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杀-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筝闻言顿了顿,见三娘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终于是叹息了一声:“因为当初,南疆被灭了族,与我的祖母你的太祖母的娘家有关系。祖母出生安国公陆家,而安国公正是带兵攻打南疆的将领,而安国公只有祖母这么一个女儿。”
三娘恍然,那一段历史,因为太过血腥,又因为建武帝太过强势,很少有人敢提。后来安国公府遭逢大难,关于安国公的罪名外头众说纷纭,却还是没有人敢公开说。而王家因为孙氏的缘故,没有人敢提起太夫人陆氏,安国公府就更是没有人敢提起了。
“安国公当年是奉了先皇之命暗中行事的,因为本身就不怎么光彩,所以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甚至有人猜测后来安国公获罪也与南疆之事脱不了干系,皇家也是讳莫如深,所以就更没有敢提了。可是这对南疆人来说可是血海深仇,她们想必是没有忘记的。”王筝说着这话的时候,眸子中带着些怜悯。灭族之恨,确实是不共戴天的。
“这件事请,叔祖父打算如何处理?”三娘问道。
王筝拉着三娘往一个视野良好的亭子里走,亭子里四野开阔,也不怕人听见她们说话。
只是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很凉,两人又是突然前来,亭子里没有事先派人过来安排,依旧是光溜溜的石桌石凳。
“小姐,奴婢带人去拿坐垫来。”王筝身边的丫鬟,机灵道。
王筝摆了摆手:“你们去一边候着,我与三娘只在这站着看看风景,不坐就是了。”
三娘也不是弱不禁风之人,站着吹吹风也没有什么不好,因此也不反对。
于是两人便依着亭子的栏杆,轻声闲聊着。
“我父亲已经将三哥也叫进了府中,甚至玬儿,璟儿他们也来了,正在前院呢。”王筝拾起栏杆下的石台上的一片树叶。虽然是深秋,这片落叶不知怎么却绿色的,叶面也是光滑水亮。十分难得。
王筝放在嘴边吹了吹,竟是吹出了几个音符。只是音色有些暗哑。
“看着水嫩,里头还是干枯可,吹不出叶笛的韵味。”王筝面露遗憾,将手中的落叶随手抛开了。
三娘确实觉得,这古代的女子,尤其是高门大院中的女子,当真是多才多艺的。一片树叶儿在她们手中也能吹出动人的音调来。
“叔祖父会怎么做?”三娘也随手拾起了一片还带着些绿意的叶子,用衣袖擦了擦,却没有放到唇边,只是抚着上头的脉络,语气轻柔。
“不知道。”王筝无奈地看向三娘:“我是女子,父亲再开明也不会与我讨论这些的。我么有告诉你刚刚我跟你说的那些话全是我偷听来的么?”
王筝无辜的眼神看向三娘,三娘不由得“噗哧”一笑。
刚刚还有些沉重的气氛一扫而光。
王筝也笑,还是一付得意的表情:“父亲和母亲不知道,我总是喜欢躲在父亲书房的桌子下头看书,你还别说,这习惯让我知道了许多秘密呢。”
说着王筝伸肘拐了拐三娘:“你可别将我的这个秘密说出去啊,不然我就要被我爹灭口了。”
三娘苦着一张脸看向王筝:“姑姑,你不会是故意将这些告诉我的吧?这样叔祖父要灭口的话,你就能拉扯上我了。姑姑,你——真阴险”三娘指控道。
王筝一愣,继而不顾形象哈哈大笑。
好一会儿才收了声,带着笑意拍了拍三娘的肩膀:“你真对我的胃口,要是你能早些来京中就好了,咱们也能多些相处的时候。”
三娘笑道:“现在也不晚啊,以后见面的时候多了,就怕姑姑你会烦了我。”
王筝想想也对,三娘与她将来都是嫁到京中的人家的,不由得失笑。
李氏与薛氏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聊了许久,三娘与王筝在亭子里头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到两人因吹了风,手心都凉了,丫鬟来劝才去了王筝的院子,却是一直待到了傍晚十分,李氏才打发人来叫她们去。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三娘没有见到王显,王栋那些人。傍晚的时候就与薛氏乘车离了温家园。
马车上,薛氏一改平日里的柔和面目,端端正正坐着,背挺得很直,嘴唇也是紧紧地抿着,眼神却是不知道飘到了哪里。三娘看在个薛氏这样,也没有贸然去打搅她,只是亲自倒了一杯温茶放到了她的手边。
橙黄的茶水从细长的小巧精致的的粉彩仕女婴戏纹茶壶的细长壶口倾倒出来,注入了只收可握的同款茶杯当中,发出了清泠的声响,让薛氏回过了神来。
看着被三娘放到了自己手边的矮几上的茶杯,薛氏的眼睛盯在了那随着马车的行进微微荡起了波纹的的水面,此事正当秋阳落下,橙色却不见暖意的微光乘着车帘的间隙照到了薛氏的眼眸中,让她那双莹莹凤眼也似荡起了波纹。
“薛氏被抄家的时候……我只有六岁。”薛氏开口的时候,嗓音有些干涩。
三娘抬眸,看着薛氏,眼神平静柔和,表示她在倾听。
薛氏似乎是想要掩饰什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茶入喉,让她的嗓音也顺畅了许多。
“当时我在内院,和我娘洗那似乎永远也洗不完的衣裳,因为不小心洗破了夫人身边一个大丫鬟的裙子,我和娘被洗衣房的管事嬷嬷罚一天不准吃饭。我那时候小不懂事,饿的狠了就对着我娘哭,可是我也只敢小声的哭,一看见管事嬷嬷走近了,我就收了声。当我闻到院子里吃着饭的其他丫鬟碗里的饭菜香味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肚子很疼很疼,像是要死了一般。那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像是鬼上了我的身一般,我发了我这辈子最狠毒的一个心愿。”
薛氏半垂着眸子,没有看三娘,但是她感觉到了但娘投注在她身上善意的目光。
咽了咽口水,薛氏声音有些低沉:“我当时想,要是薛府里夫人,嬷嬷,和洗衣房的管事都消失那该多好,最好是永远永远也回不来了,这样我和娘就能吃饱饭了。这么想着,我还对着西边天磕了三个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磕头,平日里我也没有拜过菩萨,我娘很惊讶地看着我,我只是告诉她,我求菩萨给我饭吃,我娘她就抱着我哭了。”
薛氏这么说着,感觉到自己的手背上一暖,隔着小几,三娘将手放到了薛氏的手背上,轻轻握了握,并没有再放开。
薛氏朝着三娘笑了笑,可是这个笑容是苦涩的:“嬷嬷听到我们娘儿俩的哭声走了过来,她拿起她手中的那根晾衣杆就要打下来,可是……她永远也没有机会再打到我身上了。外头传来了仆妇们哭天抢地的声音,接着我们那个偏僻的洗衣房也被官兵们围住了。”
微微敛眸,薛氏反手握住了三娘的手,像是在汲取力量一般:“当听到连夫人的院子也没有幸免的时候,我永远记得我当时的反应,我笑了。三娘,你能想想得到才六岁的我的恶毒么?我竟然是笑了,我想我终于能吃饱饭了,也不用再挨打了。我当时觉得是我拜的菩萨县了灵,她听到了我的心愿。”
“之后,我们和娘没收为官奴,之后又被卖了出去。再之后不久我娘就染了病过世了。主家只用一床草席子包了,不知道扔到了哪里。而后,我被辗辗转转买到了很多个地方,我终于能吃饱饭了,可是日子却是一天一天更加的不堪。后来我想,这是报应,报应我当初那个恶毒的心愿。”
薛氏说到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很不好的事情,脸色有些发白。
“母亲?”三娘轻声唤她,不想让她沉浸在不好的回忆中。
薛氏勉强朝着三娘笑了笑:“你看,我这辈子唯一的恶毒,便遭到了这样的报应。所以我对自己说,做人一定要怀有一颗善心,因为人在做天在看。现在我过的很好,有老爷,有你们,我觉得很知足,我想可能是老天爷见惩罚我够了,便给了我以前想象不到的福气。也因为如此,我每日过得其实有些战战兢兢的,怕老太爷将我的福气又收回去。”
“怎么会?听说体会到先苦后甜的人才会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她会懂得珍惜,也不会轻易再失去。母亲,你是个有福气的。”
薛氏眼中有泪花闪烁:“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今日婶婶的话让我害怕。当初薛家被抄家的情景我这些年来没有一日忘记过。我怕……”
三娘明白了为何薛氏突然这般的患得患失起来,她是怕王家因为这件事情被皇帝迁怒,最后落得个与当初的薛家一样的下场。
没有吃过那种苦的人,永远也不会明白那种无依无靠,朝不保夕的滋味。薛氏在嫁到王家之前却是一直过的是那种日子。
三娘移过去与薛氏并排坐着,让她靠着自己,她淡淡笑道:“母亲你多虑了,王氏家族屹立两百多年不曾倒下,在最绝望的时候也挺了过来,今日这事根本就不算什么。若是王家连这点风雨都经不住的话,凭什么自诩自己世家贵族中的不倒翁?”
薛氏见三娘说的轻描淡写,忍不住抬头看过去,见三娘眼波柔和却是波澜不兴,她愣了一会儿,突然破涕为笑:“你说的对,我今日这是怎么了?明明是应该我安慰你的,婶婶也是这么交代的,最后却还是得你来安慰我。”
薛氏突然认真道:“我其实是信的,王家有你这样的姑娘,又怎么会名不副实?”
三娘笑了笑,见薛氏情绪已经好了许多,便又引着她说了一些话。
“婶婶让我不要在母亲和二娘面前露了口风,暂时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若是母亲与二娘那边有什么动静要报与她知晓。”薛氏叹气。
三娘沉吟,王显他们不打算处置了二娘?是为了不打草惊蛇?
族中晚辈与异族反叛分子有牵扯,要么就得先一步清理门户,未免族中被牵扯,将人给暗中处置了。若是这般小心翼翼的话……三娘想了想不由得笑了。
王显果然是历经两朝,在官场中打滚多年的老油条了,他总是懂得权衡利弊,化不利为有利,只是也够狠绝。
虽是要背一些风险,但是王显竟然敢这么做,应当是心中有底的。对宣家忠诚了两百多年的王家,也没有那么容易被主子摒弃的。
二娘她……恐怕如今想抽身也不能了。毕竟比起她一个不孝儿孙,王家一族要重要得多了。
两人回到了猫儿眼胡同,先回到了孙氏的房里给孙氏请安。
孙氏懒懒地看了薛氏与三娘一眼,随手指了自己右边的椅子,让两人坐下。这是有话要说的意思。
“回来的到是早,输赢如何?”孙氏漫不经心地问道。今日苏家的帖子上是说让薛氏去打牌的。
薛氏这会儿见了孙氏,总是有些不自在,况且二娘也在旁边,她定了定神:“没有输,也没有赢。媳妇牌技不行。”
孙氏点了点头:“没有输也算是不错了,牌桌上哪里有常胜的将军?”
薛氏赔笑说是。
孙氏又看向三娘:“你的婚期定在了来年五月,日子也近了。不要整日想着东跑西跑的闹腾了,让你婆家知道了也不好,以后就好好在家绣绣嫁妆,跟嬷嬷学些管家的本事,不准轻易出门了。”
三娘笑着应了一声是,再是乖巧不过的样子。
孙氏的印象中,这个孙女向来就是老实本分的,不由地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对薛氏道:“以后你多带着二娘出门见见人,她跟我从山东老家来,这京中的人一个也不认识,总是不好。”
薛氏看了二娘一眼,见她只是坐在孙氏的身边,朝着她温婉地笑着。不知道为何,这个笑容却没有让薛氏感觉到丝毫的暖意,反而让她心中有些发冷。
孙氏见薛氏没有答话,皱眉了过来,想了想,却是道:“我到是忘记了,这京中的那些个夫人小姐们,对出身那一套看得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