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耕田旺夫-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表现的要格外的关心才是。主子也不用忧心,等一会就有消息了。”陈嬷嬷眼珠转了转,咬着后槽牙道。

    杨氏也没有再说什么,只听着桌子上的自鸣钟滴滴答答的,在这静谧的空间响着,陈嬷嬷也不坐了,摒神静气的在地上站着。

    一会儿听到外面有轻轻的脚步声走了过来,然后就是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再然后西暖阁的帘子一掀,紫述走了进来,看王妃正闭目养神呢,就悄悄的和陈嬷嬷说了,然后退了出去。

    “王妃,爷回了自己的院子”陈嬷嬷压低了声音,尖着嗓子道。“那咱们也早些安置,明天可要早早的进宫,给母后和各宫主子拜年呢。”杨氏闭着眼睛道。

    “是,老奴这就去安置。”陈嬷嬷恭敬的道,去了外面。“请王妃沐浴。”外面过来两个教养嬷嬷。杨氏满脸倦色的站起来,去了西边的耳房,杨氏褪了衣服,一条腿刚迈进去,就听外面茵犀焦急的声音,“王妃,王爷身边的喜安公公说有急事求见。”

    杨氏把水里那条腿收了回来,有人赶紧拿了软巾给搽干净,重新披上衣服。喜安已经一阵风儿似地进来了,隔着屏风,喜安跪下道:“刚才魏姑娘的丫头到王爷的书房去送羹汤,不知道怎么惹怒了王爷,被爷给仗毙了。”

    屏风后面的吴王妃杨氏吃了一惊,但是还是没说话。喜安顿了顿接着道:“王爷现在正烦着呢,让奴才过来说一声,后面的事交给王妃了。”

    “知道了,叫佟嬷嬷带两个教引嬷嬷去碧纱橱,魏姑娘身边的大丫头都重新学规矩,每人替她们姑娘挨十下手板。魏姑娘禁足……一个月。”。



☆ 一百一十六章 催

    “安公公你去回了王爷我的处置吧,如果王爷还有什么说的,臣妾再领就是了。”杨氏道。

    “奴才告退,这就去给王爷回话。”喜安跪安,起来走了。杨氏坐了片刻,伺候的丫头们重新加了热水,杨氏洗完了澡回了卧房,看奶娘陈嬷嬷并没有走,拿了干帕子亲自给杨氏擦头发。

    “主子这是怎么回事儿?”陈默默满脸喜色的道。“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王爷很不高兴,很烦就是了。”杨氏斜睨了陈嬷嬷一眼。陈嬷嬷呵呵的笑了两声,不说话了。

    “爷很少发脾气动怒的,平时对碧纱橱那位还过的去,今天不过就是去送了个汤羹,怎么就惹得爷发这么大脾气了,这事儿就透着古怪。嬷嬷还是回去以后和奶公说说,这些日子小心些,如果撞到爷的手上,我可是不好回护,而且平白失了体面,讨了臊。这阖府上下谁不知道嬷嬷是我的奶娘,到时候不光你们没脸,我也不自在,嬷嬷可明白了。”

    陈嬷嬷恭敬的应了,给杨氏擦干了头发,服侍杨氏躺下才出了后宅回家去,到家和当家的把杨氏的话说了一遍,陈奶公一脸的不以为意。

    “王妃也是谨慎过头了,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是后宅争宠遭了秧罢了,怎么就惹出这么多话来。难道平时我们办差还不够用心,王妃如果连我们也护不住,干脆这吴王妃也不要做了,换人得了。”陈奶公不瞒的道。

    “哎呦你个老挨刀的,亏你说的出口,当心被人听见,”陈嬷嬷窜上去,捂了陈奶公的嘴,然后赶紧开门向外看了看。

    “小姐这么说也是为了你我好,你不要把她的话当成耳旁风。她守着这么一府的莺莺燕燕,又没个孩子傍身,自然就底气不足,娘家又是个绣花枕头,你还想让她怎么着,她说什么我们听着就是了,出了事情王妃自会处置,否则也怪不得王妃生我们的气。你听到没有。”陈嬷嬷揪着自己丈夫的耳朵叮嘱,陈奶公满口求饶答应了。

    陈嬷嬷才露了笑脸,歇下自是不提。到了除夕这天,王府内外也都一片红彤彤的,丑时就有人活动,寅时主子们就都起来了,都全副武装起来。

    王妃去后宫给皇后娘娘和各公主子拜年送年节礼,诸位皇子要和文武大臣一起给皇上朝贺,然后是茶话会,皇上他老人家与众臣同乐赐宴。

    这事儿说起来没什么,就是一整天的吃喝玩乐,但是吃喝玩乐要看对象是谁,如果和几个损友,袍泽,同事那是其乐无穷的,但是如果和领导同乐就乐不起来了,如果是个国家领导人,而且是顶级大boss同乐,那就是受罪,但是这是荣耀,是权利的象征,抢着受罪,削尖了脑袋想受罪的大有人在,所以大家也就都很给面子的同乐了。

    在宫门口吴王和王妃分了手,男的上朝,女的去请安。先是公主郡主皇家的姑娘们给皇后请安拜年,献上年节礼。

    其实在京城的皇家的女儿也没几个,驸马都是全国各地名门世家海选出来的,既要家世清贵,又不要大权在握的,公主虽然不如皇子身份敏感,但是沾上皇家两个字,龙椅上那位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因此公主没有旨意也是不能乱走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在京城的公主郡主了,都是过年让家人送礼就行了,现在拜的都是还没出嫁的几个小公主个郡主和一个例外,在京城逗留了一年的大公主。

    出了嫁的不能来拜年,来拜年的都没有出嫁。没嫁的姑娘都是金贵人,相对也没那么多规矩,因此前面这一项基本就省了。

    第二项就是各府皇亲贵胄的家眷,太妃老王妃小王妃夫人们请安献礼,皇后身边的总管大太监都会在礼单上随便钩几样东西收了,大部分还都会让带回去,俗称压回去。特别受宠的还会再赏东西,比如皇上的几个小崽儿家。

    第三项才是后宫的女人们,够上品级的在贵妃的带领下给皇后请安,让外命妇先于内命妇请安,这是取一个重视大臣的意思。

    这一上午折腾下来也就过的差不多了,皇后娘娘也会赐宴,所有的形式都走过了,就会和前面差不多的点儿时辰,让大家回去。

    然后留几个自己真喜欢的,关心的,吃饭闲话。有母妃的都随了自己母妃去了,没娘的就都在皇后的坤宁宫。

    这老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得得风水,前面十几个都是儿子,愣是没见着闺女长什么样。

    只有最后皇后娘娘再生了吴王几年后,才生了大公主,以后宫里陆陆续续才有了女孩,大公主紧挨着皇后坐着,一左一右是三王妃和九王妃。

    “九嫂怎么几天不见,你就瘦了这么大一圈,是不是九哥欺负你了。如果是,你告诉我,我给你教训他”大公主仔细的看着杨氏道。

    “哪有,还不是过年忙活的,你九哥这么一屋子人,那个不得操心。”吴王妃一说起这个来,皇后忽的想起前些日子和吴王闲聊时的话来,“秀儿,你们成亲的日子也不短了,身上还没有动静?”

    这话一出口,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道了吴王妃身上,“是,”吴王妃脸色微红的道,更多的还是心里的难受。

    “我说九弟妹,你年轻不好上身就算了,可是你们府里就一个有喜的都没有,以前可传出过谁有过消息?”三王妃一脸关切的样子。

    这下吴王妃的脸都红不起来了,赶紧跪下,“母后,都是媳妇无德无能,让九爷的后院都没个消息,还请母后责罚。”

    “说这些没用的有什么用,你们府里赶紧有消息才是正经,起来吧,回去以后多费些心。我也在身边的人里看看,如果还没有消息,就让你九爷再我这儿领几个回去,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子嗣才是头等大事。打理好庶务是一方面,给皇家开枝散叶才是我们女人的本分。”皇后淳淳教导道。

    “是,母后说的是。”杨氏白着脸,垂头站着。“母后,九嫂还小呢,满打满算今年才十六岁,九哥又一屋子的女人,还愁孩子,我看以后让你抱都抱不过来。大过节的说点别的。我看九嫂这镯子很漂亮,是内务府的样式还是京城里银楼的新花样呢?”大公主给吴王妃解围,硬生生的转移了话题。

    “不是,听你哥哥说这是江南那边时新的样子,叫什么珍宝斋做的。妹妹如果喜欢就送给妹妹了。”九王妃褪了手上的镯子,给大公主戴上。”谢谢九嫂。”大公主笑呵呵的接了九王妃的东西。皇后看着摇头笑了笑,“我知道你向着你九嫂,可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九嫂是年轻呢,可也不可疏忽大意不注意保养,宝洁你去给九儿媳妇,拿些调理身体的药材去,让她走的时候拿上。”宝洁领了旨出去安排去了。

    “刘嬷嬷一会儿去你府里,好好嘱咐嘱咐你身边的嬷嬷,可不要拿着不当回事儿。然后就跟了大公主去,以后就伺候大公主吧。你是跟了我一辈子的老人儿了,放了出宫去,也不见得有什么亲人了,就跟了大公主去,以后她也不敢怠慢了你。”皇后接着对身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嬷嬷道。

    “老奴谢过皇后娘娘,以后老奴不在了,娘娘一定要注意身体,几位爷还都指着皇后娘娘呢。”刘嬷嬷跪下谢恩,又是不舍又是激动,不舍和皇后娘娘多半辈子的相伴,激动是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出了这皇宫到外面去看看。

    九王妃和大公主都恭敬的一一应了。“母后就放心吧,我会好好的善待刘嬷嬷的。”

    “嬷嬷是我的教养嬷嬷,母后这一辈子多亏了嬷嬷提点,有生之年当谨记。只一样要对大公主有恭敬之心,不可倚老卖老。否则惹了公主不高兴,我的心也难安。”刘嬷嬷跪着听训,磕头道都知道了,重新又退回后面去了。

    “母后偏心,人人都有赏儿,为什么没有我的。”三王妃撅着嘴,半真半假的嗔怪道。

    “你说说让我赏你什么,我赏的你九弟妹调理身子的药材,赏了你大妹妹个人,你虽然没有儿女成群,但也是有儿有女了,你是媳妇,如果赏人,就算你愿意,我还怕别人多心呢。你倒说说让我赏你什么。”皇后调侃这三媳妇。

    三王妃也不知道要什么,耍赖道:“随便母后赏什么,就是母后身边的猫狗赏了我们,我们也只有敬着的,哪有不自在一说。”

    “真真是和你这涎皮赖脸的没有办法,”皇后吃了口茶,想了想笑道:“就赏三媳妇一袋金瓜子吧,过年的压岁钱,讨个好彩头。”三王妃一时喜上眉梢,跪下谢了恩。

    “你个没见识的,难道缺了这几个钱了不成。”皇后止不住的笑。



☆ 一百一十七章 训

    “这是母后赏的,这就是我们天大的体面,那是银钱买来的。”三王妃正经道。

    几个人说了好一会子话,皇后娘娘倦了,才让他们跪安回去,独独留了大公主,说是多住几天。

    大家是知道的,过了年大公主就要回婆家去了,这一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再相见,现在是聚一天少一天了,都很理解皇后娘娘难舍难分的心情。

    宝洁送了三王妃和九王妃,一前一后的出了坤宁宫,“我们得了赏,你们也要跟着讨个好彩头,给这是我和九弟妹给的压岁钱。”三王妃给了宝洁一个绣着如意纹的荷包。

    宝洁接过来,屈膝谢了二位王妃,恭送二人走远了,才转回去。“四喜这是二位王妃赏的压岁钱,让给大家分了。”宝洁对着从里面出来坤宁宫大总管道。

    四喜打开荷包看里面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就递给身边的小太监道:“德子去换开,留五百两,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