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春深-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的,说不定还能帮个忙。”
睐娘松开常妈妈的手,率先进了院子。
因叶向高的灵柩昨日已经停好,家眷们是要在灵前哭丧的,张氏一早就和女儿到前头去了,恒哥还小,又长途跋涉才到洛阳,而且一到就要经历大事,张氏早上不忍叫醒他,想着趁吊唁的人还没到要他多睡上一会儿,也好养下精神。
“恒哥儿,恒哥听话,把这孝服穿上,妈妈给你做了好吃的,”没进堂屋,睐娘就听到程妈妈轻声细语的劝说叶志恒。
“三哥哥还没起床么?”叶睐娘将小脑袋探进屋里,“我来喊哥哥一起到祖母那里去。”
程妈妈看到站在门边的睐娘,颇有些不好意思,手却使劲儿想将叶志恒手里的一件袍子给拽出来,“三小姐来了,恒少爷才起,不如你先到老太太那里去吧,我们恒哥儿穿戴好了就去。”
叶志恒长得眉清目秀,只是瘦的很,目光也不像同龄的小孩子那样灵动,睐娘走到他面前,看叶志恒小脸憋得通红,手里紧紧抓了一件织锦的团花袍子不肯丢手,便知道他是要穿这件衣服,自闭症患儿对某样事物会形成一种依赖,这件衣服花团锦簇的,颜色鲜嫩亮丽,想是叶志恒十分喜欢,可实在不适合孝子穿,睐娘招手叫过桃子,在她耳边轻言几句,桃子应命而出。
“三哥哥,一会儿我给你一样好东西,你和我一起到前院去给奶奶见礼好不好?”睐娘有些感谢自己才四岁了,这样的年纪和身高,恒哥儿更容易接受自己。
程妈妈却不想睐娘看到恒哥儿的样子,再加上睐娘不过是西院的女儿,面上的不悦就带了出来,“三小姐还是请先行一步,我们恒哥儿这几天累着了,晚上也歇不好,要过上一阵子才能去给老太太行礼。”
睐娘怎么会看不懂程妈妈的心思,只是她想接近恒哥儿就不能与这位乳母交恶,“三哥哥可是晚上时常醒来?那妈妈一定也很辛苦,只是下来三哥哥还要守灵,恐怕二伯母也无法分身照看,睐娘年纪小,虽然大祖母让我帮着照看三哥哥,不过以后还是要程妈妈多劳神。”
程妈妈本想拉下脸将叶睐娘赶走,但听叶睐娘把老太太的话搬了出来,也不好再说什么,尤其听到“守灵”二字心中一动,她是开封张家出来的家生子儿,自然比这叶家的奴婢多些见识,这百善孝为先,以后这些天虽然有他大伯打理,但恒哥儿这个嫡子却是躲不过去的,若是迟迟不到,以后这个不孝的名声可是能把人毁了去的,更何况做为唯一的儿子,将来摔盆儿打幡儿的事都要他来,难道要说自己养的小主子是个“傻子”?恐怕二太太也不会饶了自己。
“姑娘说的那里话,我们恒哥儿就是因为二老爷故去才伤心过度,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哭了,”程妈妈是个聪明人,面上带出“缅怀”的神情,这件棉袍还是老爷在时做的,这么,恒少爷愣是舍不得丢下。
“三哥哥,你看这是什么,”睐娘也不去判断程妈妈这番话的真伪,接过桃子递过来的东西,在叶志恒眼前晃了晃,古代的玩具到底是花样少了些,但愿这个有用。
叶志恒呆呆的看着睐娘手中花花绿绿的纸片,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虽然一直盯着但并不伸手,睐娘心里一叹,他们不能用眼神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关公,看看漂不漂亮?”
这套《三国志》的画片是叶向荃给睐娘买的,画上的关公绿衣红脸,紫髯长眉,睐娘将画片递在叶志恒眼前让他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塞到他的手里,看他盯着那画片不再哭闹,松了口气道,“妈妈给三哥哥换衣服吧。”
程妈妈看睐娘竟然哄好了恒哥儿,连忙把他手里紧抓的衣服拿了过来,给叶志恒换上了斩衰。
赵氏痛失爱子已经起不了身,早上不过虚应了儿子媳妇的请安,如今恒哥儿来请安时她正在由丫头旺儿服侍着喝药,看到一身斩衰的小孙子被乳母抱着进来,不由悲从中来,捶床痛哭,自己是老年丧子,恒哥儿是幼年丧父,还有谁比他们更可怜?
睐娘看赵氏涕泪交流的哭得不成样子,而叶志恒仍然一脸懵懂,只是手里紧捏着那张画片,任赵氏又拉又拽就是不肯上前,硬着头皮安慰道,“祖母,您一定要先养好身子,二伯母和三哥哥得指着您呢~”
赵氏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一点睐娘心里很清楚,虽然她对自己父母不好,但对二房来说,有这个婆婆给撑着,大房不至于太过分了。
“放心,我死不了,”赵氏看着只顾往程妈妈怀里扎的小孙子,提了口气道,没了老二,她还有老大,而心爱的小孙子却失去了依靠,还有谁比他更可怜?“我自己的孙子,我不但要养好了,还要再教出个官老爷来,这才对得起我那苦命的儿子~”
她不喜睐娘,虽然知道这小丫头说的对,但也不假辞色。
一大早叶家就四门大开,遣人到各亲戚相熟人家报丧,叶家的所有铺子也都挂了白幡,告知全城东家有丧。因叶向高一殁叶向荃就遣人向家中报了消息,所以还没等他们扶灵回来,家中的一切都准备停当,连灵棚都已经找人搭好了,鉴于上次叶老太爷过世时的规模,叶大又做主搭了几间祭棚,力争让族中上下看到他的办事能力和魄力。
叶睐娘陪了叶志恒跪在灵旁,丝毫不肯偷懒,一身重孝的张氏看了心里一软,这长时间跪下来,自己都受不了,何况是个四岁的小人儿?
“睐娘,你随妈妈去用些点心,”张氏柔声道。
“伯母,”看张氏跟自己说话,叶睐娘抓了机会连忙劝慰,听自己母亲说这位二伯母自伯父过世就经常一人垂泪,“今天奶奶说她不能看着三哥哥将来被人欺负,要等着三哥哥做官,都喝了一大碗药呢!”睐娘连说带比,小手在空中比出那药碗的大小来。
虽然每个来拜祭的亲友都是这样劝自己,要自己为了孩子打起精神来,但从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子口中说出的,却是另一种意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了,张氏转过头看着恒哥儿身后的女儿,若自己顶不起二房,女儿和儿子还不是任人揉搓?
想到这儿张氏爱怜地抚了抚她鬓边的碎发,“伯母知道,也明白你二姐和恒哥儿都指着我,只是…”在这孩子那明亮澄澈的目光中,张氏忽然有一种倾诉的冲动,有些担忧她一直压在心里,根本没有合适的人可以诉说。
“咳,”张氏的贴身丫头素心轻咳一声,“太太,这会儿没人,你要不要更衣?”趁着没有人来,素心想让张氏也起来走动走动,顺便也打断她的话。
张氏恍然明白过来,扶了素心的手道,“也好,结香留在这里,睐娘也进去暖和暖和。”
后几日各府纷纷上门拜祭,只忙的叶家上下人仰马翻,叶家老大领着恒哥儿在外面迎客,各府内眷则由小赵氏招呼,一时忙乱不一而足。
有道是“孝子头便地流”,意思就是丧事期间孝子是见人就要磕头的,恒哥儿起初不会也不肯,慢慢的被保姆程妈妈和睐娘教会了,但又根本不看人也不看时机,一个人傻傻的在那儿不停的磕,睐娘只得在没人时尽量找其他的事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将他从“磕头游戏”中解救出来,可来了人叶志恒又不知道要去磕头了,幸亏叶志恒比同龄的小孩子生的矮小孱弱,来的外客还以为是个三四岁的小儿,也不去追究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只是张氏看着躺在棺木中已经冷硬了的丈夫,再看看已经五岁多了却任事不懂的儿子,虽然身边有素心和结香不停劝慰,还是挺不过去一病不起,小赵氏迎来送往忙得无暇顾忌,又将张氏扔给连氏照顾。




六、娘家来人
六、娘家来人
张氏娘家早就收到了女婿不在的消息,但正式消息没有送来不也贸然往洛阳跑,张氏的嫂子谭氏是个贤惠的,又与自己的亲小姑关系不错,因此盘算着日子,报丧的人一进张家世居的浅河村,她就领了儿子和堂弟媳妇秦氏收拾收拾上了路。
“行了,你躺着吧,咱们说会儿话我还要去给老太太见个礼,”谭氏扫了一眼张氏暂居的海棠院,心中微微不悦,“这院子眼看没有收拾过,怎么让你们住在这儿了?不是说已经分了家了?”当初分家,叶家老大留在正院,老二分的是相邻的东院,老三则分在西院。
张氏见了娘家亲人,眼泪再次开了闸,她本就心思敏感,这次自觉是见够了人情冷暖,“说是那边院子没有收拾出来,我现在也无心去弄那些,就先在这儿住着吧,待事情了了,再看婆婆怎么安排。”
“大伯母每日里外忙着,顾不过来也是有的,说等忙完了这阵子再帮母亲挪地方,”叶书夏这些日子哭得小脸黄黄的,眼皮也肿的不像样子,根本就看不出原有的靓丽,她与叶逢春自幼交好,这两天更是与堂姐住在一起,看舅母脸色不郁,忙帮着长房说好话,
“这话你也相信?”同来的还有张氏的堂弟媳秦氏,她凑不到堂姐跟前,便拉了叶书夏嘘寒问暖,一边细细打量这屋中的摆设,这次秦氏自告奋勇与谭氏同来,还有另一份心思在里面,忍不住提点叶书夏,“你们要回来的消息恐怕他们月前就收到了,灵棚都搭好了,就没有时间收拾个院子出来?”
还说是叶家是大户人家,虽说不贵但富,可这房里一色的枣木家俱,样式老旧,帐幔帘帷都是半新不旧的,难道自己那做官的妹婿刚走,叶家人就敢变脸欺负孤儿寡母?
“六嫂,”秦氏轻轻撞了撞谭氏,“咱们姑奶奶这样下去可不行,咱张家的姑奶奶安贫乐道是不错,但还有恒哥儿和夏妞儿呢~这么冷的天儿,人又病着…”
谭氏也一脸担忧,可现在却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安慰张氏道,“你且宽心,我们要在这儿住上几天,待前面的事了了,再说以后的事。夏妞儿先带我们去给老太太见礼,你就好生歇着,人都没了,还计较那些虚礼做什么?你只管把身子养好了,就是这一双儿女的福气。”
张氏的亲哥哥张延用虽然也是庶子,但张家是世家,张延用又是个争气的,如今已经是江苏布政使手下的从三品参政,仕途一片光明。所以谭氏说话行事底气足的很。
自己的嫂子历来精明,八弟张延为如今依附在哥哥身边打理庶务,弟媳秦氏虽是小门小户出身,但也是个精明厉害的,有她们在,张氏松了口气,婆婆病了,自己竟被安置在这样的院子中,身边除了从榆林带来的下人,小赵氏竟然以事多人少的理由连个人都没给添,张氏这些日子也憋着气,若是一回来就被大房压下去,以后想翻身就难了。以前的张家过得日子她可不想再来一遍,何况现在她还有夏妞儿和恒哥儿。
赵氏在床上听说张家来了人,也不敢躺着见客,强撑着让丫头将自己扶起套了件赭色的褙子,拿热帕子擦了头脸起身相迎。
虽然张家来的二位太太都是晚辈,但那张氏的亲嫂子却是三品的淑人,就是在这洛阳城里,这样的身份也是见不到的,赵氏自然不敢怠慢。
“老太太快莫要这样,您可要保重身子,”谭氏含笑将赵氏扶到榻上,招手让儿子檀哥儿过来给赵氏见礼。
檀哥大名叫做张如檀,不过十岁,和母亲谭氏一起在开封老宅,他是外甥所以只着缌麻,人长得唇红齿白,见母亲叫自己,便上前规规矩矩的与赵氏磕头见礼。赵氏也是个懂规矩的,头次见面忙命旺儿封了份儿见面礼递过去。
小赵氏自然不肯放过见贵人的机会,早带了自己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