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主流清穿-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妃等就自在得多了,留下来都是闲的。
    佟妃与淑嘉请安毕,落座。然后是介绍:“老祖宗,这就是今儿挑来的宫女了。您这里用的、东宫里用的,还有送到外头去的,都在这里了。”
    一看佟妃与淑嘉带了这么些人来,宜妃先笑了:“你们这是把今年的宫女儿都带了来罢?”
    佟妃道:“内务府要敢只送这几个人来,我必打发人去他们大堂里闹去的。”
    淑嘉笑对皇太后解释道:“妃母给您多挑了几个来,您看着哪个合用就留下,余下的再退回去另派差使。”
    佟妃把她们的绿头签也拿来了,一个一个核对了。宫女们也是紧张的,李、郭二人尚不知是要去圈禁的地方给人解闷的,一路上已经掂量过了对手,见另外十余人皆是姿色不如自己、看着人也呆一点,还道自己走运。
    佟妃先念的是宁寿宫补缺的人,六人听佟妃说:“就是这几个了,太子妃可是让我先给您挑的,您看看,都是极好的,您选出更好的留下。”不由紧张又兴奋,宁寿宫!
    小太监把一只托盘送了上来,上面正是六人的绿头签。
    皇太后取了眼镜对着众女照了一回:“都不错,”指头在盘子里拨啊拨,来回转,终于胡乱点了两个,“就她们了。”佟妃是比着皇太后的思维挑的人,哪个都不差,皇太后无所适从,只好闭着眼睛乱点。
    佟妃又念了一回两人名字,用汉语宣布:“这两个留中,余下的退回内务府重派差使。”
    被点中的喜极而泣,都是进宫当差,当然要跟个威风一点的主子比较好。没被点中的也强忍着泪,一步之遥的失败最刺激人了。不但不能在宁寿宫里当差,还要重新分配,还不知道要去那个犄角旮旯里窝着呢。
    再高兴再难过也得忍着,老实磕了头,一齐有序地退到了殿外。
    佟妃又一指站得靠门的那几个人解释道:“东宫里添丁进口,光阿哥就五个,二阿哥还渐渐长大了,不能光有嬷嬷太监,太子妃先挑了几个好孩子,调…教一两年好去伺候。人都在那里了。”
    皇太后也看了一回,还是看不出什么好坏来,干脆转移了话题,对淑嘉道:“你们那里人口多,缺了使唤人手只管要。他们要是不给,你就跟我来说。”
    淑嘉心道,康熙近几年抽风,把东宫的待遇越提越高,我这里的配额是够用的了:“那我先谢过老祖宗啦。”也是一使眼色,八人齐上前,磕过了头,也退了出去。
    皇太后最后叹了一口气:“这两个就是要给大阿哥的?”
    佟妃答道:“是。”
    宫妃们原就有些猜测的,光从外表上就能看出,这两个与另外几个并不是一路的,惠妃更努力打量郭、李二人。郭李二人原也有些伶俐的,毕竟年幼,还在猜度,前两拨不是给皇太后就是给皇太子,她们难道是要去乾清宫当差的?
    心砰砰乱跳,皇太后说的是蒙语,她们也听不懂。紧张得脸都红了,脖子上都觉出了汗意。上头用蒙语商量完了她们的归宿的时候,她们还不知就里,直到有人用汉语向她们宣布:“你们要好好伺候大阿哥。”
    两人有一时的怔愣,大阿哥是谁?胤禔被圈后就被人渐渐遗忘,她们记不起来也是正常。眨眨眼,辨认出说话的是个年老的宫妃,两人犹疑着福身为礼。又听另一宫妃笑道:“贵妃选的人,你只管放一百二十个心。”
    太子妃亦说:“惠妃母,这两个都是贵妃用心挑的呢。”
    惠妃?大阿哥?
    晴天霹雳不过如此吧?比起以为能到宁寿宫当差当然被打发去启祥宫扫地,眼前这个才是真正的落差吧?
    两人浑浑噩噩地叩头谢恩,已是吓傻了。
    挑宫女的事儿就算结束了,淑嘉带着八个宫女浩浩荡荡开赴东宫。到了宫里,红袖接了,吓了一跳:“主子,这是?新来的?”
    紫裳是跟着淑嘉出门的,代淑嘉答道:“是主子亲自挑的。”
    到了端仪宫里坐定,八人又重新行礼。淑嘉道:“你们也累了一天了,这是你们王姑姑、这是秀姑姑,以后你们先跟着她们学规矩。给她们安排住处,教点儿规矩。”
    她这么安排一是体谅她们,二也是……包衣们满洲化的程度不浅,起的名字也带有满族习惯色彩。一群小姑娘,不是叫大妞就是叫二妞。这令淑嘉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绿头签上那黑闪闪的“二妞”。
    大妞二妞。一排好几个大妞二妞,真是让人忧郁得犹如一朵狗尾巴花。
    胤礽回家之后,淑嘉让把这几个又带了来给胤礽过目。粗粗看了一眼,胤礽就让她们下去了:“你看着办就好。她们看起来倒像是本份人,不怕作乱。”
    “今儿累么?”淑嘉看他有点没精神。
    “又要巡幸塞外了,”胤礽揉了揉额角,“想跟着去的人一大堆。”
    “那你还去么?”弘旦是必去的,这个不用问了。
    “这回汗阿玛令大家分作两班,轮流去。”
    “……”
    由于康熙已经定了六月初巡幸塞外,所以大挑必须在五月里有个了结。
    康熙下手很快,不几日就决定了所有人的前程,淑怡也没有意外地成了裕王福晋。而康熙本人却没有留人,他计划着明年再南巡一回,如果到时候有合意的江南佳丽,带一两个回京也无不可。
    随着指婚旨意一道一道刷下,大挑也落下了幕落,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生活才刚刚开始。
    太子妃也忙着在妹妹回家之前把她叫到东宫来面授机宜,这是得了允许的。理由也很充分,淑怡回家就要备嫁,不能再出门了,太子妃要出宫也是千难万难。只好趁两人都在宫里的时候说说说,下次见面,如果添箱的时候太子妃不到场,那就只有在淑怡婚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囧,又忘了要说什么了……

    出巡前的那些事

    秀女们出宫之前,也是要到主子那里磕头道别的——甭管你指给了谁,皇太后都能算得上是你主子。宁寿宫对于淑嘉来说甚至能算得上半个家,她儿子累了在这儿歇着,她老公出差的时候她也会在这里蹭饭、蹭午睡,做了好吃的拿过来与皇太后分享心得,等等等等。
    宁寿宫有这样热闹的事情,皇太后也忘不了把太子妃叫来一起围观一下。秀女还没来,宫妃、福晋们倒是凑了满屋。因为康熙没有留人,宫妃们说笑起来也格外的爽朗,宜妃对佟妃道:“这日子过得可真快,将过完年的时候我还说,这一春一夏可有得忙了。一眨眼,居然也忙过去了。”
    佟妃道:“可不是,都快要到六月了呢。”
    皇太后咂咂嘴:“这就又过了半年了?我怎么一点儿也没觉出来变化呢?”
    这老太太的修为真是到了一定境界了,淑嘉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一句“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微微一笑:“那是您的心思都用在这半年的事情上了,人有事情忙的时候呀,就是觉不出日子过得快来的。”
    荣妃感叹:“别说这半年了,看到这些小姑娘,前儿我猛然想起当年自个儿入宫里的情形来了,这一晃都多少年了?”
    德妃与她坐得近,伸手推了她一把:“就你想得多,我看你是万事不愁,这才胡思乱想。”
    宜妃拍手道:“正是正是,旁人是忙得忘了时候,你是闲得发呆错过了钟点儿。真是个没有烦心事的人,荣宪公主与三阿哥俱已成家立业,日子过得舒坦着呢,都不用你这个做额娘的来操心,可不就叫你闲下来了么?”
    皇太后因荣妃的话而生出来的怅然之感就被德妃与宜妃给打散了,沉思道:“看来我也是太闲了,明儿开始,我每年多念一遍经才好。”
    众人齐齐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您这才真的是闲得没事儿非要找点儿事儿干呢。
    众人说笑一回,嫔以下都不敢插嘴,这是众妃与太子妃陪皇太后打趣儿,她们身份略低些是不能不识相地当面拿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打趣的。都含笑听着,适时地在众妃笑的时候把脸上的笑容扩大些。
    这笑有些假装,却也有几分真心,倒不是因为妃子们有趣,而是因为……等会儿要来的人,第一拨就是八阿哥的侧室。
    最欢喜的人要数和嫔了,她与王嫔是康熙近年来极喜欢的两个女子,她还更年轻些。然而王嫔有三子傍身,她生了一个女儿还夭折了,当然希望有机会能生个儿子。上记名就是皇帝自己要的来做后宫的,今年没有人被上记名,第一拨来的就是皇子侧室,和嫔等无子之人如何不喜?
    秀女出宫,或者说皇帝指婚的顺序是这样的:上记名的第一、指给皇子的第二、指给宗室的第三,最后才是落选了的。哪怕入宫之后只是个贵人,这个时候也会排在皇子嫡妻之前。同理,如果被指给了某破落王公做侧室,而落选之人最后聘给一权臣为嫡妻,这做侧室的也在做嫡妻的之前。
    淑怡虽是未来的裕王福晋,理论上讲其夫比皇子要次一等,即胤禩现在还只是贝勒,占着皇子的先机,他排班就在保泰之上。
    八阿哥之侧室进来的时候,良嫔的眼睛就睁大了。她虽已是一宫主位,头上却压着N座大山,光是后宫里就有一贵妃四妃,挑秀女的差使她没有发言权。又关心儿子,哪怕在这最后的当口再多看两眼秀女,也好安心一点。
    康熙给佟妃和皇太后都说:“八阿哥子息略有些艰难,给他挑两个有宜男之相的才好。”
    佟妃与皇太后还真是照着这个标准挑的,两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淑嘉看着她们就觉得喜庆。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姑娘的鼻子不是尖挺的小俏鼻,而是鼻头略有些圆。
    可惜了,遇上了八福晋,不晓得入府之后还笑不笑得出来?
    两人进来给皇太后磕了头,皇太后也笑着夸了两句:“看着是有福气的孩子呢。去给你们惠主子、良主子看一看。”她也没忘让婆婆看一看媳妇,虽然这媳妇要打个折扣。
    惠妃一看这两个比给胤禔的那两个有明显不同,吞下一声叹息,笑对良嫔道:“你也看看,是老实孩子呢。”
    良嫔也看了一回,对两人的外形是相当满意的,脸上挂上了笑:“都是好孩子。”说着,还对惠妃、佟妃都颔首为礼。
    这两个退下去,就是淑怡等被指婚给宗室的人了。这一批秀女的前程最好的要算淑怡了,其余的包括刚才的两个侧室都有点儿不大够看。与淑怡同进来的几个秀女,也有指给贝勒贝子的,也有指给辅国公的,总体来说,都不如往年那样动不动出皇子福晋、皇帝爱妃的盛况。
    施礼毕,皇太后对淑嘉道:“往后你们姐妹就又是一家人了。”佟妃亦笑道:“皇太后的孙媳妇儿里头,就又多了一对姊妹花了。”德妃对宜妃、荣妃道:“你们两个可是巧了呢。”三福晋与九福晋为堂姐妹。
    皇太后来了兴致,扳了一回手指头,挺失望地:“也就这两对儿了,没旁的。”康熙宫里有三对呢,却不适合这个时候拿来说嘴。
    妃子们与宗室相熟得不多,也就是淑怡这样的被多说了两句,皇太后只嘱咐各人回家好好准备、继续用功学习妇德,结婚后跟丈夫好好过日子。淑嘉趁机向皇太后请旨:“老祖宗,我倒是有些话要嘱咐她,她这一家去,就不宜再多出门,叫她稍等一阵儿,我再跟她说说话如何?”
    皇太后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