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飞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刚才应允,如何不回答?”我并不死心,刘彻一定知道摇光的下落。

“那便算朕欠你一份人情,日后你若有何请求,朕便替你办到,此事作罢。”他不容我多加争辩。

“朕今晚留宿招仙阁,明日朝议便设在外阁。”刘彻隔着帷幔,对苏林吩咐。

“诺,奴才这便去安排。”

我刚欲穿衣,又被他带至怀中,“朕送你的那方璧玉,是从南蛮进贡的翡翠,上面刻有你的小象。”

紧握的双手颓然松懈,似乎有微风穿膛而过,那块璧玉直到粉碎,我都未曾看上一眼…忽然之间,我觉得自己一错再错,失而复失。

我起身下榻,一片一片拾起散碎的玉块,捧入手心,“还能拼好么?”

“不必了,珍宝易得,人心难求。”刘彻眸光潋滟,同黑夜一起归于寂静。

时已入夏,山间蝉鸣将我唤醒,刘彻已不在身旁。

天光大亮,外阁隐约的谈话声,断断续续从三重木屏内传来。

“陛下朝会群臣,奴婢伺候您更衣。”燕姬常年随侍甘泉宫。

汉军攻占河西,刘彻即刻便决定设立郡属,安土抚民,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河西走廊广袤无垠,打通西域要塞,扫清匈奴,为再出西域奠定了地域上的基石。

于甘肃东北设武威郡,于张掖县西北设张掖郡,于酒泉设酒泉郡,于敦煌西部设敦煌郡,分派驻兵将士,数十年来频繁侵略汉境的匈奴,暂时退出河西,大汉朝也得到了领土上的短暂安宁,但若要彻底荡平外寇,仍需一场更深刻的殊死交战。

漠北大战的规划便在此时逐步酝酿,刘彻一刻也不停息作战的脚步。

反观国内,连年征战,库府空虚,遂命大司农桑弘羊全权协理此事,此人深得刘彻信用,管制民间铁盐运营、统一铸币、屯田戍边,这一系列聚民敛财之策,有力地缓解了当下的军费拮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汉初经济。

天下之情势,攘外定内,史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待梳洗完毕,燕姬呈上一卷竹简,“乐府都尉按陛下吩咐,新制了曲子送给美人。”

“知道了,你先退下。”我转入内阁,经过甬道时,看到苏林一众黄门守在门外,想必一时半刻无法结束。

“陛下,乐府送来新制的曲子,臣妾便约了大哥配舞。”午膳时,我不经意地提出。

“可。”他并未抬头,木箸在菜品中挑了几口,便早早离席。

刘彻兴致不高,埋头于书房,不准任何人打扰。

紫殿坐落于甘泉宫北,多为群臣会面、内眷玩赏之地,还未踏入殿门,便被人从后叫住。

“小妹,多日不见。”

“二哥也在甘泉宫?”我看着李广利憨厚的面孔,诧异不已。

“入殿再谈。”他引我进门。

我们到来时,李延年正端坐在榻上,优雅地拨弄着瑶琴,他垂首抚琴的姿态,颇有几分梁公子的影子,只是更偏妖媚。

“甘泉月色,当真美不胜收。”李延年沏上热茶,赞叹道。

“大哥如此费心安排,必不只是邀我共赏夜景而已。”看到李广利在此,我便已然明了。

“小妹,咱们兄妹三人,多年未曾团聚,如今皆是身居庙堂,人世难料。”李广利呵呵笑道,掩不住得意之色。

“是福是祸,谁又说得准?”我轻啜一口,月华泻地,风摇影动。

李氏蒙宠,盛极一时,然短短数年,终落得惨淡收场,树倒猢狲散。

“博望侯一案,甚为棘手。”李广利摇头道。

“张骞延误军情,此案一直未决,如今已拖至数月。”李延年道。

张骞自少年起,便随刘彻伴读,建元二年出陇西,率车队浩荡西进,历尽千险,首创丝绸之路。然,局势动荡,他受困十余年,趁匈奴内乱之际,才得以脱身。

重回汉土时,刘彻已然从当年初临朝政、夹在窦王两家步履维艰的少年天子,变作如今叱咤风云的铁血汉帝,人世浮沉,大起大落间,苍狗白云尔。

漠南之战随征有功,加封博望侯,曾与卫青、李广等共商西征路线,他在匈奴十几年的宝贵经验,为大破匈奴奠定了基础。

如今延误军情,按律当斩,可张骞之于刘彻,君臣常伦外,更似知己手足,因着特殊的感情在内,本来简单的案子,却拖延至今。

“陛下将博望侯交予廷尉府,命我协理此案,依我看来,却也简单,按照军法,张骞死罪难逃。”李广利大咧咧道。

我无奈地望着他,有勇无谋,难成大事,“二哥你当真糊涂,若要按军法处置,还用这般周折?陛下根本就不愿杀他。”

“此乃重罪…”

“二弟,且听小妹说完。”李延年眸光流转,一声铮鸣打断李广利的话语。

“陛下将此案交予你,并不是让你将他量刑治罪,恰恰相反,是让你帮他寻一个开罪的理由。”

“即不忤圣面,又保得住张骞,二弟,此次是陛下送你的立功之机,切莫错失才好。”李延年满意地点头,却将目光投向我。

“不妨试用赎型,侯爵可否抵罪?”我漫言道。

李延年思量片刻,道,“以博望侯之位,若是陛下准许,削封去爵,贬为庶人,则大抵可行。”

“二哥,你可明白?”我转头轻问。

“明日待我探过博望侯,再回禀陛下。”李广利恍然大悟,猛地一击桌案。

“二弟,你何时能有小妹半分的机敏,我便少去许多担忧。”李延年微微叹息。

我苦笑不语,只因我知道这段历史,张骞曾二出西塞,所以断然不会就此沉寂。

“去年年关伊始,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仰给县官。县官空虚,于是承上禀报,陛下也正为此事生忧。”李广利道。

“币制混乱,物价动荡,已不是一朝一夕,陛下命大司农着手整顿,你不必参与此事,各司其职,切莫逾越。”

“说来也怪,陛下刚为骠骑将军大置盛宴,他却连日皆未上朝。”李广利随口道。

我微微一窒,那晚他吐血的场景不停在脑海徘徊,病情究竟如何,竟是到了不能上朝这般严重?

好似当头棒喝,我猛地想起,历史上霍去病,最后便是因病而亡!可仔细算来,仍有四年时光…

“二弟,此处不宜久留,我同小妹作曲配舞,你且先行一步。”

“诺,大哥保重。”说话间李广利敛衣起身,回头对我笑言,“甘泉宫好景致,小妹该多陪陛下解闷才是。”

我茫然盯着殿阁,烛影明灭,晃得心头忽明忽暗,直到李广利走远才发觉。

“大哥明白你的心思,想必你们此番相见…”李延年挨近身旁,抚着我的发丝。

“事到如今,我也不知该如何去做。”

“甘泉宫应门由卫青管辖,后日朝议,群臣往来,大哥可助你出宫一探。”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似那晋江水,哗啦啦啦东流去  ~~~~(》_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