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的小农民-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间角落里那片人参苗都长出了一枚三片小叶的复叶,密密麻麻的,长势喜人。

而红景天那片,是挤挤挨挨的,地下根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多为二三厘米的,紫红『色』的『肉』质叶片,叶子的尾部是淡淡的灰绿『色』。

孙刚拿起铲子,小心翼翼的把人参苗连土铲出来,这玩意儿可是『精』贵东西。人参苗的根部呈现『乳』白『色』,芽胞『肥』大、浆足、根条长的,都是壮苗。栽前可适当整形,除去多余的须根,孙刚也懒得给它们整形了,反正连着土一块儿种下。

人参栽植方法分平栽、斜栽和立栽三种。

平栽是在地上开一平底沟槽,划好行距,将参苗逐行平摆于沟槽内,然后覆土刮平稍压实。此种栽法速度快,用工量少,但参苗不抗旱,参根主体小,芋大。

斜栽是在地上开一斜底沟槽,斜面与『床』面成30度角,将参栽摆于斜面上,然后覆土压实。此法抗旱保苗,主根粗大,须根多,加工后成品单株重量大。

把斜栽角度由30度改为60度时,则称为立栽。

孙刚也不管什么平栽,邪栽,还是立栽了,直接挖坑埋土,有空间水存在,孙刚不担心它们成长不了。

只不过要注意人参种植的密度问题,合理密植是实现人参优质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人参栽植密度因移栽年限和参苗等级不同而异。年限长、参苗大的,密度宜小,行株距则要大。反之则密度宜大,行株距要小。

孙刚网上查好了资料,每平米移植了40棵人参苗,等再长个一年半载的,还得重新再拉大密度。

移栽完后,在地上覆盖一层薄薄的落叶,上面再撒上一层薄薄的空间土壤,作为防寒土。

红景天可不能像人参苗这么种植,要起沟做畦,畦宽一米左右,高二十厘米。

在畦上种上红景天幼苗,然后盖土,盖土厚度稍稍盖过顶芽厘米为宜。

拍拍手上土,孙刚长吁了一口气,看看眼前整齐划一的成果,真是心满意足。

只不过前边的菜籽还没发芽,整个大棚显得十分空旷,等菜籽发芽长大了,整个大棚里就绿『色』盎然,有『春』天的感觉了。

忙完后,孙刚回家叫上爸爸,准备在冬季到来之前,对『鸡』鸭棚,还有几个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修,看看有没有漏风的地方,预备好过冬使用的薄膜、草帘子。

在时令变换季节,『鸡』神经非常敏感,对外界刺『激』易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孙刚在投料、喂水、捡蛋、清理卫生时,动作很缓慢。

深秋季节温度、湿度低,非常适合病菌生存,且秋冬季还是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因此,环境消毒、用具消毒、饮水消毒同样十分重要。

孙刚把果园的棚圈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消了一遍毒,虽然空间很无敌,但是也要注意一下。

『弄』完这些,孙刚总算松了一口气,这几天事不少,都是零零碎碎的,也没闲下来,接下来几天还有不少活要做。

忙里偷闲,孙刚定定的站在屋外,秋越深,农村的秋天越发诗情画意。

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全被『玉』米、小辣椒装饰得分外妖娆,村子里顿时成了五颜六『色』的城堡,当然美丽的还有满山遍野的野菊『花』,金风吹拂,菊香四溢,禁不住深呼吸几口。当然山上还有香甜的野柿子,红『艳』『欲』滴的山里红和馋嘴奔跑的孩童。

从大人到小孩,秋天给予的都是欢乐。

“秋风秋雨愁煞人”自然是没有的。

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也正好各种果子成熟的季节呢。秋雨更送来隔年的丰收,秋收后,小麦、油菜相继播种,正盼着一场好秋雨呢。丝丝的秋雨淅沥,滋润着新种的土地,种子慢慢『露』出绿芽,秋天的田野又绿起来了。

这哪是秋天,这分明就是『春』天的前奏。

秋雨里,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收拾着自家的产出,议论着来年的收成,或者干脆歇着,『乱』侃大山,把一年的疲惫都好好歇回来。

冬天快来了,对于村民来说,那更是个歇息的好季节,没有农活可忙,只有静静地等待『春』天的耕播,在秋天里眺望冬天的闲适,又别是一番心绪。

『春』天是万物复苏和播种希望,而秋天是万物丰收和秋收后休养生息。

愣了一会儿,孙刚趁着还有时间,拉着“火炭”出去遛弯,“火炭”个头不小了,马背都到孙刚『胸』口,估计明年开『春』就可以骑乘了。

孙刚拍拍它的背,让它放力奔跑,它那矫健的身姿,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乡间土路上,显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强劲的铁蹄,响着“嗒嗒”的蹄声渐渐向远方奔去,很快就消失在孙刚的视线中。

几分钟后,“火炭”又飞奔着跑到主人身边,鼻孔里“呼哧呼哧”打响鼻声音。“火炭”低下它的大脑袋往孙刚身上蹭了蹭,孙刚拍拍它的脑袋,以示喜欢。

孙刚就让“火炭”在附近走动,自己躺在山坡上软软的草地上,落叶铺上了大地,黄叶洒满了山坡。

孙刚闭上眼睛,轻风徐来,凉爽宜人,非常的『迷』人,天高云淡的。

太阳就要落山了,堰塘西面覆盖着村子的那一片云彩,竟然燃烧起来了。这时,孙刚发现山是红的,堰塘是红的,半边天也是红的了。

黄昏时,才有倦鸟归巢,万家灯火明;黄昏时,才有渔舟唱晚,几度夕阳红。

日暮时刻,太阳留滞在最西边的地平线上,红极圆极。

村子里的灯火,也渐渐亮了起来,和家家户户上空的炊烟凝聚到一起。

“走,回家了。”孙刚拍拍身边卧着的“火炭”,“火炭”在夕阳的照『射』下,浑身如火一般燃烧。

一人一马亦步亦趋的往家走去,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十分的和谐。

这几天需要收枣子,打栗子,这几天的活不少,一家人总动员。

孙刚抱着竹竿往下打枣子,打完之后,几棵结满了枣子的枣树被孙刚打得枝断叶落不成样子。不过明年又会长出新的枝条来。

孙爸说:每年都这样,哪棵树结得多,哪棵树挨打得就多———这也像人哪,你越有本事,就越受累

孙刚看到枣树的高处都留有不少枣子,可能是树太高,长棍子也够不着了,没法子打了。

孙刚回屋里扛了一个梯子出来,竖在枣树下,叫爸爸帮他扶梯子,准备把枣树最高处的大枣敲下来。

“别打了,随它吧。”孙爸说道。

孙刚以为孙爸嫌太高了不好打,便说:“你帮我扶梯子,我能够得着。”

孙妈这时候说道:“你爸叫你别打了,不是打不着,而是这些枣子要留下来。”

“留下来干啥?”孙刚不解的问道。

“给鸟儿吃啊。入冬后,树上的叶子都会掉下,虫子就会少了,没了虫子,鸟儿咋活命”孙爸似乎在感叹。

原来,枣树树高处的枣子,是特地给鸟儿留下来的果子。经爸妈这么一说,孙刚注意起给鸟留果子的事来。

孙刚后来才知道,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院子里的果树尖上都留有果子。

一时,孙刚的心海像流入一股温泉,暖暖的。过去,村里不注意生态平衡,不爱护鸟类很多种类的鸟儿都离去了,只剩下麻雀、灰马扎和喜鹊等几种常见的鸟儿了。

人类,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贵。

176。母爱如山

176。母爱如山

收完枣子,就收栗子,栗子是最麻烦的,高高大大的树挂满了刺儿球,个个都是“刺儿头”。

浑身长着尖刺就像田野边小刺猬一样。只是区别在于一个会动一个是挂在树上。

有些成熟的栗苞已经裂开小嘴,然后整个掉下来。没熟时孙刚用竹竿打下来。裂开的用脚踩住拿烧火钳就可以把板栗从里面夹出来。一次能夹二三个板栗出来。

孙刚拿着自己的武器——一根长长的竹杆准备战斗,对着树枝一阵乱打,“噼里啪啦”的一阵响,一个个黄绿色的小刺团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幸亏树下没人,要不然要被这阵子“刺雨”砸到身上,那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敲完一棵树,孙爸孙妈就拿着烧火钳,夹着栗苞往麻袋里塞,孙刚去敲其他的树。

栗苞都收回家后,把栗苞都倒在院子里过几天就会慢慢的裂开,那时就可以用烧火钳取出里面的板栗。用脚使劲地搓哟搓,踩呀踩的,几颗胖乎乎的国漆色的小东西从刺壳里出来了。

放过几天的板栗吃起来味道才会甜。

有一次在街上,孙刚发现街上出现了许多炒栗子的小摊。一口大铁锅内,栗子被翻炒得“哗啦,哗啦”地响。偶尔,有炒熟的栗子“嘭”地爆开一个裂口,一股热气“腾”地窜出,阴冷的空气中立刻飘起了一股诱人的香气。

回到家后,孙刚就拿生栗子解馋,不是他不想炒栗子,只是他还真不会弄,特别是给栗子开口。

孙刚时不时的踩几个栗苞,弄点儿栗子吃吃,咬一口,脆生生的,甜甜的,还带着一股地瓜味。

孙妈见了,笑着说:“傻孩子,生栗子哪有炒栗子香。多弄点儿出来,我给你炒炒吃。”

炒栗子要用沙子。为了弄到干净的河沙,孙刚去村子西边的河滩拉来沙子。

沙子要用网筛筛过,选粗粒的沙子洗干净,放进大铁锅里炒得滚烫,再放进栗子一起翻炒。

孙妈用力地挥动着铁铲,随着“哗啦,哗啦”的翻炒声,一股热气和青烟从锅内冉冉升起,等到锅里传来栗子的爆炸声,孙刚就呼啦围了过去,贪婪地呼吸着空气中的香味。

栗子炒熟后,孙妈将栗子倒在簸箕里,孙刚顾不得烫手,抓起一颗便吃。滚烫的栗子抓在手里,像攥着一个火球,烫得孙刚把栗子左右手互颠着,也不肯扔掉。

孙妈笑骂着说:“心急吃不得热栗子,做什么事都不能着急啊。”

好不容易等手里的栗子不烫了,孙刚剥了壳,温热的栗子吃进嘴里,香香的,甜甜的,有一种沙沙的、面面的感觉。

栗子好吃皮难剥。为了让孙刚吃到香甜又好剥皮的炒栗子,每次炒栗子前,孙妈都会坐在午后的暖阳下,一手拿着小刀,另一手把栗子放在竹筐的筐边上,在栗子的外壳上划一刀。这样做的好处是即能切开栗子坚硬的皮,又不会因用力太猛伤到里面的栗子肉,使栗子在翻炒时既易裂口,肉里又不会夹进沙子。

孙刚吃的每一颗栗子,都经过母亲仔仔细细地切口。有几次,孙刚看见妈妈的手指上缠着厚厚的创可贴,孙刚的内心不由得滚过一阵温热。母爱如山啊!

村子里到处都是冲天杨树,天还没有真正冷起来。可风快要把杨树的叶子揪净了。树顶只留下数片青黄的叶,扑楞楞地布郎鼓样的晃着。整个树冠几乎就只有枝条了,枝条与枝条傻傻地相互瞅着。

树下面已积攒下了密密一层,落叶归根。

先用竹筢把树叶拢聚到一块儿,孙刚再将一堆堆的树叶装到拉车上,当然拉车的前后是有荆条编的荆笆以防止装上车的树叶散落掉。待将这些战利品拉到家里,就是生火做饭的引火材了。

拢了几车子树叶子后,孙刚来菜园子里,去摘角落的梅豆,梅豆也叫扁豆。是春上孙妈栽的,起初它很是孱弱,就像细长柔弱的绿豆苗,以致于随后它生发出藤蔓,攀爬到孙妈为它和丝瓜特别搭起的竹竿上,也还是细细的、弱弱的。

梅豆的生长,对农村人来说是最省心的。只要有可附着的绳或树枝,它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