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几个兵团,还剩370多万兵力,这就是大清全部的一流和二流部队了。也可以说,大清能称作“职业**”的、勉强可堪一战在这里了。剩下二三百万,就是三流、四流、五流部队了。或者说不能成为职业**了。

第五,西北兵团,100万~150万左右。主要由汉军和民族师、也就是那些归顺满清的少数民族武装组成。

西北兵团主要驻防在苏清边界的西半边,主要是**古的西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以防备苏联的中亚加盟国为主,顺带盯着当地某些三心二意的少数民族王公。这个兵团虽然庞大,但是也就是长期屯田的兵团,属于“生产建设兵团”,战斗力基本不能指望的。管理松散,成分复杂,拖家带口,总数随时都在变化,中央也不能随时掌握。而且,不但战斗力不能指望,还因为大清最西边的铁路只修到西宁,还有将近两千公里的距离只有公路。要想从西北兵团调兵,在没有大量汽车的情况下,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别指望。

第六,其他零散部队。

剩下的一百来万部队,就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守备师、国民师、架子师了。基本都是些民团级别的东西了。这些主要是驻扎在各地,**老百姓**的,平时欺负老百姓还行。打仗?那就是一哄而散的料。陕西、山西驻扎的都是这样的部队。在山西,甚至连太行山纵队都能骑在他们头上拉屎……

……

广武在脑子里细细的捋了一番。他觉得局势还算乐观的。就算刨去后面的几百万垃圾部队,前面的三百多万“精锐”也足够对付南明的了。他分析南明能拿来进攻的部队,绝不会超过150万。而且,南明还没有多少预备役潜力。而大清,就算这三百多万打光了,再从民间征出两个300万来,也不是不可能。

广武认为远不至于到这一步。就算北方军团和京津军团一时不好南调,凭着中原军团和演习军团这将近200万兵力,也能够挡住南明。南明前十几天势如破竹、一口气吃掉大清80万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突然袭击。而现在大清有准备了,也不会*乎乎的被明军牵着打运动战了。

而且,南明现在也打出几百公里了。战线虽不能说太长,但也有一段距离了。应该开始考验南明的后勤补给能力了。南明在中原一带将会和大清陷入苦战。如果后勤做得有一点不好,就有可能转胜为败,进而被大清打回去。

退一万步说,就算南明真的打胜了中原大战,那也必定是自伤八百,损失惨重。它推进到山东、**河一线,必定推进不动了。也无力再组织一场渡河战役。任何战略进攻都有顶点。就算它南明是拿破仑,到了莫斯科也只能是强弩之末。而济南、**河,就是南明将遭遇的“莫斯科”。

那么接下来,大清就有时间组织绝对优势兵力,向南反推,一鼓作气收复失地,把明军赶回江南,然后渡江南下。

这就是战争潜力的好处。战略纵深、优势兵力、后备兵源……这都是南明的弱项,大清的强项。

……但是,眼下迫在眉睫的危机,就是南明极可能在山东登陆。必须调重兵进山东。

中原兵团决不能动它。这是迎战明军的壁垒,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过,现有的190万兵力已经不少了,北边的演习兵团再调给它30万,剩下的70万可以调入山东。山东和中原距离很近,又有铁路相连,一旦哪里吃紧,可以互相增援。

广武又再次沉思良久,反复比对,觉得没有问题了,便写下一道旨意,命令下去调兵进山东了。

安排完这一切,广武慢慢靠在椅子里,盯着墙上的地图,再次把开战十几天来的战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他再次有种充满自信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地图上,大清那幅员辽阔的疆域,和南边小巧南明的强烈对比。

这就像两头动物在搏斗,一边是一两百斤重的豹子,一边是一吨多重的野牛。

豹子攻势凶猛、非常灵活,不断变换方位攻击,而且有尖牙利爪,能够招招见血。但是野牛体格是它的十倍,而且皮糙肉厚,流点血、撕点肉根本不在乎,豹子的尖牙利爪无论怎么撕咬,对野牛都只是皮肉伤而已。

两者搏斗的时间长了,野牛的体能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豹子很快就会体力不支,变得迟缓。而豹子的致命弱点——娇贵、脆弱,使得野牛无论是踩还是挑,都可以一招致其死命。

为什么呢?很简单,这两个动物原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豹子自持尖牙利爪和身手灵活就去挑战野牛,那是最愚蠢最冒失的事情了。它必将自食恶果。

……

“南明必将自食恶果。”

广武盯着地图,慢慢地咧开嘴,笑了。

第七卷 统一战争 第31集 长山列岛的秘密

20日晚上,战线已经沉寂了5天了,双方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好像都在积攒力量,准备下一阶段的搏杀。

除了海上。**海上船队往来穿梭,明军日复一日地往长山列岛派船队,已经不再遮遮掩掩了。

这几天广武都绷着神经,紧盯着长山列岛方向的消息。但是,长山列岛虽然距离辽东近的地方只有12公里,但这12公里的海峡就像一道铁幕一样,对北清完全是封闭的,北清无论怎样施展浑身解数,就是一点也接近不了,仍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广武直感叹,要是他早就上位的话,一定和南明一样,在欧战之后就积极的筹建潜艇部队。父皇宣统、还有嘉德那个*小子,完全就是榆木脑袋,欧战后英国拼命宣传“潜艇过时论”,于是大清也跟着相信了,在人家南明发展潜艇的时候,还嘲笑不止来着。现在怎么样?要是现在有那么几十艘潜艇的话,别说可以袭击南明的运兵船队了,何至于连几个岛子都靠不近?

这十几公里的海峡,几乎是挤满了明军的驱逐舰和巡逻艇,清军连一条小舢板也混不过去。

海面是这样,天上更不用说。

长山列岛上空的制空权完全在明军手里,而且就连整个辽东半岛的制空权,明军也拿下一大半了。长山列岛有两个大队机场、一个中队机场,其中一个大队和一个中队都是战斗机。再加上四艘航空母舰汇集一堂,整天围着列岛周围转悠,每艘至少载战斗机三十多架,那等于又是三到四个大队。这样就是五个大队的战斗机,等于一个加强战斗航空团。

旅顺的机场已经没有飞机了,广武不敢把宝贵的飞机再放在那里了。太近了,明军飞机一旦来袭,连预警的时间都没有。他已经把旅顺的飞机疏散到辽东半岛上的其他小机场上去了。

随着明军登陆山东一天天迫在眉睫,广武几次尝试着让战斗机飞到列岛上空,看一眼下面有没有驻扎那么多部队。就一眼就行。虽然演习兵团已经源源不断的调进山东了,但他心里老有那么一点固执的声音,告诉他这是一场骗局。他实在想验证一下。就算这不是骗局,能飞到上面多看几眼,估计一下大致兵力也行。

但是连这一眼也做不到。派去几架就被击落几架。

最后在19日,广武咬牙拼出血本,派出两个全海东青的战斗机大队,打算豁出几十架伤亡,也要看一眼岛子。

辽东半岛凑不出那么多海东青,甚至连这么多的战斗机也没有。他只能先从唐山和东营两个团级机场调战斗机,单程飞去辽东半岛的三个小机场。在那里降落加油,和当地的飞机编成两个大队,共96架海东青战斗机,浩浩荡荡飞向长山列岛。

机群还在辽东半岛内陆就被明军巡逻战斗机发现了。见清军飞机来势大,明军战斗机一面向舰队报告,一面掉头就跑。长山列岛两个机场战斗机立刻全部起飞迎战。同时,在附近海域巡弋的两艘航母也开始顶风行驶,一架一架的放飞战斗机。在港内的另两艘航母立刻也拔锚出港,准备放飞战斗机。

这是本次明清战争的第一次大空战。引发的原因,竟然只是广武皇帝想看一眼长山列岛。

双方战斗机在海峡上一番混战。明军是一个大队零一个中队、60架翠鸟,迎战清军两个大队、96架海东青,数量上占劣势。但是即便这样,还是让清军飞机下饺子一样地往海里掉。清军飞行员素质训练本就不能和明军飞行员比,再加上东江舰队远离南明本土,驻扎在那里的属于“前哨边军”,都是精兵强将。所以明军数量上虽是2:3,但仍是颇占上风。

清军飞行员全是满人,为老祖宗而战,按道理应该士气高昂,打得很悲壮的。但是在他们大部分人心里,皇上派他们来搞这种毫无意义的“侦察”,根本就是来送死的。大多数人可不想把这条命送在这里。因此他们一开始就玩起了彼此谙熟的“**”。

他们一开始就把油门开到最大、拼命转圈,故意折腾自己的燃料,同时作出“激烈缠斗”的样子。他们远道而来,所存油料本就不多,这番剧烈折腾之下,很快一架又一架海东青油料告急,名正言顺地脱离战场,回家去了。

战场所剩清军飞机越来越少,明军战斗机增援也越来越多,很快就形成了压倒优势。明军飞机再没有被击落的了,只有海东青一架接一架往下掉。

这时候还留在战场的清军飞行员,都是那些心中还有一定信念的、愿意为国英勇作战的人。这种人在清军中本就已经很少了,此时在清军中“劣胜优汰”的**下,正在被无情淘汰。反倒是那些贪生怕死、**猾世故的人生存下来了。

最后悲壮的“大围歼”开始了。明军战斗机五六架打一架,清军空军中这些仅存的“脊梁”,一架接一架地血洒长天。

到了清军还剩下两个双机编队、最后四架飞机的时候,天上的明军飞机好像都收到了一个信号一般,同时放缓了对这四架飞机的**,在南面露出了一个间隙。这四架海东青还没忘记自己的任务,立刻抓住机会,加大油门往南冲去,直接从大长山岛上空擦了过去。

大长山岛是长山列岛最大的一个岛,也是东江舰队的一号港和二号港的所在岛。身后是几十架明军飞机穷追不舍,这四架海东青飞行员也不敢多看,只是伸着头大致瞟了一遍。

仅仅这一瞥,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吃惊。

大长山岛上,满山遍野都是帐篷,还有**的被伪装网、树枝隐藏起来的东西,和青山融为一体。港口里挤满了货船,码头上也堆满了各种物资,货箱堆得像山一样高。起重机还在吊着箱子往下卸。

港口里的军舰和岸上的高**炮同时向他们开火,强大的防空火力织成了一张密集火网,曳光弹标着火线从四面八方飞上来,周围天空被密密麻麻的黑点完全笼罩了。

这四架海东青悲壮地向基地发回了最后的呼号,就有两架先后被炮火吞没了,成了两个大火球,转着圈甩进海里。另两架幸运地掠过火网,但是注定无法逃过后面的大批追兵。在高速的追逐中,两架海东青的燃料转眼耗尽,先后栽进大海。飞行员跳伞,被明军快艇捞上来成了俘虏。

大空战结束,96架海东青损失了41架,战损率四成多。而明军只损失了15架,战损率25%。重要的是,清军除了损失41架飞机,还损失了41个飞行员。飞行员要么阵亡,要么跳伞成了俘虏。而明军飞行员除了5个阵亡,其余10个都跳伞获救,还能重返部队。

清军这次“火力侦察”代价高昂,但是广武终于实现了既定目标——以41架海东青的代价,看到了一眼明军的岛子。

答案很明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