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也是勇猛非常。再加上父皇所说的,要进行孝廉制,那就必须要手握兵权。征兵,利大于弊。”
    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哦,皇儿能以步卒抗衡骑兵?”
    “大将军能再次战胜曹军骑兵?”
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诸葛亮,汉武卒(2)
    刘协,荀彧异口同声的问道。君臣二人先是微微一愣,随即都不在意,只是抬头看向刘冯,眼神闪动。
    若是刘冯真有对付曹操骑兵的办法,就算是冒上一点风险也是可以的。并不是只有董承担心得了马镫,马蹄铁的曹操会强大无比,刘协,荀彧,伏完,蒋琬等人也担心。
    “自然有办法,而且这办法已经获得了车骑将军的肯定了。”刘冯闻言微微一笑,说道。随即,刘冯又问道:“父皇与诸位应当知道魏武卒吧?”
    “自然知道。那是名将吴起所训练的强大步卒。史书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吴起以此强大魏国,称霸战国。”
    刘协熟读史书,自然是知道名将吴起的魏武卒,闻言立刻回答道。
    “难道,皇儿打算让这魏武卒重现于世?”随即,刘协的眼前一亮,问道。
    “正是。”刘冯点头说道。
    刚才刘协说的文绉绉的,其实说的就是魏武卒的选拔。每个人身披重甲,使用十二石的弩,背负五十支弩箭,手持长矛,腰带长剑,再带上三天的干粮,半天走一百里。挑选出来的就是强大的魏武卒,朝廷赏赐这些武卒户口,田宅。
    这只是魏武卒的挑选,基础,更进一步的训练更是严酷。如此魏武卒才能在战国初期,横行天下。
    这也就是刘冯所需要的重装步卒,强大的步卒。刘冯将根据这魏武卒的基础,更进一步的补充陌刀,诸葛连弩。以此造就出一支骑兵的克星,以抵抗曹军的攻势。
    保管曹军骑兵杀到,人仰马翻。
    如同这一次战争一般,曹军骑兵四处劫掠百姓,损耗汉室的国力,这种事情必定不会再发生了。
    “若是能训练出魏武卒,以抵抗曹军中更进一步强大的铁骑。确实是比较划算的。只是,有领兵大将吗?”刘协点了点头,随即,又有些担心道。
    朝中其实还是有些空闲的将军的,越骑校尉王服等等,但是恐怕他们的能力,难以构造一支强大的魏武卒。
    “儿臣打算征召二营兵马,也就是一万二千人。其中一支作为儿臣的亲兵,由太子率卫董盖掌管。另外一支,儿臣也已经有人选了。等兵丁召集后,父皇可以下诏举行孝廉制的考试,那人必定来此。”
    刘冯含笑点头道。脑中浮现出了一个人名,这个人刘冯还没见过,但却出奇的信任。因为这个人叫做徐庶。
    以徐庶之才,足以统御这蜕变于魏武卒的汉武卒。
    当然,也不仅仅是徐庶,若是孝廉制发动,刘冯会想办法让诸葛亮也来参加。若是他能成功中兴汉室,那么孝廉制就是未来的趋势。朝廷以考试,征召人才。
    若是第一次孝廉制,就能录取诸葛亮,徐庶,而且这二人在未来汉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必定能够助涨孝廉制的声望,有利于更进一步的推广。
第六百九十章 汉武卒选拔(1)
    第六百九十章汉武卒选拔
    刘协对于董盖,到是没有问题,将门虎子。再说刘冯是挑选大将军亲兵,也是大将军亲自掌管的。他相信自己儿子的能力。但是另外一个谁?
    这让刘协稍微的有些担忧,不过一想到儿子帐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们。
    不管是蒋琬,甘宁,文聘等人都是极为出色的。不由就放下心来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朝廷的财政能否支撑了。
    “三位爱卿觉得如何?”刘协转过头,问荀攸三人道。
    “武卒的选拔实在是太精密了,现在整个天下都是地广人稀,赐给田宅到是没问题。但问题是魏武卒所需要的甲胄,兵刃,弩箭,实在是太过庞大了。若是挑选武卒,恐怕就要紧缩财政,进行节流了。”
    荀彧闻言沉吟了半响,苦笑着说道。
    刘冯闻言眼前一亮,既然荀彧这么说,那就代表荀彧能够管理好财政,不至于因为挑选一些汉武卒,就导致财政崩溃了。
    “尚书令放心,节流完全没问题。父皇一定会再次下令,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另外也可以开源啊。如那三四万的屯田兵,就可以放出去城外,进行屯田了。等来年,又是一笔财富。”刘冯笑着说道。
    汉武卒的事情,若是被荀彧卡着他也没办法。既然荀彧点头了,那就什么都没问题了。他即将拥有两路强大的步卒。大汉朝精兵的总数也会突破六万,到达六万六的地步。
    虽然比曹操,袁绍的数十万相差太大。但比先前的五万四千人,总是要好上许多了。一步步的来,等明年后年,财政好一些后,可以再次征召兵丁的。
    “好,那就请大将军征召兵丁把,巩固汉室,老臣当仁不让。”荀彧闻言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伏完,蒋琬都是面露苦笑,这一下子,恐怕整个许都上至天子,下到百官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不过,也正如荀彧所说,只要能够巩固汉室,这些算得了什么啊。
    “父皇。”刘冯转过头看着刘协。
    “好,放手施为吧。”刘协也力挺道。
    “诺。”刘冯闻言彻底松了一口气,大声应诺道。
    大汉朝效仿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建造汉武卒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统帅是徐庶,而董盖则跟在徐庶后边,学习掌管军队。配置是甲胄,诸葛连弩,陌刀,长剑。真真正正的骑兵杀手。
    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的骑兵杀手。
    次日,天子下诏。令王上大将军刘冯,效仿魏武卒,全权招募一万二千的汉武卒,命朝中要害衙门,全力配合。
    许都哗然。
    在现在汉室如此艰难的时刻,居然要效仿魏武卒,用无数的钱粮堆积出来汉武卒,这实在是,实在是有点疯狂。
    所有人都知道,这肯定是刘冯的主意。也就是刘冯,才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事情。但文武百官,却都是沉默了。上一次,太常杨彪,太尉张震一起合力,反抗刘冯。
第六百九十章 汉武卒选拔(2)
    接过,张震被贬为大鸿胪。
    这可是前车之鉴。没人敢反驳。但也有不少人是在幸灾乐祸。
    太常府,大厅内。
    杨彪与张震分主次坐着。张震的脸上露出了冷笑,说道:“按照现在豫州的千疮百孔,朝廷不知道要从襄阳那边拉拢多少粮食,才能填补这窟窿。即使是荀彧大才,恐怕,嘿嘿。”
    话没有说完,但是其意不言而喻。
    “其实,对方出错招了,就成了我们的机会。”杨彪沉默了片刻后,却是深意一笑,说道。
    “怎么说?”张震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
    他最最期待的就是机会啊。上一次的惨败,让他们这一系的势力,实在是沉寂太久了。
    “若是朝廷财政紧缺,应该怎么做?”杨彪笑着问道。
    “开源节流。”张震也不是个政治白痴,是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的政客,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
    “节流简单,但是开源却是不易。如当初的曹操一般,他若除了战争进行掠夺以外,也没有太大的办法。最终,若是财政吃紧,他会向我们借粮。”
    杨彪露骨道。
    “对啊。若是朝廷的财政紧缺,也得向我们伸手。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要想要我们的粮食,就要拿出响应的代价来。”张震闻言大喜过望,说道。
    机会,这就是机会啊。
    “呵呵,所以说,就让他去折腾吧,等他实在是难以收拾残局了。就我们上,把他一脚踢开。世家大族就能重新掌握朝廷的话语权。”杨彪呵呵一笑,说道。
    面上笑容,但是眼神中却是森寒一片。
    这是一个为了权势,而不择手段的人。
    。。。。。。。。。。。。。。。。
    有人取笑,唱衰,甚至是阴谋。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欢天喜地。
    那就是豫州的数十万百姓,这批百姓被曹军揉搓,对曹军恨之入骨。加上家无余粮,身无长物。恰恰朝廷又承诺,若是选上汉武卒,就给予田宅,粮食。
    即有口粮,补贴家用。又能与曹军厮杀,报了仇恨。
    这对于一些即有勇力,又有血性的壮汉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天子诏书一出,豫州各地的百姓,从者云集。当然,更远的荆州,也有一些刘冯的死忠百姓响应。
    由各地的太守,初步选拔后,大批大批的壮丁涌入许都,足有数万人。
    由荀彧,伏完为首的官员们,负责全面照料这些壮丁,进行选拔。
    一时间,整个许都空前的热闹了起来。
    终于,是到达挑选汉武卒的时候了。
    这一日,许都城外的大营内,数万的壮丁聚集在了校场内,有文聘亲自率领大军进行警戒,维持秩序,以等待王上大将军前来挑选汉武卒。
    “汉武卒啊。连我都有些羡慕了。”
    文聘率领士卒巡视营地,看了一眼校场内,那强壮有力的数万壮丁,心中说不出的羡慕。
    现在看起来这群人都是新丁,但若是按照武卒的训练方法训练,必定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能统帅这样的强兵,乃是将军的一大快事。
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丈夫(1)
    第六百九十一章大丈夫
    “大将军到。”
    “大将军到。”
    忽然,有士卒的声音响起。文聘连忙抬起头看向了远方,只见在里一个个士卒把守的道路上。一队士卒簇拥着一个少年走了过来,这少年虽然尊崇无匹。
    但是近日却是穿着甲胄,带着头盔,一派威严。
    少年正是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
    随着刘冯的一步步走来,两旁的士卒纷纷大声道了一声,而后纷纷低下头,以示尊崇。
    文聘也迈出脚步,往前方而去。
    “末将见过大将军。”来到刘冯身前后,文聘双手抱拳,弯身行礼道。
    “免礼。”
    刘冯点了点头,说道。
    今日可不是来与文聘叙旧的,而是为了他的亲兵,未来可以匹敌骑兵而胜之的大汉武卒而来。因此道了一声后,刘冯就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校场内。
    数万人的身影,立刻映入了刘冯的眼中。
    这边实在是看不出来,他的汉武卒彪壮以否。于是,刘冯收回了目光,对着文聘,随行的董盖,董喜等人下令道:“走,我们去近处看看。”
    “诺。”文聘等应诺了一声,与刘冯一起走向了校场。
    很快,刘冯以及身后的文聘,董盖等一众护卫,就站在了点将台下,数万壮丁的身前。
    刘冯,各人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年幼,但却位高权重。而今身着甲胄,群星拱卫。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看到刘冯,这数万壮丁顿时一阵骚动了起来。
    随着汉室的渐渐崛起,刘冯的名声也早已经传遍了天下,隐忍且有雄才。知韬略,懂征伐。乃是一手导致汉室中兴的储君。
    即使是在平民百姓的心中,刘冯也是光芒万丈,乃是天大一般的人物。
    这些壮丁有来自豫州,有荆州,也有益州,有扬州,都是各地抬手从无数万的壮丁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扬州,益州的姑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