仲老并没有教叶程画画,很多时候就是聊聊天,大概都是些对于画画的想法和认识。后来仲老大概觉得叶程还不错,也就慢慢把话题扩展,有时候讲得兴致来了,还会就着叶程准备的材料,自己上手画一辆幅简单的作品。
  仲老玩了几十年油彩,这些东西一上手,比吴老头修鞋的时候还更加熟门熟路,画一幅简单的作品,就像是小孩子堆沙子那么简单随意。不过仲老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跟熟能生巧,水平上不去,画得再快再轻松都没意义,反正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希望年轻一代能更有出息。
  无论是修鞋还是画画都相当顺利,可让叶程觉得难过的是,这片老住宅区终于还是要拆迁了。听左右邻居说,从几年前开始就说要拆迁了,不过一直都没拆成,听说这回是跑不了了,住在这片上的,要么拿钱要么拿房,反正都得走。
  正式的文件还没有下来,但是这消息应该是可靠的,叶程不知道这条老巷什么时候就会被推倒,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他只知道这个房子就要没有了,当初吴老头还交代自己要分一半给陆明远。


  第 66 章

  很快,拆迁文件就下来了,从过来修鞋的那些人口中得知,大部分人其实还是不愿意迁走的。毕竟这里的地段好,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大人在市里上班,都很方便,路口就有公交站,很多路公交车都经过,而且据说不久以后还要修地铁,这附近也有个地铁站。
  因为这一带商店比较少,离菜市场也有好几站路,他们巷子里就有一段是专门摆摊卖菜的,已经有好几十年历史了,现在有越来越壮大的趋势。这两年附近又兴建了几个新住宅区,小区里的人都喜欢来这片老区买菜买生活用品,主要还是图便宜方便。
  叶程他们这条巷子,也新开了几家商店,卖文具的卖小孩衣服的都有,虽然不是什么大买卖,但是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怎么也是个营生。这要一下子搬走了,住倒是有地方住了,可要做生意就得重新找门店,市里的门店可不便宜,哪能像自己家一样,一个月到头就是交点水电费。
  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搬以后,叶程心里就踏实了,这两年拆迁的脚步减缓,很多强制拆迁都受到社会的批判,只要这里的居民死活不走,别人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他联系了几个有心抵抗拆迁的,其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开始走街串巷收集民意,不同意拆迁的就在抗议书上签字,到时候这份资料也是有用的。慢慢的,反对拆迁的人们就集中起来了,老街老巷里头到处都贴着抵抗拆迁的标语,茶余饭后的,大家也会说一说,哪家是坚决不肯迁走的,哪家的态度又不是十分确定。
  叶程他们的意思是先礼后兵,出拆迁文件下来的是市规划局,他们就先带着抗议书去了规划局,但是相关人员却表示文件虽然是他们出的,但是决策并不是规划局做的,至于这个事到底要找谁,他们却并不明说。
  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你要去反抗,可却找不到反抗的对象,游行吗?那可是犯法的,谁来带这个头,虽说是法不责众,但是也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可叶程还是站出来了,和他一起站出来的还有不少人,不舍得这片老区的人很多,不止一个两个。
  他们先是在小区里拉横幅写大字,然后又渐渐走上街道,每天早上固定游走两个钟头,负责人不出来,他们就一直游行下去。开始的时候参加游行的人还很少,后来大概是见他们都没事,加入的人也渐渐多了。没经过批准的游行就是犯法的,他们也写过申请,但是那些申请就像是石沉大海一样,杳无音讯。
  到后来,游行把这整片住宅区的人联系到了一起,渐渐也形成了一种默契,更加坚定了抵抗拆迁的决心。
  他们的游行很快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各界人士纷纷对这一次的拆迁文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毕竟要拆迁的这一带都是老房子,其中不乏明清时期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