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就在孙策进退两难的时候,黄盖猛的爆发出了一声大吼,一口血箭喷涌而出。
第四百二十八章 赵子龙威震东夏(2)
    这不是内伤,这完全是恼羞成怒的。
    他出城一战为了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啊。难道只是因为一个木头脑袋吗?只为了这么一个木头脑袋,他就断送了八百士卒的性命,断送了临淮一座城池。
    断送了江东在淮南北方的根基啊。
    一口血箭喷涌而出后,黄盖的脸色蓦然变得苍白一片,身体摇晃了一下,“碰”的一声摔下马来。
    “老将军。”
    潘璋离黄盖最近,他的心中也异常的羞恼,但还没到达黄盖的那种地步。当黄盖大叫,吐血,摔倒后,潘璋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大叫了一声,赶紧下了马。
    “老将军,老将军。”
    无数亲兵,将军们围拢了过来。
    “老夫愧对吴侯啊。”黄盖大叫了一声,随即昏死了过去。
    “退兵。”
    黄盖与程普一样,乃是被孙策当作长辈对待的大将,眼见黄盖吐血,孙策双目欲裂,心中对鲁肃,赵云的恨意再上了一个台阶。
    但却迫于士气全无,沉默了片刻,孙策低吼道:“退兵。”
    对于孙策的命令,众江东大将们也已经预见到了。很自然的就撤退了。
    “哈哈哈哈,这就是所谓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刘勋眼见来势汹汹的孙策退兵了,不由心中大爽,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
    士卒们也发出了哈哈大笑声,城池上一片欢腾。
    “嘿,只要新野四郡不倒,这临淮城就永远也不会落入孙策的手中了。”大笑之余,刘勋心中嘿然一笑道。
    刚才,刘勋其实也挺紧张的,若是江东兵士气高涨,乘势进攻城池。他虽然不惧怕,但是刚厮杀了一阵,又立足未稳,变数太大了。
    现在不一样咯,孙策退走了。
    只要休息一日,士卒体力恢复,立足稳了。只要新野四郡不倒,这座城池就可以永远的守住。
    此刻,刘勋的心中无比的庆幸啊。
    看着今日孙策的连连吃败仗,庆幸当初鲁肃在汝南的时候,他派人去交好,请求鲁肃出兵占据了寿春。
    使得双方有了第一次的合作,否则他被孙策打的抬不起头,几乎败亡的时候,鲁肃岂能出兵来救他?
    经历了这一次次的胜利,感受着鲁肃下边将军们的能力,刘勋渐渐的已经习惯了依附鲁肃了。
    若是新野四郡能够再长大一些,他就算是把淮南北方的十余座城池拱手送给鲁肃又如何?这么多的城池,估摸着鲁肃也不会亏待他。
    而且,跟着鲁肃这样潜力巨大的诸侯,就可以改变以前的那种势力弱小,胆战心惊的日子了。
    下半辈子,可以安享晚年咯。
    连刘冯都不会想到,他屡次出兵的刘勋会动了这样一个念头。要知道刘冯可不是盲目自大的人物,他援救刘勋只不过是想要遏制孙策的霸业,让刘勋这样的小诸侯不要被孙策吞并了,成为东面的屏障。
    说白了就是当抢使,但再怎么当枪使也不能改变刘勋身为一个诸侯的事实。
    降服一个名臣,名将还好。但要想降服一个诸侯,那得多大的王霸之气,多大的势力啊。
    但是现在刘勋的心中却水到渠成的起了加入新野四郡的心思了。这不得不说,新野四郡的势力,潜力,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高度了。
    孙策大军退兵后,立刻在临淮城外建造了一座大营。
    大营中军大帐内。
    孙策坐在帅坐上,其下是太史慈,周泰,蒋钦,潘璋,韩当等等将军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是阴沉无比。
    除了局势的险阻以外,还有黄盖的情况也牵动人心。
    “吴侯,医者已经为黄将军诊断了,只是急怒攻心,并无大碍。”这时,有一个小吏走了进来,报告道。
    “好。”孙策闻言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脸也开始缓解。
    大帐内的气氛也是一松。
    “吴侯,而今夺回临淮的第一契机已经失去了,等明日刘勋,赵云必定站稳了脚跟,到时候攻城所付出的代价就会变得惨烈无比。不如,我们先作壁上观,看蒯越,公瑾,曹仁,张鲁等人与鲁肃交锋?”
    一个寻常将领乘着这个机会开口说道。
    “不可,鲁肃此人极为见缝插针,不可给他一丝一毫的机会。相信公瑾,蒯越,曹仁也都是这么想的,只要我们齐齐攻势如虎,打败鲁肃就是瞬间的事情,若是反之,给了鲁肃以机会,下次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太史慈闻言双目一睁,对着孙策举拳说道。
    “子义说的有道理,不能给鲁肃一点的机会。”
    韩当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
    其余将军们也纷纷赞同。
    “好。为了大局着想,即使是损失惨重,也要给鲁肃以泰山压顶的压力。不灭鲁肃誓不罢休。”孙策见此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喝道。
    “诺。”众将齐齐应诺了一声。
    与曹仁一般,孙策也做了同样的命令,强势进攻,一定要与鲁肃分个高下。
    但不管怎么样,赵云的声明却是在这一战的时候,散播了出去。
    如孙策所料,威震东夏,虎躯一震,能令小儿止哭。
    当然,再也不会有不相干的人会说姓赵的藏头露尾了。
第四百二十九章 黄忠是跳梁小丑?(1)
    第四百二十九章黄忠是跳梁小丑?
    这一次,刘冯是四面作战,不仅是宛城,临淮,荆州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自从黄忠亲自率领三千精兵南下以后,急速往南方南郡杀去。
    而想要杀入南郡,沿途十余县城,关隘,就必须要攻破。这段时间以内,黄忠在休整襄阳的兵力,增加襄阳的防御力。
    占据了荆楚南面半壁的蒯越也没有闲着,他派遣了很多兵力,分散在襄阳的南方,建立了十座营寨。
    每座营寨有两千兵丁。再加上沿路的五座重要城池,每座城池也有三千多兵丁,加起来就是三万五千兵丁。
    襄阳的右边是景山,右边是襄江,从襄阳到南郡的路途,非常的狭隘。这十座营寨,五座重要的城池所组成的防御线,非常非常的密集,不管是从哪一路攻破,都非常的困难。
    可以说,蒯越把自己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建立起来的防御工事都建立起来了。
    而黄忠所需要攻破的,就是这样的密集防御。而他的精兵只有三千。
    黄忠从襄阳出发,行了八十余里,天色已黑了,选了一处空地上安营扎寨了下来。
    这里还属于襄阳郡的地界,算起来比较安全。但是黄忠还是不怎么放心,亲自巡视了军营,并且下令将领加强戒备后,才返回了中军大帐。
    黄忠回到中军大帐的时候,帐下的参军已经在等候多时了。
    “将军,这就是南郡北方的防御。”参军指着他旁边的一处屏风说道,屏风上挂着一张山水地图。
    上边是密密麻麻的据点。足有十五个之多。
    “这个老夫当然知道,你选好了从哪条路进攻吗?”黄忠撇了一眼地图,就再也不看一眼了,问道。
    黄忠坐镇襄阳,南郡又与襄阳临近,只要有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黄忠都能探听到。更不要说是这么密集的防御工事了。
    没出发前黄忠就已经了然于胸了。
    现在剩下的就是从哪条路突破,黄忠还没有选好。
    “经过下官的研究,有两条路是最合适的。”参军显然是胸有成竹了,闻言取出了一支笔,在地图上化了一个路线,不久后,一条弯弯曲曲,从襄阳到南郡治所江陵城的线路出现了。
    “这是什么路?”黄忠皱起了眉头,问道。
    “蒯越在这边布置了十五个据点,总共三万五千兵力,不管从哪一条路走,都会遇到至少五个以上的据点。这是下官想好的最好的一条路,只会遇到四个营寨,一座城池。”参军回答道。
    “另一条呢?”黄忠闻言眉头一挑,说道。
    看这地图上弯弯曲曲的路线,黄忠就没有兴趣了。这绕远路,或许是可以减少遭遇敌军的次数,但也耽搁了时间。
    “另一条是这样。”参军闻言又拿起了笔,在地图上画下了另外一条路线,这个路线有一个较大的弧形。画好后,参军抬头对着黄忠说道:“这条路比较近,没有过份的避开蒯越的防御,距离是最短的,但是将军所面对的就是六座营寨,两座城池,共计一万八千军队。”
第四百二十九章 黄忠是跳梁小丑?(2)
    参军说的很认真。
    这两条路一条是避开敌军,绕远路。另一条则是抄近路,攻击敌军。
    “走近的。”黄忠没有任何犹豫,说道。攻击不怕,只要速度快就行了。
    “第一座据点是什么?”紧接着,黄忠又问道。
    这参军是黄忠军中的老参军了,知道黄忠的性格,对于黄忠选择了这条路线并没有太大的惊讶。
    很平静的说道:“是定城,这座城池刚好拦在大路的中央,是不可逾越的城池。”
    “好。晚上休息,明日攻城。老夫要十日内把军队推进到当阳,让蒯越知道所谓的防御就是纸糊,只有进攻才是不败的。”黄忠当即拍案道。
    “诺。”参军应诺道。
    当夜,没有任何的情况,黄忠以及他的军队平安的渡过了一夜。次日一早,士卒们吃了早膳后,黄忠立刻下令,大军急行军,目标是定城。
    定城是一座县城,属于南郡边上的一座城池。城池小但是城墙坚固,城池又高,这有利于防御。
    更何况地理位置凸出,刚好拦在道路中央,要想选择这条路通往江陵,就必须要攻破定城。
    这样的城池,当然是蒯越防御的重点。屯有三千精兵,安排了一个主将,一个副将。
    主将叫秦费,是一名儒将,从军十余年,颇有将略。副将叫邓宽,是一个猛将,从军有二十年了,经历大小战阵数十,可以说经验丰富。
    这二人在荆州而今的将领水平而言,已经是一流的。何况一个是儒将一个是猛将,在蒯越看来是相辅相成的,很有利于防御。
    身为防御的主力,当然在襄阳方面布置有探子。几乎是黄忠大军刚出襄阳,秦费,邓宽就已经接到了消息了。
    不过,在黄忠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二人却是没有统一意见。
    定城将军府大厅内。
    秦费坐在帅坐上,坐姿端庄,温文尔雅。邓宽坐在下座,五大三粗,标准的武夫。
    “邓将军,我们离江陵那日,蒯大人交代,让我们以防御为主,万不可与黄忠交战,你难道忘记了?”秦费的脸上满是无奈之色,叹息道。
    “哼,蒯大人那是太看得起黄忠了。在荆州的时候,黄忠也不过是个中郎将,镇守长沙的一个卑下将领罢了。而我早就已经是个将军了。更何况黄忠年纪大了,精力气力都不足,而我却是在壮年。有何可惧的?我看蒯越大人那是真的吓破胆了。”邓宽为武夫,说话直来直去,非常不屑的说道。
    “这。”秦费皱起了眉头。
    这就是二人意见不能统一的原因,秦费是遵从蒯越的命令,镇守定城,做拦路虎。而邓宽却是自恃骁勇,看不起黄忠一个老兵,打算出城与黄忠一战。
    确实不怨邓宽,虽然刘表,刘冯都看得起黄忠,但是黄忠除了背叛了刘表以外,根本没有什么战绩。
    没有战绩,就不能让人信服。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