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盖满京华-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头,她第一次知道了楚国公的名字。
沐桓……那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另一位穿越同仁叫做沐桓。
“沐桓说,国富民弱,则徒有其表,当此转折点,首要之务是让百姓识文断字,脱离无知。从江南开始,他仿照宋朝的四大书院开设了一家又一家的书院,又坚决认为,官府的涉足会让这些书院变得官僚臃肿。算了,我从前就是个小军官,不和他这教授争……”
“沐桓又来找我了,他骂我关闭科举是因噎废食……可老子从前就讨厌那些专家教授指手画脚,更何况现在这些成天之乎者也的圣人门生,看着他们老子就想吐算了,看在沐桓的份上,给这些人一点甜头吧,唔,我记得朱元璋也开过荐举……”
“沐桓这家伙,就是不信邪,他好好的去惹贞娘干什么,这君臣名分哪怕是做给外人看的,可也得做得像样一些吧?贞娘也是的,以前怎么没看出她脾气这么大,幸亏坤宁宫没有擀面杖,否则她赶人的时候,也许会把那用了十几年的擀面杖丢出来……虽然现在是皇后,可拿了那么多年的擀面杖和刀剑,她那双手已经变不回以前的十指纤纤了……”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尘埃落定,故地重游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尘埃落定,故地重游
自打接受了自己的全新身份之后,陈澜还是第一次这般挑灯夜战,即便眼睛已经很有些酸涩,但却完全没有合眼睡觉的欲望。由于未得召唤,沁芳和红螺都没有来打扰,屋子里除了那两盏油灯的火苗不时微微窜动着,就只有她翻书的声音和不时变重的呼吸声。
当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她这才感到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腰背肩膀全都是酸痛难当,而双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痉挛了起来。这不是林长辉暮年记下的,只是早年一本平平常常的日记,统共跨度的时间不过小半年,或日日寥寥记上一笔,或三五日一记,或干脆十天半个月才涂抹两句,总而言之,林长辉似乎随性得很,只是将这个当成了疏解心情的消遣。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些日记勾勒出的人,和史书上那平板的仅仅只有英明神武的楚太祖截然不同。他时而对楚国公沐桓的主意击节赞赏,时而在日记里犹如寻常人似的赌气抱怨,时而唉声叹气埋怨皇后脾气暴躁,时而又嘲笑一阵子那些上书报祥瑞的儒生,时而又记录一些成熟不成熟的制度和想法。在提到沐桓时,他总带着几分亲近包庇和无奈;提到皇后时,他总有几分敬重甚至是畏惧……总而言之,透过这些,她分明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收拾好书,陈澜终于唤来了沁芳红螺,收拾好了方才回西次间里上床睡觉。这一晚上,她睡得并不沉,一个个从未见过的形象轮番出现在梦中,演绎出了无数光怪陆离的故事,到了大清早她疲惫地睁开眼睛时,她却几乎记不得一星半点。
倘若说先头御史们左一道右一道的奏折因为皇帝的突然称病,接着又是一次次地留中,蓄力已久的一拳仿佛是重重打在了棉花团上,那么,陡然之间发生的变化就让朝堂中仿佛刮起了一股阴寒的风,蠢蠢欲动的变成了按兵不动,按兵不动的变成了缩头乌龟,而那些起初蹦跶得最厉害的一批人,则是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巡城御史于承恩被人参奏收受五城兵马司兵马指挥的常例贿赂,两年统共白银两万两
晋王府典簿邓忠被人参奏贪墨银两、侵占民田、行卷舞弊……林林总总七八项罪名,哪怕是轻判,少说也是流三千里除籍为民,籍没家产的罪名。
这两个已经双双被下了宫中内官监狱,除此之外,那些上书请立储君的,除却几个名声还算不错的清流,其余的一个个都被查证出了和先头自缢的吴王有涉,弹劾过后,有的被下锦衣卫狱,有的则由大理寺会同刑部勘察。而参奏阳宁侯府韩国公府和宣府大同互市弊案有涉的,则被一股脑儿打了包送去宣府,命从宣大总督刘韬重新查证,查不出结果就不许还朝。
总而言之,两天之中,原本已经一边倒的风潮完全转向,朝堂一时间为之息声。
于是,等到重阳节这天早上,皇帝早朝之后万岁山登高的时候,随行文武看着那个背手拾级而上,根本看不出半点病容的天子,不由都生出了一股说不出的心悸来。至于那几位皇子亲王,则是不时低声交谈言语两句,瞧着言笑盈盈兄友弟恭,根本看不出他们的行列中已经少了两位。唯有敏锐的人才能发觉,晋王身边的三步远处空空荡荡,其余几位皇子都有心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
而阳宁侯府继天还没亮陈澜就出了门之后,这会儿又迎来了宫中的夏太监。这一回,他却不是来传达圣旨,而是捎带来了贵妃和淑妃身边的令旨——事情很简单,为五小姐陈汐做媒,说的便是襄阳伯李睿。对于这么一遭事情,除了朱氏心中有数,家中上下的其他人都是大吃一惊。毕竟,陈瑛那一番闹腾上上下下都听到了风声,原以为事情就此告吹,可怎想到罗贵妃出面不提,竟还扯上了淑妃?这先头不是还听说这两位全都窥伺中宫而不对盘吗?
当被陈瑛严词警告连院门都出不得的罗姨娘被人从屋子里请出来,得知了这么一个消息的时候,她只觉得恍若做梦一般,只知道懵懵懂懂地跟着前来引路的张妈妈到了前头,却发现陈汐已经来了,表情和自己竟是差不多。看到那两个跟着夏太监过来的太监笑容可掬地拿出了贵妃和淑妃的赏赐,看到陈汐满脸复杂地跪拜接下,她终于受不了那大起大落的折腾,双腿一软一下子昏厥了过去。
阳宁侯府这边夏太监亲自过来,襄阳伯府自然也有相应人士登门,这两边府上鸡飞狗跳的同时,一个人也从阳宁侯府后门牵着马飞快地跑了出来,上马之后就一溜烟沿着后街走了。约摸两刻钟之后,陪着登高万岁山刚刚回到左军都督府的陈瑛就得到了这个消息。相比对晋王凌厉精准手段的意外,女儿婚事的骤然来临无疑更让他觉得措手不及。
“该死真该死”
他重重一拳擂在了桌案上,脸色一下子变得异常狰狞。然而,五指伸直了握紧,握紧了又伸直,哪怕指关节咔咔作响,但最后他却不得不颓然吁了一口气。
自然,这一切并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只要皇帝肯赐婚……可是,如今荆王尚在孝期,陈汐又不像陈澜那样精明狡猾,甚至都不肯听自己的话,那千中无一的可能他是不用指望了
“罗旭……陈澜”他恨恨地念着这两个名字,不知不觉已是咬牙切齿,“别高兴得太早,别以为你们这就赢了……来人”
随着他的这一声唤,一个长随立时进了门,行过礼后就低头垂手站在了那儿。陈瑛低声嘱咐了几句,随即就扯过一张小笺纸匆匆写了几个字,当着他的面封口上了印泥,这才递了过去,一字一句地说道:“记着,一定要送到那位殿下手上,不论是带话还是回执,一定要把回复带回来,否则你就不用回来了”
那长随慌忙双膝跪下使劲磕了个头:“老爷放心,小的一定办到”
“去吧”
宫中正在登高万岁山的时候,宜兴郡主一行也已经入了大悲寺的山门。寺中早已净过好几遍,得信的主持方丈带着一众执事僧人外出迎接,随即陪侍在侧的却是主持本人和两个七八岁的小沙弥。陪着这些尊贵的女眷转了一圈之后,主持便退了下去,只由两个小沙弥在门口应承。这时候,众人才品尝起了用本地山泉泡好的香茗,自然而然分成了几拨。
今天这一行除了宜兴郡主、杨母江氏和陈澜张惠心之外,还有隆佑长公主之女永乐县主、安国公夫人、应国公夫人、南阳侯夫人……统共十个人,不是皇亲国戚,便是家族相对独立不涉争斗,如后头三家勋贵更是已经式微多年的。这会儿宜兴郡主带着江氏和陈澜张惠心单独进了一间禅室闲坐喝茶,闲聊了一会,她就看着陈澜说道:“阿澜,看你这样子,在外头还不得闲这些日子难为你撑了下来,今天好好散散心,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陈澜原有些心不在焉,此时闻声抬头,却是错过了宜兴郡主的前半句,笑着要掩饰时,却不想被张惠心在脸颊上捏了一把,忙转头没好气地瞪着她。
“看我做什么,登高就是为了放一放心头的郁气,哪像你这么重的心思天塌下来有高的人顶着,反正砸不到我”
江氏见张惠心虽已经是**打扮,言谈间却仍不乏少女娇憨,不禁也笑了起来,又看着陈澜关切地说道:“三小姐,郡主和戴夫人说的是,今天既出了来,就好好歇歇松乏松乏,毕竟是难能的机会。出城踏青从前往往都是在双塔寺那些城内的地方,走一趟远郊难得。”
义母这么说,义姊这么说,将来的婆婆也这么说,陈澜自是点了点头,心里不免想起杨进周昨天亲自上门送了重阳节礼,又送了自己一串精致的黄杨木珠手串。品尝了一杯香茗之后,及至上暖轿时,她方才得知下一处去的是龙泉庵,不禁挑了挑眉。
竟是八大处中她从前用轮椅推着病弱的弟弟唯一游全的龙泉庵么?
想当初那位太祖林长辉,还真是一个有趣的人。据那日记所说,几乎后世北京有的那些地方,楚朝建立之初,他把有的都大力修缮了一番,没有的一座座都依照记忆造了出来,仿佛有了这些就能追忆那个再也见不着的时代,既是大手笔,也是小意气。
从这一点来说,史书上雄才伟略的楚太祖,民间传言中紫微星下凡的神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寻寻常常忘不了过去的普通人而已。这一座座庙宇建筑,别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太祖信神佛,可究其根本,却是为了忘不了的过去。然而她呢?午夜梦回,仅仅半年,她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仿佛已经不剩下多少了……
PS:五月头几天更新不太稳定,抱歉……接下来会努力弥补的,以上
第一卷 京华侯门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第二百五十章 寻秘龙泉庵(上)
西山八大处不但在后世的北京闻名遐迩,而且在如今的楚朝,也一直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最爱游玩的地方。这儿四季风景如画,眼下这深秋季节,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红丹,恰是赏心悦目,行走其间更是心旷神怡。因而哪怕是这些平日最讲规矩的贵妇们,也忍不住把轿子的窗帘拉开一条缝,尽情欣赏着这秋日胜景。
等到了龙泉庵前下轿,站在那青石匾额前,陈澜不禁一阵失神,恍惚间仿佛又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回到了从前自己带着年幼弟弟站在这山门前的时候。
“妹妹,别愣着了,赶紧进去啊”
陈澜被张惠心的一阵嚷嚷声惊醒,这才觉察到人家用力拖着自己往里头拽。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寺门,她就一下子看到了那一座雕栏方池。就只见那座方池以青石围砌池壁,潺潺水流至西边池壁的石龙口流出,涓涓细流掉入清澈可鉴的池水中,激起了好些水花。尽管这儿没有满池的硬币,泉水亦是清澈,她却再一次陷入了微微的失神。
“这是太祖爷敕建的龙泉庵,这水池名曰龙泉池,是昔日楚国公亲笔画下图案,由工部请了巧匠,从龙王殿下的石洞中引出的活水。”宜兴郡主徐徐走上前来,并不避讳那个已经湮没在历史中的名字,“落成之日,太祖爷和楚国公曾经一同莅临,据说还在大雄殿和龙王堂中先后上了香,楚国公一时兴起,提笔题了一首《甜水歌》。”
说完这话,宜兴郡主就转头对侍立在侧的庵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