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急忙冲进帐中,只见张苞直挺挺地躺在行军榻上,呼吸几乎已经感觉不到,双目无神地紧盯着帐篷顶,仿佛已经没有了聚焦,只剩下胸膛的一起一伏,还向我提示着——张苞还有一口气,并没有真正死去…… 

“兴国!兴国!”我扑上前去,声音因急切和紧张而有些颤抖,“兴国,你怎么样了?” 

“魏……叔叔……”张苞吐出这几个字,气息便一阵急促,似乎他的气管已经被液体堵满了,声音如同残破的风箱一阵嘶哑。 

“不要说话!”我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臂,然后转头对后面跟上来的关兴问道:“安国,军医怎么说?” 

关兴摇着头,那分明是在说——军医也没有办法,张苞已经不行了! 

我心头仿佛被一股火烧坏了似的,跳起来,抓住关兴的衣领:“怎么会?几天前他还像老虎一样强壮,现在就变成这样了?!” 

关兴摇着头,眼中不停地涌出泪水:“我真的不知道……” 

我颓然地放开手,道:“这究竟是什么病?在寿春的时候,我已经把所有的尸体集中焚烧掉了,还让军医把中药投放到各个水井之中,不可能是地震导致的瘟疫啊!” 

…… 

当夜三更,张苞在与病痛搏斗了几个时辰之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才四十多岁就没了!” 

庞德看着运送张苞灵柩回长安的马车,长叹一声:“咱们这些活到五六十岁还这么精神的老家伙真该感谢老天!” 

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说的是啊!咱们真该好好感谢老天!” 

…… 

“报!”前方探马突然来报:“东吴军马正在洪泽湖中集结,似乎要有大动作!” 

我心中一凛,急忙道:“令明,咱们快去甘宁军中看看吧!” 

第350回 雪中奋短兵

因明天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暂停一天! 

+++++++++++++++++++++++++++++++++++++=、 

“这个鬼天气,吴军竟然开始发动进攻?!真不知道那陆逊是怎么想的!” 

望着漫天纷飞的大雪,庞德口中骂骂咧咧着,“等我有朝一日擒到那陆逊,定让他碎尸万段!” 

待到来到甘宁军中,姜维、马岱二人已在艨艟大船之上迎候了,见我和庞德到来,急忙指向洪泽湖水,示意我们细心观察。 

只见湖水之中大约有三十只战船劈波破浪而来,每船大约能载百人,也就是说三千水军正迎着漫天大雪,向我军水寨蜂拥而来! 

我沉吟一下,问道:“兴霸!那船上是东吴的哪一位将领?!” 

甘宁答道:“乃是东吴平北将军丁奉丁承渊!” 

“哦?”我应了一声,心中却想起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章节专为这个丁奉所写——第一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如今洪泽湖上的这个场面,这个架势,俨然就是雪中奋短兵的姿态啊! 

“很好!”我略略点了点头,“就让我见识见识这个丁承渊的厉害!” 

…… 

那三十艘战船须臾之间已到我水寨跟前,甘宁正欲让弓弩手放箭,被我制止了,我说道:“不要放箭,我要跟这个丁奉短兵相接,看看他究竟有何斤两?!” 

只见那丁奉将船一字儿抛在水上,对着他的部下高声喝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正在今日!”当即下令众军脱去衣甲,卸了头盔,不用长枪大戟,只带短刀。 

庞德大笑道:“好个丁奉,这是要拼命的架势啊!”说完,他也要脱掉衣甲,准备于丁奉决战,被我制止,我说道:“令明,你不会水,在战船之上争斗不利,你与伯约、谨之火速下船,入旱寨布防,以免吴军偷袭,这里交给我和兴霸!” 

庞德一脸愤懑:“文长,这……” 

“听我的命令!我是主帅!”说完这话,我不再理会庞德,拔出狼牙战刀在手,高呼道:“丁承渊!速来,与我决战!” 

丁奉听到我的喊声,亦回应道:“魏文长,久闻汝之名号!今日便定个输赢!” 

说罢,那三十艘战船愈来愈近,只听“咣当”一声巨响,那三十艘船齐齐撞到了我军的水寨船体上,丁奉不等停稳,大喝一声,当先手持短刀跳将过来,其余吴军见主将努力,亦不敢落后,都挥舞着短刀,随丁奉一起,跳了过来。 

“来得好!”我亦大呼一声,舞动狼牙短刀迎接上去,甘兴霸也挥动双戟,引着一帮水军兄弟冲上前迎战。 

两方军马在小小的战船之上,展开一场殊死战斗。 

且不说甘宁引军与吴军展开搏斗,只说我与丁奉的恶战,丁奉武艺原本不及我,可是他的水性比我要好得多,此刻在摇摇晃晃的战船上,自然丁奉有一些优势,我与丁奉你来我往,交手二十余合,不分胜败。 

…… 

话说庞德、马岱、姜维三人奉命离开水寨,赶往旱寨,歇了不到顿饭工夫,忽听得寨外哨兵正在高呼:“吴军到了!吴军到了!” 

庞德道:“真没料到这吴军真是分两路袭击,文长又想到了!” 

姜维道:“既然他们敢来,咱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走!” 

三人一起披挂,取了兵器,策马引军出营,只见漫天大雪之中,一彪军马正迤逦杀来。 

“来的是何人?”待那彪军近前,庞德高声叫道。 

来者一共三元将,高叫道:“我乃是东吴大将周泰、孙韶、徐楷是也!” 

庞德大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手下败将也!” 

徐楷大怒道:“你说谁是手下败将?!” 

庞德道:“说的就是你!” 

徐楷怒喝道:“敢再与我交战吗?” 

“有何不敢?!” 

庞德策马而出,徐楷亦上前,二人在两军对圆处展开厮斗,孙韶对周泰道:“庞德这厮武艺非凡,只恐徐楷兄弟尚不是对手!我去助他!”说罢,孙韶亦纵马出。 

马岱见了,喝道:“兀那孙韶小儿,不要以二战一!我来与你斗个输赢!” 

马岱出阵截住孙韶,两个也斗到一处。 

这一场好杀,雪片横飞如飘散梨蕊,四员将,四口刀,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 

…… 

第351回 大败东吴兵

在水上战了三十余合,我渐渐适应了摇来晃去的船体,开始加紧抢攻,丁奉渐渐有所吃不消,高举盾牌,且战且退。 

另一边,甘宁也渐渐取得了优势,带着手下的水军弟兄们将冲杀上来的吴军水军向外驱赶着,甘宁手中的双戟有如两条银色蛟龙,所过之处,便是一片漫天血雾,砍得对方士兵们纷纷怪叫着,跳回自己的船上。 

而丁奉也渐渐顶不住我的狼牙军刀,慢慢退却,待到船边,他纵身一跃,返回本方船上,高叫道:“魏延,你果然厉害!待来日与你在陆上决战!” 

望着驾船远去的丁奉部队,我心中暗叹一声:“所幸我没有像历史上的胡遵大人,他不把丁奉放在眼里,自然逃不过身首异处的下场……” 

…… 

在陆上,庞德迎战徐楷、马岱迎战孙韶,两对儿站到三五十合后,徐楷第一个吃不消了,庞德虽然已经六十有余,却依旧精力充沛如青年人一般,手中重刀一下紧似一下地向徐楷身上招呼着,徐楷毕竟年轻,刚开始的三板斧还能挡住庞德,越到后来经验上的匮乏越使他遮拦不住。 

马岱和孙韶依旧战成平手。 

周泰眼见徐楷手脚忙乱,当即大呼道:“徐楷贤侄,汝且退下,我来与庞德交锋!” 

庞德大笑道:“想用车轮战来累垮我吗?没事啊!一块上吧!” 

周泰拍马舞刀上前而来,徐楷急忙闪开一条道,庞德毫无惧色,挺刀迎战,徐楷正欲上前夹攻,在一旁早看得心痒难耐的姜维早已纵马上前,喝道:“徐楷,姜伯约已忍耐多时,来与我斗个输赢!” 

徐楷被这话一激,自然不会再去夹攻庞德,而是前来迎战姜维。 

这回是三对三了。 

…… 

我和甘宁打跑了丁奉,赶紧传令水军各部赶快将被破坏的船只修缮好,进一步加固防御线,随后,我立即带着自己的手下赶往旱寨,准备防止吴军偷袭。 

还未来到旱寨近前,已经听到了震天的厮杀之声,我心中暗忖道:“果然,陆逊不会放过这个空当,他前来袭营了!” 

带人冲到跟前,果然,庞德、周泰,马岱、孙韶,姜维、徐楷,三对战将展开厮斗,杀得难解难分,天昏地暗。 

“那个徐楷是最弱的一点,姜伯约已经稳占上风了!” 

观察一会儿,我暗自想道,“而庞德与周泰打得当真是难分胜负,两个都是一流的猛将,想在短时间内打垮对手都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儿,我策马奔上前去,高喊道:“众位吴将听着!汝家都督陆逊妄图兵分两路,袭我营寨,当真是痴人说梦!丁奉那厮,已经被我战退!你们也趁早退去,免得受刀兵之灾!” 

周泰那三将听到后,手上动作都略迟了一迟,庞德等三将岂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当即趁势强攻,周泰和孙韶反应迅速,一闪身避开致命一击,只可惜徐楷毕竟年轻,武艺虽好,临阵经验着实太浅,被姜维抓住机会,手起一枪,正中徐楷喉部,徐楷“啊耶”惨叫一声,跌落马下,不知生死。 

周泰、孙韶见状大惊,急令手下军士抢夺徐楷,终于,成功地将未知死活的徐楷抢回阵中。 

很快,吴军鸣金收兵,我也不追赶,任由他们狼狈败走,随即传令全体回营,暂作休整,吃饭调息。 

庞德道:“此番杀得痛快!直让吴军胆寒呢!” 

姜维亦道:“是啊!只可惜不知那徐楷之死活!” 

马岱也道:“不管死活,命中咽喉,他也是没有战斗能力了!” 

“哈哈哈!” 

我们四人放声大笑,笑声穿越寒风,直透帐外。 

…… 

第352回 盱眙小麻烦

冬去春回,我大部军马与东吴军交战十数场,胜多败少,已经渐渐控制了洪泽湖的大部地区,陆逊兵马且战且退,最后占据洪泽湖南岸的盱眙县城,再也不退半步了。 

盱眙是全国最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公元前208~公元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 

王莽篡汉时期(公元9~公元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公元25~公元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总而言之,这个盱眙县城可谓是历史悠久、战略地位极其重大,尤其是它的正南方向,便是东吴首都——建邺!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