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的小农民-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人一人拎了根大竹棍,是用来缠鞭炮的,举起来放,这样更响亮。在省道往村子里的土路拐弯的地方安排一个人,一大挂鞭炮,村口一个,隔一段路安排一个,大门口安排两个。等到车队到谁身边,就开始点燃鞭炮。

“孙小雨,一会儿你给二嫂端洗脸盆啊,”孙爸对孙刚最小的堂妹,今年8岁,端洗脸盆给新娘子洗手,新娘子会给红包的。

“王二娃,你撕窗户纸。”窗户纸是用一张红纸贴在窗纱上,寓意是那仅有的一层窗户纸都捅破了,就是说从此两个人要敞开心扉,要不怎么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呢。

“刘洋,你端茶水。”给远道而来的新娘端上一杯茶水。

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儿,孙爸都给安排好人,不然这些小孩子抢起来容易出差错,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因为这些事儿新娘子都会给红包的,所以小孩子们会争抢起来。

孙刚记得小时候村里有户人家也是结婚,就因为没安排好人,结果几个小孩子争起来,闹的脸红脖子粗的,差点打起来,小孩子也不懂忌讳什么的,只知道这样好玩儿,还有红包拿,虽然里面可能就是几个硬币,但是还是乐不思蜀。

“车队快到了,快铺好红地毯。”家里人忙做一团,这时候婚庆公司的婚礼主持人也来了,指挥大家做最后的准备。

红地毯从大门口一直到新房门口,这意味着新娘从下车就不用直接站在地上。

村里的几个小伙子站在地毯两边,手持礼炮,已经准备完毕。

不大一会儿,只听见村外的第一声鞭炮声响起来,证明车队已经下了公路,大家都准备好,就等举行仪式了。

几分钟后,车队缓缓停在了大门口彩门下,装嫁妆的车子上站了几个年轻的小伙子,都是村子里的,帮忙抬嫁妆的。女方嫁妆不多,冰箱、洗衣机、液晶电视和一个踏板摩托,每样嫁妆上面都粘上一根柏树枝。本来还有一些衣柜、梳妆台之类的。孙爸和孙阳商量过,等他们住县城新房了,缺什么他们自己买就行了。

新娘穿着一身洁白的婚纱,显得优雅动人。孙阳一身深蓝色西装,衣服比较单薄的两人在寒风中显得有点儿楚楚“冻”人。

新娘王燕浓妆淡抹,面如桃花,两眼含情脉脉,眉若一弯新月,皓齿珠玉,口比樱桃,冰肌玉骨。好比那空谷幽兰,高寒杜鹃,出水芙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新郎孙阳落落大方,英姿潇洒,气宇轩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天庭饱满胸藏九州就风云,地阁方圆腹内天空海阔。一看就是一位讲礼仪、有眼光、有智慧,有气质、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的新青年。

新郎新娘在两边手持礼炮的洗礼下,缓缓的在红地毯上前行,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

来到屋檐下临时搭制的红色木台,孙爸孙妈穿着喜庆的衣服坐在那里,胸前别着一朵花,分别写着“父亲”、“母亲”,身边站了一位男主持人,是婚庆公司的。

等新郎新娘站在孙爸孙妈面前。那主持人开始主持婚礼。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儿见到每一位朋友,并且荣幸的作为孙阳先生和王燕女士的结婚典礼主持,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歇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成家立业是人生旅途的重要里程,让我们祝愿两位新人:并蒂常开幸福花,永结同心团圆彩。互敬互爱互帮互学,夫唱妇随,勤俭持家,孝敬父母,教导兄弟,团结邻里,和睦相处,共建和乐家庭。”

“我宣布:孙阳先生和王燕女士结婚典礼现在开始。”

“第一项:鸣炮奏乐,新人就位,来宾就位。”大门外、屋檐下响起了鞭炮声。主持人继续说道“龙蟠凤栖,花香月美,鱼水偕欢俏佳人。他们是郎才女貌,相般相配,珠联璧合,佳偶天成!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相爱,成就美好姻缘。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愿他们:生活象蜜糖般甜蜜,爱情象钻石般永恒,事业象黄金般灿烂!”

“第二项,新人向来宾、亲朋好友三鞠躬。”只见孙阳和王燕对着院子里的所有亲朋好友鞠了三躬。一鞠躬,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二鞠躬,祝愿大家:心想事成!三鞠躬,祝愿大家:事事顺心!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三项:宣读结婚证书。”主持人拿着两人的结婚证书,按照上面的文字宣读起来。领取结婚证书,婚姻合法又幸福。

“第四项:证婚人讲话。”本来媒人是孙刚的四婶,证婚人就安排了孙刚的四叔。四叔上去磕磕巴巴的总算讲完了一大段祝福的话。

“第五项:拜天地。”鼓乐齐鸣,春风拂面,风和日丽,喜笑颜开,新人共拜天地,祈求天长地久。(上香化表)。一拜天地,天赐良缘结连理;二拜天地,百岁不移情蜜蜜;三拜天地,福寿康宁生贵子。

“第六项:拜高堂。”笑容满面乐开怀,子孙满堂续未来,新人叩拜高堂面,当面改叫爸妈。孙爸孙妈坐在那里,喜笑颜开。(未完待续)

——————————————————————————————————————————

感谢檒沁和黑暗√路西法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

今天特别困,昨天晚上只睡了两三个小时,郁闷!!!

072。婚礼进行时(下)

那主持人又接着说道,“一拜高堂:和顺平安笑开颜;二拜高堂:子孝媳贤了心愿;三拜高堂:家和人安儿孙欢。相亲相爱一家人,从今改叫爹妈。新娘子先叫爸再叫妈。”两位新人在他们面前的垫子上跪下,王燕改口向孙爸孙妈叫爸妈,两位老人答应后,一人塞给他们一个大红包,里面是1001元,代表着千里挑一。

“第七项:夫妻对拜。”春风得意,洞房花烛,夫妻对拜地久天长。二位新人相亲相爱好几年,嘴上不说心里甜,彼此一切都奉献,就等结婚这一天,新郎新娘夫妻对拜。听到主持人的口令:新郎向左转新娘向右转,听口令,夫妻对拜:一鞠躬喜结连理;二鞠躬一日夫妻百日恩;三鞠躬莲子盈室,终身相爱亲亲亲,精彩瞬间深情一吻。

“第八项:结婚典礼礼成。送入洞房。”孙阳抱着媳妇儿,送到新房的床上,坐住。孙刚端了一个火盆进去,太冷了,烤点儿炭火。那些小孩子们送洗脸水的、端茶的、撒窗户纸的都围上来了,红包一个个分给他们,小家伙们十分高兴的跑了。

赵涵,还有孙刚的姐姐妹妹们陪着王燕在新房里聊天烤火,孙阳到外面来招呼客人。

“哥,去换套衣服,看你嘴唇都冻乌了,反正仪式都结束了,没必要穿西装了。”孙刚看着哥哥冻的瑟瑟发抖的样子,就提醒他,“顺便让我嫂子也换袄穿。”

“那也是,”孙刚转回屋内换了一件羽绒服出来。

院子里的重要客人早就被知客安排好位置了,今天来送亲的是王燕的叔叔、堂弟各一个,还有几个王燕娘家的女性亲戚。被知客安排在客厅正席,由孙刚的几个叔叔来陪客。新郎新娘在偏厅次席,桌子上有迎亲的几个人,还有孙刚的几个婶子和赵涵,都为了陪王燕娘家来的女客。

其他客人都在院子里一一就坐,碰到一起来的,或者关系好的,就坐在一起。有没坐上桌的,或者来的较晚的客人,先到旁边聊聊天,打打牌,等待下一轮。一般农村宴席吃三轮,先站好位置的就先吃,吃完赶紧撤席开下一轮。第三轮一般是帮忙的、厨子、端条盘的和主家。

临近中午,村子里的小学生都放学了,几十个小娃子背着书包也来了,来到各自父母的身边也凑一个,没座位就站着吃,吃完还要上学呢。孩子们抢来抢去的,那场面孙刚很熟悉,也很是热闹。

大家都就坐完毕,孙刚带着3个弟弟就开始忙碌起来,每桌发两瓶白酒、两大瓶饮料、两盒烟、筷子、碟子、勺子等。

只听见主持人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各位亲友、各位来宾,喜庆祥和日,共好月圆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喜筵杯杯醇香酒,菊花盏盏玉壶诗。请大家吃好,喝好!”

俗话说:农家婚宴,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孙刚家乡这边婚宴席上一般是28道菜不多不少,8个凉菜、16个热菜、四个汤不能有丝毫偏差。16个热菜中又分为大件、中件和压桌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非常严格。

宴席中的8个冷盘分为4荤4素,有酸辣口味的,有咸香口味的。

端条盘的开始上菜,先上八个个冷盘,有凉拌莲藕、黄瓜、花生米、卤好的牛肉、猪肝,还有几盘熟肉。

凉菜过后,接着是16个热菜,依次登桌。上热菜时,大件和中件搭配成组,也就是一个大菜。一组一组上,味道齐全,

八个热炒,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

然后上的就是大菜,囫囵个的鸡子和鱼熟后装盘,还有小孩拳头大小的四喜丸子,看起来很诱人。

压桌菜蒸肉紧随其后,这是孙刚最爱农村婚宴的一道菜。

紧接着是两碗甜汤和两碗咸汤,甜汤一碗是苹果桔子甜汤,用小块儿苹果和桔子瓣儿做的,另一份甜汤是白木耳汤,里面点缀着几粒红色的樱桃罐头,红白相间,好看又好喝。咸汤一份是黄花菜瘦肉汤,另一份是黑木耳肉丝汤。

最后是四大碗,是用的农村的那种大碗,比海碗稍微小一点儿的那种。

一碗是油豆腐炖肥肉,看起来肥腻腻的,是嗜肉族的大爱,肉炖的烂糊糊的,入口即化,其实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腻。

一碗是酸剌菜炖五花肉,酸剌菜吃起来十分爽脆,五花肉也很香。

还有一碗是油炸的莲藕,这个是莲藕切片,裹上面糊,下油锅里炸。咬上一口,一层很簿的酥脆刚碰到牙齿,上下牙还没合在一起时,一股藕的清香从鼻子进入你的大脑,香得顿时让人浑身酥软,飘飘然找不着北。还会有藕断丝连的体会。藕中带着的丝丝姜味,细细悠悠在口中飘散,晕染开来,淡淡的咸、酥酥的脆、软软的香,一层层的口感递增起来,让你欲罢不能,不知不觉就忍不住吃得很多。

最后一碗是油炸红薯片,这个做法和炸莲藕很相似,裹上面糊,还要加上蛋液,炸成金黄色。咬一口一股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吃起来外酥里嫩,甜甜的,也不油腻。

这四大碗上完了,说明今天这顿宴席的菜算是全部齐活了,客人都知道了,也就不会再等菜了。

孙阳和王燕草草的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就起身去挨桌敬酒。孙刚把酒瓶里的酒基本上全部倒出来了,然后换成空间水,只保留了酒味,别人不尝就不知道这是水,一般都是这么干的,要不几十桌敬到一半,就早趴下了。

“新郎新娘来看菜了”走到每桌旁边,知客就会这么喊一句,意思是:新郎新娘来敬酒了,一般座位上的人都会站起来,等两个新人来敬酒。

孙刚端着酒瓶子跟在哥哥和嫂子后面,挨桌敬酒。遇到亲舅舅、姨这些亲戚的桌席,还要挨个给他们敬酒。邻居和其他亲朋就一桌一起喝,这年头大家也没有攀着新郎喝,意思到就行了。十几年前那时候可不这样,实打实的酒,不过那时候人没这么多,一般一家一个人就代表了,就那每个人当新郎的时候都得喝趴下一回。

第一轮吃完后,孙刚和几个弟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