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杀-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这个世界一年,这是王珂第一次出府。所乘的是一辆黑漆紫榆木马车,车内铺着青缎坐褥靠背,当中设一矮几,摆放着茶具和点心攒盒。王珂不着痕迹地挪了挪身子,这古代的马车要说怎么舒适那还真不可能,即便王府的马车在减震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王珂靠在引枕上,透过间或被风掀开的帷幄看似漫不经心地往外打量着。出了府,驶过了王府门外的那条长乐大街,这条街虽叫大街,路上却没有什么行人,一路上除了他们这一队人,只看见过与他们差不多的一个车队迎面驶过。所谓人以群分,想来这一条街住的都是与王家差不多的人家,算是古代的富人聚居地。
出了长乐大街,渐渐有了些行人,等拐入青城县主街道的时候街市特有的喧嚣之声仿佛突然之间从四面八方涌入耳中。王珂突然之间就松了口气,好像终于到了人间了,她自己也为自己这荒谬的念头感到好笑,不过这一年来王府的气氛确实让人感到压抑了些。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偶尔望进去一间也是商品琳琅,顾客熙攘,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还算是安稳,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可以媲美晚明。
出了闹市区,马车也快了起来。王珂不由觉得,难怪在古代女子很少出门,这种出行方式身体弱一些的女子,久了可能真的受不住。在城内还好,道路还算平整,出了内城往西郊便大多是黄土路了。
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到达清明寺的时候已经是巳时,按照现代的时辰来算差不多10点左右的样子。
清明寺坐落在城外西郊,是青城县最大的一座寺庙,香火很是旺盛。王三娘在王家的地位是不怎样,今天的随行队伍也不庞大,按照赵嬷嬷夫人话说今天这排场以她的身份来说很是委屈。但是王家的脸面还是重要的,为了接待王家的小姐,清明寺今天闭门谢客,只接待了几户平日与寺里相熟的官家女眷。
早在寺门口等候的知客僧迎了一行人进寺。这时正有一家人从寺里出来,赵嬷嬷见来人都是女眷便没有做声,扶着三娘往里走。
迎面而来的是一位的中年妇人,身后还跟着一位可能是她媳妇的女子,巨是衣裳华丽。两边一照面,远远一打量,那位年轻夫人瞥了眼他们身上的衣裳便扭过了头,那位年长的夫人到时朝她们微微颔首示意了,王三娘也微笑点头回礼。
两边擦身而过。那边却突然“哎哟”一声,那年轻的华服妇人不知踩滑了地上的石子还是被什么绊了一下一个不稳就要摔倒。她身后的一个青衣丫鬟及时伸手扶住了她,谁知她转头看清是谁后却一个巴掌扇过去。
“你个死蹄子,你是故意绊我想害死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
那丫鬟本被她扇得一个不稳摔倒在地,听闻此言立时惊恐地抬头。这时众人看清这丫头的容貌都不由地赞一声,好一付花容月貌。这丫头不施脂粉,衣着朴素,全身上下的首饰只有头上一根乌银簪子。却是杏眼雪肤,眉间一颗朱砂痣衬得她清丽的不似凡人。
“奴婢是见少夫人身子不稳,伸手扶了一把,绝没有绊少夫人。”
那年轻夫人却听不得她辩解,扬起手又要一巴掌扇过去。
旁边的中年夫人却呵斥道:“够了,你想要人看我们何家笑话吗?回去再说。”
年轻妇人听闻此言虽是不甘心,却也只能收手。一出闹剧就此收场。
望着那远去的一行人,三娘不由地摇头,心里也有些为那美丽丫鬟命运担忧。
其他人见次情景却像是习以为常,并不以为意。
知客僧人将一行人引入专们给大户人家女眷临时休息的小院子,便退下去安排接下来的道场诸事宜。诸人刚一路上都没有下车,加上在车中别闷着出了一些汗,于是各自更衣梳洗不提。
赵嬷嬷接过白芷递过来的手巾帮三娘擦脸,一边还在小声抱怨:“这么热的天,车里没放冰釜怎么行?瞧这一头脸的汗。”
三娘无奈一笑,其实她不是容易出汗的体质,刚在路上的时候还没到正午,气温还没升上来,因此并没觉得有多热。未免赵嬷嬷再唠叨下去她对白芷问道:“怎么不见刘嬷嬷?”
白芷正要回答,白英进了屋,道:“刘嬷嬷刚往正殿方向去了,说是去前面安排打点,并帮老夫人捐香油钱。”
三娘沉吟片刻,抬头对白英道:“你跟着去瞧瞧,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白英应声去了。
众人都休整完毕,王璟也换了一身衣裳找了过来。王璟是怕热的体质,一路下来那身衣裳里子有些汗湿。片刻,白英从外面回来,见王璟也在,便垂手立在三娘身后。
三娘喝了一口寺中备着的苦丁茶,对王璟说:“哥哥休息好了便去前面吧,看看是否有什么礼数要尽。”
王璟点头应了,放下手中的茶碗,“妹妹放心,一切有哥哥!你身子不好,刚刚又是一路车马劳累,便好好歇歇。”说着转身去了。
三娘转头问白芷:“车上备着的香烛果品等物收拾了过来没有?”
白芷道:“已经命小丫头带了来。”
三娘点点头:“你领着丫头婆子们在前面院子里摆个香案,我要祭拜母亲。若是有缺的,就打发人找刚刚的知客僧要。”
白芷领着小丫头们去了。

第五章 被克扣的香油钱

三娘见屋里只剩下了赵嬷嬷与白英,便向白英问道:“可有什么不妥?”
白英看了赵嬷嬷一眼,被赵嬷嬷拿眼一瞪。
白英犹豫一片刻,说道:“我跟在刘嬷嬷身后,见她给了知客僧九十五两银子,五十两是老夫人给寺里的香油。”
“什么?”赵嬷嬷跳了起来。
赵嬷嬷见三娘不明其意,急的直跳脚。
“小小姐您不明白,府中这类红白喜事给的银子都有定例。今天来寺里给夫人做道场,按照旧例是给100两银子的。老夫人就算再不待见夫人,也不能人都不在了还往泥里踩……”
三娘打断赵嬷嬷道:“嬷嬷,这事祖母应该并不知情。她老人家最重脸面,怎么会为了区区几十辆银子让人诟病?”
赵嬷嬷立即收口,看了旁边束手低头似是没听见的白英一眼,小声道:“姑娘的意思,这是那刘嬷嬷把银子瞒下了。”
三娘摇摇头:“她一个三等婆子应该没有那么大胆子,敢私扣55两银子。”
赵嬷嬷道:“她没胆子,又不可能是老夫人。那是大夫人还是李嬷嬷或者林嬷嬷?”
三娘沉吟片刻,抬头道:“现在追究是谁都于事无补。嬷嬷,你给白英拿六十两银子给寺里送去,别让人发现了。”
这些世家大户平日里交际应酬都有一定的规矩,给寺庙的供奉各个阶层也都会约定俗成。当然,各家有时也许会适当添一些,但是只给按规矩该给的一半还不到,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人们总是认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人际交往当中有一个词叫做“圈子”,其实就是通过各种特征的匹配把人区分隔离开来,以显示自己的特殊与优势。所谓的名门贵族最喜欢这种划分,就比如王府所在的那条“长乐大街”。
现在她和王璟已经被划到了这个圈子,而他们没有要成为这个圈子的异数所需要的权利和能力。
寺院虽说是佛门清净之地,但是除了那些潜心钻研佛道的人,这里其实更像是一群尘世俗人日常交际之地。作为青城县女人们公认的能被社会所承认的最大的交际场所,以后她要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着。
赵嬷嬷心中气恨,一边找出银子递给白英,一边骂道:“那些挨千刀的,神灵的供奉也敢下手。也不怕死后遭了报应,阎王爷让她下油锅。”
白英接了银子又出了门。
赵嬷嬷往外看了看,走到三娘身边,小声道:“小小姐,小姐当初藏着瞒着只留下了三千两银子,这是将来给您压箱底的。这一年来,零零碎碎的也花了一,二百两。您这以后日子还长着,可不能这样冤里冤枉地花没了。”
三娘笑着安慰了赵嬷嬷几句。王三娘的母亲赵氏出身富贵人家,当年嫁到王家来据说是十里红妆,嫁妆十分丰厚。只是病了那么些年,每日都要珍贵的药材养着。大夫人金氏当家,药材总是采办不齐全,问她她就推脱家里开销大周转不来。赵氏是个有气性的,这样过了两次就不再找家里的药房拿药,吃药都是花的自己的嫁妆银子。挨了这么些年,那些嫁妆也都花得七七八八,一些好出手的金器玉玩甚至都拿出去变卖了。
赵嬷嬷的话到是提醒了她,在府里她每月只有二两银子的月例。虽说吃住不花钱,但是平日打赏都要花银子的。她和王璟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坐吃山空的话以后的日子将会很难过。可是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世家千金,礼教所带来的约束太多了。退一万步讲,即便这个世道允许她抛头露面去赚钱,她也没有这个能力。
“小小姐,您这么信任白英就不怕她……她家里毕竟是老太太那边的人。”赵嬷嬷打断了三娘的思绪。
“嬷嬷不用担心,我有分寸的。”三娘笑着安慰赵嬷嬷。
“嬷嬷你记得,老夫人是我的亲祖母,作为晚辈我不会做有损于她老人家的事情。既然如此,白芷的家人忠于老夫人与她帮我办事情有何矛盾?”
赵嬷嬷有些明白,更多的还是担心,她问道:“可若是有一天老夫人逼迫她来对付你,那可怎么办?”
“老夫人为什么要逼迫她来对付我?”三娘眨眨眼睛。
赵嬷嬷语塞。
三娘笑着搂搂赵嬷嬷的肩膀,说道:“不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保证。”
当初她醒过来没几天,荷风院就大换血。不久她就明白在在大宅院里生活,周围没有自己人那就几乎是寸步难行。因为她的新身份规定了她做任何事都必须要假手他人,不能亲自动手,即便是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
其实要让属下听从命令说难也容易。上一世爸爸曾告诉他,当单位来了新下属,可以一开始不断地向他提出一些简单的小要求,这样过不了多久就会逐步让他形成无条件服从的习惯,而相处模式一旦建立要想从新打破很难。
好在新来的两个大丫鬟性子温顺,再加上她们因为是家生奴婢的原因,服从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而不管他们家里是那一方势力的人,她们本身是刚进府当差,派系意识还没有形成。
再后来她刻意慢慢培养白英自己人的意识。人一旦把自己划分了边派,说话做事难免会带着偏向。打个比方,本来很和睦或者陌生的一群人,人为的把他们分成两队,再让两队进行对抗,如果双方在对抗当中产生了摩擦那么两个团队的成员也会彼此敌视。当然,王府这个环境更为复杂,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但是培养白英的边派意识会影响她下意识的一些想法和决定。
在一群丫鬟当中,她挑出了白英和白芷,在白芷和白英之间她选择了白英。白英冷静聪慧的性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她的家人是老夫人的人。在王府后院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地方,众多主子当中除了王璟,与她最没有利益冲突的是老夫人。孙氏不喜欢她的母亲,也不待见她,这只是个人喜好。在派系斗争当中,个人喜好或许会给决策者带来一些影响,但是这影响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将微不足道。
门外白芷来回话说香案已经备好。
三娘与赵嬷嬷便行了出去,院子当中果然已经准备好了香案,案前还铺了一张锦垫。三娘上前依足了规矩跪拜了一番,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赵氏是自己这具身子的母亲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边祭拜完毕,外面来了一个小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