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盖满京华-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氏如今年纪大了,向来是看见小孩子就心生欢喜,从前陈衍这样的年纪,她都疼爱有加,更不用说眼下这孩子年纪幼小,偏又生得粉妆玉琢,自是在陈澜上前扶起人之后就拉到了自己面前,左看右看就笑着问道:“怎么就你一个在那弹琴?几岁了,是哪家的人?”
那垂髫童子身穿大红对襟衫子,胸前挂的银项圈上还悬着一枚亮闪闪的锁片,肤色白皙,眼睛又黑又亮,陈澜一看便知道这至少是殷实人家的孩子。此时听到江氏发问,只见那童子立时声音清亮地答道:“我七岁了,是爷爷让我在那里弹琴的,他不让我告诉别人名字。”
刚刚瞅见这礼仪娴熟的孩子,陈澜倒觉得巧得有些过头了,可此时这最后一句话顿时让她忍俊不禁。见江氏笑着拿着一碟点心递给小家伙,他眼睛骨碌碌转了转,便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块糕,谢了一声才开始吃,那吃相还颇有些文雅,她更觉得此子有趣,却仍是凑近前去问道:“那你家爷爷人呢?”
“骏儿不知道爷爷在哪里。爷爷三天前把骏儿送到大明寺一个大和尚这里,让我每天巳正三刻到平山堂后面去弹古筝,一直到午时才许停,我就照着爷爷的话弹了三天。”
此话一出,陈澜不禁大为诧异,见那主持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她便隐约觉得,这事情恐怕问那主持也于事无补。就在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紧跟着就只见一个中年僧人匆匆走来,一看到这边的情形,那脚下步子方才迟缓了。
“骏儿,你怎么能来惊扰贵客”他一面说,一面有些迟疑地扫了一眼面沉如水的主持,又深深躬下了身子,“主持,这是我家远亲一时要外出,所以才送来我这儿暂时养两天的孩子,不想我看护不力……”
那主持正要发话,陈澜却抢在他前头笑道:“原来你这孩子叫骏儿。小小年纪,倒是弹得一手好古筝,是谁教你的?”
“是爷爷。”骏儿瞅了一眼那中年僧人,随即就昂起了脑袋,“爷爷教我古筝,还有写字画画,爷爷还说,等骏儿再大一些,就教我二十四史……”
小家伙最初还有些不顺溜,但渐渐地说出来的话就极其流畅了。一旁的中年僧人几次要打断,却都让陈澜阻止了,反而用话引着骏儿继续往下说,当他兴奋不已地提到了小桃源时,陈澜终于恍然大悟,一下子把双手压在了小家伙的双肩上。
“你是说,从前你住在小桃源?”
“是啊都是那些恶人,爷爷只能卖了地……”
见那中年和尚一下子面如死灰,而主持虽是脸色有些疑惑,可更多的是不明所以,陈澜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玄机,于是一把拉着骏儿对江氏说道:“娘,今天这一趟出来还真是缘分,这孩子着实引人喜爱。他既是已经来了三天,想来对这大明寺也有些熟悉,咱们就不要烦劳主持大师了,让他带着我们四下逛逛如何?”
“这……”江氏见陈澜冲自己使眼色,自是闻弦歌知雅意,笑着点了点头,“也好,看他小小年纪就谈吐清雅,我倒是喜爱得紧,就让他多陪陪咱们好了。”
一旁的云姑姑柳姑姑和长镝红缨此时也都醒悟了过来,彼此对视了一眼,红缨立时拔腿就往外头跑去。而那主持则是用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满脸惊慌的中年和尚,含笑点了点头,道了一番缘分之类的话。等到陈澜一行人起身走了,他才冷冷地转过头来。
“明远,这是怎么回事,那孩子究竟是哪家的?”
“这……主持,他是我一位恩公的后裔,我答应了护他周全,请您千万设法……”
“到底是哪家不知道是哪家人我怎么设法”
“是……是桃源居士,桃源居士毕先生的孙子。”
那主持闻言一愣,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子,他才突然笑了起来:“我还当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人物,幸好今天早上消息已经传了过来。你不用着急了,想来你在伙房管事,不知道其中利害。今天来的这两位是杨太夫人和杨夫人,新任两江总兵的家眷。就在昨天,杨大人和杨夫人还联袂去小桃源拜访,结果扑了个空,得知小桃源被人买下扫兴而归。据说是奉了安国长公主的命走了那一趟,既是如此,你那恩公决计能安然无恙。”
“啊,主持此话当真?”
“骗你作甚不过,这事情也许不小,此子曾经在这里的事你不要泄露出去”
这边厢两个和尚正在低声交谈着,那边厢陈澜拉着骏儿的手和江氏一块往寺后去,一路上又少不得笑着和骏儿攀谈着。因她神情和蔼言语可亲,小家伙渐渐地放松了许多,亦是同意把那笨重的琴交给了一旁的长镝帮忙拿着,自己则是兴致勃勃说起了和爷爷一块生活的那些日子。越是往后听,陈澜越是断定这孩子便是毕先生的孙儿,待到最后,她冷不丁出口问道:“那骏儿你可是姓毕?”
“嗯……啊?”骏儿本能答应了一声,随即一下子愣住了,仰头盯着陈澜看了一会儿,眼睛里就出现了一丝雾气。见他如此光景,陈澜自是连忙蹲下身来笑吟吟地说,“哎呀,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这么不争气?这又不是你说的,是我猜出来的,就算你爷爷知道,也绝对不会生你气的。再说,我们和你爷爷可还有亲,论理你该叫我一声……叫我一声姑姑。”
骏儿有些茫然地看着陈澜,又偷瞥了一眼江氏,随即迟迟疑疑地说:“真的吗?”
江氏这会儿也笑着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当然是真的,你可以叫我婆婆。”
在好一阵子的沉默之后,骏儿突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婆婆,姑姑,你们救救爷爷……大和尚对我说,要我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说是爷爷也许没法子再照顾我了呜呜呜,我害怕,我要爷爷,我要爷爷”
听着这突然撕心裂肺的哭声,陈澜忍不住伸手抱着这孩子,又轻轻拍了拍他的脊背。直到良久哄得孩子不再哭了,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也许,那叫孩子在每天那个时候弹一刻钟琴,便是毕先生的谋划之一了?想来是事先得知了她和杨进周要来扬州的消息,故而首先把孙子送到了这远离城里的大明寺。而这段时日,想来城中权贵富人巴结京城来人还来不及,大多不会在这又非初一又非十五的时候到大明寺中来。唯一有可能过来的,反而是想躲个清净的她这一类人了。寻常人哪怕是看到孩童弹琴,稀奇一会儿也就罢了,如她这般上心,也是因为身边有的是仔细人。
“骏儿乖,跟姑姑回去,到时候姑姑一定帮你找着爷爷。”
“真的吗?”骏儿原本还有些抽噎,闻听此言却硬生生止住了,待到一旁的江氏亦是冲他点头,他竟是不觉破涕为笑,“谢谢婆婆,谢谢姑姑”
见小家伙谢过之后,竟是翻下身要磕头,陈澜一愣之下赶紧一把将其拽起。发现他的额头上已经沾了少许青灰,她不禁轻轻伸指头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下,这才嗔怪道:“男子汉大丈夫,就不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轻易跪不得?”
“不然。”此时此刻,骏儿竟是没了刚刚放声大哭时的凄惶,而是昂首挺胸地说,“爷爷从前就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人之助,不能当成理所当然。我年纪小,连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做不到,就只能诚心诚意叩头以谢。男儿膝下有黄金,上拜天子君王,下拜亲朋尊长,但更要敬重恩人。”
陈澜起初还只是觉得这小小年纪的孩子就知道弹古筝,着实是伶俐的小家伙,可此时听到这番话,又见骏儿挣脱了自己的手,竟硬是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地磕了三个头,她不禁百感交集,隐约仿佛又看见渐脱孩童意气越来越能干的陈衍,一时竟是愣在了那儿。倒是江氏醒觉得快,连忙拉起了人来,又吩咐一旁的庄妈妈替他掸了掸膝盖上的浮灰,随即递了一块帕子过去吩咐其擦擦脸,这才欣然点了点头。
“这样好的孩子,果然没负了他爷爷的教导我们今天出来这一趟原只是为了散心,得了骏儿实在是意外之喜。我也懒得在这寺里头再逛了,不如携了他回去?”
陈澜本也如此想,可转念一想杨进周恐怕另有安排,她便笑道:“好是好,只这会儿也已经不早了,从寺里回偶园至少也得走上两刻钟。再说来都来了,那主持想来也已经备好了斋饭,咱们还是用一些回去不迟。而且,骏儿应该也饿了。”
话音刚落,仿佛是应景似的,就只听骏儿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随即他就尴尬着脸往江氏后头缩了缩。见他这可爱的光景,江氏不禁更是笑了起来,当即冲着陈澜点了点头:“好,我都险些忘了眼下已近中午,那就用了斋饭再回去。”
一行人又重新往那天下第五泉去,半道上陈澜见红缨赶了回来,就有意落后了几步,却听其低声禀报道:“夫人,我已经吩咐了下去,虎爷说了,今天跟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那些江都卫的人说是精锐,可久在江南没见过血,不用担心他们使什么幺蛾子。”
“那就好。”陈澜点了点头,又前行几步方才若有所思地说道,“想来那主持和收留骏儿的伙房大和尚都不是多嘴的人,只要不暴露了他的身份,应当不会出什么篓子。总之用饭的时候你带着长镝一块留心一些,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夫人您就放心好了”
大明寺乃是扬州诸寺之首,百多年间多次修缮,香火鼎盛,往来权贵众多,这素斋的功夫自然也不是寻常寺庙能够比拟。再加上陈澜已经表明要带骏儿回去,那位掌管伙房的明远大和尚自然是卯足了力气整治,不消一会儿就是满桌子琳琅满目的菜肴,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吃上去都是色香味美俱全。就连食量寻常的江氏也少不得多添了半碗饭,而起初就已经表现得饥肠辘辘的骏儿更是狼吞虎咽,偏那吃饭的仪态还没法让人挑剔。
一顿饭吃完,待又用过一通茶之后,一行人方才起了身。只临走之际,陈澜却又含笑请那主持取来功德簿,随即冲身后的云姑姑点了点头。心领神会的云姑姑自是立时走上前去,又递上了一张龙头大票。那主持只扫了一眼上头的数字,脸色就立时变了。
“敬佛礼佛原本不当一而再再而三,只今日能在佛前如此有缘,自当多多供奉些香火以谢。这孩子刚刚遭遇大变,便请主持用这个为他点上长明灯祈福,也算是我一片心意。”
骏儿原本已经跟着江氏到了门口,闻听此言顿时吃了一惊,回头要嚷嚷的时候却突然发觉有人按了按自己的脑袋,忙抬起头来,这才发现是身边的江氏。
“你姑姑那是一片心意,你就别推辞了。”
听到这话,骏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即突然停住步子认认真真地说:“婆婆,明远大师照顾了我三天,我如今要走了,想去向他道个别,谢谢他这三天的照应。”
“好好,这是该当的”江氏更觉小家伙懂事,连忙对身边的庄妈妈说,“这样,你带着他去走一趟,也替我好好谢谢那位明远大师。”
回程的路上,江氏和陈澜自是带着小家伙同乘一辆车,又将窗帘打起少许观看路边春色。骏儿起初还有些拘束,渐渐的熟络开来后,便趴在了车窗边,竟是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说着扬州城内城外的各处风景名胜。听着听着,陈澜就好奇地问道:“你说了这么多,难道这一个个地方你都去过?”
“嗯,都去过”骏儿扭头看着陈澜,笑嘻嘻地说,“爷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扬州城内带着我几乎都走遍了。他还说,等我大一些,就带着我游览天下河山。读书人这浩然正气,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