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家媳-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厂的工地很快就开工了,这样的速度让江敏非常的惊讶,好想他们已经筹备了很久很久了,仿佛在自己还没有打算干什么实业值钱,这个工厂的计划就已经存在了。现在江敏也不用去探究这些,但是有一点,江敏还是把新来的厂长叫了过来,也不多废话,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厂子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我不管你和别人怎么说的,但是我要不仅仅是速度,更要质量,而且质量要排在速度前边,如果我和说了,还是出现了什么不该出现的质量问题,那么我会相关的责任人去吃牢里啃窝头,因为我不允许任何人拿我干正事的钱,不去干正事。”

厂长带着眼镜,微笑着跟江敏保证,“请领导放心,我们绝对会保证质量的,并且按期完工。”

“别跟我打官腔,收益用来干什么,你心里很清楚,想想辜负那些人的期望,你会得罪多少人吧!”江敏说完,转身就走了。她非常不喜欢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但愿这个新来的厂长很快能够熟悉环境,虽然江敏不是军人,但是这个厂子,绝对是军人的天下,必须按照军人的标准来生存。那才是这个厂子真正的生存法则,少来虚的。

有的时候江敏会和冯志彬去象征性的看一看,王格也会去,毕竟他们是领导者,如果不出现的话,反倒让人奇怪了。不过看来进展不错,江敏还看到了几个熟人,那是冯志彬的人,都叫江敏嫂子,只要这声‘嫂子’一叫,江敏就知道,这是自己人了。这让江敏有点信心,江敏甚至还看到一个戴着假肢上班的,这让江敏绝对自己做的事情总算是有点成效了。

生产什么呢?江敏不清楚,但是听说运回来的机器是用火车装的,估计是很尖端的东西。江敏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另外一边,首先是亲人的探望,然后是安排退伍军人的工作和军烈属的福利保障,这些东西,都是从江敏的家乡开始进行的,先从江敏她们市里做起,这个人数不是很多,做起来也容易一些。

首先是安排工作,江敏和冯志彬用了不少关系,江这些人安排到园林、机关、公安等部门去了,只要那些工厂之类的,江敏是一个也没有安排,因为蒋梦婕很清楚,过不了几年,他们会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

还有一种就素伤残军人,这些人比较难,首先他们能做的工作不多,但是又不能让他们不做工作,那么正好,江敏在市里的两个县分别建立起了两个救助站,也叫退伍军人娱乐中心,这里的工作几乎不用他们做什么,开出的工资又可以养家。至于那些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的,那就直接由这两个地方救助了。每个人开的工资,是当地最高的水平,而且医疗费用由他们报销。

看了整体的财务报告,江敏放心了,这些钱他们还是可以承担的起的。这让江敏的信心大增,这只是一个市里,在整个省里,江敏也许做起来会有些困难,但是也不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知道,有时候,事情会起连锁反应的,当别的市县知道别的市县做出了这样的政绩之后,自然也就要学习了。还有就是,当这些退伍军人知道在哪里生活得可以更好之后,他们会主动找到这里来,在这里安家,这也是江敏成功的原因之一。

秋天的时候,冯志彬终于有了一个月的假期,他们可以回老家看看了。这次带着三个孩子已经不用加那么辛苦了,江敏和冯志彬坐在前边,三个孩子坐在吉普车后座上也很宽敞,在车的后背箱里,江敏还带了很多的礼物,现在的生活好了,江敏也不用大鱼大肉的往家里买东西了,这次买的都是衣服、饰品或者是烟酒之类的东西。给江恒水夫妇的东西和冯金柱的东西的一样的,都是每个人一套衣服,然后两瓶酒,两条烟。孩子们也是每人一套衣服,要知道江敏的眼光可是很独到的,买回来的东西,可没有人说不好看,绝对代表着时尚。

这次江敏给嫂子带回来一块手表,是从上海带回来的浪琴表,很古老的牌子,但是绝对值得收藏,价值不菲。大哥就不用计较了。他关心的从来都不是这个,有冯志彬跟他喝酒就好了。

一路上,冯志彬还真的开始想念家里的李子酒了,去年嫂子自己在家里开了一间作坊,专门就做李子酒,听说收益不错,江敏这里还得到了几瓶,味道很好,江敏都留着自己家喝了,都没舍得给别人,最可恨的是三个孩子非常喜欢李子酒,江敏不敢让他们多喝,可是孩子们都爱上了那个味道,趁着江敏不在的时候,不知道偷喝了多少呢?然后还诬赖是爸爸偷喝的。最可恨的是冯志彬,他竟然给这三个家伙打掩护,因为在冯志彬看来,能喝酒的人才是真英雄,真好汉,之预计女儿嘛!那完全是因为宠爱了,能喝点酒算什么。

江敏心里也在惦记着,不知道父母现在的身体怎么样了,家里都好吗?

三百二十七 北戴河疗养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的无奈,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有机会在父母有生之年认识到这件事呢!这件事,是在江敏真正见到父母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的,这才多久没见啊!一年多吧!为什么她觉得父母苍老的这么的迅速呢?并不是他们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如意,事实上,江恒水夫妇已经成为了当地顶顶有名的江老爷子,江老太太了。受人尊敬,子女孝顺。可是这些终究留不住岁月的脚步,他们在慢慢的衰老,什么都无法阻止。

“爸、妈,你们最近好吗?”。江敏笑着问道,拉着妈**手,然后和大哥、嫂子打招呼,大家都相互问候,江敏不能表现自己觉得父母大家状态不好,因为父母会觉得悲伤,因为大哥和嫂子会觉得自己在责怪他们照顾的不周。没办法不是吗?作为女儿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身体健康,让他们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快乐。

江家的聚会又因为冯志彬夫妇的回来开始了,罗祥、村里的书籍王清,还有会计荀鹏,这些场面上的人物都到了,这次还有江敏的朋友龚小翠夫妇,赵广兰两口子,他们也到了,左邻右舍,知道他们回来的人都到了,当然还有最新搬来这里工作的冯志彬的一些手下退伍兵,在江敏的老家这里,兴建起了许多的工厂,例如嫂子的酒厂,还有几个私人的粮食收购站,也有人在这里开起了饭店和旅店,因为每到秋天的时候,外地来收粮食的人很多,没有人再能像江敏那样保证他们的收益了。

这里可以这样繁荣,完全是因为这里的粮食质量非常的好,而且交通特别的便利,道路畅通,距离邻县的铁路也不远,完全可以运到全国各地。而这些原因,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江敏意想不到的地方,就是冯家的祠堂,因为它现在实在是太火了,已经从冯家的祠堂变成了大成寺。那里的香火鼎盛,每天都有不少去烧香拜佛,整个村落都烟雾缭绕。还多了许多的僧侣和佛像,大殿也扩大了,还多了后殿,哦……速度惊人。不知不觉那里竟然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永远不要怀疑信仰的力量,尽管经历了十年的禁锢,但是佛教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不容小觑,它是压不住的。江敏记得自己还有两卷旧佛经来着,也许可以拿来当镇寺之宝。

其实这次回来,就是因为冯志彬和江敏都想家了,这次回来先到江家,江恒水很有心的把冯金柱和小玲他们也接过来团聚了,这样也省得当天冯志彬在回去。冯志彬见到自己的父亲和侄子侄女非常的高兴,给大家分完了礼物,就是坐在一起唠嗑,老人家不懂部队的事,更不懂生意上的事,问出来的话也驴唇不对马嘴,但是冯志彬和江敏都很有耐心的听着。最让人忧心的是冯金柱的耳朵开始背了。江敏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冯志彬心里的悲伤。父亲老了,他也无奈。

在家里待了几天,江敏发现,只要小辈儿的人要忙,老人们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看电视,吃过饭之后坐在一起聊天。冯金柱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那里也有工人,也有人做饭,不用操心水果的买卖,因为江敏都给他安排好了。这的确让老人们很清闲,但是也让他们过于清闲了。

江敏想了几天,提出一个计划,先和冯志彬说了,这个家伙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到北戴河去旅游。现在去旅游,还是一件新鲜事,如果说去别的什么名胜古迹,那几位老人说不准还真不会同意去,但是如果说是北戴河的话,他们一定想去,因为那是主席去过的地方,江敏小时候就曾经听说过好多‘神奇的’传说。比如主席是多么的神奇,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不动都不会沉下去。这算是神迹吗?江敏不会游泳,但她觉得似乎也见到别人这样做过。总之,他们那一代人向往的地方。

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尤其在北戴河段,这里海岸线长达22。5公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如今,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下辖的一个区,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优良的气候条件、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北戴河成为避暑的好地方。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1号车厢的乘客有不留意细看的,就奔“加1”去了。许多乘警站在那儿,彬彬有礼地拦住找错车厢的乘客。一些“老北京”则会心一笑,告诉身边的人:“又跟领导人同一趟车了。”

这种猜测在火车抵达北戴河站后得到了印证,数辆黑色轿车停在站台“加1”车厢门口等候,车站外的主要路口已开始交通管制。记者向车站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笑道:“在我们这儿,有领导人来很寻常,没领导人来才是新闻。我们有纪律,不能打听也不能透露来的领导人是谁。”一些退下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部委的老领导,每年夏季到北戴河疗养、休假,是他们退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安排。

进入北戴河的路上有一个加油站,公安干警在此设点,对所有外地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冯志彬现在是旅长,官未必大,但是路子绝对广,带着人来这里旅游,绝对方便,这次跟着来的有江恒水夫妇,还有老姨和老姨夫也来了,还有冯金柱,他们住宾馆,在饭店吃饭,然后去海边游泳,四处参观。江敏和冯志彬本来对这些没什么兴趣的,可是老人们喜欢,他们也来了精神,跟着兴致勃勃的走了一遍,尽量给他们最好的招待。

这一次旅游还是很有作用的,回来的路上,老人们还是兴致勃勃,回到家里之后,更是喜气洋洋的给大家分发礼物和纪念品,然后给大家看那一叠一叠的照片,和朋友们亲戚们讲述着这次旅游的心情。这次旅行让他们年轻不少。好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几位老人甚至商量着,下次要到什么地方去旅游呢!

做了这件事,是夫妻两个这次回来最大的收获了,这一举措,又开了当地的先河。大家都知道了,真正有钱的人,开始追求生气情调了,只是守着自己的存折,那是土财主。没看人家都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了吗?江家的人都可以到北戴河去疗养了。

这次回来,江敏也遇到不少闹心的事,来求她的人多了,因为听说了江敏开了工厂,都要到工厂去上班,尤其是老姨,她儿子成绩不好,还不到十六岁呢!就要江敏收留,去工厂上班,当然,现在有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父母退休了,让自己的儿女接替,也许父母的年纪还不到五十岁,而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