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艳女-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返回牧山遗像旁边,静静地跪了下去。
直到杨双琼喊我吃饭时,方才不情愿地离开。


、人间大小不同的爱

离开关家时,我带上了关牧山的遗物。
—本日记本和收集我作品的小册子。
痛苦地登上了回成都的客车,我上车就一直翻看日记。
星星点点大部分记录着与我的爱情故事,在该写的七月十六日日记的页数上。
空白一片。
我饱受着生命灭亡的折磨,到底该让生命记录只有死路一条。
还是让生命从此生生不息,经过矛与盾的撞击。
突然怀旧大发,要替关牧山写日记。
而且是以一名母亲的身份为关牧山写日记。
他的死,在我的脑海中反衬出才刚刚出世。
我不放过这一内心的发现,忙取笔来在日记本上写道:
孩子日记
我知道孩子在七岁以前还不会写日记,因而在生活下去的路上会有许多的难忘的第一次都将与他的记忆一起悄悄消失。
为了孩子在人世间能活着说话、吃饭、写诗。
或者更真实地让她懂得做人的难度,我决定替他写完七岁以前的日记,这日记就写给他一个人保存、阅读或琢磨。
写给他,作为母亲赠予他满七周岁的生日礼物。
让孩子知道他第一次来人间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是天下母亲共识的一项大事。
但要让孩子怀念他的第一滴眼泪和第一次哭声的时间,就使无数的母亲忽略得一塌糊涂。
孩子是生在母亲的哭声中,而不是生在他的哭声中。
哭声和眼泪的到来,又是孩子证明他自己的存在。
他要用哭声和眼泪,来让世界接收为新的成员。
我是一名假设的母亲,也许是这样,但我必须成为优秀的母亲。
孩子的第一泡尿和屎,显得极少极少。
我以为孩子能认真地对待生活恩赐的一切,我曾想象他吃奶时一定是奋力索取。
但孩子的第一口奶,同第一次呼吸没什么两样。
都是那样的温柔又草率,草率得难以令人接受他嘴唇的力量。
只轻轻地,吸两下就微微地睡了下去。
当孩子第一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与黄昏的夕阳错过了。
我将孩子的第一次洗澡和穿第一件衣衫的事,全做在他熟得完美而又充满鲜活的气息里。
剩下的,就是孩子朝床头的窗户外望了一眼。
这是她的第一次望天,然后望着我,望着我这名不知是啥的第一人——母亲。
然后在他那又红又嫩的脸上,留下甜甜的第一个笑容。
昏暗的世界,给了孩子很多的稀奇的物体,给了很多能表达出来的语音和叹息。
从这一天开始,我的孩子将听着人世间,一点一滴的介绍。
我要写下孩子是怎样被上苍逼着成长,还要替孩子记录他的第一次过河、坐车和上街的经历。
他吃的第一口,饭注定了这一生将与爱为伍。
有爱的人,往往都要学会人间大小不同的爱。
否则,枉为人世。
在他第一次学移步的时候,留下许多惊喜与对脚的神圣。
这种神圣,是我赋予的行动资料和行为准则。
我让孩子从活人母亲的身上踩过,再踩向大地母亲。
母亲是宽厚、仁慈、善良的象征。
我早早就为孩子准备了第一句话:“大胆去爱吧”。
而不是,叫“妈妈”。
我的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字是“命”。


、人间大小不同的爱

离开关家时,我带上了关牧山的遗物。
—本日记本和收集我作品的小册子。
痛苦地登上了回成都的客车,我上车就一直翻看日记。
星星点点大部分记录着与我的爱情故事,在该写的七月十六日日记的页数上。
空白一片。
我饱受着生命灭亡的折磨,到底该让生命记录只有死路一条。
还是让生命从此生生不息,经过矛与盾的撞击。
突然怀旧大发,要替关牧山写日记。
而且是以一名母亲的身份为关牧山写日记。
他的死,在我的脑海中反衬出才刚刚出世。
我不放过这一内心的发现,忙取笔来在日记本上写道:
孩子日记
我知道孩子在七岁以前还不会写日记,因而在生活下去的路上会有许多的难忘的第一次都将与他的记忆一起悄悄消失。
为了孩子在人世间能活着说话、吃饭、写诗。
或者更真实地让她懂得做人的难度,我决定替他写完七岁以前的日记,这日记就写给他一个人保存、阅读或琢磨。
写给他,作为母亲赠予他满七周岁的生日礼物。
让孩子知道他第一次来人间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是天下母亲共识的一项大事。
但要让孩子怀念他的第一滴眼泪和第一次哭声的时间,就使无数的母亲忽略得一塌糊涂。
孩子是生在母亲的哭声中,而不是生在他的哭声中。
哭声和眼泪的到来,又是孩子证明他自己的存在。
他要用哭声和眼泪,来让世界接收为新的成员。
我是一名假设的母亲,也许是这样,但我必须成为优秀的母亲。
孩子的第一泡尿和屎,显得极少极少。
我以为孩子能认真地对待生活恩赐的一切,我曾想象他吃奶时一定是奋力索取。
但孩子的第一口奶,同第一次呼吸没什么两样。
都是那样的温柔又草率,草率得难以令人接受他嘴唇的力量。
只轻轻地,吸两下就微微地睡了下去。
当孩子第一次睁开眼睛时,已经是与黄昏的夕阳错过了。
我将孩子的第一次洗澡和穿第一件衣衫的事,全做在他熟得完美而又充满鲜活的气息里。
剩下的,就是孩子朝床头的窗户外望了一眼。
这是她的第一次望天,然后望着我,望着我这名不知是啥的第一人——母亲。
然后在他那又红又嫩的脸上,留下甜甜的第一个笑容。
昏暗的世界,给了孩子很多的稀奇的物体,给了很多能表达出来的语音和叹息。
从这一天开始,我的孩子将听着人世间,一点一滴的介绍。
我要写下孩子是怎样被上苍逼着成长,还要替孩子记录他的第一次过河、坐车和上街的经历。
他吃的第一口,饭注定了这一生将与爱为伍。
有爱的人,往往都要学会人间大小不同的爱。
否则,枉为人世。
在他第一次学移步的时候,留下许多惊喜与对脚的神圣。
这种神圣,是我赋予的行动资料和行为准则。
我让孩子从活人母亲的身上踩过,再踩向大地母亲。
母亲是宽厚、仁慈、善良的象征。
我早早就为孩子准备了第一句话:“大胆去爱吧”。
而不是,叫“妈妈”。
我的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字是“命”。


、无数的苦难与甜蜜

生命的“命”。
当然,我的孩子第一次拿起筷子,是我要教的。
我是想让他知道,筷子只是一种工具,绝不是陶罐或别的什么。
从筷子的这头延望到那头,是件审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
谁没见过人死后,就是用两根像筷子一样的木棒夹着。
一摇一晃地在土地的上方,画了一道不算圆的圈。
最后还得极不情愿地送进土地的嘴里,去消化。
人间万物,都是这样你送来,我送去,又再送回来。
孩子还小,不懂这些死与活之类的东西。
所以,我替孩子写的日记,都是充满了美好和希望。
我们母子俩都在为生活的一切而抛撒浑身解数,以求世间快乐、幸福、吉祥、平安早日到来。
不再让我们老是为雨天的屋漏而熬更守夜,不再为兜里只剩下一毛钱而苦等亲人早日归来。
我本不想让孩子穿上鞋子在路上行步或画弧,而世俗还是让他第一次穿上鞋子。
红的、黑的都有。
我知道,这些鞋子将永远地让孩子与母亲隔上一道小小的,却又是靠不近母亲的距离。
直到他慢慢地与活人母亲疏远,又一直活着触不到大地母亲。
这本身就是人活着的一出巨大悲剧,或者说是骨肉分离。
我不能说,离开母亲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至少是孤单。
如果孩子一直赤着脚,走完他的生命历程,该多好啊!
无论他第一次替我拿东西,还是第一次去店里买糖果。
赤着脚,踩着母亲的身体走来走去,才会感受到人间温暖。
我给了我孩子一间二平方米的小屋,也许只有一点五平方米。
我的孩子,第一次进这间屋的时候像木偶一样站着。
也许他知道自己将会在这儿度过没有死亡的光阴,这儿看不到种子、泥巴和粪便之类的东西。
这儿更看不到桌子、凳子、床和衣物之类的东西。
这儿只有一地的白纸、白粉笔。
余下的,便是白色的墙了。
孩子只需在这儿随心所欲地胡写、胡画、胡扯。
直到我回家为他开门,我这样做,是更好地找出时间去奋斗,赶上孩子的七岁。
七岁是孩子,是入小学的年月,是她开始读书的第一天。
在屋里所学所画的,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假的。
惟有一点实在的东西,那就是我教会了孩子写会不少的字。
这些字,足以让他在七岁那天,能接着我交出的日记自己去写。
到了这天的我,也许老了,头发白了,脸也黄了。
我决定把这本日记,送给孩子作为他七岁的生日礼物。
送给他这些年来的每天一诗和无数的苦难与甜蜜。
送给他生命历程里,最重要的一块里程碑。
让他知道,这是母亲培养他的惟一手段。
让她知道,以后的日子,得靠自己去抒写。
抒写自己,没有过任何灾难的每一天。
我纵横交错地写完,写到了一个人的第一次死亡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
我不承认关牧山已死,我只能这样假设他才出生,活着。
可我又不得不为关牧山而长久激动,生之欲望,让人难以控制一个冰凉的心。


、镜子被锤烂

回到成都,我吃饭成了问题。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脑子里装的全是关牧山的影子。
本来说好了开始招生,局里新请来的茶道老师每天坐在办公室等着我。
可我怎么也不想工作,关在宿舍里不门。
过去,我特爱照镜子,如今,镜子被锤烂。
茶城那边要配送新订单,没感觉。
那套《二十世纪全球大事记》销完了,要我去统计总账,不动。
直到局长亲自来过问,我才出门来。
再看时间表,已经到了九月中旬,方才记起他已经离世两月了。
局长只说了一句话:“他只不过比你先走一万多天,急什么?等做完你应该做的,他自然会来接你去。”
这话,让我苦苦地信了。
回到岗位上去的第一天,那茶城的曹峰赶来,直接将账单交给我。
“碟店那边到底归谁管?几天不回传呼。”
我头脑相当不清配,说重一点,我是怎么回到成都,又怎么度过了这一个月。
无论怎么回忆,都记不全。
那党组书记久歌到是一一帮我回忆,是她帮我搞些吃的和用的。
使才算有点人样地到现在,别的,就是请了医生。
换句话说,就是差点将我送到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四医院去了。
为什么最终没送去,还得感谢那个中医医生。
他吹牛说我的病是心病,不是神经病。
送到那地方,好人也会被整出毛病。
加上我的局是一名只信中医的传统分子,一听说没那错乱的神经病,当场就决定花钱医。
那中医就接了这活,整整二十天。
为此,他卖了不少的中药给久歌,让我喝了不少。
……
曹峰得知我的情况后,又不提碟店的事了。
“那还是找你吧,其他人我也不怎么放心。”
我取了订单,算了总账,草草地打发了曹峰,不想让他在学校呆久了。
毕竟,这地方的人,并不知道我在他手里赚了很多的钱。
月底,曹峰送来一张报纸,让我收藏。
“上次听了你的事,我很难过,回去就写了这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